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区域经济理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theory of Reginal Economy)

目录

区域经济理论概述

  区域经济学是由经济地理学逐步演化而来的,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学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基础,形成了日益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

区域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

  20世纪20年代之前是区域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由于工业化发展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地区内经济联系的空间不断扩大,“在经济活动空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产业的空间布局成为一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看到了主流经济学忽视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空间过程,于是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活动,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

  (一)古典区位理论:以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核心,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进行考察

  1、农业区位理论:冯·杜能对运输费用最小的农业最佳布局的思考

  冯·杜能通过多年亲自经营土地的经验,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他认为在同一集约程度下,单位产品的土地投入量体现在自然条件和离市场远近两个因素上。认为农业收益与运输距离成反比,运输的距离越远,获得的利润越少,反之亦然。所以农民选择的经营种类与市场的距离密切相关,且距离市场越远,可供选择的范围就越小。距离市场越近,区位地租就越高,即农民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就越多,这就刺激农民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

  冯·杜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农场生产的品种选择与经营方式的首要决定因素是距离,即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农场种植什么作物获利最大,主要不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与特定农场(或地块)与中心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密切相关;农业经营规模,也与距离密切相关,增加投入必须使价格与边际成本之差能偿付追加的成本与运费。当生产成本一定时,离中心城市越近,追加的运费越低;边际产量需偿付的越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该书中,能还创建了著名的农业圈层理论。通过这个理论,杜能证明了决定各地区农业布局最佳类型的是级差地租,而非自然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孤立国)构成了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基础。

  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其目的是探讨土地利用所能达到的最大纯收益。杜能的区位理论“首次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这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被推广到了其他的研究领域,即他的研究不仅仅停留于农业的土地利用上,而且也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工业化区位理论:对工业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的思索

  劳恩哈特第一个提出了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尝试性的解法,系统完整地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则,严谨地表述了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工业是如何布局于各个区域的,受区域性因素影响;而在工业区域内,厂商为什么集中于此地而非彼处,则受集聚因素影响;工业在某个地方集中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直至均衡的结果。集聚力受技术发展、劳动力组织变化、市场化因素及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分散力则可归结为伴随工业集聚而带来的地租增长的影响。韦伯设计了一个集聚函数,精确地表达大工业单元对小工业单元的吸引程度。其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所,即生产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地点。他认为运费、劳动费用以及集聚等因素是工业区位指向的决定性因素。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起点是区位因子分析,他认为“区位因子,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或者一般在某特定类型的地点进行时,能得到的利益。”他根据不同标准,对区位因子进行分类:按区位因子的作用范围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按区位因子的作用方式分为区域因子和集聚因子,按区位因子的属性分为自然技术因子和社会文化因子。在众多的区位因子中韦伯认为决定因子是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作用。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以成本-收益分析为研究方法,以成本最小为目标,从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和集聚指向三个方面研究了资源空间配置的决策过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过程。”

  (二)近代区位理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合理结构的关注

  随着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商品的实现成为企业经营最关键的问题,也即市场问题成为工业企业能否赢利,甚至能否存在的关键。因此,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关注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合理结构,是市场学派的近代区位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1、费特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从市场空间视角对市场竞争力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费特认为,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费特假定有两个生产基地:甲地和乙地,根据两地的成本和运输费用的不同,利用等费用线方法,得出两个生产地贸易范围,从而提出两个生产地贸易分界线。如果甲乙两个生产地各自的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以及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两地的贸易分界线是一条平分两个贸易区的中心垂直线;若甲乙两地的生产费用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则两个市场的边界线是一条弯向生产费用较高贸易区的曲线;如果两个生产地运输费用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则两个市场的边界线是一条弯向运输费用较高贸易区的曲线。

  2、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在资源禀赋的视野中对工业区位形成的探讨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是在地域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假设下而形成的。俄林认为,不管是在一个区域内,还是在一个国家内,在一个综合的时间里,所有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都是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在需求方面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是消费者的欲望、要求和爱好;二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状况。这种分配状况影响一个人的收入,从而影响到需求情况。供给方面也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即资源禀赋状况;二是生产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决定了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的结合比例,表现出要素密集的性质。这就造成了国内外各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

  由于国外和国内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因此各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是不能代替的,各地区生产的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商品可以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商品。俄林认为,国际分工、国内分工和商品流向应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国家或地区。而资本丰裕的国家或地区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或地区。这样既能刺激国际贸易或区域贸易的产生,又决定了国际和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的变化会导致有差异地区的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发生变化,引起工业区位的改变。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3、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用城市层级对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的研究

  中心地理论,也称为城市区位理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estaller)提出的。克里斯泰勒从“地域面积具有同质性和所有方向上交通体系相同这两个假定出发”,认为城市和城市周围地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一定的生产地必将产生一个适当的城镇,这个城镇是周围地区的中心,并且这个城镇向周围地区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克里斯泰勒根据基本假设,提出了他的理论模式。他认为,当只有一个服务点市场区,最理想的服务范围为圆形服务面。但是,当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同级中心地时,圆形服务面之间就会出现空挡,处于空挡地区的居民得不到最佳的服务。如果不留空挡,圆形之间必须相互重叠,这样圆形市场区转变为最稳定的六边形空间结构市场区。如此一来,每个次一级中心地则称为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的递减的多级六边形图形,即为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

  根据区域的度数,可建立体现中心地分布的三种变化模式。第一种模式:以市场最优为原则,中心地要以最有利于商品和服务销售,即中心地以最大的市场服务区为出发点。第二种模式:中心地分布应以交通为最优原则,即各级中心地都应位于高级中心地之间的交通线上,小城镇应该位于较大城市间的交通线上,因此,各级中心地均应分布在高级中心地六边形市场区边界的中点处。第三种模式:中心地应以行政职能为最优原则,每一个次一级的中心地必须在高一级中心地行政管束范围之内,不能像市场一样同时接受两个或三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影响。

  4、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

  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论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位分析,研究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

  廖什认为,每一单个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圆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工厂的介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形成了圆外空挡,即圆外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不能得到市场的供给,但是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挡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这种理论与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很相似。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在区位理论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发展了区位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区域会存在,它定义了依赖于市场区以及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之间的关系的节点区。这样,不仅失去为分析由单纯的生产扩展到了市场,而且开始从单个厂商为主扩展到了整个产业。”

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化、体系化和规范化

  区域经济分析与一般经济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经济分析考虑的实际是,0维空间问题,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是在一个点上的增长和发展,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也被抽象到了一个点上。但是一般的经济分析是有其缺陷的,不能有效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也不能解释同样的经济政策为什么在各国实施的效果有差异,可见空间分析在一般经济分析中是有盲点的,之所以有盲点,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指出:“这不是历史的偶然,由于空间经济学的某些特征,使得它从本质上就成为主流经济学家掌握的那种建模技术无法处理的领域。”由于一般经济分析的这些缺陷,经济学家一直没有中断过对空间问题的分析。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家曾两次在空间问题上做出过努力,第一次是德国经济学家艾萨得,他试图将空间问题带人经济研究之中。此后新城市经济学的兴起,又在把空间分析纳入经济学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由于这些积极的努力最终促使了现代区域经济理论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化:艾萨得的空间经济学

  20世纪20---50年代是区域经济学的雏形阶段。其创始人为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得教授,其代表作为《区位和空间经济学》,他领导的区域科学领域,集中了一批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城市规划方面的学者,集中进行区域经济综合开发方法的研究,促进了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形成。

  在艾萨得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学家又进一步地关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差距问题。缪达尔于1957年提出了“累积因果论”,明确提出了“市场力的作用在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的认识。”他认为,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一旦超过了平均发展速度,与那些发展缓慢的地区相比,它就可以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遏制困难地区的发展,使不发达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一书,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进一步提出了“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并对“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进行了其体的论述,同时赫希曼还创立了“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根据“核心与边缘区理论”,在一个区域中,核心部分的发展固然会凭借扩展效应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带动边缘区的发展,起着扩大地区差别的作用,尽管极化效应与扩展效应会同时起作用,但是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的作用是主要的。要改变这种政策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有目的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学的不断演化,它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断进行融合,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以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开始运用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区域的资本积累、劳动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区域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率、失业率、工业化、城市化、要素流动、通货膨胀与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区际差异;研究如何形成国内各地区的最佳产业结构和地区合理分工格局,以及研究如何采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控制大城市的过度集聚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目标。通过这些,区域经济学不断吸收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促使了其理论框架的形成。

  (二)区域经济理论的体系化:流派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学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依据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和理论体系上的差别,区域经济学逐步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新经济地理学派。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将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区域经济的分析,研究中心-外围均衡的条件。经济地理学派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经济学命题之上:

  一是收益递增。这一学派认为收益递增是经济活动通过区域集中而形成的,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

  二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模型被克鲁格曼引入到区域经济的分析当中,“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了具有集聚效应的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因而区域经济学要重视“研究中心与外围关系,以及地理上中心地区的形成机理”。

  三是运输成本。即区域经济活动要追求运输成本的最小化。

  在这三个基石基础上,新经济地理学派设计出了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这一模型既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也是当代区域经济学最新进展的突出表现。

  2、新制度学派。区域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和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研究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的问题。约翰·弗里德曼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处理的是区位方面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 “在什么地方”,它反映了在国家层次上处理区域问题的要求。区域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认为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更有效地在区内各种用途间分配资源,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区域内最佳增长;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而且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制订时必须依据不同的区域和不同区域的发达程度做出合理的选择。

  3、区域管理学派区域管理学区域经济学融入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区域经济学派,它是区域经济与管理学相结合而成的一个新学派,这一学派形成代表了区域经济学的新进展,而且它对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区域管理理论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内经济资源的有效协调,使区域经济能够健康有效的发展。

  二是区域人口管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个区域发展的题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区域竞争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人口教育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精神。

  三是区域环境管理。这一理论认为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对区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区域经济学的规范化:成熟的空间经济学的形成

  空间分析的思维带人了区域经济分析之中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从而完成了从传统的区位理论向系统化、标准化的区域经济学科的蜕变,使区域经济学日益成为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正如《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册)的主编彼得·尼茨坎普所指出的那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具有坚定的研究方向和巨大研究潜力的成熟的经济学科之一。”

  1、迈克尔·波特: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

  迈克尔·波特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一文改变了产业集群理论的边缘状态,引起了产业集群研究的热潮。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钻石模型”,他认为一个集群的优势依赖于几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它们决定了公司的竞争优势。波特利用钻石模型决定了哪些公司和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并且他强调有主导产业存在于集群中获得利益的重要性。该理论是波特的一个庞大的研究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钻石模型”适合解释集群的动态竞争优势。他认为“钻石模型”的构成有四个基本因素:“一是要素条件,二是需求条件,三是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四是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同时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附加要素。”波特强调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的条件下,国家发展才能有机地组成一个“钻石模型”构架,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而国内竞争的压力和地理集中是使整个“钻石模型”构架成一个系统的必要条件。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可以提高国内其他竞争者的创新能力;地理集中将使四个基本因素整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集群在三个方面产生竞争优势:一是提高该领域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三是加强和扩大集群本身。随着集群优势的形成,利润可以在垂直联系及水平联系企业之间流动。同时认为集群有助于实现内部多样化,并通过诞生企业、分工协作、分包或转包等形式,使知识、信息、技术、价值等在集群内转移和扩散,及时适应多变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企业集群竞争优势表现在产品质量、特征和新产品的创新上。

  2、克鲁格曼:从集聚角度对区域创新的分析

  克鲁格曼是继马歇尔之后开始把区位问题和规模经济、竞争、均衡这些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位主流经济学家,他对产业聚集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认为经济活动的聚集与规模经济有紧密联系,能够导致收益递增。1991年以来,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聚集和产业集群的论文和著作,为自己树立了新经济地理学新国际贸易理论聚集经济学说代表人物的地位。除了这篇论文和精炼的专著外,克鲁格曼90年代以来还发表了几部重要著作,在产业集群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5年,克鲁格曼发表了(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一书,该书既是他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一部代表著作,又是对他的产业集群理论的进一步补充,尤其是建立了关于产业集群的新的模型,从地理的角度来研究主流经济学所不能研究的发展问题,开创了发展研究的新思维。1999年,克鲁格曼和另外两位学者合作,发表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相当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的形成因素,并完全用经济学的方法,站在经济学的视野中解释和分析了产业集群和经济聚集这些现象,这部著作在美国经济学界有较高的地位,引起了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视,一段时间来在许多重要学术期刊上都能见到该书的书评。

  3、克鲁格曼、阿瑟和维纳布尔斯、巴罗和沙拉马丁等:对新空间集聚的研究

  克鲁格曼、阿瑟维纳布尔斯巴罗沙拉马丁等人对新空间集聚的研究是从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从报酬递增角度对空间集聚进行研究,二是从区域成长的角度对空间集聚进行研究。”

  从报酬递增角度对空间集聚的研究最早是由克鲁格曼、阿瑟和维纳布尔斯等人进行的。这一视角主要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即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形成贸易和专业化方面远比报酬稳定、完全竞争相对优势等更重要;市场、技术及其他使报酬递增的因素在规模上既不是国际的也不是国内的,而是通过区域或地方的经济集聚过程形成的。在空间集聚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强调报酬递增的不同形式。比如在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的模型里,集聚的动力主要是三个外在因素,即劳动力市场技术溢出、中间商品的供求关系,它们导致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根据巴罗和沙拉马丁的研究,新古典集聚模型在一国内部的区际之间比在国际之间更为实用。这是因为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因素,诸如技术、文化、政府管制与政策、制度和立法体系等具有相似性。这就会导致一国内部的地区之间的集聚比国家之间的集聚更容易实现。经济全球化对区际经济活动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将取决于市场波及范围、交通费用及区域间劳动力可移动性。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提高了资本及劳动力的可移动性,这必将产生更大范围的空间集聚,核心和边缘区之间的差距将加大,空间上的不平衡将加剧。

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定义为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不断增长的相互依赖性和经济活动的跨界功能一体化,是一个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和国际联系不断加深的过程。”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资本流动(尤其是直接投资)、新技术浪潮和区域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推动下,区域经济学不断吸收主流经济学的新理论和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一)研究的关注热点:进一步转向“问题区域”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问题日益凸现,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落后病”、“萧条病”、“膨胀病”,区域问题如同区域“病症”一样影响着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由于区域问题的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区域”或者“问题地区”。张可云将问题地区界定为:“中央政府区域经济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确定的受援对象,是患有一种或者多种区域病,而且若无中央政府援助则难依靠自身力量医治这些病症的区域。”同时将问题区域划分为受援地区、困难地区、危机地区、落后地区、欠发达地区、缺乏优势地区、萧条地区、膨胀地区、拥挤地区和边远地区等。问题区域是一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点,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题区域”的解决。因此,在未来区域经济学发展中,问题区域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关注点。

  (二)研究的着眼点:区域创新和区域竞争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产业中技术含量在不断地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在一定区域的集聚,形成了带动地区整个经济发展的创新空间。这些创新空间不仅可以促进新产品的研发,而且又会将创新过程和新的技术等扩散到周围地区,形成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区域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着眼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日益重视区域创新的形成研究,区域创新主体的培育、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等成为区域创新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区域创新研究相适应,区域竞争优势的研究也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着眼点。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在区域优势的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区域的比较优势,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各地区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向其他地区输出本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从其他地区输入自身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每个地区都能从分工中获得比较利益。基于这种认识,传统区域经济学非常重视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禀赋,依据区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和发展特色经济就是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但是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化的深入,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强调竞争优势,具有比较优势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强调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产业集群等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

  (三)研究的内容:趋于综合化和多样化

  从未来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来看,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和多样化将是一个鲜明的趋势。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和多样化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基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园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区域分布、人口和资源的区域流动、区域竞争力、企业区位的选择、家庭区位的选择、住宅区位的选择等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在以空间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同时,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来解释、解决相关的区域经济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和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包括区域经济学研究与企业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的相互结合,在多学科相互结合的视野中加强对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二是区域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包括区域经济学与地理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的相互结合。

  (四)研究的方向:具体化和实用化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区域差距拉大这些区域问题而形成的,因而传统的区域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宏观或者是接近宏观的区域经济问题,诸如区域增长极的形成、区域战略、区域分工等。但是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研究趋势看,区域经济学日益关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微观问题。“更多地重视微观行为的分析,因为空间过程和空间动态变化研究只能分析个体动机才有可能的。因此,将进一步加强空间的纵向研究和动态的离散选择分析。”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具体表现在:

  一是借鉴和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进行区域问题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现了迅猛的发展态势,区域经济的研究不断地借鉴和吸收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发展,重视“运用微观分析工具”,运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消费者、厂商和市场理论作为工具。

  二是注重研究区域经济的微观活动。从未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趋势来看,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将更加重视对微观活动和微观行为的研究,例如,集群中的企业行为、厂商的选址行为、家庭的住宅选址行为、企业的创新行为等。

  三是促进了应用区域经济学应用城市经济学的兴起。最近几年中,应用区域经济学和应用城市经济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应用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扩展。在应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区域市场问题、区域基础设施问题、区域贫困问题、地方税收和地方公共支出问题等都成为应用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在应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中,保罗·切希尔研究了城市区域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米歇尔·怀特研究了分散化就业和城市区域问题,格雷母.R.克兰普顿研究了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斯蒂温·谢泼德研究了住房市场的享乐问题。”

  (五)研究方法:模型化和计量化

  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历史,当今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定量分析和研究方法的模型化日益得到加强,这也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科学性不断增强的重要表现。区域经济学是一种典型的空间分析,进行空间分析仅靠定性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区域经济的研究逐步开始走向数学模型化和计量化阶段,模型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大量应用,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及科学性。大量的数学模型被运用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文献中数学模型随处可见,形成了投入产出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环境影响模型动态城市模型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散化的城市理论模型。在研究方法上更为显著的特征是计量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不仅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计量分析方法是基于区域的历史资料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经济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的方法。这一方法基于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可能,将变量、参数和扰动项用数学符号连接成反应各经济关系的函数,建立模型,根据加工过的数据资料,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估算和验证。计量分析方法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行区域经济结构分析,对反映区域经济结构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二是进行预测分析,应用计量模型进行计量测算,给出经济变量值在未来时期或其他区域上的预测结果。三是进行政策评价,模拟各种政策措施,对比政策的模拟结果,对不同的区域经济政策进行比较选择。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区域经济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