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能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区域创新能力(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目录 |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其核心是促进创新机构间的互动和联系,表现为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能力。区域创新能力不等于科技能力,也不等于科技竞争力,但科技能力和科技竞争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它不仅是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也是解释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而对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的FDI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概括起来,国内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所具有的一种潜力。Sterm、Porter和Furman(2000)认为,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由生产一系列相关的产品的潜力确定,最重要的因素是服D存量,无论是企业R&D还是政府服D,都能自主地控制新技术、发明、设计和创新生产方式,从而影响创新能力的R&D边际产出。Riddel和Sohwer(2003)也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内不断地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的潜力。
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所具有的一种潜力,是站在对区域创新能力未来前景进行预测的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的定义,没有揭示出现实区域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在区域创新能力中的内涵。
(2)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主体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黄鲁成 (2000)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柳御林、胡志坚(2002)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将一个地区的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区域创新能力既不是科技能力,也不是科技竞争力,一个地区的科技竞争力强并不等于技术创新能力强。
Lall(1992)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对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吸收、掌握和改进现有技术,以及创造新技术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主体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是站在狭义技术创新的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的定义。狭义的技术创新就是指创新主体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新的工艺。
(3)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主体运用创新资源,协调与推动区域创新活动的能力。颜晓峰(2000)认为,国家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创新主体,运用政府、制度、政策的力量,动员与组织国家的创新资源、协调与推动国家创新活动的能力。这是站在区域创新主体对区域创新所起的作用的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的定义。
(4)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能力。甄峰、黄朝永、罗守贵(2000)认为,创新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区域创新能力是在创新过程中,在充分利用现实信息与通讯技术基础上,不断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对一个地区而言,创新能力是对该地区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吴林海(2001)认为,创新能力就是对生产要素创造性集成的能力,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众多创新企业对创新资源创造性集成的能力,即取决于创新企业群对各种资源的获取、协调、融合以实现创造性集成的能力;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体现在区域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上,即体现在科技园区基本目标功能的实现上。胡宝娣、胡兵(2003)认为,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就是整合区域内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组合,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能力,是从区域创新主体运用创新资源方面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的定义。
(5)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内部的一种网络集结能力。FOSs(1996)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可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它不能被转移和购买,不能被复制。区域创新能力根植于企业内部网络模式、个人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些知识大部分是隐性知识,模仿很困难。这是站在区域创新网络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的定义。
(6)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主体支持区域创新活动的一系列特征。
王德禄(1999)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便利组织支持创新活动的一系列综合特征。根据考察对象主体的不同,创新能力可分为国家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等[61争128)。这是站在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表现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的定义。
上面中外学者出于不同研究目的,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主体在区域范围内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要理解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首先必须搞清“区域”、“创新”和“能力”的内涵。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中,“区域”既是一种实体的概念,又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往往没有严格的范围和边界,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流域均可成为一个区域。只有对区域边界进行明确地界定,才能为区域创新能力的定义划定范围。不管哪种范围的区域,都是一个系统,即由边界、要素、要素间的关系、输入、输出和环境组成。“创新”有广义创新和狭义创新两种定义,广义的创新以 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2)的定义最为权威,是指创新主体将一种“从来没有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这种“新组合”包括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材料来源、新的市场和新的企业组织。狭义的创新仅指技术创新,即创新主体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新的工艺。“能力”指的是一种素质和本领。根据表现形式不同,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层次 (Material Layer)、制度层次 (System Layer)和文化层次(Conception Layer)。其中器物层次上的能力是指以各种生存方法、方式和物质成果形式表现出来的素质和本领,如资本、劳动、技术等;制度层次上的能力是指以各种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素质和本领,如各种法律、条例、组织内部规定等;文化层次上的能力是指在心理或精神方面表现出来的素质和本领,如各种价值观、世界观、信仰、思维方式等。
所以,要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准确的定义,定义中必须能同时体现出“区域”、“创新”和“能力”的内涵,即既能体现出区域作为一个创新系统的特征,又必须指明创新和能力的内涵。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定区域的创新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区域技术创新,对区域创新资源进行创造性地集成后,将创新投入转化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并实现市场化的能力。本研究中的“区域”主要指省域,本研究中的“创新资源”既包括器物层创新资源(技术、知识、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也包括制度层创新资源(法律、体制、规定、习俗等)和文化层创新资源(价值观、世界观、信仰、思维方式等)。
根据刘希宋等人的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有三个主流理论的不同解释。
(1)新增长理论认为,创新伴随着新知识的产生,这导致了知识的溢出效应。知识是自由获得且能增强经济的知识基础的公共产品。知识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主要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来实现转移,需要一定数量的参与者和人际沟通的机会,而显性知识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就能转移。知识的溢出多发生在沟通机会和知识生产组织聚集的地方,如技术基础设施的机构。因此,决定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有三个:知识创造者的存在、质量和密度;公司的吸收能力(反过来受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区域内外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知识流动。
(2)网络方法集中在不同经济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上,其共同1卯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是减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本地化创新网络的目标是通过合作实现创新。这种网络是没有等级制的灵活系统,通过激活网络参与者的共享资源来实现目标。创新网络集中在资源、信息和知识的交换上。总之,创新网络的构成——信任的建立、网络参与者之间中长期的合作、灵活性、无等级的关系等——是关键的创新决定因素。“产业区”用来解释灵活专业化的后福特制的成功,这种区域的特征是空间的接近性,一种特殊的氛围及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紧密合作。环境方法特别关注创新的环境,也就是“氛围”。创新环境强调创新的多元主体参与。创新环境关注的是降低不确定性和支持创新活动的互动学习过程。而参与者之间正式的、尤其是非正式的接触进一步推动了互动学习。所以,他们必须有沟通和交流信息的机会。
根据基于网络和环境的方法,区域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在一个产品领域进行合作的专业化公司之间的网络关系,在区域内部高流动的本地合格的专业的劳动力支持了这种网络关系;二是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垂直分工整合带来的高度专业化公司),这种社会纽带有利于信任的建立,反过来又推动了信息的就近交流和隐性知识的循环;三是支持区域内生产过程和创新的中介组织的存在,增强了创新的区域意识和合作的产业传统。(3)学习型区域的概念强调区域生产系统内持续学习的过程。区域的概念愈加用组成知识密集公司的相同的标准和要素来定义——持续的提高、新创意、知识创造和组织学习。区域必须采用知识创造和持续学习的原则,实际上它们必须成为学习型区域。学习型区域提供了一系列促进知识、创意和学习流动的相关基础设施。
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知识和学习的角度,可以把它分解为四个层次的能力: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本地结网能力;区域学习能力。
(1)知识创造能力。大学、研究机构是主要的知识创造者,一个地区的知识创造能力可用本地区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数量来说明。例如,中关村是世界上罕见的智力密集区,中关村的知识创造能力是很强的,但是知识创造能力与区域创新能力却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知识创造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知识流动能力。知识流动是国家用来测度国家创新系统绩效的重要方法。同样,对于科技园来说,知识流动能力是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知识只有流动起来,流人到最需要知识的地方去,才能实现知识的创新,达到知识的最佳配置。知识流动有四种基本类型:企业间的相互作用;企业、高校和公共研究实验室之间的相互作用;知识向企业的扩散;人员流动。中关村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的联系以直接的资源投入关系为主,而相互之间的技术协作和信息联系居于次要地位。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为与原有行业所属主管部门的纵向联系,而部门之间以及同一技术领域类型的科研院所之间、大学之间、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
(3)本地结网能力。硅谷的成功就得益于当地的地区网络,硅谷企业与本地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以及竞争对手之间建立了平等互惠的合作关系网络,在人际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了充足的支撑网络的社会资本。本地的网络联系越强,就越容易增强区域认同感,形成区域创新文化,持续地增强本地的知识基础,促使隐性知识在区域内转化为编码化的知识,而这种隐性知识是区域外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
(4)区域学习能力。新熊彼特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资源是知识,因而最重要的活动过程就是学习。创新是以交互式学习为基础的。学习能力是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区域学习是区域内创新参与者之间的集体学习过程,这种集体学习过程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叠加,而是创新参与者之间在交互学习过程中而产生的协同效应,集体学习促进了知识的快速扩散。这里的学习指的是获取新技能和建立新的竞争能力,而不只是获取信息等显性知识。当参与者之间足够接近以至于能频繁互动和便利、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交流时,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创新。创新能力通过享有共同知识基础的区域共同体而得以持续。良好的集体学习依赖于区域社会资本和信任的建立。硅谷的地区网络是以深厚的社会资本和高度信任为基础的,从而推动了有效的集体学习过程。我国科研园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不足,参与者彼此缺乏信任,从而集体学习效果差,知识的流动和扩散受到限制。
区域创新能力的立体结构[1]
在区域创新能力的三个层次中,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是区域创新能力的表层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制度层是区域创新能力的中层能力,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是最深层的区域创新能力(如下图)。在区域创新能力的立体结构中,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制度层和文化层是区域创新主体在三个层次的具体创新表现,区域创新主体可分为核心层和支撑层,区域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能力三个层次的表现也分别可分为核心层和支撑层。在区域创新能力的立体结构中,区域创新主体支撑层通过为核心层提供创新资源参与区域技术创新,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和制度层通过向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提供技术创新文化和技术创新制度形成区域创新能力。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理论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已经逐渐趋向共识。一般认为区域创新能力理论研究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区域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区域的区域创新体系的适用性各异,创新能力强弱不一;
②对区域创新能力理论研究视角的不同,其内涵界定也存在差异,即不同区域创新主体的界定导致不同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基础,不同的区域特征需要独特的区域创新能力反映维度;
③构成区域创新能力理论的结构要素具有综合性、多层次性和系统性特征,即须系统、全面、综合地考察与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理论。
有学者认为,当一个地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掌握了某些能力时,创新似乎开始出现了。但是因为大多数部门从它们的工业邻居的创新能力中获利,所以降低了地区的工业差异性水平。因此更深层次的研究目标应该是更好地识别支持这种交互式网络进程的工具和方法。
有学者根据知识机构的位置、知识流的形式和合作的促进因素三种特征区分出挪威三种类型的区域集群体系,即领土内含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网络化创新体系和区域化的国家创新体系,认为在公司创新过程中如何利用全球、国家和地区(当地)的资源方面不同集群是不同的。
有学者指出,区域创新体系有4个决定因素:一是国家因素,包括私有化、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体系;二是部门特性因素,包括技术、经费、市场、需求;三是微观特性因素,包括参与者、联接、能力;四是区域因素,包括当地禀赋、社会资产。
还有学者认为,区域制度特征、知识下部构造和知识转移体系、公司的战略和表现,象征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和提升创新活动的刺激。区域机构和区域制度安排,应该被鉴定并且依据水平、等级和体系分类。
对于创新的评价,不同学者的研究大相径庭。他们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各种分类。
传统上根据创新的空间形式,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归纳出决定创新的因素。投入指标有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学习过程、技术知识溢出、技术获得、其他创新决定因素、其他经济和人力因素。产出指标有专利、效用模型、科学出版物。其他指标有普通的新想法;发明的利用、生产中的其他创新活动;技术发展、生产力增强和经济增长。有些学者根据相关程度将创新能力指标划分为两类:间接的指标有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专利数据。直接指标有:创新计算,包含来自各种渠道的创新数据,如新产品、新过程的发布,专业期刊,数据库等;基于企业的调查,由企业提供的调查组成。
由于这些指标都不能全面反映很多因素的相互影响,所以研究者开始应用他们自己的指标评价创新。有学者认为,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基础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具体包括在研究开发中的人力资源、投资于研究开发的财力资源、对国际投资的开放度、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教育投资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研究开发投资的强度、大学研究开发的水平。
有些学者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通过对1993年到2003年的文献回顾发现,37%的文章关注产品创新;43%的文章两者都关注;13%的文章通过专利数据来研究,而不去区分这些数据究竟是属于产品创新还是属于过程创新;7%的研究不区分创新的类型。有学者提出新的研究应该强调各种行业的决定因素,例如需求、技术、机会和独占性环境。有学者则认为创新很少用实际的变量评价,因为不存在相应的数据,而且评价创新的重要性、新颖性以及企业期望的收益率更难。
总的来说,基于熊彼特创新经济学说的创新能力的评价含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实证研究过程中混杂了很多方法上的难点。
1.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
按照内涵划分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包括资源能力、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成果能力、品牌能力。有学者对这5个指标做了细致的分析,认为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并将基础研究投人作为考量资源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创新载体的三种基本形式(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将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考量载体能力的指标,将利用外资水平作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因素。因为成果是以论文、著作、专利、专有技术等形式体现的,所以将论文数作为测度成果能力的重要指标。刘凤朝等针对以上指标提出评价的基本原则是:综合评价与分项评价相结合、数理分析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状态评价与趋势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能力建设对策设计相结合。
根据系统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可比性、动态性原则,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在对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时采用了5项指标: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吴良峥对以上指标做了解释:知识创造的决定性因素是经费投入、人员投入和过程管理水平;知识获取取决于各部门能否进行很好的知识合作、分享知识,如产、学、研合作;企业创新的本质是一种经济活动,创新的基本组织实施单位是企业;创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市场的大小、劳动者的素质、为企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持的能力、本地区的创业水平等,这些都是制约创新的重要因素;创新绩效指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创新能力,有效的创新活动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
这一体系的二级指标有知识创造:研究开发投入、论文和专利、科技投入产出比综合指标;知识获取: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市场需求水平、劳动者素质水平、金融环境、创业水平;经济绩效: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度、产业国际竞争力、居民收入水平和就业。
中国学者研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时,大部分采用的是以上两种评价指标体系,但也有少数学者采用别的体系。邹学如、孙惠芬、陈海波参考国内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选取包括区域创新能力实力、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能力绩效共4个一级因素,进行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焦晓松、杨茜、曹颖琦根据科技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设计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直接投入、技术引进和技术溢出、经济基础和教育水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直接产出几项指标。《中国城市自主创新科学评价》从基础创新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和品牌综合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具体指标主要围绕着四个方面:行为主体,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创新后与创新扩散等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创新互动能力与创新集群能力的综合体现。朱海就将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分为三个,即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并将它们作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依据投入、产出分别设计。
2.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方式方法
李树德等采用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先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具体指标的参考标准值,然后采用权威机构测算或公布的数据,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后,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再运用统计数据,进行量化研究。李树德还指出,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系数的方法主要有主观判断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统计评估法等。
朱孔来的评价思路是先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预选指标,然后运用鉴别力分析、相关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所筛选指标的可行性进行定量判断,剔除掉高度相关、交叉重复及鉴别力不强的指标,最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解决指标的权重问题,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邹学如、孙惠芬、陈海波首先对二级指标进行因素分析,得到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各个因素的排名。然后采用德尔菲法获得每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出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名。将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可以把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分为四类。
汪涛、刘婧在分析中部地区六省创新能力时采用了集对分析法,将各个评价对象的指标与理想方案加权后同一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各项相对指标。
经典估计贝叶斯平(BACE)方法选取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通过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各个数据的解释能力。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找出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可以用来帮助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组织一般采用主导因素法、系统分析法和学习过程法等方法,从影响创新能力因素、知识的流动效率和社会的广泛参与角度对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的研究方法通常是先选择指标,再对各个指标量化并确定权重,然后建立模型,引进数据计算得出结果。每个步骤都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通常包括: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多层次综合评判的模糊数学方法、灰色聚类分析方法、C2R模型的DEA方法、集对分析法等。
- ↑ 陈玉川.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J].《江苏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