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8个条目

新增长理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新增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

目录

新增长理论的概述

  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Romer.P)、卢卡斯(Lucas.R)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 为核心的论文,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重新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和问题的兴趣,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的研究潮流。

  新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全力解决经济科学中一个重要且令 他人困惑的主题:增长的根本原因。新增长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合。这一融合的显著特点是,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地跨国差异,为长期经济增比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这一理论自1980年代产生以来,迅速成为理论关注的焦点,对世界经济增长,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增长理论基本思想

  新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突破是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中,提出要素收益递增假定,其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变或增长,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在长期内可以单独递增。技术内生化的引入,说明技术不再是外生,人类无法控制的东西,而是人类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投资的产物。新增长理论主要有以下五大研究思路:

  l、知识外溢和边干边学的内生增长思路

  以Romer.P、Lueas.R、Stokey.N和Young,Alwyn等人为代表,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因为知识和人力资源本身就是一个生产投人要素:一方面它是投资的副产品,即每一个厂商的资本增加会导致其知识存量的相应提高;另一方面知识和人力资本具有“外溢效应” 即一个厂商的新资本积累对其他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贡献。这意味着,每一个厂商的知识水平是与整个经济中的边干边学,进而与全行业积累的总投资成比例的。通过这种知识外溢的作用,资本的边际产出率会持久地高于贴现率,使生产出现递增收益。也就是说,任一给定厂商的生产力是全行业积累的总投资的递增函数,随着投资和生产的进行,新知识将被发现,并由此形成递增收益。因此,通过产生正的外在效应的投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增长就可以持续。

  2、内生技术变化的增长思路

  以Romer.P、Helpman.E和Howitt.P等人为代表,强调发展研究是经济刺激的产物,即有意识的发展研究所取得的知识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大量的创新和发明正是厂商为追求利润极大化而有意识投资的产物。由于这一研究与开发产生的知识必定具有某种程度的排他性,因此开发者拥有某种程度的市场力量。可见,创新需要垄断利润的存在,因此,这种经济不尝是完全竞争的,它需要某种垄断力。但是,发明者的垄断地位具有暂时的性质,在新的剖新出现时,它就会被取代并丧失其垄断利润。正是这种对垄断利润的求,以及垄断利润的暂时性质,使得创新不断继续,从而,经济就进入持续的长期增长中。

  3、线性技术内生的增长思路

   以Rebdo.S和Barm.R等人为代表,其显著特点是生产函数的线性技术(或称凸性技术eonvextechnology),产出是资本存量的函数。与新古典模式不同的是,这里的资本是广义概念的资本,它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人力资本,即两者的复合。它们在生产中未被完全替代,因而虽然每一种投八具有递减收益,但两种资本在一起就具有不变规模收益。从而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产出同比例地增加, 致长期增长成为可能,这一研究思路的另~特点是对政府政策的分析,提出政府服务是与私人投入一样的生产性支出,是“增长的催化剂”(catalyst of growth),政府的活动被完全内生化。同时,政府政策效应——增长效应还是水平效应——取决于各种政策的配套,具有复杂性,由此评估政策效应必须“面面俱到”(look at everything)

  4、开放经济中的内生增长思路

  以Romer.P、Grossman.G、Helpman.E和Krugman.R.P等人为代表,他们受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新贸易理论 的启发,把内生创新的模式扩张到国际的商品、资本、思想流动:这一研究强调政府贸易政策对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影响,即政府政策对技术投资结构产生的作用,将会使世界经济的增长状况呈现相应的变化。同时由于知识外溢和边干边学的作用,国际贸易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并且偶然的主要技术变化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后进国家的“蛙跳”式增长,实现赶超。

  5、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内生增长思路

  Baumgardner.J、borland.J和杨小凯等人为代表,他们在对亚当·斯密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劳动分工不仅如亚当一斯密所强调的那样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而且主要受协调成本 (Coordination Cost)以及可获得一般知识的数量的限制,并且分工的扩展与知识的积累相互作用。如果参与分工的人数在协调分工的成本函数的弹性与其在生产函数中的产出弹性之间的相对差异小于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那么,均衡的增长率将大于零,即增长可以无限的持续下去。

新增长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

  首先,填补了西方经济理论中的空白。新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的源泉由外生转化为内生,从理论上说明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并对技术进步的实现机制作了详细的分析,这些研究填补了西方经济理论中的空白。它将技术看做是经济系统的一个中心部分,是“内生”的。并且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投资又使技术进步更有价值,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长期恒定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其次,为经济持续的增长找到了源泉和动力。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为经济持续的增长找到了源泉和动力。古典增长理论学家大卫·李嘉图得出经济发展最终处于停滞的悲观结论。凯恩斯学派新古典增长理论都认为一旦没有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也将停止。新增长理论则认为,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从而总的规模收益递增,这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关于要素收益的递减或不变假定,说明了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

  再次,对于一些经济增长事实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例如,新增长理论证明了垄断竞争经济中均衡的存在,因为对新技术的垄断以及由此带来的超额利润提供了投资和技术研究的动力。以及由于知识和人力资本有外溢效应,高人力资本的发达国家资本利用率高,从而这些国家的物质资本收益率与人力资本收益率也将较高,因此,当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自由流动时,资本和人才可能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此外,国际贸易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同时国际贸易也可能使发展中国家专业化于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品部门,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等等。

  最后,对制定经济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新增长理论认为,市场力量的作用不足以利用社会可能达到的最大创新潜力,一部分创新潜力被浪费了。政府有责任、有理由进行干预,这样做的结果是提高了经济增长率。但是,政策制定者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周期上,忙于进行“微调”和寻求操纵“软着陆”的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支撑经济周期的是探索发现与创新过程。因此,政府应着力于能促进发展新技术的各种政策。如支持教育,刺激对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与开发工作,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传递的国际贸易政策,以 及避免政府对市场的扭曲等。

  新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在经济学理论界和各国经济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增长理论目前仍在继续发展,新的理论模型还在不断产生,一些严格的假设条件逐步被放宽,越来越多的新增长理论家开始将政策变量纳入新增长模型,一些学者则利用新增长模型的分析框架对各国经济增长作了经验分析。可以预见,通过这些研究,新增长理论将逐步成熟起来。

新增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新增长理论所揭示的不同于传统理论的经济增长机制及其政策含义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其贸易发展观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重视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

  从国情看,我国很符合传统比较优势战略中传统贸易产品出口国特征,但简单地强调这种贸易模式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很多传统贸易开展国的经济由于传统贸易产品技术进步缓慢、国际市场萎缩,这些贸易部门实际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带动国内经济成长的目的,有的甚至造成国民经济的畸形。新增长理论的贸易发展观强调了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表现在生产厂商的边际生产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下降,扩大该产品产量进而扩大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通常认为,在那些与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密切相关的行业才会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征。这些行业一般比传统贸易部门技术等级要求和资金密集程度高。大规模开展这种贸易的意义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汇和调剂余缺等能概括的,其核心目的应该是通过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改进技术,提高工艺,在享受规模经济的专业化分工中处于有利位置。另外,还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产业,这些产业面向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技术层次、管理水平一流,可以有效地带动国内其它产业的成长。现时期,我们可以利用东部地区雄厚的工业基础、人力资本、技术优势,有意识地打“规模经济”牌,扶植起一批强大的集团企业参与国际分工

  2、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可以形成“赶超效应”

  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对国际贸易仅从“比较成本优势”或“资源禀赋优势”原则进行解释,无法将贸易纳入经济增长的模型中,从理论上阐述清楚贸易——增长效应。新增长理论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新增长理论家们认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贸易可以产生一种“外溢效应”,即国与国之间发展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总量,而且可以加速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能够在贸易伙伴国内迅速积累,从而使贸易国的总产出水平提高,经济加速增长。同时,由于知识传播与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各国之间开展贸易还可以节约一部分研究与开发费用,避免重复劳动,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它们可以借机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形成一种“赶超效应”,向发达国家的经济逼近。象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参与国际贸易,收益不在于市场的扩大,而在于分享世界上有限的、分配极不均匀的技术人力资源从事技术创新的成果。因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那些闭关自守或实行自我封闭的所谓进口替代政策的国家,将会失去迅速积累国内人力资本和专业化知识的良机。只有坚持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才能加速进入知识经济的步伐。

  3、政府应加强对国际贸易的管理

  新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们都比较强调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当然,这种管理绝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无论是从技术内生论的角度看,还是从知识经济兴起大环境的角度看,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述产业的发展尚有较大差距,需要通过发展对外贸易,通过 “干中学”,利用技术、知识的“外溢效应”来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但是,这种宏观的需要往往同微观贸易厂商的短期利益相冲突,难以通过微观厂商的逐利行为自动形成技术升级。所以,要求政府能采取相应措施,制定一些促进技术、知识积累的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以促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

  克鲁格曼在提出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时,也强调一国政府应采用出口补贴关税等战略性措施,以增强本国具有潜在规模经济优势的产品出口竞争力,更多占据国际市场份额,谋求扩大市场份额带来的规模收益。这种贸易政策观点重新审视了被贸易自由主义者所批判的补贴和关税作用,强调了政府在选择优势产业、保护扩大出口进而扩大国内生产的机制链中的能动作用。

  4、正确应对经济一体化

  罗默通过一系列假设,构建模型论证,在经济一体化内部如果仅有货物贸易和流通,而没有技术、知识思想的传播和扩散,则这种一体化并不能促进其成员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如果允许一体化内部成员国之间的技术、知识思想的自由传播和扩散,那么每个国家的研究部门都可以在一体化实体总知识存量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因而能够提高研究部门的人力资本产出率。这无疑会推动长期经济增长。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即使一体化成员国之间仅有知识的传播和扩散而没有货物贸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国的经济增长。例如,当大陆上第一条由欧洲通往中国的道路(丝绸之路)在中世纪被发现之后,由于货物贸易费用极其昂贵,因而这条丝绸之路对货物贸易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然而通过丝绸之路的旅行家却从中国为欧洲带回了新的技术知识思想(如指南针和火药制造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新知识思想对欧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依据新增长理论,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获益不在于拥有更广阔的市场,而在于从外部世界吸收新理念,分享世界上有限的、分配极不均匀的技术人力资源从事技术创新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长理论承认开放并不一定能保证所有国家的利益。因为内生增长在部门间产生了不平衡,技术进步在各个部门并不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将会产生“好”的和“坏”的专业化,而这种趋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积累中日益明显化。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将有扩大这种不平等发展的趋势。这种不平等发展将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会产生短时的冲击,例如货币冲击对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工业和商业政策可能使一些国家受益。总之,无条件支持自由贸易和完全开放的观点受到了挑战。因此,在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定要从国情出发,采取适当的贸易和开放政策,以免陷入被动局面。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olo,Kane0135,Angle Roh,Dan,Cabbage,Vulture,Yixi,鲈鱼,KAER,Gaoshan2013,Mis铭,Li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新增长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