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化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極化效應(Polarization Effect)
目錄 |
綱納·繆達爾(Karl Gunnar Myrdal)認為梯度發展中同時起作用的有3種效應,即極化效應、擴展效應和回程效應,它們共同制約著地區生產分佈的集中與分散狀況。
綱納·繆達爾認為極化效應是指一個地區只要它的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超過了起飛階段,就會具有一種自我發展的能力,可以不斷地積累有利因素,為自己進一步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下,發達地區越富,則落後地區越窮,造成了兩極分化。也就是,迅速增長的推動性產業吸引和拉動其他經濟活動,不斷趨向增長極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出現經濟活動和經濟要素的極化,然後形成地理上的極化,從而獲得各種集聚經濟,即規模經濟。規模經濟反過來又進一步增強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從而加速其增長速度和擴大其吸引範圍。
①經濟發達的高梯度地區在經濟發展中積累了巨大優勢,如強大的科技力量、便捷的交通通訊系統、完備的基礎設施、優越的生產協作條件、雄厚的資本和集中的消費市場,再加上技術進步、工業佈局指向性的變化(由原材料指向轉變為消費區指向或技術指向),更進一步突出了發達地區的優勢;
②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從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中獲得利益,從而提高了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③乘數效應進一步促使生產分佈的極化。由於產業集聚,勢必要求一些為它服務的生產性及非生產性服務業在該地區相應發展,這就引起了該地區人口的增長,而人口的增長又推動了服務行業的加速發展。這種乘數效應一輪又一輪地作用,進一步推動了兩極分化。
極化效應可以產生以下作用:
①形成極點的自我發展能力。不斷積累有利因素,為自己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
②形成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區位優勢有利於經濟活動的集聚,使各種產業活動之間的協作配合及產業規模的擴大成為可能,從而帶來了各種費用的節約,產生集聚效益和規模效益,大大增強極核的競爭力。
③乘數效應強化了極點的極化效應。主導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拉動其他生產性和非生產性行業的建設和發展,使產業結構趨於合理完善,大大增強經濟增長的質量與穩定性。
④極化效應不僅儀使極點集聚人、財、物,而且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往往得到地方政府政策}的傾斜與支持。
極化效應的對偶效應是擴展效應。極化效應、擴展效應和回程效應,它們共同制約著地區生產分佈的集中與分散狀況。極化效應的作用結果會使生產進一步向條件好的高梯度地區集中;擴散效應會促使生產向其周圍的低梯度地區擴散;回程效應的作用則是削弱低梯度地區,促使高梯度地區進一步發展。
在區域全局的發展過程中,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可能從中獲得的發展機會歸根到底取決於“極化效應”“擴展效應”“回程效應”在該地區綜合作用的大小。一般認為,在經濟發展初期,區域間的極化效應、回程效應遠遠大於擴展效應,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極化效應、回程效應趨於下降,擴展效應則迅速增強。
先讓一些地方富起來,再帶動周圍的地方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