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四型財政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四型財政

  四型財政是指發展型財政、和諧型財政、法治型財政和效能型財政。

四型財政的內容[1]

  (一)發展型財政

  發展型財政,就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理念,著眼於促進財政自身發展和增強財政巨集觀調控作用,對內側重於增強財政實力,對外側重於支持經濟建設,從而建立既穩固平衡強大又有力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型公共財政管理模式。

  1.對於財政自身而言,其核心就是財政收支規模要大、增長速度要快、發展基礎要牢、可持續性要強、爭取國家資金要多、財政風險要可控。具體來講:

  財政收支規模要大,就是財政收入“蛋糕”又大又強,財政收入占GDP比重、一般預算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不斷上升,財政收支總量連續跨上新臺階,人均可用財力水平顯著提高。增長速度要快,就是財政收入增長要與經濟增長相適應,收人增速保持快於經濟增速的態勢,併在全國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

  發展基礎要牢,就是財源體系健全完善,財源基礎穩固雄厚,財政收入增長空間前景廣闊。可持續性要強,就是財政收入增長模式更加註重長遠發展,註重後續財源涵養,不虛收不冒進,不搞竭澤而漁,同時財政收入的綠色和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增長後勁強勁。

  爭取國家資金要多,就是得到的中央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資金要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自然地理區位、自身財政能力相適應,達到或超過全國各省平均水平,政策範圍內應該得到的資金一分不能少,具有優勢條件的項目資金要明顯多,有一定可能的項目要努力爭取列人支持範圍。同時,已有項目要保持住並努力增加,新增項目要全力爭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財政風險要可控,就是政府性債務總量可控,全省綜合債務率在70%以下;債務管理流程規範,數據真實準確,管理機制健全,風險預警措施到位;償債資金來源穩定,償債準備金管理高效,確保不因償還政府性債務造成資金鏈斷裂,衝擊財政正常運行。

  2.對於外部職能而言,其核心就是財政調控投入要足、調控方向要準、調控方式要優、調控效果要好。具體來講:

  財政調控投入要足,就是財政支持經濟強省建設的資金投入要達到合理的規模,能夠有效落實國家的積極財政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經濟工作部署,支持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財政調控方向要準,就是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領域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本地經濟發展佈局,具體到河北省,就是要著眼於促進沿海經濟隆起帶、環首都綠色經濟圈、冀中南經濟區加快形成,支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著眼於“一產抓特色、二產抓提升、三產抓拓展”,支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眼於扶貧開發,把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作為主戰場,更加註重增強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努力推動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財政調控方式要優,就是針對經濟發展的不同領域、不同事項,科學統籌運用預算、稅收補貼、體制、投融資等各種財政政策工具,最大限度地發揮財政的激勵和約束作用,減少和杜絕對經濟發展的過度干預。

  財政調控效果要好,就是財政調控引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實現經濟增長穩定、經濟結構優化、產業升級轉型、發展質量提升,進而促進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促進財源豐茂,提高經濟增長對財政的貢獻率。

  (二)和諧型財政

  和諧型財政,就是按照構建和諧社會和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著眼於全面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和促進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對內側重於和諧機關建設,對外側重於促進社會和諧,從而建立既內部和諧又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型公共財政管理模式。

  1.對於財政自身而言,其核心就是財政部門職能與機構設置要相稱、財政幹部隊伍結構要合理、財政核心文化體系要健全、財政基礎工作要扎實。具體來講:

  財政部門職能與機構設置要相稱,就是適應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隨著財政職能轉變,不斷調整、完善、優化內部機構設置,實現職能清晰、機構合理、分工科學、運轉高效。

  財政幹部隊伍結構要合理,就是財政幹部年齡結構老中青有機結合,學歷層次高中低合理搭配,能力素質適應財政改革發展要求,人才組合專業與綜合相得益彰。

  財政核心文化體系要健全,就是在全省財政系統牢固樹立“為國理財、為民服務”的理財宗旨,認真遵循“科學理財、民主理財、依法理財”的基本原則,始終奉行“遵規守紀、嚴謹精細、務實高效、廉潔奉公”的職業操守,大力弘揚“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甘於奉獻,團結拼搏,艱苦奮鬥,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為財政工作和財政改革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財政基礎工作要扎實,就是財政工作作風平實朴素,各項管理工作嚴謹細緻,基層財政運行規範高效。

  2.對於外部職能而言,其核心就是要支持社會事業大發展,推動社會管理上水平,引導社會文明更進步、促進生態環境新改善。具體來講:

  支持社會事業大發展,就是著眼於全面提升小康社會建設水平,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財政對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人口計生、社會公益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力度,促進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推動社會管理上水平,就是著眼於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財政通過參與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通過保障就業、扶貧、養老、醫保、低保、撫恤、救濟、福利保障性住房、水庫移民安置等民生支出,使社會弱勢群體和薄弱環節得到有效加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得到明顯改善,人民幸福指數全面提升;通過提高公檢法司和社會治安保障能力,形成社會維穩大格局;通過支持工商、質監、檢疫檢驗、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部門執法能力建設,保障和實現社會公共安全

  引導社會文明更進步,就是著眼於推進社會全面發展,財政進一步加大對精神文明和黨的建設的支持力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倡導高尚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道德風尚,全面提升公民的思想認識、社會責任、綜合素質和文明程度。

  促進生態環境新改善,就是著眼於人與自然相和諧,財政建立科學的生態補償機制,合理運用排污收費、補貼獎勵、政府採購等手段,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支持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環境改善的共贏共進。

  (三)法治型財政

  法治型財政,就是貫徹依法治國和依法理財方略,著眼於依法理財和依法行政,對內側重於財政管理制度建設,對外側重於建設法治財政,從而建立財政內部管理規範化、財政行政行為法制化的新型公共財政管理模式。

  1.對於財政自身而言,其核心就是財政體制要規範、管理制度要完善、預算體系要健全、制度執行要有力。

  財政體制要規範,就是政府與市場的作用邊界清晰,政府間財政支出責任劃分明確,財政收入配置制度穩定,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統一。財政管理制度要完善,就是財政管理制度體系要在財政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實現全覆蓋,做到有規可依,有章可行;組織收入、資金分配資金管理預算執行、公共資產、財務會計財政監督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要完備具體,做到有規能依,有章能行。

  預算制度體系要健全,就是涵蓋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會保障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相互銜接的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得以確立和發展,全口徑預算部門預算、綜合預算、中長期預算績效預算參與式預算等科學的預算管理方式得到廣泛運用和規範;預算編製、執行、監督的內部管理制度和相互制衡的運行機制得到認真貫徹和實施。

  制度執行要有力,就是各項財政管理活動均在法規制度明確的職權範圍內實施,各項管理工作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運行,切實做到有效制度必須執行、執行制度必須嚴格、落實制度必須到位、違反制度必須追責。

  2.對於外部職能而言,其核心就是財政執法依據要權威、執法程式要合規、執法責任要明確、執法監督要到位。財政執法依據要權威,就是財政執法所依循的制度層次要高,按照法律、規章、制度、規範性文件的先後順序執行,有法依法,無法依章,不擅自變通規章制度,不執行非規範的規定和做法,堅決杜絕自行其是。

  財政執法程式要合規,就是財政執法主體資格必須合法,需經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合法委托;財政執法履行的程式必須符合有關法律規章規定,並嚴格執行所有必要程式,不疏漏和擅自簡化每個環節。

  財政執法責任要明確,就是財政執法主體的許可權和職責要清晰,嚴禁放棄法定職責不作為和超越法定權力亂作為。

  財政執法監督要到位,就是財政部門對財政法規實施情況的檢查監督機制健全,對違法違紀責任人的處理妥當得力,財政行政覆議效率和應訴水平不斷提高。

  (四)效能型財政

  效能型財政,就是增強以績效為根本導向的理財觀念,著眼於對內提高財政運行效率和對外提升財政履職效果,從而建立既內部運行便捷高效又強化資源配置和資金使用效果的新型公共財政管理模式。

  1.對於財政自身而言,其核心是服務意識要強化、工作能力要提高、辦事程式要簡化、內部運行要高效。具體來講:

  服務意識要強化,就是要始終秉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理財理念,自覺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改進和完善服務管理和措施,切實把做好服務作為一切財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工作能力要提高,就是努力提高政策設計能力、制度創新能力、資金監管能力、跑辦爭取項目資金能力和預防腐敗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敢抓善管、清正廉潔的財政“鐵軍”。

  辦事程式要簡化,就是辦事環節精簡、辦事速度加快、辦事效率提高,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內部運行要高效,就是預算部門管理主體明晰,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有力,通報、調度和考核機制健全,財政管理層級扁平化,基層財政保障能力增強,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水平提高,政令暢通,運轉高效。

  2.對於外部職能而言,其核心就是財政資金使用要高效、財政體制導向作用要明顯、政策調控要到位、公共資產配置要優化。

  財政資金使用要高效,就是預算編製規範合理,預算安排有保有壓,支出結構不斷優化,一般性支出得到嚴格控制,財政沉澱資金實現最大增值,政府採購節支效果明顯。

  財政體制導向作用要明顯,就是財政體制對經濟社會和區域發展的激勵約束功能得到有效發揮,財政專項轉移支付對經濟建設和事業發展的導向明確、重點突出。

  政策調控要到位,就是財政逐步從一般性競爭領域退出,政府通過稅收和非稅手段調節經濟社會運行更加廣泛和自覺,公共投融資功能更加強化,財政政策選擇的時機、方向、力度、著力點、工具組合和退出運用自如,財政對經濟的調控引導作用和對民生的保障作用更加突出。

  公共資產配置要優化,就是資本運作理念深入人心,公共資產存量得到有效盤活,共建共用方式得到廣泛應用。

四型財政理論體系解析[1]

  “四型財政”理論體系可以簡要概括為“一體、兩面、三基、四新”。

  (一)“四型財政”是“一體”

  “一體”,即“四型財政”是一個完整系統的理財體系。無論發展型財政、和諧型財政還是法治型財政、效能型財政,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財政在某一特定環境下的某種特征反映,其本質都是政府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管理行為。換言之,無論“四型財政”的哪一型,它都從一個角度來代表著公共財政的某種“身份”,不能因為“身份”名稱不同而將其機械地割裂為四個不同個體。同時,必須認識到,作為河北省新時期理財基本指導思想,“四型財政”是一個有機整體,四個型共同構成了一個統一體,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發展型財政與和諧型財政更多地體現了財政職能作用,是實體,是基礎;法治型財政和效能型財政更側重內部管理,是保障,是標尺。四者之間既自成體系,又互相銜接、互相促進,構成了職能有機統一的邏輯整體。

  (二)“四型財政”具有“兩面”

  “兩面”,即“四型財政”可劃分為自身建設和對外職能作用兩個層面。自身建設,主要涉及機關運行、隊伍建設、黨風廉政,以及財政事業發展等方面;對外職能發揮,包括調控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調節收入分配等各方面。沒有財政自身建設,就難有財政職能的有效發揮,二者是財政運行有機統一的兩個基本層面。

  整體而言:財政系統要從發展、和諧、法治和效能四個角度來加強自身建設,實現財政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要發揮好巨集觀調控職能,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法治建設和效能建設,推動經濟科學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具體而言:發展型財政強調財政自身發展與促進經濟發展的協調統一,和諧型財政強調和諧型機關建設與促進社會和諧的有機統一,法治型財政強調依法理財與促進社會法治建設相統一,效能型財政強調財政運行效率與促進效能建設相統一。

  (三)“四型財政”根植於三個理論基礎

  科學發展觀是“四型財政”的思想統領。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新的中國國情相結合達到新高度和新階段的重要標誌。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四型財政”強調了經濟發展和財政事業發展,核心和落腳點是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和諧,在法治和效能方面體現了工作方法的統籌兼顧,在整體上全面體現了科學發展的內涵和基本要求。因此,它在政治上、思想上同黨中央的精神實質保持高度一致,是科學發展觀思想在財政領域的集中體現。

  現代公共財政理論是“四型財政”的根本來源。現代公共財政理論是市場經濟下反映公共財政運行的基本理論。該理論從市場經濟運行的視角提出公共財政是一種服務財政,是體現民主意志的理財行為,是適應法治經濟發展要求的理財模式。河北省“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努力構建科學規範、運轉協調、有機統一的地方現代公共財政體系”,其著眼點在於解決改革之間協調配合、步調一致問題,它從系統論的高度對各項財政改革成果進行梳理、整合、提高和系統化。公共財政理論,必然要求財政積極調控經濟社會發展,加強自身巨集觀調控能力建設,充分體現法治和效能,努力構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現代地方公共財政體系。因此,“四型財政”的提出,從根本上講符合現代公共財政理論的基本要求,是對現代公共財政體系理論的繼承、發展和再創新。

  現代公共管理理論是“四型財政”的管理基礎。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即新公共管理理論,是英美等西方國家政府運行與管理的重要理論基礎。該理論認為,現代經濟學和企業管理的成功經驗可以應用在政府的公共部門,公共部門應當實行更為靈活和富有成效的管理,繼而提高公共品產出水平和效率。該理論是西方行政改革的主體指導思想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興盛於英美等西方國家,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理論借鑒。“四型財政”的提出,全面借鑒了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核心思想。其中,發展型財政重點借鑒了“重塑政府”理論,和諧性財政側重於社會公共事業管理中的“小政府”理論,法制型財政借鑒了公共決策理論,效能型財政則借鑒了新公共管理中的“績效”理論和“流程再造”理論。正是借鑒了這些管理理論,“四型財政”呈現出明顯的新公共管理特征。

  (四)“四型財政”實現了四個創新

  發展型財政強調互動式發展,實現了財政自身發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統一。發展型財政在強調財政自身發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還特別強調兩者間的相互促進作用,即財政自身發展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又直接推動了財政自身的發展與壯大。因此,全面理解發展型財政要從財政和經濟協調互動角度來界定和把握,這是它區別於綠色財政乃至建設型財政的重要特征。從這個角度講,發展型財政實現了財政自身發展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

  和諧型財政強調兼顧式和諧,實現了和諧機關建設和促進社會和諧的統一。和諧型財政本身就是一種很新的提法。和諧型財政強調財政機關在機構、職能、人員、運行各方面的協調統一,高質量高效運行,同時也強調通過發揮財政的調控作用,實現社會事業的發展、社會文明的進步以及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並且將兩者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認識上實現了財政系統和諧與促進社會和諧並重推進。

  法治型財政強調雙律式法治,實現了規範財政行政行為和促進社會法治的統一。法治型財政的提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法治建設的內在要求,既強調了財政系統自身要加強法治建設,又強調了通過發揮財政職能,直接推動法治型社會的構建,既做到律己又做到律人,在認識上形成了律己律人相輔相成的全新觀念。

  效能型財政強調共濟式效能,實現了財政運行效率和財政行政績效的統一。效能型財政以財政自身效能建設為基礎,以強化預算支出責任和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為手段,在體制機制、資金資產、運行流程、管理層級等諸多層面相互協調,既強調通過提升財政自身的運行效率來增強對外的實際績效,又強調通過提升政府部門的預算支出績效來提高公共產品質量和公共服務水平,通過兩者的相互作用,實現財政運行效率和財政行政績效的有機統一,實現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和推進績效政府建設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 1.0 1.1 李傑剛,李志勇."四型財政"基本理論及解析(A).經濟研究參考.2012,3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Tracy,Lin,苏青荇,刘维燎,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四型財政"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