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物流基礎設施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物流设施)

物流基礎設施(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目錄

什麼是物流基礎設施

  物流基礎設施是指在供應鏈的整體服務功能上和供應鏈的某些環節上,滿足物流組織管理需要的、具有綜合或單一功能的場所或組織的統稱,主要包括公路、鐵路、港口、機場、流通中心以及網路通信基礎等。

物流基礎設施的作用

  物流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倉儲、運載設施、以及計算及信息通訊設備等。

  自人類社會有生產剩餘開始,就有了儲存倉庫是物資儲存的設施。按照不同的角度、特征和標誌,倉庫有自家倉庫、營業倉庫公共倉庫保稅倉庫及保稅堆貨物等。倉儲設施在整個物流中有著以下重要作用:

  (1)物資保管的功能。任何倉庫都具備一定的空間,用以容納物資。現代的倉庫不僅是放物場所,還具有各種設施起到適度的保管和保值功能。

  (2)調節物資供需的功能。供應需求存在廣泛的聯繫,同時也相當的複雜矛盾。供需不平衡時,倉庫的儲存可起到“蓄水池”式的調節作用。

  (3)調節物資運輸的功能。由於運輸工具的不同,運輸能力千差萬別。這種由於運輸能力的差異而造成的運輸矛盾,可用物資儲存來解決,這便是物資儲存調節運輸的功能。

  (4)物資配送的功能。現代物流事業較發達國家的倉庫,已由原來的僅儲存貨物變為流通配送中心。也就是說倉庫要完成物資的分檢、配套、捆裝、流通加工等新的作業要求,使得倉庫具有了物資配送的功能。

  (5)節約物資的功能。節約物資的作用是間接表現出來的。因為人們的生產剩餘在一定時間的儲存而不至於造成浪費。

  裝卸和運輸活動滲透在物流業領域的各個環節,決定著物流業的順利進行。運載設從大的方面分成兩部分:一是裝卸搬運機械;二是運輸機械。裝卸搬運機械包括:起重機、叉車集裝箱裝卸搬運和托盤化裝運。運輸機械包括:公路運輸的各式載重汽車鐵路運輸的火車,水路運輸的船舶,航空運輸的飛機,管道運輸的管道等等。 隨著物流信息化、網路化和系統化的發展,電腦在物流管理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訊設備一般包括:電話、電報、電子商務、無線發射塔等。電腦及通訊設備聯繫了整個世界的生活、文化、政治、經濟為一體,縮短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使大家能夠及時準確的瞭解外界環境和信息和變化。

  如上所述,物流是指物質資料從供應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實物性)流動,是創造時間和空間價值的經濟活動。在整個創造經濟價值的活動中物流基礎設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1、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通過不斷輸送各種物質產品,使生產者不斷獲得原材料、燃料以保證生產過程的進行。物流能夠如此有效的提供給生產者物資就是由於物流基礎設施提高了物流效率。以運載設施來說,在運輸過程中,裝卸機械在貨物的搬運轉移中節省了人力和時間,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電腦和通訊設備快捷和準確為物流提供信息服務,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2、降低物流成本

  倉庫擁有保管物資,調節物資供需、運輸和配送,以及節約物資的功能。這些功能減少了物資的浪費,對物資的分檢、加工等功能及時發現問題,減少檢查的重覆。如此一來大大降低物流的成本。交通運輸的建設和發展,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電腦及通訊設備的發展則節約了空間成本。上述的倉儲、運載設施、電腦及通訊是構成物流基礎設施的三大塊。 總的來說也就是物流基礎設施降低物流成本。

  3、改善物流條件

  在早期沒有汽車、火車這些交通工具時,生產條件低下,能夠交換的物資本身也不多。因此沒有工具可憑藉時的貨物流通就十分有限。現在,發達的交通設施使得物資可以到處運送。在高信息時代,電腦可以讓你方便簡潔的獲得所需,而不用再千山萬水的行走。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無疑是物流業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特別是交通樞紐、工業基地、商貿中心、物資集散和口岸地區,從長遠發展來看,均需要綜合配套的物流基礎設施。因此基礎設施善了物流條件。

  4、保證物流質量

  物流基礎設施中的運輸機械保證了物資的順利進行流動。通信設備保證了物資及時準確到達定點處。倉儲的保護設施使物資質量得到保證。整個物流過程順利,貨物質量保證,及時準確到達目的地,這些充分表明物流基礎設施保證了物流質量。

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意義

  物流業發達的國家其物流成本占本國GDP的10%,而我國物流業的成本則占我國GDP的20%左右。物流業其成本高而其對國民經濟貢獻率不足9%。

  我國物流產業的總體狀況是:一小(經營規模小),二少(市場份額能力弱),三散(貨源不穩定且結構單一缺乏網路或網路分散,經營秩序不規範)。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嚴重滯後的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是關鍵原因之一,只有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和物流硬體條件才能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基礎。

  我國物流業對國民經濟和其他產業的貢獻不高,主要原因也是受制於基礎設施條件,如果基礎設施條件有所改善,物流業的貢獻率會有很大的提高。以交通運輸條件為例,交通基礎建設是物流基礎設施的一大核心,近年來,我國把交通投資先行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各地紛紛致力於交通設施建設,交通投資保持著較快的速度,國民經濟的“可動性”大大提高,對降低運輸成本發揮了積極作用。據估計,交通基礎改善能夠使運輸降低10%左右。由此可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將會使我國物流業獲得新的發展契機。

  近年來,國民經濟的飛速增長使現有的物流基礎設施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少設施處於超負荷狀態,能力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可以預料,今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還是物流基礎設施落後、規模小、反應速度慢、效率低等。因此,要大力發展我國的物流業就需更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物流基礎設施。

推進物流基礎設施發展的途徑與方式

  1、提高既有資源整合和設施的綜合利用

  積極嘗試通過加強各種運輸方式在運輸組織上的合作、實施運輸與倉儲的一體化經營等方式,進行經營領域的合力拓展,使之能夠提供更高水平運輸組織服務和倉儲服務,推進這些設施成為專門化的、不失其原有特征的物流基礎設施。

  現代物流的發展對交通運輸、倉儲等相關領域的要求實際上是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務。因此,並非所有既有運輸設施均要成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各種既有設施仍然有其自己的發展空間。首先要從各種既有設施自身的角度考慮對其規模、佈局、功能等進行科學的整合,提高既有設施的使用效率;其次,考慮到不同領域物流基礎設施在服務上的可替代性和競爭性,各種既有設施在進行功能轉型發展時,要積極進行跨行業和企業的整合,促進設施的綜合利用。

  在目前關於物流基礎設施用地存在較大爭議的情況下,通過上述方式實現既有資源的整合和設施的綜合利用,應成為政府部門制定規劃和引導、組織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的重要途徑和基本原則。

  2、加強新建設施在規划上的巨集觀協調和功能整合

  由於各類運輸場站與工業、商貿流通的倉儲設施在服務對象上具有相當大範圍的統一性和對象同一性,因此,只要充分考慮滿足現代條件下經濟運作的基本特點和服務需要,專門化的物流設施與交通運輸、倉儲等專業化設施完全可以在規划上進行綜合考慮和協調,是滿足物流服務需求完全可以通過運輸場站倉儲設施的合理佈局和功能設置而實現。從這種理念出發,雖然推進現代物流的發展需要積極制定政府規劃,規劃中也必須確立物流基礎設施發展的重點與空間佈局,但是,物流基礎設施規劃應是在綜合考慮相關專業化設施規劃的基礎上確立的,實際上是進行相關規劃的巨集觀協調和相關功能在規劃層面的整合。

  鑒於上述原因,在交通運輸及倉儲等行業即將進行“十一五”規劃的背景下,作為推進現代物流發展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手段,應從整體戰略的高度進行相關規和的協調,理順規劃的關係,使物流規劃、不同運輸方式的場站建設規劃、工業及商貿流通業倉儲設施規劃能夠有機銜接和配合。在銜接和配合中,物流規劃資源整合和提高整體設施效率的指導,其他規劃是基礎,是按照構建支持物流組織與發展的環境而進行的規劃。特別是要在以交通運輸場站、倉儲設施的規劃占地為控制目標的基礎上,實現物流功能,防止重覆建設和更多地占用土地。

  3、推進物流基礎設施的合理空間佈局與功能完善

  要真正做到按照“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新的發展觀推進相關設施的合理佈局和功能完善,需要以物流基礎設施規劃為指導的前提下進行相關事實上的巨集觀協調,改變過去傳統的鴿子實施規劃的做法。這種協調的基本思路應當體現在三個方面:

  運輸場站在佈局上與物流基礎設施規劃重合時,應使兩者在佈局上實現合併建設,並按照物流基礎設施規劃確立的功能和規模進行運輸設施的建設,或依托運輸設施進行滿足物流組織要求的功能拓展建設,避免功能性的重覆建設,政府部門要從物流基礎設施整體發展的角度對重覆建設具有新的認識,以便加快既有的以及規劃的運輸設施的整合,使運輸基礎設施因物流的運作組織而得以更好地發揮相關功能,推進綜合運輸的發展和社會整體運輸效率的提升。

  對於城市生活功能區和工業生產產業、企業集中區域,在進行倉儲用地審批和建設時,必須通過土地置換方式,導向企業利用規劃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範圍內的相關設施或在規劃區域內進行建設,推進倉儲設施的社會化服務。

  在城市新的工業開發和商貿功能區域,不再分散進行各種運輸方式的場站建設和立足於企業自身用的倉儲設施的建設,而是通過集中進行規劃的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使規劃的相關運輸、倉儲功能得到集中體現。

  4、提高各種運輸服務方式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支持能力

  為發揮物流基礎設施的組織功能和提高運作效率,要推進運輸組織與服務的創新,通過依托專門化物流基礎設施,專業化的運輸場站,發展各種運輸方式多式聯運集裝箱運輸、城市配送等,並努力降低社會綜合運輸成本,提高運輸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各種運輸方式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支持能力。

  首先要重視基礎設施的鐵路運輸功能的建設和形成鐵路與公路運輸的有機銜接,形成公—鐵兩種運輸方式在幹線運輸和區域運輸、城市配送上的分工與配合;其次是依托港口和機場,形成與不同物流需求相適應的運輸組織與服務模式;其三是加快公路的快運、零擔、集裝箱運輸的發展,為物流基礎設施在區域中的物流組織功能提供效率與服務模式選擇。

  5、提高物流基礎設施的經營與網路化服務能力

  要考慮發揮好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以及運輸場站、倉儲設施等在區域性及城市物流組織上的功能,按照物流基礎設施發展層次和功能分工,孤立進行設施的開發和建設,其功能和作用將很難得到發揮。因此,需要通過建設模式、運營模式和服務功能創新等途徑,提高單個基礎設施的經營發展能力。同時,更需要積極探索基礎設施之間的發展合作,通過在設施之間開展運輸的網路化經營,在供應鏈基礎上的合作和分工,提高基礎設施的網路化服務能力,構建現代物流發展需要的高效率基礎設施體系。

  6、提高物流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水平

  要推進物流基礎設施發展,達到提高既有資源的整合和設施的綜合利用、加強新建設施在規划上的公關協調、實現物流基礎設施的合理佈局與功能完善、提高各種運輸服務方式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支持能力、提高物流基礎設施的經營與網路化服務能力的目的,必須積極按照現代物流的發展特點和要求,提高作為物流組織節點的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水平,可以通過依托大型、對物流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開發和建設公共物流信息平臺。需要註意的是,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應當成為物流及相關領域或環節實現信息化的手段,是為了推進這些領域的信息化進程,而非信息化的目的。

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的現狀分析 [1]

  近幾年,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很大進步,這為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據有關資料統計:截止到2001年底我國擁有公路里程169.8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約1.9萬多公裡,躍居世界第二;鐵路營業里程5.87萬公裡,躍居亞洲第一;水運方面,內河航道里程11.93萬公裡,港口的吞吐能力有大大的提高,列世界第五;民用航空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民航里程150.29萬公裡,近期新建、擴建了一批機場,增開了一批支線、國際航線,這些都使空運能力和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管道運輸里程2.4萬公裡;電信網路幹線光纜超過30萬公裡;商業、糧食、物資、供銷和外貿等流通領域的倉庫面積達3億多平方米;我國自主開發研製的包裝設備和搬運機械設備均多達數百種,搬運機械設備製造業的年產值就達400億至500億元。

  總體來看,我國現有的物流基礎設施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對許多國家而言還是比較落後。按國土面積計算的運輸網路密度,我國僅為1344.48公裡/萬平方公裡,而美國為6869.3公裡/萬平方公裡,德國為14680.4公裡/萬平方公裡,印度為5403.9公裡/萬平方公裡。這方面,我們不僅落後於歐美髮達國家,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有較大差距,如果按人口計算則差距更大。此外,在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傳統模式影響下,我國各種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缺乏必要的協調,物流基礎設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統功能不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不同地區運輸系統之間相互銜接的樞紐設施建設投入較少。各種綜合性貨運樞紐、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發展緩慢等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

  物流基礎設施具有較強的公益性和效率性,各級政府管理部門應加強和重視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引導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國家和區域物流發展規劃相銜接,積極支持建設發展現代物流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信劃的大型物流園區、大型物流中心和公共物流信息網路平臺建設及處於地方或部門邊緣區的“節點”建設。政府應該通過適當方式參與前期投資,然後採取租賃、承包、人股、分期付款等形式,通過市場招標的辦法交給企業經營管理。應該大力支持現代物流企業採取多種途徑籌集資金,鼓勵、引導多元化市場主體投資建設物流基礎設施,以擴大資金來源,發展現代物流。

  政府管理部門還應為既有物流資源的整合挖潛創造條件。對於物流基礎設施整合與綜合利用的建設項目,應該給予較為優惠的土地、貸款、稅收及相關扶持政策。打破部門分割和行業界限,為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物流企業參與物流基礎設施整合與綜合利用創造環境和條件。在資源整合和合理利用中,要充分考慮物流的合理化,積極制定既利於城市道路交通,又便於高效率組織物流的城市交通管理機制,緩和城市交通阻塞、提高貨運汽車裝載率、減輕環境負荷。

物流基礎設施發展問題的探討

  近年來,在國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進和企業的積极參与下,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呈現出很好的勢頭,企業物流物流企業物流信息化物流發展政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均取得了一定成績,特別是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成為熱點,政府部門和企業傾註了很大的熱情。

  由於目前一定程度上存在對發展現代物流的整體把握不夠準確的問題,造成了對物流基礎設施本身的功能的理解,以及物流基礎設施在推進現代物流、經濟發展中作用的認識存在局限,在推進物流基礎設施發展的手段和方式上也存在偏差,使得在物流園區(基地、樞紐)、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設和發展上存在較大的盲目性,部分地區在物流設施規劃、建設中,部分物流設施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圈地”行為,造成了在物流設施的建設上的爭議,使得有關政府部門和企業對物流設施以及現代物流能否健康發展產生了憂慮。

  爭議之一: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是否偏離了正確的軌道?一方面的觀點是,在我國物流發展水平和效率還不高,對既有交通運輸場站和倉儲設施利用並不充分的情況下,大量占用土地和投入較大資金進行物流設施的建設,既造成重覆建設,也會大幅度地提高物流成本,特別是“圈地”造成的炒地皮現象,對物流的發展不利,也不符合新的發展觀的要求,已經偏離了正確的軌道,必須從土地審批和建設管理等方面予以制止和控制;另一方面則認為,物流園區等設施是現代物流發展所必須的關鍵設施,對組織物流服務和提高物流效率具有積極作用和意義,對改善區域和城市投資環境有利,必須加快建設和發展,並通過政府規劃予以保障。而既有設施在功能和質量等方面無法滿足現代物流的運作要求,即便是對既有設施進行整合,也是在相應地方進行重新建設。因此,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是符合現代物流發展規律的。

  爭議之二:物流基礎設施能否具有其設定的功能?目前,關於建設物流基礎設施的基本理由是:通過設施為物流組織創造條件,這些設施主要是物流園區(樞紐、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並通過這種組織產生集聚貨流的效應,使設施成為區域性的貨物集散中心,從而搶占物流發展的制高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物流基礎設施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物流活動場所或組織的概念,而是具有物流組織功能、物流發展功能和通過物流帶動經濟發展的功能;另一種意見是,貨流中心與物流中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建設物流設施僅僅是滿足工商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中對相關物流活動進行集中組織與管理運作的需要,雖然能產生物流組織中的貨流集中現象,並不等於能夠搶占貨流中心的地位,單個物流基礎設施是不可能完成供應鏈全過程中的各項功能的或不能很經濟地提供這種功能,物流可以幫助貨流中心實現相應的地位鞏固和提升服務的目標,但物流基礎設施本身很難具備其設定的如此巨集大的目標。

  爭議之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否會幹擾相關設施的發展?既然認為物流基礎設施對物流的發展非常重要,物流基礎設施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要發展現代物流,必須進行物流設施的建設,至於各種運輸場站設施,必須向現代物流服務轉型,以此為背景,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完全可以替代相關的規劃,至少也是相關的規劃要服從於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與此相對立的觀點是,政府部門需要對現代物流概念的基本內涵進行更深入的瞭解和把握,以便認清物流的發展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條件?物流發育、成長需要什麼樣的環境?避免一味在具有專門物流功能的設施上做文章,而忽視了建立高效率供應鏈需要清除相關環節的障礙,需要完善的市場體系支持,需要交通運輸的通暢性、高效性支撐。特別是對物流基礎設施的過分追求和缺乏綜合考量的規劃,必然會幹擾交通運輸、倉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殊不知這些設施不能成為物流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能合理佈局和高效率、高水平發展,發展現代物流的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目前,國內對物流的基本概念基本有了共識,即現代物流泛指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至終點伴隨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現代物流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與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性服務。

  從上述思路出發,物流基礎設施的內涵應當是:物流基礎設施是在供應鏈的整體服務功能上和供應鏈某些環節上,滿足物流組織與管理需要的、具有綜合或單一功能的場所或組織的統稱。按照企業基於供應鏈管理所產生的物流需求在空間分佈上具有相對集中或分散組織的特征,從滿足這種物流組織需求的角度,物流基礎設施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指在特定區域,因具有上下游業務關係和產品生產過程聯繫的企業相對集中,或作為一定區域貨流較為集中的節點地區,需要提供滿足集中物流組織管理要求的專門化設施,包括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便在特定區域實現供應鏈集中管理的功能;另一類是處在供應鏈的不同環節,在不同的空間位置上對供應鏈具有支持作用,滿足供應鏈管理要求的單個功能,或以單個功能為主兼具其它輔助功能的專業化設施,該類設施具有按照自身服務對象需要進行佈局和功能設置的特點,這些設施包括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輸樞紐、場站、倉儲設施等。

  如何儘快形成各種物流、運輸、倉儲設施的綜合開發和資源整合與利用局面,是政府在推進現代物流發展和營造物流發展的基礎運作環境時的出發點和歸宿。筆者曾提出物流業是複合產業的觀點,從物流設施建設和發展的角度,其核心就在於必須以物流的理念為指導,使相關產業(包括設施)在相互融合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思路。

  為了使各種物流設施既滿足物流組織需要,又能按照各自的規律發展,形成社會物流基礎設施體系,通過設施集合體的綜合發展營造物流發展和物流技術應用的環境,需要確立符合物流設施整體發展要求的思路,並通過合理途徑和方式謀求各類設施的共同發展。

  特別是運輸設施的合理髮展所營造的多式聯運、集裝箱運輸、運輸網路等綜合運輸環境和運輸效率,是物流組織實現高效率、低成本和優質服務的根本,脫離了這一基礎,物流發展的環境條件也就喪失了,發展現代物流的目的也就變得含糊不清,或會偏離正確的發展方向。

  1、提高既有資源的整合和設施的綜合利用

  由於物流基礎設施具有服務對象相對具體和需要具有較高的運作效率的特點,現代物流的發展對交通運輸、倉儲等相關領域的要求實際上是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務。因此,並非所有既有運輸設施均要成為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各種既有設施仍然有其自己的發展空間。首先要從各種既有設施自身的角度考慮對其規模、佈局、功能等進行科學整合,提高既有設施的使用效率;其次,考慮到不同領域物流基礎設施在服務上的可替代性和競爭性,各種既有設施在進行功能轉型發展時,要積極進行跨行業和企業的整合,促進設施的綜合利用。

  在目前關於物流基礎設施用地存在較大爭議的情況下,通過上述方式實現既有資源的整合和設施的綜合利用,應成為政府部門制定規劃和引導、組織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的重要途徑和基本原則。

  2、加強新建設施在規划上的巨集觀協調和功能整合

  按照物流組織需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在土地資源的約束不斷加大的情況下,若不能處理好各種基礎設施發展規劃之間的關係,將不利於相關設施的發展,並產生嚴重的相互制約和干擾。

  從社會供應鏈的角度,物流組織功能主要是在運輸場站倉儲服務支持下實現的,這種滿足物流管理需要的運輸、倉儲的組織與服務,在現實的經濟發展環境條件下不需要獨立進行,原因在於,各類運輸場站與工業、商貿流通的倉儲設施在服務對象上具有相當大的範圍統一性和對象統一性,只要充分考慮滿足現代條件下經濟運作的基本特點和服務需要,專門化的物流設施與交通運輸、倉儲等專業化設施完全可以在規划上進行綜合考慮和協調,使滿足物流服務需求完全可以通過運輸場站、倉儲設施的合理佈局和功能設置而實現。從這種理念出發,雖然推進現代物流的發展需要積極制定政府規劃,規劃中必須確立物流基礎設施的發展重點與空間佈局,但是,物流基礎設施規劃應是在綜合考慮相關專業化設施規劃的基礎上確立的,實際上是進行相關規劃的巨集觀協調和相關功能在規劃層面的整合。

  鑒於上述原因,在交通運輸及倉儲等行業即將進行“十一五”規劃的背景下,作為推進現代物流發展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手段,應從整體戰略的高度進行相關規劃的協調,理順規劃的關係,使物流規劃、不同運輸方式的場站建設規劃、工業及商貿流通行業的倉儲設施規劃能夠有機銜接和配合,在銜接和配合中,物流規劃是資源整合和提高整體設施效率的指導,其它規劃是基礎,是按照構建支持物流組織與發展的環境而進行的規劃。特別是要在以交通運輸場站、倉儲設施的規劃占地為控制目標的基礎上,實現物流功能,防止重覆建設和更多地占用土地。

  3、推進物流基礎設施的合理空間佈局與功能完善

  無論是既有設施整合和綜合利用,還是在新建設施上進行規劃的協調,要真正做到按照“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新的發展觀推進相關設施的合理佈局和功能完善,需要以物流基礎設施規劃為指導的前提下進行相關實施上的巨集觀協調,改變過去傳統的各自實施規劃的做法,否則無法推進物流基礎設施的合理空間佈局與功能的不斷完善。這種協調的基本思路應當體現在三個方面:

  運輸場站在佈局上與物流基礎設施規劃重合時,應使兩者在佈局上實現合併建設,並按照物流基礎設施規劃確立的功能和規模進行運輸設施的建設,或依托運輸設施進行滿足物流組織要求的功能拓展建設,避免功能性的重覆建設,政府部門要從物流基礎設施整體發展的角度對重覆建設具有新的認識,以便加快既有以及規劃的運輸設施的整合,使運輸基礎設施因物流的運作組織而得以更好發揮相關功能,推進綜合運輸的發展和社會整體運輸效率的提升。

  對於城市生活功能區和工業產業、企業集中區域,在進行倉儲用地審批和建設時,必須通過土地置換方式,導向企業利用規劃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範圍內的相關設施或在規劃區域內進行建設,推進倉儲設施的社會化服務。

  在城市新的工業開發和商貿功能區域,不再分散進行各種運輸方式的場站建設和立足於企業自動的倉儲設施的建設,而是通過集中進行規劃的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使規劃的相關運輸、倉儲功能得到集中體現。

  4、提高各種運輸服務方式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支持能力

  為發揮物流基礎設施的組織功能和提高運作效率,要推進運輸組織與服務的創新,通過依托專門化物流基礎設施,專業化的運輸站場,發展各種運輸方式多式聯運、集裝箱運輸、城市配送等,並努力降低社會綜合運輸成本,提高運輸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各種運輸方式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支持能力。

  首先要重視基礎設施的鐵路運輸功能的建設和形成鐵路與公路運輸的有機銜接,形成公——鐵兩種運輸方式在幹線運輸和區域運輸、城市配送上的分工與配合;其次是依托港口和機場,形成與不同物流需求相適應的運輸組織與服務模式;其三是加快公路的快運、零擔、集裝箱運輸的發展,為物流基礎設施在區域中的物流組織功能提供效率與服務模式選擇。

  5、提高物流基礎設施的經營與網路化服務能力

  要很好考慮發揮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以及運輸場站、倉儲設施等在區域性及城市物流組織上的功能,按照物流基礎設施發展層次和功能分工,孤立進行設施的開發和建設,其功能和作用將很難得到發揮。因此,需要通過建設模式、運營模式和服務功能創新等途徑,提高單個基礎設施的經營發展能力。同時,更需要積極探索基礎設施之間的發展合作,通過在設施之間開展運輸的網路化經營,在供應鏈基礎上的合作和分工,提高基礎設施的網路化服務能力,構建現代物流發展需要的高效率基礎設施體系。

  6、提高物流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物流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水平,可以通過依托大型、對物流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開發和建設公共物流信息平臺。需要註意的是,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應當成為物流及相關領域或環節實現信息化的手段,是為了推進這些領域的信息化進程,而非信息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帥斌.物流產業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7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物流基礎設施"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2.223.188.* 在 2011年5月30日 15:52 發表

比較有調理

回複評論
14.105.227.* 在 2011年10月16日 20:43 發表

沒有要的答案, 物流基礎設施的現狀?

回複評論
219.145.105.* 在 2011年10月26日 09:52 發表

謝謝樓主的分享

回複評論
111.224.185.* 在 2012年5月9日 21:12 發表

還是挺不錯的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