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物流信息平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物流信息平臺(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目錄

什麼是物流信息平臺

  物流信息平臺是指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所構建的具有虛擬開放性的物流網路平臺。

物流信息平臺的主要形態

  一、 關於封閉式的平臺系統:封閉式平臺虛脫依附於線下實體,為組織內或組織間提供封閉式的信息服務。此種模式的主要代表有:電子口岸系統、物流原物監管系統、貿易集散地的交易系統。封閉式平臺系統擁有特定的公共用戶群體,為轉移目標服務,不同的平臺系統之間不存在市場競爭的情況。封閉式平臺系統模式穩定,並有特定的目標服務群體。

  二、關於公共物流信息門戶:公共物流信息門戶以平臺模式出現,屬於門戶類的物流信息平臺,具有較高的開放性。同時,在服務範圍上更趨向多樣化,提高更大範圍的信息交互。此種模式的主要代表有:錦程物流王、福州港口物流信息平臺和南昌物流信息平臺。公共物流信息門戶有兩種不同的價值趨向:一種是政府主導投資的公益性信息門戶,不以盈利為目標,另一種是企業主導投資的盈利性信息門戶,存在明顯的市場化競爭。其商業模式將持續變化,並向多樣化方向發展。

  物流信息平臺由以上兩種主要形態。

  由於兩行總形態之間並不衝突,因此大多企業用戶可以同時使用兩種形態提供的服務。封閉式平臺系統產生於不同組織內部,其投資取決於所依附的線下實體,因此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征,並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而公共物流信息門戶則具有更高的開放性,為組織服務,事後如來源具有多樣化特征。

物流信息平臺的需求分析[1]

  物流信息平臺是一個面向整個物流系統的,集成化的、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管理中心。物流信息平臺的內涵可以理解為:是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電腦處理技術、網路技術、數據通信技術等先進技術應用於物流信息系統中,按照既定的規則從不同的子系統提取信息,在平臺內部對共用物流數據進行融合、處理和挖掘,為平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層次的基於全系統範圍的信息服務和輔助決策,以及相關業務服務等,滿足平臺用戶對共用物流信息的需求,實現物流信息的採集、處理、組織、存儲、發佈和共用,以達到整合整體物流信息資源、降低整體物流成本和提高整體物流效率的目標。

  電腦技術、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正改變著現代企業的傳統經營模式,以往獨立、封閉的經營、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現代商業社會激烈的競爭。隨著企業(或其它組織)之間越來越緊密的合作和聯繫,合作的企業(或組織)不知不覺地從獨立、封閉的實體變成合作的團體,形成一個有著共同遠景戰略網路物流業已成世界各國公認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現代物流涉及工商企業、物流企業銀行保險稅務海關、檢驗檢疫、外貿、交通、信息產業、政府等眾多單位與部門,其顯著特點是信息集成與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其有效運作離不開物流信息平臺的支撐。

  物流信息平臺的引入和建設必將給目前處於封閉狀態的各個企業或政府部門所擁有的為自身服務的各信息系統帶來巨大影響。我國現階段物流的特點是各地區、各行業、各部門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導致物流信息系統建設功能重覆,數據不規範、無法互聯互通。通過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政府將獲得管理和調控物流業發展的巨集觀信息,物流企業將可以獲得物流需求信息和貨物跟蹤信息,工商企業將可以及時獲得物流供給信息等。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規劃建設已成為現代物流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

  物流信息平臺涉及多個政府管理部門、物流樞紐物流園區、物流企業、工商企業等,在系統建設中如何保證信息流正確、及時、高效、通暢是構建信息平臺的關鍵因素,同時,如何將大量的共用信息進行組織處理,對相關部門提供共用信息以實現協調工作機制的建立,對各物流企業提供相應共用信息以支持各類功能的實現,都是信息平臺發展規劃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物流信息平臺參與的主體為政府、企業和用戶等,構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目的在於為企業提供信息支撐,為相關行業部門進行物流管理與市場規範化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撐條件;整合全社會微觀物流資源,提供不同內容的信息服務,使物流信息成為物流體系的橋梁紐帶;通過建立城市物流信息平臺使市內相關行業管理部門與企業群體能進行有效溝通,實現快捷、便利、實時的物流信息交流。

  因此,可以從物流企業、工商企業、政府部門三方面調研分析信息需求情況:(1)物流企業對物流信息服務的要求:公共物流基礎設施資源信息,物流市場需求信息資源,物流業務運作信息資源,其他物流咨詢服務等信息資源;(2)工商企業對物流信息服務的要求:物流供應商的資料,物流業務交易管理,專項及他增值服務等;(3)政府部門對物流信息服務的要求:區域物流運行基本數據處理,區域物流資源整合支持功能,區域物流分析及其規劃支持等。

  不同參與單位對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信息需求又有以下幾方面特點:(1)物流系統內外信息的依賴性:物流企業對公共物流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網路等外部信息具有很大的依賴性,要求公共信息平臺的存在,以提高物流信息獲得性和減少信息成本;(2)物流信息需求的差異性:在物流企業、使用外購物流的客戶和政府主管部門對物流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其差別主要體現在:時間差異性、內容差異性和程度差異性:(3)物流信息交換的複雜性:集成物流服務涉及客戶在內的多個經營主體,各主體經濟關係、技術應用、企業文化及信息系統模塊的差異性,導致了物流信息交流的複雜性。數據交換是在不同企業、不同隸屬關係管理體制下,採用不同運行模式運行的各部門系統問進行,各系統的數據結構、存儲形式和介面協議不一樣,缺乏標準化對物流數據共用、物流資源整合帶來困難;(4)物流數據共用的有限性:部分物流企業對其特定用戶是按封閉系統運行的,物流內部信息與外部共用範疇非常有限。

物流信息平臺的區分[2]

  (一)物流信息平臺間的區別

  不同物流信息平臺間的區別首先在於,“公用”物流信息平臺,使用者以公益權益的獲得而無償使用,是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而“共用”物流信息平臺是有償使用,實現的是部分利益的最大化。此外,兩者還存在以下區別:

  1.“公用”與“共用”物流信息平臺的權屬特征、服務範疇和對象不同。公用(for the public use)物流信息平臺的本質是以獲取物流業規模化、效率化為目的,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支撐,以信息共用為手段而建立的信息平臺,是為整個國民經濟和公民提供支持和服務;共用(share by selected and specific people)物流信息平臺,僅對有共同利益的一些具體的或特殊的團體提供支持和服務,信息資源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即只有使用平臺的企業內部可以共用資源,對於外部企業只能共用公開的資源。

  2. “公用”與“共用”物流信息平臺所達到的標準化程度不同。“公用”意味著不同的地區、城市、國家基於大的、統一的信息平臺,擁有廣泛的標準化;而“共用” 意味著不同的標準化體系的信息平臺,存在於各個不同的利益群體中。用電腦網路語言描述即為:公用物流信息平臺相似於“廣域網”,共用物流信息平臺相似於 “區域網”。

  3.“公用”與“共用”物流信息平臺所實現的資源整合程度不同。“公用”是信息平臺資源整合的一種做法,其整合程度高,有效地防止了專業化造成的分割和浪費;“共用” 資源整合程度低,是信息系統發展未達到廣泛標準化時的一種必要的存在形式。

  公用信息平臺,是對全社會的資源進行整合,企業可以實現信息網路的互聯互通,信息資源社會共用,充分利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的資源,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經濟與社會效益;共用信息平臺只是有利益關係的某些企業內部可共用資源進行整合,外部企業很難實現資源利用。

  (二)物流信息平臺間的內在聯繫

  “公用”與“共用” 物流信息平臺的眾多不同之處,並不意味著它們之間是沒有關係的。不同的物流信息平臺之間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繫。

  為了明確敘述“公用”與“共用”物流信息平臺的內在關係,我們引入“專用”的概念。“公用”包含有通用的意思,與它相對應的是專用;“共用”同時包含有通用和專用二重意思,是小範圍的通用和相對大的範圍的專用;用O、S、P分別表示“專用”、“共用”、和“公用”,則有:O ≤ S ≤ P。另外,它們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相互轉換關係,尤其是在不考慮所有權問題時,“共用”和“公用”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近似的。那麼,此時可以考慮用“公共”來表示。

  根據物流企業不同的內在特點,為自身所用而構建的信息系統,屬於專用平臺;部分企業為了實現相互之間服務、需求信息有效範圍內共用而投資建設的信息平臺,稱之為共用信息平臺;具有跨行業、跨地域、多學科交叉、技術密集、多方參與、系統擴展性強、開放性好等特點,實現全社會資源共用構建的平臺是公用信息平臺。隨著信息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物流企業可以依托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利用龐大的資料庫以及開放功能,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優化整合。

  通過對“公用”和“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討論,以及物流業在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不難發現,規劃和投資區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臺,如縣市級、省級甚至全國級的物流公用信息平臺,無疑是現階段較為合適的、也是迫切的選擇,它既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相對優化整合,也可以通過政府的巨集觀調控,使得製造、物流運輸和商業企業以及交通、港口、海關、銀行等各行各業不同的主體實現協同工作。

物流信息平臺的運營模式[2]

   公用物流信息平臺的規劃建設根據投資主體、運營機制和作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種模式。第一種是“政府模式”,即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規劃、建設和運營維護都由國家直接負責。政府主導的力量很強,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容易造成與市場結合的緊密度不夠、需要國家長期投入等。第二種是“企業模式”,即信息平臺的投資建設及運營完全由企業自己負責。企業自主經營在市場運作方面比較靈活,但企業行為有一定的局限性,整體規劃性不強,難以實現預期規模。第三種是“協同模式”,即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的規劃運營模式。從我國目前的現狀看,單純地由政府為投資主體進行投資不太現實,而單純地依靠企業投融資也是非常困難的。 “協同模式”集前二種模式的優勢於一身,又避免了它們的不利之處,在實際規劃建設中,又可分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種協同模式。

  (一)“自上而下”的協同模式

  由於區域性物流公用信息平臺資金壓力大,投資回收緩慢,因此,“自上而下”的協同模式,初期由政府以股份制的形式首先註入部分初始啟動資金,牽頭負責規劃、協調,引導和吸引企業同樣以股份制的形式註入資金,並行使巨集觀調控職能,負責指導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共用信息服務價格的制定和市場引導政策的出台。後期,入股企業逐漸成為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運作主體,根據相關政策和行業協會制度,引入行業準入機制和會員制等管理運營方式。

  基於“自上而下”的協同模式的陝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臺的規劃構建,就是以陝西省信息產業廳為牽頭部門,統一規劃、協調,尋找和引導部分企業(西安國際港務區、咸陽機場管理集團等)設立相關企業(集團)成為陝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臺的投資經營主體。省政府以投資入股的方式註入部分資金,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辦局的相關經費支持。平臺建設圍繞大通關的要求,建設相應的功能模塊,本著基礎性功能優先開發的原則,優先建設在短期內能夠完成的、需求迫切的功能,如:航空信息查詢、電子訂艙功能等;對於較複雜的、需求程度低的功能,如:面向物流企業的ASP應用服務、線上交易等功能可以採取分步實施、逐步擴展完善的方式進行,

  物流信息平臺在大量應用系統投入使用後,平臺運營主體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出台使用平臺的相關服務費用標準,按照市場化運作,實現平臺的良性發展。隨著建設運營主體依靠高效、優質的物流信息服務實現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這時政府(信息產業廳、發改委等)主要履行監督職能,實現平臺的良性發展。防止平臺經營主體在利益的驅使下喪失公用信息平臺的公平性。物流企業組織成員,也是物流信息平臺的會員單位,依靠物流信息平臺,加強業務協作,提高區域物流競爭力。

  (二)“自下而上”的協同模式

  以企業為主導的“自下而上”的協同模式是先有市場自發形成,或企業主動發起並逐步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統的資源,完成各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再由政府引導和支持,承擔信息系統中公用信息的中轉功能,滿足不同客戶的信息需求,提高物流系統的效率,實現信息共用。“自下而上”的協同模式具有很強的市場操作特征,帶有明顯的贏利性質。這種運作模式符合我國目前的國情和物流行業的現狀,可以根據資金狀況,分階段逐步規劃實施。湖北武漢徐東經濟圈物流信息化建設,基本遵循了“自下而上”的協同模式,分三階段,循序漸進地完成了它的發展規劃。

  1.初期:企業共用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期。在這個時期,企業基於自我發展的要求或區域內的統一規劃,作為各物流結點,自主完成符合標準化的內部共用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其平臺建設需具備EDI交換主機系統、網路系統(交換機、路由器等)、安全體系(防火牆設備、密碼系統等)、網際網路接入線路等硬體設備,各個環節需配置符合統一標準的物流信息技術,如條形碼技術射頻技術等,以便在Internet/EDI網路環境下迅速完成與物流中心、客戶系統對接,實現物流基本作業過程中的信息化操作。

  2.發展期:行業共用物流信息平臺的形成期。當各物流結點企業內部信息化建設完成後,需有效整合各結點的信息化資源,進一步推進物流信息化進入物流結點間的發展層次。這一過程主要由不同結點的管理部門組織建設,成立物流企業相關的協會組織,對行業諸項事宜進行協調,推行企業自律和準入制度,並逐漸建立物流企業與政府聯繫的橋梁和紐帶。內部功能主要以滿足物流結點企業之間的物流作業、管理、信息查詢、部分公共服務等的需要為主,目的是共用數據,整合資源,提供物流結點層次的一體化服務。

  3.成熟期:區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臺運行期。隨著大量物流企業結點信息平臺和結點間信息平臺的不斷投入使用,在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以及政府的牽頭引導下,進一步實現物流行業與外界的聯繫,建設具有跨行業、多元化服務的區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區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臺涉及企業、政府、海關、檢驗檢疫、銀行、工商、稅務、保險等物流相關機構的信息交換,要求正在運行中的相關信息平臺,通過各種接入方式,提供相應的介面進行直接連接,迅速獲取相應信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用。

  平臺宜採用“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運營方式: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物流信息傳遞的軟環境,包括相關政策法規、業務流程、技術標準(包括物流術語標準、商品編碼標準、表格與單證標準、信息交換標準等)的配套實施以及信息服務價格的制定,物流企業作為運營主體,設計營運模式,通過政府相關的政策和行業協會制度的的制約,引入行業準入機制和會員管理方式,對加入信息平臺的會員企業可收取會費、用戶服務費、租賃費廣告費等方式進行市場運作的自主經營,提供有償服務。

物流信息平臺的建立[3]

  一、物流信息平臺建立的意義

  物流信息平臺是通過對數據的採集,為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提供基礎支撐信息,滿足企業信息系統對信息的需求,支撐企業信息系統各種功能的實現;同時,通過信息支撐政府部門間,行業管理與市場規範化管理方面協同工作機制的建立。其意義如下:

  1.整合物流信息資源。物流信息平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統的信息資源,完成各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實現信息共用。物流信息平臺可以擔負信息系統中公用信息的中轉功能,各個承擔數據採集的子系統按一定規則將公用數據發送給信息平臺,由信息平臺進行規範化處理後加以存儲,根據需求規劃或者各物流信息系統的請求,採用規範格式將數據發送出去。

  2.整合社會物流資源。通過物流信息平臺,可以加強物流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形成並優化供應鏈。當合作企業提出物流請求時,物流企業可通過物流信息平臺迅速建立供應鏈接,提供相關物流服務。這有利於提高社會大量閑置物流資源的利用率,起到調整、調配社會物流資源,優化社會供應鏈、理順經濟鏈的重要作用,不但會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而且會產生很好的社會效益。

  3.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有利於實現與電子商務 或 系統的對接。任何一種交易,都是以物的轉移或服務的提供為最終目的,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交易模式,當然也不例外。隨著電子商務交易系統建設的深入,如何為其配置電子化的物流系統已成為關鍵問題,而物流信息平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較佳方案。通過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可以為電子商務提供很好的物流服務,從而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二、物流信息平臺構建的基本思路和原則

  1.基本思路。開發和建設物流信息平臺主要遵循以下幾條思路:

  (1)充分利用貨運信息資源,以貨運站、運輸交易市場、運輸企業、貨運配載服務企業、船公司承運單位 、第三方物流企業及貨主和相關的銀行、保險等部門或單位為主要服務對象,為貨主、承運者和政府主管部門等提供貨物運輸市場信息和相關服務,逐步實現水路、公路運輸中集裝箱和零擔貨運信息化管理,大幅度提高運輸的效率、質量和效益。

  (2)支持交通EDI系統。通過實現集裝箱、大宗散貨和小件雜貨水路運輸單證的電子自動傳輸和交換,逐步形成以港航為主體,覆蓋外貿運輸全過程的水運EDI系統;積極推廣公路運輸EDI系統,以實現公路集裝箱和零擔貨運輸單證的電子自動傳輸和交換,為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更快更好的與國際接軌打下良好的基礎。

  (3)支持電子商務的開展,積極推動網上交易。通過電子商務的應用,重新整合傳統的物流與商流資金流信息流,使商流、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在物流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同一時間發生流動,從而為運輸供需雙方提供準確和及時的服務。逐步實現貨物異地交易、電子委托、電子支付、電子確認、貨物單證傳輸等。

  (4)在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中,要遵循已制定和實施信息化標準和規範。根據已逐步形成的信息標準體系及全球信息網路化的趨勢,緊緊圍繞公路、水運基礎資料庫群、交通信息化重點建設項目,確定平臺中有關指標、代碼和網路傳輸標準等。儘量採用國際標準和規範或國際上通用的事實標準和規範。

  2.建立的原則。按照“統籌規劃、聯合建設、統一標準、資源共用、重點突破”的指導方針,根據實用、先進、經濟的原則,集中規劃、分層建設具有開放性和相對獨立性物流信息平臺。使其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和經濟性的特點。

  三、物流信息平臺的總體功能要求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運行業管理必須適應市場的要求,整合社會資源,合理配置運力和運量資源,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藉助 網路,建設物流信息平臺,使物流行業升級和實現物流的現代化。

  物流信息平臺提供的物流信息是整個物流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環節的信息,即協調、管理貨物運輸過程所產生的信息流,用來支持保證貨物運輸高效率的完成,促進社會運力的良性發展。由於物流共用信息平臺要面對不同參與者對共用信息的各種需求,因此,共用信息平臺在總體上應具有多種功能,通過共用信息平臺支撐政府部門間共用信息需求,滿足具有核心業務能力的物流企業信息需求。

  其總體功能如下:1.平臺基本功能。此功能是作為公共平臺的基本要求,可實現物流中心的網上信息共用,貨主、車主和貨運站可在平臺上進行交易;管理部門可進行物流信息及相關政策、法規等信息的發佈;此外,還對交易數據進行分析,便於管理部門管理和決策。

  2.運輸管理功能。此功能為運輸企業的在物流中的關鍵功能,它包括計劃管理、運行狀況、線路管理、簽收管理和查詢等功能,此功能利用條形碼技術和EDI技術對貨物進行跟蹤服務,並通過GPS、GIS進行車輛的動態管理,通過通訊衛星進行線路的動態選擇和管理。

  3.倉儲管理功能。此功能主要為出入庫管理庫存管理盤點,同時提供關於庫存、不良品等不同報表以及實時的倉庫儲點陣圖形顯示,以滿足不同要求的查詢,並可通過相關數據實現貨物庫存點的優化分佈。

  4.統計報表功能。此功能可對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提供多種相關統計報表,便於不同的對象進行分析和統計。

  5.集中控制功能。此功能提供對物流全過程的監控與管理。尤其便於政府調控網路層和行業管理網路層實現對樞紐網路層的管理與控制。

  6.客戶查詢功能。此功能主要是實現對客戶的相關資料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管理,系統根據客戶的靜態資料和服務的歷史數據以及商業智能的分析來進行日常管理和新業務工作的開展。

  7.電子商務功能。通過 進行遠程的交易與查詢等相關業務。

  綜上所述,通過建立物流信息平臺,可充分運用現代化的電腦技術和網路技術(如EDI技術、條形碼識別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圖像識別系統和射頻技術等)對傳統的貨運模式進行改革,整合目前較為紊亂和低效的貨運市場,發展電子商務的新型模式,有效地對車源、貨源進行重組,充分利用運輸工具的定額能力,減少空載率和不滿載時間,提高實載率,降低物流企業的銷售成本,提高物流企業自身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建設物流信息平臺的幾點建議

  1.服從物流整體規劃。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作為大的物流規劃的一部分,要在物流整體規劃戰略的指導下進行,要符合物流規劃的目標和原則,服務於物流規劃,使物流規劃的效果能夠真正發揮出來。

  2.統一規劃。物流信息平臺應該統一規劃,統一領導,充分利用現有的社會信息化資源,避免重覆建設

  3.政府推動。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涉及不同的管理部門、各類物流企業及貨物的供需雙方,要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需要有政府的協調和推動。

  4.加快物流信息標準化建設。如果物流信息數據不是標準、規範、統一的,勢必加大數據交換的難度,降低物流信息平臺的利用效率,造成資源浪費和信息失真,因此必須加快我國物流信息標準化的建設。

  5.制定政策法規和配套措施。物流信息平臺在運作過程中會發生如單證收費、會員權利和義務、經營管理、備份舉證等諸多問題。這就需要制定一整套相應的法規和規章制度來加以規範。

  6.加快物流信息人才的培養。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需要專業的物流信息人才,因此必須加快對物流信息人才的培養,如果需要,也可以從國外引進高質量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力.物流信息平臺構建與應用研究.管理科學與工程
  2. 2.0 2.1 董千里,尚鴻雁,劉小東,白永江.物流信息平臺的區分及規劃構建研究.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2期
  3. 高俊,楊家其.試論物流信息平臺的構建.武漢理工大學.物流科技2004年1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鲈鱼,泡芙小姐,HEHE林,KAER,Yixi,连晓雾,Gaoshan2013,Lin,刘维燎.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物流信息平臺"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12.95.110.* 在 2016年4月28日 05:03 發表

好!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