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物流系統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物流系統(Logistics System)

目錄

什麼是物流系統

  所謂物流系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里,由所需輸送的物料和包括有關設備、輸送工具、倉儲設備、人員以及通信聯繫等若幹相互制約的動態要素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隨著電腦科學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物流管理系統也從簡單的方式迅速向自動化管理演變,其主要標誌是自動物流設備,如自動導引車(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動存儲、提取系統(AS/RS-Automated storage/retrieve system)、空中單軌自動車(SKY-RAV-Rail automated vehicle)、堆垛機(Stacker crane)等,及物流電腦管理與控制系統的出現。物流系統的主要目標在於追求時間和空間效益。

物流系統的特點

  物流系統特點:

  1)物流系統是一個大跨度系統,這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時間跨度大。

  2)物流系統穩定性較差而動態性較強。

  3)物流系統屬於中間層次系統範圍,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幹個子系統。

  4)物流系統的複雜性使系統結構要素間有非常強的 "背反"現象,常稱之為"交替損益"或"效益背反"現象, 處理時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系統總體惡化的結果。

物流系統的模式

  一般地,物流系統具有輸入、處理(轉化)、輸出、限制(制約)和反饋等功能,其具體內容因物流系統的性質不同而有所區別,如下圖所示:

Image:物流系统模式.jpg

資料來源:丁立言.物流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頁。

  1)輸入

  輸入包括原材料、設備、勞力、能源等。就是通過提供資源、能源、設備、勞力等手段對某一系統發生作用,統稱為外部環境對物流系統的輸入。

  2)處理(轉化)

  處理(轉化)是指物流本身的轉化過程。從輸入到輸出之間所進行的生產、供應、銷售、服務等活動中的物流業務活動稱為物流系統的處理或轉化。具體內容有:物流設施設備的建設;物流業務活動,如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等;信息處理及管理工作。

  3)輸出

  物流系統的輸出則指物流系統與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種手段和功能,對環境的輸入進行各種處理後所提供的物流服務。具體內容有:產品位置與場所的轉移;各種勞務,如合同的履行及其它服務等;能源與信息。

4)限制或制約

  外部環境對物流系統施加一定的約束稱之為外部環境對物流系統的限制和干擾。具體有:資源條件,能源限制,資金與生產能力的限制;價格影響,需求變化;倉庫容量;裝卸與運輸的能力;政策的變化等。

  5)反饋

  物流系統在把輸入轉化為輸出的過程中,由於受系統各種因素的限制,不能按原計劃實現,需要把輸出結果返回給輸入,進行調整,即使按原計劃實現,也要把信息返回,以對工作做出評價,這稱為信息反饋。信息反饋的活動包括:各種物流活動分析報告;各種統計報告數據;典型調查;國內外市場信息與有關動態等。

  發展至今,物流系統是典型的現代機械電子相結合的系統。現代物流系統由半自動化、自動化以至具有一定智能的物流設備和電腦物流管理和控制系統組成。任何一種物流設備都必須接受物流系統電腦的管理控制,接受電腦發出的指令,完成其規定的動作,反饋動作執行的情況或當前所處的狀況。智能程度較高的物流設備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更好地識別路徑和環境,本身帶有一定的數據處理功能。現代物流設備是在電腦科學和電子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傳統的機械學科發展來的機電一體化的設備。

  從物流系統的管理和控制來看,電腦網路和資料庫技術的採用是整個系統得以正常運行的前提。模擬技術的應用使物流系統設計處於更高的水平。物流已經成為並行工程的基礎和CIMS的組成部分。

物流系統的七大功能

  1、運輸功能

  運輸是物流的核心業務之一,也是物流系統的一個重要功能。選擇何種運輸手段對於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決定運輸手段時,必須權衡運輸系統要求的運輸服務和運輸成本,可以從運輸機具的服務特性作判斷的基準:運費,運輸時間,頻度,運輸能力,貨物的安全性,時間的準確性,適用性,伸縮性,網路性和信息等。

  2、倉儲功能

  在物流系統中,倉儲和運輸是同樣重要的構成因素。倉儲功能包括了對進入物流系統的貨物進行堆存、管理、保管、保養、維護等一系列活動。倉儲的作用主要表現再兩個方面:一是完好地保證貨物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二是為將貨物配送給用戶,在物流中心進行必要的加工活動而進行的保存。隨著經濟的發展,物流由少品種、大批量物流進入到多品種、小批量或多批次、小批次物流時代,倉儲功能從重視保管效率逐漸變為重視如何才能順利地進行發貨和配送作業。流通倉庫作為物流倉儲功能的服務據點,在流通作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將不再以儲存保管為其主要目的。流通倉庫包括撿選,配貨,檢驗,分類等作業並具有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小批量等收貨配送功能以及附加標簽,重新包裝等流通加工功能。根據使用目的,倉庫的形式可分為:

  • 配送中心(流通中心)型倉庫:具有發貨,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 存儲中心型倉庫:以存儲為主的倉庫;
  • 物流中心性倉庫:具有存儲,發貨,配送,流通加工功能的倉庫。

  物流系統現代化倉儲功能的設置,以生產支持倉庫的形式,為有關企業提供穩定的零部件和材料供給,將企業獨自承擔的安全儲備逐步轉為社會承擔的公共儲備,減少企業經營的風險,降低物流成本,促使企業逐步形成零庫存的生產物資管理模式

  3、包裝功能

  為使物流過程中的貨物完好地運送到用戶手中,並滿足用戶和服務對象的要求,需要對大多數商品進行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包裝。包裝分工業包裝和商品包裝兩種。工業包裝的作用是按單位分開產品,便於運輸,並保護在途貨物。商品包裝的目的是便於最後的銷售。因此,包裝的功能體現再保護商品、單位化、便利化和商品廣告等幾個方面。前三項屬物流功能,最後一項屬營銷功能。

  4、裝卸搬運功能

  裝卸搬運是隨運輸和保管而產生的必要物流活動,是對運輸、保管、包裝、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動進行銜接的中間環節,以及在保管等活動中為進行檢驗、維護、保養所進行的裝卸活動,如貨物的裝上卸下、移送、揀選、分類等。裝卸作業的代表形式是集裝箱化托盤化,使用的裝卸機械設備有吊車、叉車、傳送帶和各種臺車等。在物流活動的全過程中,裝卸搬運活動是頻繁發生的。因而是產品損壞的重要原因之一。對裝卸搬運的管理,主要是對裝卸搬運方式、裝卸搬運機械設備的選擇和合理配置與使用以及裝卸搬運合理化,儘可能減少裝卸搬運次數,以節約物流費用,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5、流通加工功能

  流通加工功能是在物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流動的過程中,為了促進產品銷售、維護產品質量和實現物流效率化,對物品進行加工處理,使物品發生物理或化學性變化的功能。這種在流通過程中對商品進一步的輔助性加工,可以彌補企業、物資部門、商業部門生產過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更好地銜接生產和需求環節,使流通過程更加合理化,是物流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增值服務,也是現代物流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流通加工的內容有裝袋、定量化小包裝、拴牌子、貼標簽、配貨、挑選、混裝、刷標記等。流通加工功能其主要作用表現在:進行初級加工,方便用戶;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加工效率及設備利用率;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手段的最高效率;改變品質,提高收益。

  6、配送功能

  配送功能的設置,可採取物流中心集中庫存、共同配貨的形式,使用戶或服務對象實現零庫存,依靠物流中心的準時配送,而無需保持自己的庫存或只需保持少量的保險儲備,減少物流成本的投入。配送是現代物流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

  7、信息服務功能

  現代物流是需要依靠信息技術來保證物流體系正常運作的。物流系統的信息服務功能, 包括進行與上述各項功能有關的計劃、預測、動態(運量、收、發、存數)的情報及有關的費用情報、生產情報、市場情報活動。財物流情報活動的管理,要求建立情報系統和情報渠道,正確選定情報科目和情報的收集、彙總、統計、使用方式,以保證其可靠性和及時性。

  從信息的載體及服務對象來看,該功能還可分成物流信息服務功能和商流信息服務功能。商流信息主要包括進行交易的有關信息,如貨源信息、物價信息、市場信息、資金信息、合同信息、付款結算信息等。商流中交易、合同等信息,不但提供了交易的結果,也提供了物流的依據,是兩種信息流主要的交匯處;物流信息主要是物流數量、物流地區、物流費用等信息。 物流信息中庫存量信息、不但是物流的結果,也是商流的依據。

  物流系統的信息服務功能必須建立在電腦網路技術和國際通用的EDI信息技術基礎之上,才能高效地實現物流活動一系列環節的準確對接,真正創造“場所效用”及“時間效用”。可以說,信息服務是物流活動的中樞神經,該功能在物流系統中處於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信息服務功能的主要作用表現為:縮短從接受訂貨到發貨的時間;庫存適量化;提高搬運作業效率;提高運輸效率;使接受訂貨和發出訂貨更為省力;提高訂單處理的精度;防止發貨,配送出現差錯;調整需求和供給;提供信息咨詢等。

物流系統優化的10項基本原則

  對於大多數的企業來說,物流系統優化是其降低供應鏈運營總成本的最顯著的商機所在。但是,物流系統優化過程不僅要投入大量的資源,而且是一項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剋服困難和精心管理的過程。

  美國領先的貨運計劃解決方案供應商Velant公司的總裁和CEO Don Ratliff博士集30餘年為企業提供貨運決策優化解決方案的經驗,在2002年美國物流管理協會CLM)年會上提出了“物流優化的10項基本原則”,並認為通過物流決策和運營過程的優化,企業可以獲得降低物流成本10%-40%的商業機會。這種成本的節約必然轉化為企業投資回報率的提高。

  1、目標(Objectives):設定的目標必須是定量的和可測評的。

  制定目標是確定我們預期願望的一種方法。要優化某個事情或過程,就必須確定怎樣才能知道目標對象已經被優化了。使用定量的目標,電腦就可以判斷一個物流計劃是否比另一個更好。企業管理層就可以知道優化的過程是否能夠提供一個可接受的投資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ment)。

  2、模型(Models):模型必須忠實地反映實際的物流過程。

  建立模型是把物流運營要求和限制條件翻譯成電腦能夠理解和處理的某種東西的方法。例如,我們需要一個模型來反映貨物是如何通過組合裝上卡車的。一個非常簡單的模型,不能充分地反映實際的物流情況。如果使用簡單的重量或體積模型,許多電腦認為合適的載荷將無法實際裝車,而實際上更好的裝載方案會由於電腦認為不合適而被放棄。所以,如果模型不能忠實地反映裝載的過程,則由優化系統給出的裝車解決方案要麼無法實際執行,要麼在經濟上不合算。

  3、數據(Data):數據必須準確、及時和全面。

  數據驅動了物流系統的優化過程。如果數據不准確,或有關數據不能夠及時地輸入系統優化模型,則由此產生的物流方案就是值得懷疑的。對必須產生可操作的物流方案的物流優化過程來說,數據也必須全面和充分。例如,如果卡車的體積限制了載荷的話,使用每次發貨的重量數據就是不充分的。

  4、集成(Integration):系統集成必須全面支持數據的自動傳遞。

  因為對物流系統優化來說,要同時考慮大量的數據,所以,系統的集成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要優化每天從倉庫向門店送貨的過程就需要考慮訂貨、客戶、卡車、駕駛員和道路條件等數據。人工輸入數據的方法,哪怕是只輸入很少量的數據,也會由於太花時間和太容易出錯而不能對系統優化形成支持。

  5、表述(Delivery):系統優化方案必須以一種便於執行、管理和控制的形式來表述。

  由物流優化技術給出的解決方案,除非現場操作人員能夠執行,管理人員能夠確認預期的投資回報已經實現,否則就是不成功的。現場操作要求指令簡單明瞭,要容易理解和執行。管理人員則要求有關優化方案及其實施效果在時間和資產利用等方面的關鍵標桿信息更綜合、更集中。

  6、演算法(Algorithms):演算法必須靈活地利用獨特的問題結構。

  不同物流優化技術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演算法的不同(藉助於電腦的過程處理方法通常能夠找到最佳物流方案)。關於物流問題的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是每一種物流優化技術都具有某種特點。為了在合理的時間段內給出物流優化解決方案就必須藉助於優化的演算法來進一步開發優化技術。因此,關鍵的問題是:(1)這些不同物流優化技術的特定的問題結構必須被每一個設計物流優化系統的分析人員認可和理解;(2)所使用的優化演算法應該具有某種彈性,使得它們能夠被“調整”到可以利用這些特定問題結構的狀態。物流優化問題存在著大量的可能解決方案(如,對於40票零擔貨運的發貨來說,存在著1萬億種可能的裝載組合)。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特定的問題結構來計算,則意味著要麼演算法將根據某些不可靠的近似計算給出一個方案,要麼就是計算的時間極長(也許是無限長)。

  7、計算(Computing):計算平臺必須具有足夠的容量在可接受的時間段內給出優化方案。

  因為任何一個現實的物流問題都存在著大量可能的解決方案,所以,任何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問題都需要相當的計算能力支持。這樣的計算能力應該使得優化技術既能夠找到最佳物流方案,也能夠在合理的時間內給出最佳方案。顯然,對在日常執行環境中運行的優化技術來說,它必須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給出物流優化方案(而不是花幾天的計算時間)。採取動用眾多電腦同時計算的強大的集群服務和並行結構的優化演算法,可以比使用單體PC機或基於工作站技術的演算法更快地給出更好的物流優化解決方案。

  8、人員(People):負責物流系統優化的人員必須具備支持建模、數據收集和優化方案所需的領導和技術專長。

  優化技術是“火箭科學”,希望火箭發射後能夠良好地運行而沒有“火箭科學家”來保持它的狀態是不可能的。這些專家必須確保數據和模型的正確,必須確保技術系統在按照設計的狀態工作。現實的情況是,如果缺乏具有適當技術專長和領導經驗的人的組織管理,複雜的數據模型和軟體系統要正常運行並獲得必要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沒有他們大量的工作,物流優化系統就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9、過程(Process):商務過程必須支持優化並具有持續的改進能力。

  物流優化需要應對大量的在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物流目標、規則和過程的改變是系統的常態。所以,不僅要求系統化的數據監測方法、模型結構和演算法等能夠適應變化,而且要求他們能夠捕捉機遇並促使系統變革。如果不能在實際的商務運行過程中對物流優化技術實施監測、支持和持續的改進,就必然導致優化技術的潛力不能獲得充分的發揮,或者只能使其成為“擺設”。

  10、回報(ROI):投資回報必須是可以證實的,必須考慮技術、人員和操作的總成本。

  要證實物流系統優化的投資回報率,必須把握兩件事情:

  一是誠實地估計全部的優化成本;二是將優化技術給出的解決方案逐條與標桿替代方案進行比較。

  在計算成本的時候,企業對使用物流優化技術的運營成本存在著強烈的低估現象,尤其是在企業購買的是“供業餘愛好者自己開發使用”的基於PC的軟體包的情況下。這時要求企業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使用者團隊和開發支持人員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調試技術系統。在這種情況下,有效使用物流優化技術的實際年度運營成本極少有低於技術採購初始成本的(如軟體使用許可費、工具費等)。如果物流優化解決方案的總成本在第二年是下降的,則很可能該解決方案的質量也會成比例的下降。

  在計算回報的時候,要確定物流優化技術系統的使用效果,必須做三件事:一是在實施優化方案之前根據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測定基準狀態;二是將實施物流優化技術解決方案以後的結果與基準狀態進行比較;三是對物流優化技術系統的績效進行定期的評審。

  要準確地計算投資回報率必須採用良好的方法來確定基準狀態,必須對所投入的技術和人力成本有透徹的瞭解,必須測評實際改進的程度,還必須持續地監測系統的行為績效。但是,因為績效數據很少直接可得,而且監測過程需要不間斷的實施,所以,幾乎沒有哪個公司能夠真正瞭解其物流優化解決方案的實際效果。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7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物流系統"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61.153.2.* 在 2009年10月27日 17:22 發表

thanks for sharing

回複評論
218.28.243.* 在 2010年10月23日 11:37 發表

thanks

回複評論
魂海煙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1月12日 19:55 發表

謝謝你的分享

回複評論
211.139.61.* 在 2011年4月4日 17:10 發表

謝謝

回複評論
113.88.159.* 在 2011年11月24日 09:42 發表

受教

回複評論
124.205.193.* 在 2013年2月25日 14:06 發表

謝謝

回複評論
218.3.172.* 在 2013年5月16日 10:45 發表

物流系統原則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