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需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物流需求(Logistics Demand)
目錄 |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時期內社會經濟活動對生產、流通、消費領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廢舊物品、廢舊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產生的對物在空間、時間和費用方面的要求,涉及運輸、庫存、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以及與之相關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動的諸方面。
從現代物流的特點分析,物流需求具有涉及面廣、內涵豐富和無法進行單一計量的特點,因此,許多物流企業(包括希望介入物流服務領域的企業)較難把握市場需求和進行市場定位。
從物流的發展規律來看,現代物流服務的需求包括量和質兩個方面,即從物流規模和物流服務質量中綜合反映出物流的總體需求。物流規模是物流活動中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搬運和流通加工等物流作業量的總和。當前在沒有系統的社會物流量統計的情況下,由於貨物運輸是物流過程中實現位移的中心環節,用貨物運輸量的變化趨勢來衡量社會物流規模的變化趨勢是最接近實際的。物流服務質量是物流服務效果的集中反映,可以用物流時間、物流費用、物流效率來衡量,其變化突出表現在減少物流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
由於物流活動日益滲透到生產、流通、消費整個社會經濟活動過程之中,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存在著密切的聯繫,是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物流需求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相關性,社會經濟發展是影響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
1、經濟發展本身直接產生物流需求;
2、巨集觀經濟政策和管理體制的變化對物流需求將產生刺激或抑製作用;
3、市場環境變化將影響物流需求,包括國際、國內貿易方式的改變和生產企業、流通企業的經營理念的變化及經營方式的改變等;
4、消費水平和消費理念的變化也將影響物流需求;
5、技術進步諸如通信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對物流需求的量、質和服務範圍均將產生重大影響;
6、物流服務水平對物流需求也存在刺激或抑製作用。
自從新一輪“物流熱”以來,第三方物流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但是當前“物流熱”實際在很大程度上是單方面的,即只有物流市場的服務供應方熱,而物流市場的需求方卻相對不熱。這也說明瞭物流市場需求方對現代物流的冷漠。在物流投資熱浪滾滾的今天,物流需求難以激活令人深思。
1、我國物流市場處於初級階段
可以說,我國的物流市場已經啟動,但是還沒有被激活。我國年物流費用支出約為當年名義GDP的20%,即約2000多億美元。如果通過物流管理的科學化把物流費用降低到世界平均約12%的水平,則可以增加約800億美元的社會財富。
在看好物流前景的同時,不能苛求新興的物流業一夜之間就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一方面,我國物流業存在著嚴重的重覆建設和地方割據現象。這種現象表現在:企業盲目擴張自有物流經營範圍,從而使設備及人員利用極不充分,造成了巨大的資金閑置和浪費;第三方物流企業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征,缺乏全國範圍內的大型物資流通。同時,管理混亂、地方保護主義等因素,也導致了國內物流產業難以實現大規模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許多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極低,仍普遍採用電話、傳真等傳統設備開展業務,從而使企業反應遲緩、效率低下。少數一些物流企業雖然已經開始了信息化建設,但其使用的相當一部分國產物流管理軟體仍停留在“電算化”的層次,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不能實現集成和實時控制,無法從根本上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效率。
即使在已經有40年物流發展史的發達國家,企業支付給3PL供應商的物流費用,也只占全社會物流費用支出的一小部分,如美國不到6%,歐洲僅占2.5%左右。所以,就我國目前物流市場發展的初期來看,有效需求不足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物流外包積極性不高
如果需求方沒有認識到改進物流管理對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作用,或由於種種原因不願意把企業的物流業務外包出去的話,就必然造成物流市場的有效需求不足,使得3PL供應商失去市場存在的依據和持續發展的動力。
一份對來華跨國企業的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受訪企業物流業務都有外包,比例高達90%左右,只有不到10%的受訪企業物流業務沒有外包。而國內生產企業真正尋求第三方物流總代理的僅在10%左右。大部分企業仍自己出資出人搞倉儲、運輸等,不僅費力還把成本“攤”大了。既要管生產,又要忙運輸,導致不少企業在物流上花費的時間幾乎占整個生產過程的90%,物流費用約占商品價格的40%。這裡不僅有企業對現代化物流缺少認識,束縛於傳統的“自營自銷” 觀念,不瞭解現代化物流能夠帶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變企業經營的巨大效益,而且從現實的利益考慮,就是害怕“肥水外流”,擔心放棄自營多年,效率低下的供、銷系統,職工下落無著。不論是傳統的國有運輸、倉儲企業轉型而來的物流企業或是新型的民營物流企業,都在獨立奮戰,受到原來行業範圍或地區範圍的限制,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綜合經營。
目前,一方面,中國物流市場的潛力是巨大的,中國目前與物流相關的總支出約19000億元,國內運輸和物流費用超過2000億元,並繼續以較高速度增長(年均增長率超過8%);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市場的規模還是有限的,大約400億元。由於地區和部門的分割以及眾多的工商企業和物流企業各自為營,搞“小而全”,市場被極度分散,還沒有形成社會化的物流大市場,也難以產生能夠提供綜合服務的、規模化經營的物流大集團。
3、物流企業服務不到位
生產企業不願請人“跑腿”,主要在於目前“跑腿者”還比較“腿軟”。大部分物流企業服務功能少,只能承擔運輸、裝卸或倉儲,報關、存貨管理、分撥、分銷、包裝、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務則力不能及。提供單項服務的物流企業,對客戶的吸引力不大,因此國內許多生產製造業的“龍頭”企業,都在各自投資搞物流。而今,國外聯邦快遞、聯合包裹、敦豪等綜合型物流企業紛紛來華搶“飯碗”,更讓國內物流企業難以冒出頭。
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業,30%以上的客戶對第三方物流的服務不滿意。第三方物流商提供的物流服務85%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而信息、加工處理和財務等增值性服務只占15%;而且由於區域性和經營範圍的限制以及經營手段不夠先進,儲運等方面的基礎服務效率也不高,利潤率低下。
國內物流業不到位,根本原因在於物流管理、物流技術和物流人才這三駕馬車尚未配套。公路、鐵路、民航、港口都由各個部門管理,在組織方式、服務規範、技術及裝備標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企業往往只能利用單一的運輸方式來開展物流服務。在地方“重重保護”下,跨地域運輸的貨車在回途中放空的現象十分普遍,加上層層關卡使要求連貫的物流系統也無法“並網”。即便是物流技術中最常用的托盤,國外因標準相等、數量眾多可像貨幣一樣交換,而我國因標準各異只能在交貨後把托盤卸下運回,僅這一工序就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專業人才的缺少,也是阻礙國內物流發展的“絆腳石”。物流人才已成為各大城市緊缺人才,特別是掌握專業知識的綜合型管理人才已經有價無市。
由於中國近年來製造產業和商品流通行業的快速發展,再加上其廣幅的地域以及當前中國各大企業在物流運作方面表現出的低效率(平均來說,一個製造商90%的時間被用於進行物流運作,只有10%的時間真正用於生產),中國的物流市場呈現出巨大的發展空間。2001年,第三方物流的市場規模還只有400億元人民幣,到2003年,已經超過700億元人民幣,2012年之前預計仍然將以20%的平均年增長率持續大幅度增長。
在越來越多的行業中,企業對物流服務的需求已經遠遠不止於傳統的倉儲和運輸服務;不同行業中的企業對物流服務的需求在程度和具體要求上都存在很大差異。而導致這些差異的根本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各行業目前所處的行業發展階段;其次是各行業製造運輸本身的特性對物流需求的特殊要求。
我們著重選取了物流服務在其行業價值鏈上占有重要地位並且對將來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和方向將起至關重要影響的五大行業——消費電子產品行業、快速消費品行業、汽車行業、冷鏈行業和醫葯流通行業。通過這五個行業來分析當前企業對物流服務的需求。
- 五大行業各自面臨的競爭壓力
由於不同的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各不相同,不同行業中的企業也面臨著不同的競爭壓力。以下對各行業的行業特性及其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作一個綜述:
●消費電子品行業
消費電子品行業在中國屬於成熟行業,預計今後的市場將進入緩慢增長階段;行業競爭愈來愈激烈;當前這種競爭直接表現為價格大戰和對渠道的爭奪。
面對越來越短的產品生命周期和產品的單位價值往往又很高的行業特點,生產商越來越多地採用以銷定產的方式,以期儘量少備庫存或不備庫存,從而要求對市場擁有快速響應能力。而另一方面,價格大戰使生產商們在審查價值鏈的各個環節致力於降低生產總成本的同時,開始積極在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拓展市場。此外,電子產品的原材料種類繁多且大多屬於國外進口,廠商們在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承擔繁瑣的進出口業務。
●快速消費品行業
以軟飲料行業為例,該行業目前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產品品種多、流通快,然而單位價值低,利潤已經非常薄,市場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程度。
生產商們置身於激烈的價格大戰中,一方面為降低單位成本而進行集中生產以實現規模經濟,另一方面為了爭取到或保持其市場份額而進行全國範圍銷售,把對市場的爭奪由城市擴展到了農村,導致產銷地之間距離遙遠。而與此相對,客戶對產品的新鮮度和在時間和地域上的可得性的要求卻到達了近乎苛刻的地步:比如一般在大型超市,如果貨齡超過一周就對發送的貨品拒收了。此外由於消費者對軟飲料需求的季節波動性很大,導致生產商普遍面臨著淡季生產、倉儲和運輸能力過剩而旺季則不足的窘境。
●汽車行業
該行業目前處於高速成長期。在供遠遠大於求的背景下,汽車行業已經拉開了價格戰的序幕。由於汽車製造的巨大投資,製造商們需要拉動需求提高其生產能力的使用率以降低單位成本;同時由於潛在客戶的消費能力和他們中大部分人群對價格的高度敏感性,降低價格成為刺激消費和占領市場份額的必要手段。雖然汽車價格總體呈現下跌趨勢,目前我國汽車廠商的物流成本仍然高昂,占銷售額的比例普遍在13%-15%,遠遠高出目前歐美汽車廠商只占銷售額的8%-10%的物流成本。於是,汽車製造商一方面開始尋求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以保持利潤率,另一方面開始響應需求將實現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的轉移,在這些城市拓展市場。同時由於在一線城市的客戶群開始成熟,他們對製造商和代理商在諸如購買和維修的便利性和及時性等客戶服務方面產生了比原先越來越多的需求。
●冷鏈行業
以快餐食物和乳品業為例,該行業正處於成長期的早期。中國在近幾年經濟的快速增長刺激了冷鏈產品的消耗,冷鏈行業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此行業,行業競爭開始加劇。然而冷鏈的物流仍然處於剛剛起步階段。
對當前冷鏈行業的生產商來說,當前市場競爭的焦點不在生產而在銷售,而銷售的瓶頸在於物流配送:物流的配送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如伊利和蒙牛等企業工廠接近原料產地卻要支持全國範圍的銷售,尤其距離銷售量最大的東南沿海一帶路途遙遠;而像光明乳業等企業距離東南沿海城市雖然近,但距離其原料產地又是路途遙遠 ——整個行業的供應鏈因此被拉得很長。與此同時,冷鏈行業的產品對保存和運輸又有嚴格的溫控要求,並且產品容易變質。於是長期以來生產商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承擔產品的配送。例如光明乳業擁有8700平方米的冷凍配送中心和200輛配備冷凍設備的運輸車輛以支持它在全國32個省和地區的銷售。然而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卻要求生產商把精力集中在發展其核心競爭力而甩去物流這個沉重的包袱。
●醫葯流通行業
儘管醫葯本身在中國是個成熟行業,隨著醫葯分銷體制的改革進一步深化,醫葯流通行業在中國成了一個新生期的行業。中國醫葯行業長期以來受政府調控,重生產輕流通。無論是生產領域還是流通領域企業各自為營,小而全,缺乏經濟規模;醫葯公司的分佈具有很強的地區性;從藥品製造商到醫葯公司到醫院等客戶整個產業的供應鏈存在很大程度的資源重覆和浪費。
在醫葯流通行業,醫葯公司如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局面:由於醫葯的採購價格由製造商確定,而銷售價格又由國家確定,醫葯公司一直以來都是整條產業鏈上最薄弱的環節,缺乏定價的力量;而近來國家政策的改變將原來的一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零售商的分級分銷體系扁平化,從而加劇了流通行業的競爭;再加上中國加入WTO以後允許外資的物流企業進入中國,醫葯公司將直接與他們展開競爭。
因此,優化產業的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以獲取競爭力和利潤成為醫葯公司的當務之急。
- 五大行業的物流服務需求
面臨著不同內容的行業競爭和壓力,企業們紛紛以物流服務為突破口尋找解決方案以期緩解壓力並獲得新的競爭力。
以下是針對消費電子品行業、快速消費品行業、汽車行業、冷鏈行業和醫葯流通行業的分析提煉出他們對物流服務的需求重點:
●快速消費品行業
- 廣闊的地域覆蓋,包括城市和農村
- 降低物流成本以支持本來已經很薄的利潤率
- 快速的物流運作能力(包括揀配和運送)
- 靈活的物流能力以適應其需求的季節性
- 支持小批量、多品種、高頻度的運送
●消費電子類
- 異常快速的響應能力
- 降低物流成本
- 地理區域覆蓋面的廣度覆蓋二線和三線城市
- 要求防震等多重保護;對保管環境的溫濕度等物理條件以及各種防腐、防靜電等化學條件的要求相當苛刻
- 增值服務:包括倉儲和報關服務等要求;物流計劃服務和支持根據訂單生產的JIT採購、配送和分撥物流服務
●汽車類
●冷鏈行業
- 運輸和倉儲服務要求有冷凍設備進行嚴格的溫度控制,不使食品損壞或變質
- 對跨地域提供一站式服務
- 按時交付,不使生產線因缺貨而停止
- 快餐食物中:物流計劃能力,支持JIT的生產方式
- 快餐食物中:對緊急訂單的響應能力
●醫葯流通行業
- 在整個供應鏈上(倉儲運輸過程中)嚴格的質量監控和批號的嚴格管理和監控
- 降低整條供應鏈上的物流成本
- 跨地區的倉儲和運輸能力
- 對緊急訂單和特殊訂單的反應能力
- 不同行業企業的物流解決方案
在意識到物流服務給自身發展帶來的限制及其隱含的機遇後,企業紛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供應鏈的再造項目,有的在企業內部進行物流職能的加強、有的在企業外部尋找專業的物流公司作為其物流業務伙伴以集中精力發展其核心競爭能力。分析這些企業為改進其物流服務而採取的舉措將為我們提供另一個視角來透視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機遇。
快速消費品行業:可口可樂公司通過國內合作伙伴嘉里太古和中糧,不僅建有36家灌裝廠分佈在全國不同區域,更是全力打造自身的物流網路,將物流能力發展成其核心競爭力,利用強大的物流銷售網路直接觸及市場終端;而P&G則直接與寶供物流建立長期的業務伙伴關係,將其物流業務外包給寶供物流。
消費電子行業:海爾1999年成立物流事業推進本部,把原先分散在各個經營點的庫存管理、倉儲管理、配送管理等物流功能從經營點剝離出來,建立了一個集中控制的物流平臺,來解決整個分銷體系中的物流問題,同時通過內部的配送網路,大力開展第三方物流服務,利用多餘的物流能力為其它的公司進行物流代理; TCL與大田簽約代理其國內22個點的快遞物流經營業務;聯想則分別與不同的物流服務供應商(伯靈頓物流、嘉里物流、中外運和金鷹國際貨運、志勤美集物流)簽約全部外包了其境內境外的原料物流和成品物流業務。
汽車行業:汽車製造商紛紛採用物流外包的方式作為其物流服務的解決方案。在使用原材料和整車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同時,開始積極找尋外包其種類繁多、物流運作繁雜的零配件物流。上海通用將物料物流外包給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Cosco)和安吉天地汽車物流,整車和零配件物流外包給安吉天地汽車物流;而上海大眾則與安吉天地汽車物流簽訂了物流總包合同,由其負責整車、零配件所有物流業務外,還提供相應的物流信息系統支持。
冷鏈行業:麥當勞將其在中國的物流業務全權外包給其全球物流服務提供商夏暉食品服務公司(Havi food services);而光明乳業在擁有自己的運輸車隊和倉庫的條件下也在積極剝離其物流業務,建立集中的物流服務平臺,向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者轉型。
醫葯流通行業:上海醫葯公司在積極籌建自身的物流網路,建立了醫葯連鎖和現代物流項目,旨在打造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醫葯配送中心,不僅提供本集團下的醫葯流通物流並且向社會其他企業提供倉儲和配送服務。
可以看出,以這些公司為代表,上述行業中的企業在物流服務方面的解決方案通常可以歸納為三種:
1、把物流能力發展為其公司內部的核心競爭力,打造自身的物流網路;
2、把物流服務從企業內部剝離,外包給第三方物流;
3、把物流服務從企業內部剝離,把剝離的物流業務轉型為第三方物流,為本企業和其它社會企業提供物流外包服務。可以把後兩種歸為使用專業的物流業務伙伴類型。
- 物流需求分析(Logistics Demand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