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係心理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公共關係心理學既是心理學,又是公共關係學。它既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又是公共關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普通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公共關係心理學就是普通心理學主幹上派生出的眾多分支之一,是心理學理論在公共關係實踐中的運用。
公共關係心理學與普通心理學的異同在於:
第一,普通心理學側重於研究人的內在心理活動,而公共關係心理學則註重考察人的心理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第二,普通心理學側重於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而公共關係心理學則從公共關係活動的特定情境出發,考察處在這一狀態中的人們特殊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
第三,普通心理學主要研究自然的、未經修飾的刺激環境所引起的(人的)心理反應及心理反應過程,而公共關係心理學則重點研究人們因公共關係活動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和心理定勢,以及公共的心理活動與組織目標實現之間的關係。
總之,公共關係心理學派生於普通心理學,並以普通心理學(尤其是社會心理學)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
公共關係心理學是進一步開放和深化改革的歷史必然。改革是現代中國的主旋律,改革的內容之一是要將以平等、競爭與勞動為特征的商品經濟引入中國,從而使中國溶人民主化、商品化、人性化的大潮流。這種潮流客觀上要求人們在全球已成為一個大村莊的激烈競爭中,不僅有實力應付與國外大公司所進行的集團競爭,而且又能在與各類團體所開展的游擊戰術中立於不敗之地。這種競爭還必須充分體現人性化社會,高度重視公眾心理需要、情緒狀態、個性特征、心理坐標等特征。此外,幾年的改革實踐,也遇到了一些障礙,這些障礙一方面是缺乏溝通、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則是“私關”猖獗,世風日下,甚至人心迷亂。因此,人們深感有著眼於公眾、著眼於公眾心理的公共關係的必要。
現代的全方位競爭使傳統公關受到了嚴峻挑戰。那些不註重團體及個體自身形象、缺乏人際交往藝術技巧的團體已難以發展。可以說,團體著想在這個充滿競爭壓力的社會中存在、發展,就不能無視公共關係心理學。
公共關係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是與公共關係活動中的基本要素密不可分的。公共關係的三大要素即公關主體(實施公關活動的社會組織或組織的代表、公關客體(組織的各種公眾,其中主要指各種外部公眾)、公關中介(傳播、溝通),因此公共關係心理學研究的內容相應地就由三個大的方面構成:一是公關主體即社會組織心理,二是公關客體即公眾心理,三是公關中介即傳播、溝通心理。
(一)公關主體心理
公關主體心理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研究探討組織成員(members of organization)應有的觀念系統(組織成員的主體觀念、組織成員的客體觀念、組織成員的主客體關係觀念)。開展這一部分的探討、研究,在我國目前情況下尤其必要,它對引導我國公關工作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研究組織領導心理,包括組織領導的形象心理、形象決策與管理心理等。組織領導作為組織的主要決策者、管理者,其心理特點和心理活動的規律,對於正確開展組織的公共關係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3、研究組織群體心理,包括組織群體對組織形象的影響;組織成員的群體效應與組織形象建設;群體的溝通、交往、決策與組織形象建設等內容。群體是社會組織的基本構成單位,也是組織塑造自身形象的基本單位和基本組織形式。因此,研究組織群體的行為特點及在溝通、交往、決策中的心理特點、心理傾向,對塑造良好的組織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二)公眾心理
公眾心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研究公眾心理的基本特征與一般傾向,包括公眾的角色心理特征(如性別角色心理特征、年齡角色心理特征、職業角色心理特征等);公眾的社會認知、社會感情、社會態度、利他行為、侵犯行為等內容。研究、把握公眾心理的基本特征與一般傾向,對組織有針對性地開展公共關係活動具有重要作用。
2、研究公眾心理變化的基本動因,包括公眾的需要、動機、價值觀等內容。在公共關係活動中,瞭解公眾的需要、動機,是開展公共關係活動的前提,又是順利開展公共關係活動的條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組織在制訂公共關係策略時,也需要對各類公眾的價值觀進行分析研究。
3、研究公眾的心理效應,包括幾種常見的心理效應(如首因效應、暈輪效應、經驗效應、移情效應等)、影響公眾心理效應的因素(如公眾的自我意識、刻板印象、地緣心理、民族心理、時尚心理等)等內容。正確把握公眾的心理效應,積極引導公眾對組織的信任、支持,有利於組織公共關係活動的開展。
4、研究對公眾心理的認知,包括對不同類型公眾的認知(如對內部公眾、社區公眾、政府公眾、消費者公眾、媒介公眾等的認知)、認知公眾心理的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心理換位法、參與實踐法、調查統計法等)等內容。對公眾心理的認知,是和公眾心理進行溝通,對公眾心理施加影響的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傳播、溝通心理
公關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傳播的過程。通過公關活動,使組織與公眾之間緊密聯繫,讓組織走向公眾,讓公眾瞭解、喜歡組織,而這正是通過公關傳播實現的。瞭解公關傳播心理,是為了更好地達到傳播的目的。傳播、溝通心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研究傳播心理的幾種主要範式,包括人本主義傳播論、精神分析傳播論、認知理論傳播論、行為主義傳播論等內容。這些傳播理論對公共關係傳播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研究傳受關係與傳播策略,包括傳受者心理互動(傳受者間的功能互動、傳受者間的人格互動)、傳播策略(傳播的一般策略、人際傳播策略、組織傳播策略、大眾傳播策略)等內容。
3、研究對公眾行為的影響與溝通,包括影響公眾心理的常用方法(浸潤法、勸導法、榜樣法)、與公眾溝通的方式(導引式溝通、疏浚式溝通)等內容。
4、研究不同傳播類型的心理基礎,包括人際傳播心理(人際傳播的含義與特點、人際傳播中傳受者間的心理關係、組織形象的人際傳播心理技巧)、組織傳播心理(組織傳播的含義與特點、組織傳播中傳受者間的心理關係、組織形象的組織傳播心理技巧)、大眾傳播心理(大眾傳播的含義與特點、大眾傳播中傳受者間的心理互動、組織形象的大眾傳播心理技巧)等內容。
公共關係心理學作為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是現代多學科綜合交叉發展的產物,與許多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一)公共關係心理學與哲學的關係
公共關係心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研究的是具體的公共關係心理,屬於具體科學。而哲學是在大量具體科學的基礎上,研究、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規律的科學,它對具體科學具有方法論指導意義。運用哲學的基本原理、思維方式,可以深化我們對公共關係心理學的研究。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能夠為公共關係心理學的研究提供科學的指導,能夠幫助我們從紛繁複雜的公共關係心理現象中抓住本質和規律性的東西,形成較高層次的公共關係心理學的一般原理和工作法則。
(二)公共關係心理學與社會學的關係
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綜合研究社會關係各個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係,探討社會關係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具體說來,社會學研究的內容包括個人及其社會行為、社會群體或群體生活、社會組織和社會制度、社會關係、社會問題等等內容。這些方面特別是其中的關於社會組織、個人及其社會行為、群體、社會關係等都與公共關係心理學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這一切就構成了公共關係心理學的社會學基礎。但是,社會學比較註重對社會巨集觀結構和社會組織與社會整體關係的一般研究;至於社會組織作為社會結構中一個組成部分,其活動的規律及如何處理它與內外公眾的關係等問題,則需要公共關係心理學在其活動的心理基礎上去分析、研究,從而促進組織公共關係工作的有效開展,達到組織“內求團結,外求發展”的目的。
(三)公共關係心理學與人際關係學的關係
人際關係學是研究人際關係現象、規律和機制以及人際關係的原則、規範和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技術、藝術及方法的一門學科。人際關係學理論主要用於企業、組織的管理實踐活動之中,是繼古典管理理論之後興起的新的管理理論學派。人際關係理論研究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人的需要、動機和激勵問題;第二,同企業管理相關的所謂“人性”問題;第三,企業中的非正式組織以及人際關係問題;第四,企業中的領導方式問題等。根據人際關係理論,通過有效地調節企業中的人際關係,就可以提高生產率。人際關係理論為公共關係心理學中內部公眾心理關係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四)公共關係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的關係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介於心理學與社會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是研究個體和群體在社會情境中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個體心理與群體心理、社會交互作用與交往等。社會心理學是公共關係心理學的重要理論來源和學科基礎。社會心理學所研究的個體心理對社會的影響、社會對個體心理的影響、在群體中人與人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心理現象等,都與公共關係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密切相關。它所研究的有關群體、交往、溝通、從眾、群體壓力等理論和內容,更是公共關係心理學研究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公共關係心理學實際上是較為特殊的社會心理學。它不僅致力於對一般個體心理特征和群體心理特征的把握,而且要通過對這些特征的分析和瞭解,有效地指導公關實踐活動,從而使社會組織能被廣大公眾廣泛認同和接納。
(五)公共關係心理學與管理心理學的關係
管理心理學也叫組織行為學,是研究組織管理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其內容包括組織管理中的個體心理、群體心理、領導心理等。它的許多理論,如個體激勵理論、挫折理論、領導心理等。對於做好公關工作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因此,管理心理學也是公共關係心理學的直接理論來源之一。
(六)公共關係心理學與傳播心理學的關係
傳播心理學屬於傳播學和心理學交叉的邊緣學科,它是研究傳播者和受眾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傳播作為公共關係的中介,在協調、溝通組織與公眾之間關係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公關傳播中,正確把握傳播主體與受傳者的心理特點及規律,有針對性地施之以不同的技巧、方法,可以增強公關傳播的效果。因此,傳播心理學也就構成了公共關係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
公共關係心理學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公共關係學研究在我國的興起而逐漸建立起來的。然而,對公共關係活動中的心理學研究卻不是最近才有的。現有的資料表明,國外似乎還沒有獨立的公共關係心理學科,但他們在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營銷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中,從來沒有放棄對公關活動中人的心理活動現象的研究。在公共關係研究中,研究者也非常關註、重視對人在公關活動這個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活動規律的探討,並運用這些規律有效地指導公關實踐活動。整個現代心理學近100年來的研究成果為我們開展公共關係心理學研究提供了理論、方法和應用等各方面的借鑒。
公共關係學被引進我國還只有短短的幾年,作為學科群它應當包括哪些學科認識很不統一。同時,我國心理學科的發展四十多年來波折很大。因此我國心理學科研究與發達國家比,存在明顯差距。面對這兩種狀況,公共關係學界和心理學界的有識之士認為,我們應當把握的是當代新學科向綜合性、應用性發展的方向,而不是跟在別人後面照搬別人的拼盤;我們應當立足中國的國情,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係學科群和心理學學科群。80年代中、後期,隨著公共關係學研究的深入,隨著公共關係活動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廣泛開展,人們越來越覺得有必要建立一門專門學科為公共關係活動的有效開展和深入研究提供心理學上的依據和科學方法。公共關係心理學由此應運而生。
近幾年,公共關係心理學的學科發展相當迅速。學科體系已成雛形,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也已初步成形。最顯著的成果是一批有關公共關係心理學著作的出版,如馬建青主編的《現代公關心理學》、張雲著的《公關心理學》、趙學前和易法建主編的《公關心理學》等著作,都對公共關係心理學學科體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當然,公共關係心理學在整個心理學科中屬於一門新興的學科,還處在努力發展時期,其學科體系、基本理論、研究方法都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索、研究、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