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9个条目

人際關係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人際關係學

  人際關係學是指人際關係與其他事物一樣,有其獨特的性質、方式和規律。把人際關係的形成和發展規律、人際關係的性質、表現形式、作用等作為研究對象所建立起來的一門學科。換句話說,人際關係學是一門研究人際關係的形成和發展規律,並以此規律指導人們實踐,優化人際關係的科學。

  人際關係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性的社會科學。人際關係學屬於社會科學,它與許多相關學科如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社會關係學倫理學公共關係學行為科學管理科學大眾傳播學等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人際關係學的學科性質

  瞭解人際關係學的學科性質,有利於我們對人際關係學這門學科的正確定位,有利於我們準確有效地開展人際關係學的學科研究。

  (一)人際關係學是一門社會科學

  從目前被人們公認的三大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的分類來看,人際關係學應屬於社會科學。人際關係學是一門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關係及其影響因素的社會科學。社會由人組成,人是社會的人。人們在社會中為了生存和發展而從事生產勞動、學習、工作和生活,在參與這些活動中必然與他人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繫。通過對人與人之間聯繫的性質、特點、規律等的研究、探討和分析,進一步瞭解社會。

  (二)人際關係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學科

  人際關係作為人類關註的主題,雖然在人類社會早期就已有不少學者寫下了許多精辟的論著,但當時並沒有把它看做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展全面、系統地研究。直到20世紀20年代後期,美國心理學家梅奧等學者通過“霍桑實驗”的研究,提出了人際關係學說,並把它正式作為一門科學開始了專門研究。從那時起至今不過80多年的歷史,與哲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相對成熟的學科相比,人際關係學尚屬新興學科。無論是從人際關係的理論體系,還是從研究範圍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拓展。人際關係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新學科,雖具有獨自的特點,但由於其涉及面的寬泛,它與眾多的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例如人際關係與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行為學管理學公共關係學傳播學等等,都有某種關聯。人際關係學在研究過程中綜合了許多學科的有關知識,突現了它的綜合性。因此,我們說人際關係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學科。

  (三)人際關係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

  人際關係學是通過研究人際關係的客觀規律,探討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問題,分析原因,歸納和提出協調人際關係的原則、方法。人際關係的原理、原則、發展規律、人際交往的心理、人際關係協調技法等等都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然後又用來指導人們的社會實踐。人際關係學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出來的,反過來,又對社會實踐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相對於基礎理論學科而言,人際關係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

人際關係學的研究對象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所屬範疇以及探索的領域。人際關係學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具有其區別於其他學科的獨特的範圍和特征。人際關係學不同於社會關係學公共關係學。社會關係學主要研究人類社會交往中的一切關係的總和,涉及世間的一切社會關係。公共關係學主要研究組織與相關公眾之間的關係。人際關係學則側重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人際關係學的研究對象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其發展規律。人際關係學側重研究人際關係的主要理論;人際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人際關係的結構與功能;人際關係的類型;影響人際關係的主要因素;協調人際關係的原則;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及其調適技法;完善主體、影響客體的技法;基本人際關係的協調技法;特殊人際關係的交往技法等。

  人際關係學的研究對象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際關係的主要理論

  主要包括:馬克思的社會交往理論;人群關係和人際需要理論;角色、戲劇和交換理論;相互作用和認識平衡理論等。

  (二)人際關係的形成與發展

  人際關係是伴隨著人類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髮展的。自從有了人類便有了人際關係。這就是說,人際關係的產生和人類歷史一樣古老。人際交往是人類的本能,人際關係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人類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創建並享有物質文明,也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創建並享受精神文明,人類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生存。作為人際的交往關係,人際關係早就存在,而作為一門學科的人際關係學卻是一門現代新興學科。這正如植物學產生之前,植物早就存在,天文學產生之前宇宙早就存在一樣。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對人際關係的認識有一個過程,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中外學者對人際關係都有一些論述,但真正作為一門學科進行專門研究的卻是20世紀20年代後期由西方學者開始的。美國哈佛大學學者梅奧等人通過8年的“霍桑實驗”,於1933年出版了《工業文明中的人性問題》一書,在書中首次提出了人際關係學說。梅奧根據實驗結果發現並總結了人際關係學的主要論點:提高生產率的重要因素,是在工作中發展起來的人際關係,而不只是待遇和工作環境。生產率不僅受物理的和生理的因素的影響,而且受社會的心理的因素的影響。對人際關係產生、發展的歷史研究以及對形成人際關係的條件的研究,將有助於我們深刻認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際關係對人類的影響,有助於我們探尋人際關係的客觀規律,瞭解和預測人際關係的發展趨勢。

  (三)人際關係的結構與功能

  人際關係不僅有自身獨特的結構,也有其在運動過程中顯示出來的作用和影響。人際關係功能的發揮受人際關係結構的影響。要發揮人際關係的積極功能就要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結構。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人際關係的構成要素:構成人際關係的顯性要素、隱性要素;人際關係的功能,如促進個體社會化、交流情感、有利於自我完善、有益於身心健康、優化社會環境、強化整體效應等。

  (四)人際關係的類型

  當我們從不同的視角或依據不同的標準來分析人際關係時,可將人際關係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如按內容劃分,有經濟關係、政治關係、道德關係、法律關係、宗教關係等。按紐帶劃分,有血緣關係、地緣關係業緣關係、趣緣關係等。按其他形式劃分,有不同性質的關係、不同特征的關係、不同傾向的關係、不同程度的關係等。我們對不同類型的人際關係應有深入的瞭解。

  (五)影響人際關係的主要因素

  人際關係的建立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受各種條件的制約。我們要研究和探討人際關係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其影響方式和影響程度如何,通過深入分析,依據不同情況創造和改善條件,使其有利於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形成和發展。具體的研究內容有:影響人際關係的內在因素分析,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作為交往主體自身的社會因素等。影響人際關係的外在因素,如自然環境因素、空間距離因素、習俗禮儀因素、道德規範因素、價值觀念因素、法律法規因素、社會群體因素等。

  (六)協調人際關係的原則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善結良緣、善交良友,能與領導、同事、同學、親友和睦相處。而有的人卻拒人於千里之外,與人關係淡漠、孤獨疏遠,不能與人和睦相處。究其原因,除了個體性格、氣質差異外,沒有把握人際關係的協調原則,沒有掌握人際關係的交往技法也是重要原因。協調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原則主要有:平等原則、誠信原則、禮貌原則、互利原則、人道原則、擇善原則、適度原則、相容原則、積極原則、理解原則、自律原則等。除了把握人際交往的原則外,還應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七)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及其調適技法

  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人由於種種原因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如羞怯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自傲心理、自私心理、猜疑心理、孤僻心理、報複心理等。這些心理障礙會阻礙我們與他人正常的交往。對這些心理障礙如何消除與調適,也是我們研究的重要內容。

  (八)完善主體、影響客體的技法。協調人際關係的技法

  從實踐的角度,我們要研究協調人際關係的各種技法,主要包括:完善主體、影響客體的技法;基本人際關係的調適技法;特殊人際關係的交往技法等。

  (九)人際關係的研究方法和評估方法

  人際關係學屬於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的一般研究方法適用於人際關係學的研究,如文獻法、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社會測量法、統計法等。人際關係評估方法主要有:社會測量法參照測量法、人物測定法、自然觀察評估法、心理測評法等。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KAER,寒曦,Tracy,刘维燎.

評論(共6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人際關係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82.37.244.* 在 2013年2月13日 16:18 發表

現在的社會是經濟社會,金錢引導著整個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別說是曾經的工作伙伴還是得力助手,就算是情同手足的鐵定關係,一旦自己落魄了,能理解你的人又有多少。這該怪罪於誰呀。

回複評論
222.80.238.* 在 2014年2月7日 19:39 發表

千金難買顏如玉,千金難買黃金屋 。理性理性

回複評論
118.100.237.* 在 2015年3月21日 19:37 發表

命里有時終需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回複評論
61.167.242.* 在 2015年5月29日 10:56 發表

行善積德,厚德載物

回複評論
221.7.213.* 在 2016年7月14日 10:01 發表

一定是有過經歷的才有這樣的感悟啊......不過怨天尤人也不是什麼好辦法。

回複評論
158.132.13.* 在 2019年4月4日 11:22 發表

CCCCCCCCCCCCCCCCCCCCC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