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資本主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资本主义制度)

資本主義(Capitalism)

  資本主義並沒有準確定義,不同的經濟學家也對資本主義有不同的定義,一般而言資本主義指的是一種經濟學或經濟社會學的制度,在這樣的制度下絕大部分的私人所有,並藉著雇佣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在這種制度里,商品和服務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里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產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業控制並互相競爭,依照各自的利益採取行動。

  雖然大多數發達國家都被視為是資本主義制度,但其中一些國家也被稱為“混合經濟”,因為其政府掌控了生產的工具,並且對經濟實行干涉主義。

  資本主義也被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

目錄

資本主義一詞詞源

  “capital”一字來源於對動物的買賣及占有,“capital”源於拉丁詞語“capitalis”,“capitalis”則源於原始印歐語的“kaput”—意思是“頭”,“頭”是一種在遠古年代的歐洲測量財富的方式——一個人擁有越多“頭”牛,那麼此人也就越富有。“chattel”(意思是商品,動物或奴隸)和“cattle”(牛)這兩個字也是從“kaput”衍生而來的。

  在許多語言中,貨幣的名稱以及某些經濟學里所用的術語至今仍然保存著它們與動物買賣及原始貿易在辭彙上的聯繫,譬如“fee”(費)是從高地古德語中的“faihu”(牛,錢)一詞衍生而來,“rupee”(盧比)是從梵文中的“rupya”(銀)一詞衍生而來,“buck”(一塊錢)原指一種鹿皮,“pecuniary”(金錢的)是從拉丁文中的“pecu”(一個人的牛群及羊群)一詞衍生而來,“stock”(股票)是從英文中的“livestock”(牲口)一詞衍生而來,“peso”(比索)是從梵文中的“pashu”(牛)一詞衍生而來,等等。

  “Kapitalist”一詞在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所發表的《共產黨宣言》里第一次出現,不過,宣言里並沒有出現後來德語里與“capitalism”同義的“Kapitalismus”一詞。第一個使用“capitalism”一詞的是英國小說家威廉·梅克匹斯·薩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他以此表示大量資本的所有權,而非一種生產制度。

  1867年皮埃爾-約瑟夫·普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使用了“資本家”一詞來稱呼資本的所有人,而馬克思和恩格斯則使用了“資本形式的生產”(kapitalistische Produktionsform),併在資本論里使用“Kapitalist”和“capitalist”等名稱(表示資本的私人所有人)。不過,第一個使用“資本主義”一詞來形容生產制度的是德國經濟學家維納·宋巴特(Werner Sombart),於1902年的著作Die Juden und das Wirtschaftsleben里。宋巴特的密友和同僚馬克斯·韋伯也在1904年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使用這一詞。

  辭典里對於資本主義的定義總是不斷改變。例如,1909年出版的《世紀辭典》(Century Dictionary)對於資本主義的定義是:

1、擁有資本或財產的國家;和對於資本的占有。 2、眾多資本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上;以及,對於大量或聯合的資本的權力或影響力。

  至於當代的定義,或許是因為受到了19世紀的哲學和意識形態爭論的影響,則將其定義為一種“經濟制度”(如同宋巴特和偉伯使用的)。例如梅里厄姆-韋伯斯特詞典里對資本主義的定義是:“一個由私人或公司擁有資本財的經濟系統,經由私人的決定進行投資而非經由國家的控制,以及價格、生產、銷售產品主要都由自由市場所決定。”

  不過,英國1987年版的《牛津英語辭典》將其定義為:“占有資本的狀況;資本家的身分;擁護資本家存在的制度。”這與美國辭典的定義差異也或許是因為意識形態和詞源解釋不同而造成的。

芬兰议员安德斯·屈德纽斯成为第一个提倡贸易和产业自由以及自由主义原则的人。
放大
芬蘭議員安德斯·屈德紐斯成為第一個提倡貿易和產業自由以及自由主義原則的人。

資本家理論

  許多人強調對於資本的私人所有權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或強調自由市場的重要性對於資本聚集和資本主義機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些人則以階級的分析來研究資本主義,包括了社會的階級架構以及勞工與資產階級間的關係。一些人則註重國際貿易制度的發展。不過,資本主義所假設的本質,是一個允許人們藉由貨幣貿易來追求利潤的社會。

  在敘述資本主義時,哈耶克指出資本主義在經濟上的自我組織特質,經濟並非交由政府進行管理,而是依賴自由價格機制來協調資源的分配。許多人例如亞當·斯密主張個人追求各自利益的價值觀,以反對利他主義提倡共同替“公共利益”服務的主張。他們認為藉由個人和公司追求各自的利益才能創造更有效的社會利益。

  人類經濟學家卡爾·波蘭尼(Karl Polanyi)則主張亞當·斯密當時主要只是論述一個生產的組織時期。對波蘭尼而言,資本主義與早期的商業時期的重商主義不同,因為資本主義將土地、勞動力、和貨幣商品化了。而重工主義則是在產業的工廠制度轉變為國際化的商業架構過程中所浮現的問題,在歷史的角度上,這個系統需要一個能確保支援產業成分的機制,才能將其商品化;而不是透過自我組織的行動過程。他以此推論認為國家必須有力而緊密地干預經濟。

  這些理論家也註意到歐洲國家在16世紀至19世紀之間的各種經濟制度的改變,尤其是在個人和團體以“公司”(或法人)形式來買賣資本產品的權利問題上,以及對於土地、勞工、和貨幣(參見金融和信用)在自由市場上(參見貿易)的買賣,並且也改倚賴國家來保護私人財產的權利,而不是透過封建形式的保護和義務制度。

  由於資本主義一詞的模糊定義,討論和爭議也由此浮現。特別是在對於資本主義是否為一種真正的制度、或觀念的爭論上,例如它是否真的在經濟學上被運用?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資本主義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存在?(參見混合經濟)。在歷史的觀點上,也有爭論圍繞於資本主義是否存在於特定的時代或地理區域,又或者資本主義是否於各種時代和地點都曾存在過。一些人將資本主義解釋為純為的經濟制度,一些人則認為資本主義是一種政治、社會、和文化制度的結合。

與資本主義的比較

  資本主義與封建制度對照之下,在封建制度里君主控制了立法權力和宣稱土地所有權的權力—而無需去購買土地。君王將土地授與封臣(或稱諸侯),封臣則對君王提供各種服務,封臣也以農奴來耕作土地。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對照之下,在理論上社會主義制度里的生產工具是由人民集體(或國家)控制並運作。若與共產主義比較,共產主義制度里生產工具是集體所有,而不是由老闆或雇主所有,而生產過程也是集體化的,以達成“廢除資產階級的財產(私人財產)”。另外,如同卡爾·馬克思主張的,勞動的產品也是“依據每個人需求”直接分發,而“購買和販賣”則被廢止。(共產黨宣言)

  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資本主義也反對計劃經濟,在計劃經濟里“經濟的要件(如勞工、資本、和自然資源)都受到政府控制和管制,以達成政府所預期的經濟發展計劃”。資本主義也被與社團主義(Corporatism)相比較,在社團主義制度里私人企業與政府緊密勾結,錶面上則宣稱為了國家的利益服務。正處於階級鬥爭階段(以及革命時期)的國家在物質上也會出現重大改變,例如工業化的發展,並產生戰時經濟和商品化的特色。

  參與型經濟和議會共產主義(council communism)則是其他形式的制度,勞工與消費者的議會利用自治的方法來達成決策,並反對由大企業或國家企業控制經濟。

資本主義的歷史

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一书使他被称为资本主义之父。
放大
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一書使他被稱為資本主義之父。

  大多數被稱為資本主義的理論家都是在18世紀、19世紀、和20世紀出現的,例如在工業革命和歐洲的帝國主義時期(例如斯密李嘉圖馬克思),和大蕭條時期(如凱恩斯)和冷戰時期(如哈耶克佛利民)。

  這些理論家定義資本主義為一種資本由私營的個體們(有時也被稱為“資本家”)擁有的制度,而經濟的決策和決定是由市場進行—亦即藉由販賣者和購買者之間透過協議所進行的貿易;藉著市場的智慧和企業家精神,以及由法律保護的財產權和契約制度來運作。這些理論家也試著解釋為何資本主義能產生比由政府介入的經濟更大的經濟成長。(參見經濟學、政治哲學、自由放任

  芬蘭國會議員安德斯·屈德紐斯(Anders Chydenius)在1765年出版了The National Gain一書,成為第一個提倡貿易和產業自由以及自由主義原則的人,11年後的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一書。

  對於資本主義的概念也隨著時間而不斷改變,也隨著政治觀點和分析方式而有所差異。亞當·斯密所支持的經濟自由主義專註於人類私利所扮演的的啟蒙角色(“看不見的手”),以及特定的在增加資本聚集效率上所扮演的角色。

  一些資本主義的擁護者(如米爾頓·佛利民艾茵·蘭德、和阿倫·格林斯潘)都強調自由市場所扮演的角色,他們相信自由市場能提升個體間的合作、創新、經濟成長、以及自由。一些人(如社會學家伊曼紐爾·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認為資本主義的樞紐在於一個能讓產品和服務於市場進行貿易的經濟制度,而資本產品屬於非國家的實體所有,在全球的規模之上運作。

  對其他人而言(如卡爾·馬克思),資本主義則被定義為一種在歷史上前所未見的社會關係,導致了勞工市場的產生,大多數人為了生活而必須出賣他們的勞力。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則主張,由於經濟自行組織的現象,沒有經過政府計劃和指引的經濟將會有更優越的效率和組織。許多人將資本主義作為市場經濟的同義詞。

資本主義經濟的特色

  擁護者和批評者們都同意資本主義擁有以下的特色:私營部分、私人所有權、自由企業、利潤、財富的不平等分配、競爭、自我組織、市場(包括勞工市場)的存在、以及追求私人利益。

  至於由政府大量干預經濟—包括由國家掌控生產工具的所有權—混合一些自由市場特色的經濟制度通常稱為混合經濟,而不是資本主義。如果政府干預的程度遠遠高過私人的決策部分,那麼這種經濟則被稱為中央集權。一些人如米爾頓·佛利民則反對任何政府對經濟進行的干預。依照一些定義方式,所有的發達國家都屬於資本主義制度,或者是根基於資本主義上的混合經濟制度。一些人則認為全世界已經結合為一個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制度,甚至是那些仍拒絕資本主義的國家,也都在一個全球性的資本主義經濟里運作。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之前,自然經濟的一個特點便是其生產規模在很長時期里沒有變化,其生產過程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完成。社會主要產品的生產、消費,一般不超過封建主領地或地方市場,這種自然經濟缺乏迅速擴張自己的內在動力。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不同了,列寧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規律是生產方式的經常改造和生產規模的無限擴大……資本主義企業必然超出村社、地方市場、地區和國家的界限。”無限擴大生產的傾向是資本主義產業的一個重要特征,為了獲得高額利潤,資本家必然會採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各種辦法。早在工場手工業階段,資本家就發現只要進行合理分工,就能使產品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而採用分工的辦法去生產,就應該有一個最起碼的產量規模。因此,通常是那些具有一定產量規模的生產工場會在市場競爭中居上風。進入大機器工業階段後,雖然資本家在降低生產成本方面可以用提高剩餘價值率的辦法,如降低工資延長工作時間等,但他們更多採用的還是擴大生產規模,以便採用效率更高的先進機器去生產。這種基於科學技術和規模經濟的方法更能使他們的產品成本不斷下降,這方面的作用和潛力要比降低工資的辦法大得多。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使投入工業企業的資本有不斷增長的必要,而競爭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規律作為外在強制規律支配每一個資本家。競爭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自己的資本來維持自己的資本。”一個資本家如果不試圖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就意味著將被市場淘汰。一個企業的生產規模越是擴大,就越是不會滿足於在國內市場範圍之內活動。廣闊的國外市場給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在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之後,其一半以上的工業品是要運到外國市場上去銷售的,而紡織品的外銷量更要占到其全部產量的80%。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的造船、化肥紡織機械產品一半以上也是為外國市場所生產的。正是這種世界市場上的激烈競爭,造成了一些規模巨大的企業集團。這些大公司無不把開拓國際市場作為自己生存的條件。

對生產工具的私人所有權

  資本主義的必要特征是以法規制度來確立和保護私人的財產,尤其是對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權。私人財產權在早期的法律制度便已存在,例如古羅馬,但對於這些權利的保護則較為困難,因為當時羅馬便沒有警察存在。羅馬和一些早期的制度經常逼迫弱者付費給有權勢的庇護人或貴族以換取保護。

  擁護者們主張,穩固的財產和法律制度使資本主義能促成:

  • 1、最大的獨立性;
  • 2、更清楚而確實的所有權;
  • 3、統一併整合全國的財產法規和財產資訊;
  • 4、藉由懲罰貿易中的詐騙行為來提升信任;
  • 5、藉由更正式而複雜的所有權書面契約,將能更輕易的分擔風險和公司中的所有權;
  • 6、藉由更多借貸的擔保項目,新的投資計劃將更容易借貸資金;
  • 7、更容易獲得可信度更高的借債信用歷史和財產價值的情報;
  • 8、強化財產所有權契約文件的代替性、標準性、和可移動性,替全國性的市場架構鋪路,並能使個人和公司實體更輕易的轉移財產。而這些全都能促進經濟的成長。

  與社會主義相較,資本主義堅持私人財產的個人所有權,特別是生產工具的私人所有權。資本主義的支持者經常強調,在生產工具不受政府控制的情況下,將能最大化經濟的生產力。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主張“在歷史上,生產工具的私有化程度,是和人類從動物狀況進化至現代文明的發展一致的”。在現代,每個國家裡的生產工具多多少少都有一部分歸政府所有,不過,只有絕大部分的所有權都歸私人擁有的經濟體系才能被視為資本主義。

私人企業

  在資本主義經濟里,絕大多數的生產能力都屬於以追求利益為目標的公司組織所有。這包括了一些早期經濟系統存在的組織如獨資企業和合伙公司。在資本主義體制里的非利益組織則包括合作社、存款互助社、和公社。

  資本主義制度更獨特的組織是法人,可以用作利益和非利益的用途。這種實體在法律上能如同自然人一般承擔法律責任,這也替公司的股東創造了獨特的優點,使股東只需承擔有限責任。

  特定形式的法人則由股東所有,股東在市場上買賣他們的股票。股票也將公司的所有權轉化為可貿易的商品—所有權的權利被分割為股票的單位,使它們更容易被買賣。這樣的股票貿易首先於 17世紀的歐洲出現,並從那時開始逐漸擴張和發展。當公司的所有權由許多股東分攤時,股東們通常能依據其持有之股份投票行使公司內部的權力。

  更廣泛的程度上,生產能力的控制權是屬於公司的股東們。在法律的限制和公司的財務能力內,每個公司的股東能決定要如何使用生產能力。在更大的公司里,公司的權力架構通常有一套等級制度或者管理的科層制度

  重要的是,公司的股東能取得公司所產生的利潤或收益,有時候是藉由股份紅利的制度,有時候則是藉由以更高的價位來售出他們所持有的股票。他們也能將這些利潤再次進行投資,進一步擴展公司的利潤和價值。他們也可以將公司變賣,賣出所有配備、土地、和其他資產,並分攤變賣所得的資金。賣出生產能力的所有權通常都是最大化的價格或是凈現值法的價格,以預估中未來公司能產生的利潤為基準。因此利潤的刺激將能促使公司的股東行使他們的權力以促進公司的生產能力。不同的股東也對這種刺激有不同的程度 —有些人會販賣他們所持有的比率,有些人則試著增加他們所持有的價值。無論如何,這種利潤的刺激總是存在著,許多人也將其視為是資本主義經濟能繁榮成長的主要因素。同時資本主義的批評者則認為這種給予公司股東的利潤太大,並使股東能夠名正言順地獲得勞工生產的所得,一些人則認為這種利潤刺激只能鼓勵股東去創造利潤—而並不一定會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一些人則指出,股東們為了獲取利潤,必須滿足其他人的需要才能使他們願意付費。而且,儘管在資本主義體制里非利潤的組織和公社也都能合法的進行生產,但人們通常都傾向於購買追求利潤的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

  當一個公司創立時,最初的所有人通常會提供一些金錢(資本)來購買或借貸一些生產的工具。舉例而言,公司會先購買或借貸一塊土地或一棟房屋,購買機械並雇用勞工(勞動力),或者由資本家自行提供勞動力。而勞工生產的產品則成為資本家的財產(在這裡“資本家”一詞指的是擁有資本的人,而不是支持資本主義的人)並且由勞工替資本家販賣產品,或者由資本家自行販賣,販賣所得的資金也屬資本家所有。資本家則向勞工支付勞動的酬勞,和支付其他的成本,並保留其餘的資金作為利潤。這些利潤可以用作許多方面,資本家可以此消費,或將其進一步投資在研發新產品或新技術上,或者以此擴張商業的版圖,以追求更多利潤。如果需要更多資金來擴展事業,資本家則會向他人借貸資金,並以信用保證會償還本金和利息

私利和利潤

艾茵·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认为一个人生命中的道德目标便是将追求个人的利益。
放大
艾茵·蘭德的客觀主義哲學認為一個人生命中的道德目標便是將追求個人的利益。

  個人對私利的追求是資本主義不可或缺的成分。在這樣的經濟制度里,“擁有土地和資本的物主們,以及他們所雇用的勞工們,都能自由使用他們的資源和勞動力進行生產以追求最大的利潤。”許多理論家如亞當·斯密和艾茵·蘭德認為個人對私利的追求能使整個社會變的更為富裕。亞當·斯密被廣泛認為是資本主義之父,他認為利己的行為比宣稱替“公共利益”服務的利他主義更有效率多了:

  “藉由追求他個人的利益,一個人將能更有效地提升這個社會。我從來沒看過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為了“公共利益”而干預貿易的人達成的。(國富論)”

艾茵·蘭德或許是最坦率支持資本主義里追求個人利益的了,她在Capitalism: The Unknown Ideal一書里寫道:

  “美國的富裕並非是由那些替公共利益犧牲的人所創造的,而是由那些追求各自利益和私人財富、具有生產力的天才自由人所創造的。”

  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米爾頓·佛利民也擁護資本主義里追求個人利益的重要性。他主張公司並沒有所謂的社會責任,唯一的責任就是替股東們增加利潤,只要不在過程中使用詐騙的行為即可。他主張公司在追求其利潤的同時,只要不使用詐騙和欺瞞的行為,就都能替這個社會帶來利益。佛利民並沒有主張公司不應該協助社會共同體,而是主張只要公司投入的是長期的事業那他們便會“貢獻資源給社會共同體的設施……”以“提升商譽”,以此來提升其利潤。其他一些資本主義的支持者則反對聚焦於自我利益上,例如美國全食市場Whole Foods Market)的首席執行官John Mackey在Reason雜誌的文章里談到,替顧客和社會服務是出自“愛”而不是自我利益。

  藉由對利潤的追求來達成自我利益是資本主義的必要特色。利潤是藉由販賣產品的所得高過其生產成本而獲得的。一些人認為追求利潤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馬克斯·韋伯主張“資本主義與對利潤的追求相同的,由刻意而理性的資本家們進行。”不過,那並非是資本主義獨有的特色,古代狩獵採集時期的社會也有交換和貿易的利益行為。在資本主義里,利潤是經濟成長的必要條件,成長的利潤部分又再次進行投資,而不是將其消耗掉。

自由市場

  “自由市場” 的概念在於所有針對貨幣、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決定都以自願為基準,免於受到強迫和詐騙的影響,這被看作是資本主義的必要特色。其他一些經濟制度則阻止個人擁有生產工具(包括利潤),或強迫必須共用之,同時一部分經濟的決定也受到強迫的影響,這都不能被視為是自由市場。在理想的自由市場制度里,所有的經濟決定都不能被強迫影響,相反地,它們是由個人之間互相貿易、談判、合作、和競爭來決定的。在一個自由市場里,政府或許會扮演保護的角色以阻止市場的參與者使用強迫力量,但並不會主動地進行干涉;這種情況被稱為自由放任。不過,一些人主張資本主義是可以與獨裁主義的政府並存的,或者一個自由的市場可以在沒有資本主義的情況下存在(參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個法律系統會承認並保護財產的權利,提供財產的所有人自由販賣他們財產的權利;如果沒有人願意購買那他們也有權利繼續擁有之。依據資本主義的標準理論,如同亞當·斯密國富論一書所主張的,當個人進行貿易時,他們通常更註重於評估產品的價值,而不是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如果產品沒有那個價值,那他們便不會進行貿易,保留他們評估認為價值更高的東西。這個概念也說明瞭在貿易中雙方都曾評估認為自己會因此獲利。

  在自由市場里,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是由買賣雙方的價格協議所決定的,而不是由政府所指定。這個價格是購買者願意支付購買商品的價格、和銷售者願意賣出其商品的價格,直接由供給和需求(以及貿易的數量)所決定。用抽象的概念來說,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的弧線的平衡點所決定的,代表了購買者會願意購買(和銷售者願意賣出)特定數量的產品的價格。在平衡點上的價格將會導致供給過多,在平衡點下的價格則會導致需求提升。當購買者願意支付的價格與銷售者願意賣出的價格一致時,貿易進行同時價格也因此決定。

纽约证券交易所。一个自由市场是由自愿的贸易所构成的,而没有政府的干预和管制。举例而言,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是由贸易双方而非政府所决定。
放大
紐約證券交易所。一個自由市場是由自願的貿易所構成的,而沒有政府的干預和管制。舉例而言,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是由貿易雙方而非政府所決定。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自由市場是件好事,經常被用以正當化政府干預市場的理由是所謂的“市場失靈”。市場失靈指的是那些市場無法有效提供或分配資源及服務的狀況(舉例而言,當市場沒有按照某些人理想中的情況分配物資時,市場經常被指責破壞了道德或社會公平)。一些人認為自由市場如果缺乏“完全情報”和“完全競爭”,那麼政府應該對此施加干預(參見完全競爭)。經常被舉出的市場失靈現象還包括了壟斷,市場資訊來源的壟斷(例如內線交易)、或是價格詐欺。透過自由市場機制決定的工資也經常被批評會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另外一個對自由市場的批評則是外部性的問題,外部性會導致市場其中一方的行為在未被察覺的情況下負面或正面的影響到了其他人,最常被舉的外部性例子是污染。整體來說,自由市場在醫療健保、失業率、財富不平等、以及教育等領域分配物資的表現經常被批評為市場失靈。同時,許多被視為是資本主義體制的政府也會在市場中施加價格管制,因此干預了自由市場的機制。這通常發生在經濟危機的時期,又或者是在一些被認為是有重要戰略位的產品和服務領域—例如電力產業在許多國家都受到政府的沉重管制。許多知名的經濟學家也分析了市場失靈,並且主張政府的確應該承擔起平衡這些市場失靈的工作,例如透過市場管制和補貼的計劃。

  然而,其他經濟學家,例如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以及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則大力反對政府對自由市場的干預。他們主張政府在經濟上扮演的角色應該要被限制,不該以“市場失靈”為藉口干預經濟自由。他們認為市場失靈只不過是一種錯誤的概念,被許多人用以正當化政府施加強迫干預的政治行為—例如平等主義的目標。這些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的干預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更多麻煩,甚至會造成與原先這些干預所要達成的目標完全相反的結果。這些擁護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並不反對壟斷,除非這些壟斷是透過強迫手段避免競爭才達成的(參見強迫壟斷),他們並且指出在歷史上的壟斷往往是由於政府的干預造成的,而不是由於缺乏干預。他們主張最低工資法條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失業,而取締內線交易的法條則會減低市場的透明度和效率,政府強迫施加的價格管制則會造成產品及服務的短缺。這些經濟學家通常是根基於實踐上的理論,但也有許多人是出自道德上的立場擁護資本主義,例如艾茵·蘭德便稱資本主義是唯一具有道德正當性的經濟體制。

  儘管通常會受到沉重的管制,金融市場能提供大規模的、標準化的、和更簡易的貿易債務、國際匯率、和對公司的所有權。農業、礦業、和能源業的生產也會有類似的改變。

  在人類歷史中市場一直存在著。在狩獵採集時期,人們通常以物易物交換他們的商品。貨幣的出現使得交換更容易進行,也讓中世紀的商品交易會得以繁榮發展。不過,每個社會(不同時間和地點)對於產品貿易的適當性都有各自的看法,也因此有時會對生產和特定產品的交易加以限制:要不是因為以這種限制來達成其他目標—例如穩固地方貴族/武士/首長的地位,就是因為認為特定產品能夠被貿易的概念是錯誤的。這些也都妨礙了真正的自由市場。

  即使在現代經濟里,政府也不允許市場在許多領域自由進行;不過與中世紀授與同業公會的特權為例相比較,對於價格的限制已經相當寬鬆了。大多數的經濟都混合了自由市場和非市場的制度。一些人認為資本主義並不一定等同自由市場,他們主張資本主義經濟的某些成分或是財產的權利會妨礙在貿易上的自由,其他人則完全否定“自由市場”的概念,主張自由市場是剝削性的、或是根本不存在。舉例而言,一些人認為透過自由市場而非政府所決定的工資是具有剝削性質的,主張那剝奪了勞工對於產品的所有權利,並且只能接受低廉的工資以賺取溫飽。然而,經濟學家則指出工資的減低就如同市場上的通貨緊縮現象一般:當勞動的價格下降時,那隻不過表示市場上對這種勞動的需求減低了,又或者是這種勞動的供給過多,所以造成了平均價格的下降。

經濟成長和流動

艾茵·兰德所著的《资本主义:未知的理想》一书。书名反映了“资本主义尚未被彻底实践过”的涵义,也因此仍是一个未知的理想。
放大
艾茵·蘭德所著的《資本主義:未知的理想》一書。書名反映了“資本主義尚未被徹底實踐過”的涵義,也因此仍是一個未知的理想。

  由貿易和財產作為核心角色的社會制度的主要目標之一,便是為了促進資本的成長。測量成長的標準方法是稱為GDP的國內生產總值產能使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以及生活的水平。

  在亞當·斯密的主張里,一個資本主義經濟保持並改良他們所儲藏的資本的能力是自由市場設定生產、價格、和資源分配的重心。一般認為在工業革命和現代資本經濟出現前,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額都相當低落,成長也較為緩慢。在那之後資本主義國家的成長則非常迅速。在工業革命之前一些國家便已有現代資本主義的特色,也擁有相較之下更高的生活水平,這些國家包括了前4世紀的古希臘文明、1世紀羅馬的義大利、和15世紀的北義大利。17世紀的荷蘭也是很好的例子,當時荷蘭的人均所得遠大於其他的所有國家,也達到了18世紀英格蘭的生活水平,但並沒有如英格蘭一樣達成了工業革命。

  一般也認為較高的GDP人均所得能提升生活的水平,包括滿足或改進食物、住宅、衣著、醫療、減少工作時數並使老年人得以免於勞動。這些都無法在GDP過低時達成。

  不過,經濟的成長並沒有被普遍認為是正面的,這種成長的負面影響被經濟學家稱為“成本的外部化”(參見外部性),除了別的以外,這些影響包括污染、對於傳統生活形態和文化的摧毀、疾病的散佈、為了資源或市場接觸而引發戰爭、。並產生了下層階級。在替資本主義辯護時,自由主義的哲學家以賽亞·伯林主張這些負面問題都不是資本主義所獨有的,也不是資本主義必然產生的後果。

  企業家的經濟和一個社會的“成長”所標誌的便是經濟的流動性,流動性代表了在構成社會—經濟的架構里的大規模改變。這種改變在人口間的收入和財富差距上相當明顯,也大幅改變了一個人一生真正能賺取權力。在標準的經濟學里,資本主義提供了個人更多的機會去從事新的行業或進行商業冒險,使個人有機會更快的致富。相較這種不穩定的經濟架構,封建制度和部落社會有著較穩定的財富關係。而平等主義的社會主義社會則將更多財富分配給社會利益用途,也因此減少了收入的流動性,尤其是對那些擁有資本並想以此貿易的人而言。

  不過,收入的大量變動並不一定代表著收入的流動性—有些人定期接收薪資,薪資也隨著工作年數增加,併在年老時退休,而這種變動在本質上並不一定代表 “流動性”。除此之外,許多勞工經濟學者主張,薪資的不穩定性代表風險轉移至勞工—尤其是特定的領域如農業勞工的身上,而使資本的所有人得以躲避風險。

自我組織

  資本主義的支持者指出這樣的經濟系統能夠自行組織成為一個複雜的系統,而無需外部的指引或計劃機制。這種現象稱為“自我組織”。諾貝爾獎得主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創造了“交易經濟”(catallaxy)一詞,意思是一個出於“自發秩序”市場,沒有中央控制(政府)的機構可以阻撓個人追求其目標的決定。不過,在大多數現代經濟里國家都引導某些程度的中央經濟計劃(如以國家的中央銀行設置基本利率),錶面上看來是企圖增加經濟的效率、減低經濟迴圈的易變性、和推動特定的社會目標,但即使這些有限的控制都會產生問題,因為要預測經濟在未來僅僅一年或兩年的狀況都是極度困難的。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便主張大蕭條是因為聯邦儲備系統的錯誤政策所造成的。

  一些經濟學家使用混沌理論主張,對長期的經濟發展作出預測是不可能的。他們的觀點分散了經濟計劃的本質,併發展為資本主義里的重要力量之一,主張資本主義允許嘗試各種的解決方法,而現實世界的競爭通常能找出解決新興問題的好方法。這些理論反對在計劃經濟里以中央計劃運作社會的方式,這種方式通常因為錯誤的預測而選擇了錯誤的解決方法。一個可能的例子便是索馬利亞的經驗,原先被嚴密管制的電信產業在政府垮臺後則“繁榮”的發展,而據報道指出這種繁榮正是因為缺乏政府的存在。

  古羅馬(尤其是共和國晚期至帝國初期)和宋朝的中國都有著一些資本主義的特色:沒有封建的封地、(微弱的)財產權利、一些經濟成長、和在當時相當先進的科技。許多爭論也聚焦於為何這些社會沒能產生他們的“工業革命”以達成現代的工業資本主義。一些說法認為這些國家都在他們的地區形成了壟斷,也缺乏與其他國家的競爭。於是統治階級開始變的自滿,而原本順利的制度則被翻轉以富裕某些特定的利益團體。許多新技術的發明都曾在歷史上諸多小國家競爭時出現過,如同在古希臘以及文藝復興的義大利,當時這些國家和城市都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地區。

什麼樣的經濟是“資本主義”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佛利民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主张资本主义是个人和政治自由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放大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中主張資本主義是個人和政治自由所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對資本主義的定義是“提供人類需求的產業是由企業方式所達成的”。在1920年他又提出了一個更廣泛的定義,這個定義包括了馬克思所言“上古”時期的商業和高利貸資本,以及藉由機會所製造的利潤(例如投機)—而不只是直接的商業行為 (Sayer 1996)。

  一些人則認為稱呼現代主要的產業經濟為“資本主義”是不正確的,因為這些經濟體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預。舉例而言,一些人宣稱美國的市場與“自由”仍相差一段距離,也因此稱之為混合經濟較為正確。不過一些人仍然認為美國的經濟是資本主義,而英國的經濟才是“混合經濟”,又或者香港的經濟是資本主義而美國的經濟是混合經濟等等,這取決於他們對於那些地區的經濟自由度的看法。依據經濟和商業歷史學家Robert Hessen的說法:

“徹底的自由經濟(真正的自由放任)從來沒有存在過,但政府權力對經濟活動的控制自從18世紀以來便急遽升高,尤其是在經濟大恐慌之後……今天的美國,昔日曾是資本主義的堡壘,但實際上是一個“混合經濟”,政府在沒有透明或一致的原則下對經濟實行補助或限制。”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也採取類似的定義,他們認為大多數現在的經濟體制都是偏差的資本主義—有時候被稱為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同樣的,一些人使用“自由放任資本主義”一詞來區分“普通的資本主義”,認為兩者存在差異。一些人則認為“自由放任資本主義”一詞是不必要的,因為一般對於資本主義的定義便已經清楚表明必須有“自由市場”貿易的存在。

  許多馬克思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綠色組織、和反全球化者則主張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由資本家階級擔任統治階級的社會,這些統治階級並不會扮演保護“自由市場”的角色,反而會優先保護那些資本的所有人和公司。諾姆·喬姆斯基主張:“資本主義根本沒有存在過。如果有,也早已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消失了。”,自由意志主義者和其他自由市場的支持者也可能會認同這種觀點。不過,即使在18世紀的美國,生產和銷售產品同樣被政府部門所管制,而且政府也對農業進行補貼,經濟的干預也持續在19世紀進行。

  世界體系理論的支持者則認為全球已經結合為一個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國家(如古巴)也都與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合作。

  主流的經濟學家們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目前的經濟體制已經脫離早期的“資本主義”形式,但一部分人也認為一些現代的經濟仍可以被稱為“資本主義”。

經濟自由度指數

  在經濟研究上有時也會使用頗具爭議性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兩個最著名的指數之一是由華爾街日報美國傳統基金會所發佈的,另一個是由加拿大的弗雷澤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所發佈的。兩個指數都試圖測量每個國家的經濟自由度,主要是以法規、政府干預程度、私人財產權利、和貿易自由為主。經濟自由度指數將“經濟自由”定義為“人民對於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銷售、和消費不受政府的強迫和約束”(這也被稱為自由放任)。

  他們以一些獨立組織如聯合國的資料來計算每個國家在不同項目上的分數,例如政府規模、稅賦比率、財產權利的安全性、自由貿易的程度、以及市場管制的程度。許多發佈的資料也被其他獨立的智囊機構用作研究資本主義與貧窮之間的關係。弗雷澤研究所主張實行資本主義越徹底的國家有著更高的國民所得、最貧窮的10%人口也有更高的所得、更高的平均壽命、更高的識字率、更低的嬰兒必死率、更多使用水資源的機會、和較少的腐敗現象。而資本主義國家和非資本主義國家間最貧窮的10%人口所占有的總收入比率也是相同的。一些人則強調資本主義里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小額貸款所發揮的功能。

資本主義和政治意識形態

  一些政治意識形態贊同資本主義:

  • 自由意志主義與古典自由主義一致,強調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和將國家的干預最小化。小政府主義的自由意志主義者認為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唯一角色是保護參與者的權利和防止暴力、偷竊和諸如污染之類的破壞。
  • 自由主義由於這一詞被廣泛的應用,並非每一個“自由主義”的政黨都支持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不過,絕大多數的自由主義政黨在20世紀里都將維持資本主義作為主要目標,並且將自由貿易作為主要的經濟計劃。
  • 保守主義根據各國的不同情況而有所差異。在西方國家,保守主義通常贊同保持當前的資本主義制度。但是很多在政治上自稱為保守主義的人在經濟上被稱作重商主義
  • 客觀主義,艾茵·蘭德所主張的一種哲學理論,主張在個人的道德上,資本主義是唯一道德的經濟體制,因為如果沒有不可剝奪的、理性的自由人,資本主義是不可能存在的。

  一些意識形態贊同一種混合的經濟形式,包括資本主義和國營因素:

  • 重商主義贊同在國內建立一個幾乎完全自由的市場,但是建議國家繼續介入到保護國內商業和工業中以反對外國競爭。參見:保護主義。商業大公司經常支持重商主義的形式,由國家補助國內企業與外國企業競爭。
  • 社會民主主義和社會自由主義支持廣泛的政府法規和部分的政府介入。在經濟問題上,社會民主主義者介於社會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者之間。他們認為政府有需要規範就業、貿易和勞力,有時也同意國有化一些特定的行業。(參見福利國家、政治自由主義)
  • 分產主義(distributism)希望一個擁有私人財產的經濟,並且幾乎所有人平分這些財富。這可以在一個以農業為主國家的發生。在這種經濟中,法律會限制合併以阻止更大的實體的產生。分產主義者贊同通過基層努力和合作來達到這個目標而不是國家的法規。
  • 法西斯主義,私人企業與政府緊密勾結,由政府控制生產工具並全盤主導經濟計劃,強調消除失業率通貨膨脹

  一些意識形態反對資本主義,並贊同共同協作的經濟:

  • 社會主義贊同在社會民主下更大範圍的國家控制。資本主義的一些領域或私有制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可以被保持在特定的部門中,但是工業和勞力則受到國家的控制以使得大部分的平民受益。
  • 共產主義進一步要求由政府或社會控制生產,並主張以民主的或革命的方式推翻資本主義體制,生產上實行“公有制”,分配上實行“按需分配”。共產主義者把社會主義看作是建立沒有國家和沒有階級的經濟形式的階段之一。

未來的資本主義

  在自由市場的概念上,許多人認為較少的稅賦、較小的政府規模、和較少的政府管制是越偏向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如果以政府的支出為計算政府規模的標準,那麼在過去一個世紀里,西方國家的政府都經歷了巨大的規模擴張。美國政府的支出在過去一個世紀里從占GDP的3-4%持續躍升至33%,直到1983年隆納·雷根總統任期時才停止增長。16個工業國家的平均政府支出從占GDP的8%躍升至45%。在美國,政府的非國防支出從1945年的11.5%提升至1983年的30%,並從那時開始一直維持穩定直到2003年(一些計算將國防支出排除在政府支出之外)。管制的法規也越來越多。因此,有人認為資本主義的程度在西方國家是顯著下降的。不過,自從1983年美國的非國防支出穩定化後,一些人如米爾頓·佛利民也表示希望這種趨勢能夠逆轉,朝向更資本主義的方向。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前主席阿倫·格林斯潘在2005年的一場演講中說到,他相信“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在歷經凱恩斯主義所帶來的長期管制後,已經藉由商業的撤銷管制而逐漸恢復了。

  其中一種解釋是西方國家已經逐漸避免管制各種市場失靈如污染、健保醫療、失業、財富不均、和教育。不過,支持較少國家管制的人,例如自由意志主義者、新自由主義者、和經濟保守主義者,仍然會主張有政府管制限制了經濟上的競爭、稅賦流至了擁有最多政治影響力的特殊利益團體、政府辦事效率沒有私營部分來的高、以及市場失靈是由政府管制所造成的—例如最低工資、公共學校等等。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資本主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光明888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5月10日 14:51 發表

美國的富裕並非是由那些替公共利益犧牲的人所創造的,而是由那些追求各自利益和私人財富、具有生產力的天才自由人所創造的。”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