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渠道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渠道(Credit Transm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目錄

什麼是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渠道

  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渠道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和減少會影響到銀行資產變化,使銀行的貸款供給增加或減少,從而影響到實際的經濟水平。由於銀行體系承擔著組織資金融通的任務,所以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渠道理論及模型[1]

  大量研究發現,信息非對稱性和市場摩擦問題的存在對信貸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產生了影響,引致企業外部籌資資金成本內部籌資機會成本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這種資金成本之間的差距成為信貸機制產生的重要原因。Stiglitz和Weiss(1981)認為,因為銀行無法清晰地辨別出信譽較差的借貸者,所以名義利率無法成為調控信貸市場均衡機制的有效工具。在一般情形下,銀行收益(π)是債券利息支付率(d)、貸款利率(iL)、存款利率(iD)、貸款額(L)、銀行日常開支(c)的函數,因此銀行的收益函數可以表示為:

  π = [(1 − d)(1 + iL) − (1 + iD)]Lc ………………(1)

  在上述銀行的收益函數中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隨著貸款利率的不斷上升,信譽較好的借款者因為不願意支付較高的利息而退出信貸市場,從而增加了銀行貸款投資組合的風險,出現了逆向選擇現象;另一方面,在較高的貸款利率水平下,願意貸款的借貸者出現違約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從而出現了道德風險問題。因此,當貸款利率上升時,由於貸款投資組合的風險加大,銀行預期收益並不會出現確定性的穩定增長,因為可能出現:\frac{\partial d}{\partial i_L}>0,從而導致預期收益顯著下降。即使信貸市場不存在顯著的信貸配給行為,信貸分配的變化對實際經濟也具有影響。

  由於上述原因存在,銀行可能放棄選擇利率作為貨幣政策工具以調節貸款供給和貸款需求之間的平衡,一種替代方法是提高對貸款者最低資格的限制,進而出現對借款者實行信貸配給。信貸配給的出現產生了信貸市場流動性約束,從而可能對實際經濟產生影響。

  在傳統的貨幣數量理論中,假設資產選擇模型中存在兩種類型的資產:貨幣債券,由於假設這兩種資產是可以完全替代的,因此企業或者經濟個體需要在這兩種資產之間做出選擇,並且將銀行貸款和其它形式的信貸作為債券的完全代替品。Bemanke和Blinder(1988)提出了更為廣泛的資產選擇模式,並且首先提出了貨幣傳導的信貸渠道。Bemanake和Blinder(1988)提出的銀行信貸渠道模型是對傳統IS-LM模型的擴展。在含有信貸傳導渠道的模型中,資產形式可以分為貨幣、債券和貸款三種,此時債券和貸款不是完全替代的,這樣就從貨幣市場債券市場中更為清晰地甄別出信貸市場,並且可以分析信貸渠道在傳導貨幣政策過程中的作用。

  假設將銀行部門引入到IS-LM模型當中,其中銀行持有的資產包括債券(B)、貸款(L)和超額準備金(G)。銀行的資產負債方程表示為:

  B + L + G = (1 − σ)D ………………(2)

  其中,σ法定准備金率,D是居民存款。

  因為銀行所提供的貸款額與其所持有的存款額、貸款利率及債券利率相關,所以銀行的貸款供給函數為:

  Ls = L(Bi,Li)(1 − σ)D ………………(3)

  其中,Bi為債券利率,Li為貸款利率。

  投資者在進行項目籌資的過程中,通常是在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之間進行選擇,並且受到當時的經濟狀況的影響,所以貸款需求函數為:

  LD = L(Bi,Li,Y) ………………(4)

  其中,r為經濟收入。

  當貸款需求與貸款供給相等時,信貸市場就達到了均衡:

  L(Bi,Li)(1σ)D = L(Bi,Li,Y) ………………(5)

  在IS-LM模型中,商品市場IS曲線的表述為:

  Y = Y(Bi,Li) ………………(6)

  在LM描述的貨幣市場上,貨幣供給是銀行準備金總額只與貨幣乘數m的函數,Ms=mR。貨幣需求為Md=Md(Bi,Y)。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相等時的方程為mR=Md(Bi,Y)。將貨幣市場均衡、信貸市場均衡以及IS等式相關聯,就可以得出CC關係式(commodity and credit):

  Y = Y(Bi,Li(Bi,Y,R)) ………………(7)

  CC曲線既反映了商品市場的情況,又包含了信貸市場的信息。貨幣政策信貸渠道的存在說明,當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時,一方面LM曲線向左移,從而利率上升,產出減少;另一方面,由於銀行貸款隨之下降,CC曲線(代表商品信用市場同時出清)也相應向左移,導致產出的進一步下降。

貨幣政策信貸渠道傳導不暢的原因[2]

  1.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微觀傳導機制的金融主體對貨幣政策反映不靈。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承擔了中央銀行和企業、居民的中介,在存款貨幣擴張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央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只有得到商業銀行的積極響應,並以信貸投放等形式加以貫徹,才能達到貨幣供給增加的效果。但是由於我國現行的金融體制存在諸多問題,商業銀行對貨幣政策的信號反應遲鈍,致使貨幣政策在金融機構中傳導受阻,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率結構不合理,商業銀行缺乏動力貸款。一是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差距過大。2006年8月,一年存款利率為 2.25%,同期貸款利率為5.76%,對個人貸款還可以上浮10%,銀行只拿出不到一半存款放貸便足可支付存款利息;二是準備金存款利率過高,截至 2006年7月底,商業銀行準備金方面,總準備金餘額一般在2.3萬億左右。按照1.89%的法定准備金利率,以及1.62%的超額準備金率,央行的年利息開銷在300億元上下,各大商業銀行均可坐享這部分收益。據社科院一研究人員的初步推算,僅工商銀行每年的準備金利息收入便可高達50億元以上。準備金存款利率過高,使金融機構放貸的惰性較強,往往將居民、企事業單位存款作為超額準備金存在中央銀行吃利息

  (2)過度強調風險防範,致使基層商業銀行活力不足,對貨幣政策反映不靈。一是嚴格的風險管理制約了基層行的信貸擴張能力。近幾年來,國有商業銀行逐步完善了信貸管理體制,但責任約束過度,其弱化了基層信貸人員的信貸擴張潛力及政策的傳導效果。二是管理體制滯後,削弱了基層行自主經營決策能力,導致基層商業銀行活力不足。作為實行一級法人高度集中管理的國有商業銀行總行,均制定了各自的信貸政策,將信貸重點投向資金流動性強、經營效益好、銀行收息率高的優勢重點企業,忽視了一大批有一定市場潛力且發展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私營企業,造成信貸投向集中。

  (3)不良資產比例過高,客觀上壓抑了商業銀行貸款積極性。根據2006年底的統計數字,中國主要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合計為4.54萬億元,為貸款餘額的 7.5%。為此,商業銀行對貸款條件等信貸制度作出嚴格規定,對放款進行嚴格約束,但在促進貸款、調動貸款積極性方面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

  (4)國有商業銀行的體制轉軌還沒完成,市場化程度還不高,傳統的運作模式與市場化模式相摩擦,大大消耗了銀行系統的能量,從而使貨幣政策的信號在銀行系統內衰減。目前仍然是直接的行政指令管理與間接管理並行,有些指導性的管理會演變為指令性的管理,從而也削弱了銀行的活力,運作模式和管理體制上的矛盾,往往會造成市場信號與政策信號的不一致,並引起銀行行為的紊亂和預期效果失誤,最終使貨幣政策的效果大受影響。

  2.企業的市場化程度不高。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貨幣政策傳導的客體,是貨幣政策傳導的微觀基礎,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是否能夠有效地作用於經濟主體,不僅取決於中央銀行、金融機構等金融部門,而且取決於企業行為的市場化程度。當前,我國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風險和利益約束機制不健全,且有相當一部分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差,經濟效益持續低迷,資金占用結構不合理,使用效果差,這些不僅影響了金融機構的經營績效,也弱化了貨幣信貸政策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3.居民個人對貨幣政策反映不積極。分析其原因為:受傳統消費觀念影響,居民超前消費意識不濃;受收入水平限制,居民消費難以擴大;受社會保障體制影響,居民儲蓄意願仍然較強;受消費環境制約,目前尚未形成新的消費熱點;受個人信用制度建設滯後影響,消費信貸難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響,居民的預期與貨幣政策意圖相悖,信貸難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響,居民的預期與貨幣政策意圖相悖。有關資料表明,我國儲蓄存款近三年分流的主要去向是股市、國債外匯資產等三方面,而增加消費的並不多。

完善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渠道應採取的措施[2]

     1.加快國有商業銀行內部體制改革,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逐步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國有商業銀行的成本約束和利潤考核機制,使國有商業銀行把利潤目標的實現與金融風險的防範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實現最佳利潤目標的同時,實現貨幣政策的順暢傳導。此外,加強金融監管,完善外部約束。在剝離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基礎上,對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指標的真實性進行檢查,撤銷少數難以救助的金融機構,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大力支持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加強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金融監管當局的協調協作

  2.推進企業改革,完善貨幣政策傳導的微觀基礎。企業是貨幣政策的最終作用對象,他們對貨幣政策反應的敏感性決定著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預算約束程度和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貨幣政策能否發揮效應。而長期以來國有企業的預算軟約束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效益低下,是造成我國貨幣政策傳導下游梗阻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支持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應儘快轉換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增強企業信用觀念,引入競爭機制成本約束機制,使企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投資主體

  3.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建立是疏通銀行與企業之間的關係,拓寬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渠道的關鍵。由於信息不對稱,加上中小企業自身規模與經營實力較小,銀行不願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因此,通過構建完善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一方面向銀行提供申請貸款的中小企業的真實信用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可能性。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可以考慮建立多層次的支持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體系。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可設計為由地(市)、省、國家三級機構分層次組成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擔保業務以地市為主,再擔保業務以省、國家為主。凡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市場和發展前景的、有利於技術進步創新的各類中小企業的銀行貸款,均可列入擔保範圍。在建立擔保機制的同時,也要保證擔保基金的充足和穩定,基金來源可以通過政府財政撥款、基金會員交納會費、向社會公眾法人單位募集資金、發行債券等多元化渠道籌資。

  4.大力開展消費信貸,改善公眾的預期,為貨幣政策的順暢傳導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國家一方面應著力縮小收入差距,減少低收入群體的比重,加大投資工具的宣傳力度,提高證券資產在個人金融資產中的比例;另一方面,應加快社會保障、教育、住房、醫療等多項制度的改革,引導居民的消費預期。只有努力改善消費和投資環境,通過發展對居民個人的信貸業務,擴大居民參與金融活動的深度,鼓勵金融創新,才能改變居民金融資產過度集中於銀行儲蓄的局面,增強對利率反應的敏感性,使貨幣政策產生預期的效應。

參考文獻

  1. 李惠傑.我國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渠道的實證分析[J]
  2. 2.0 2.1 崔秀榮.從微觀主體看我國貨幣政策的信貸渠道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鲈鱼,Vulture,Dan,泡芙小姐,wasd,Yixi,连晓雾,Gaoshan2013,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渠道"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