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結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利率結構(Interest rate structure/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目錄 |
利率結構是指利率體系中各種利率的組合情況。利率結構包括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利率的風險結構是指期限相同債券在違約風險、流動性和所得稅規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間的關係。利率期限結構是指債券的到期收益率與到期期限之間的關係。
關於利率的風險結構
利率的風險結構的決定因素是:
1、違約風險:信用工具的違約風險越大,利率越高。反之,利率越低。國債幾乎沒有風險,可以看成是無違約風險的債券。一般地,我們把某種有風險的債券與無風險的國債之間的利率差額稱為“風險補償”或“風險溢價”。
2、流動性:債券的流動性越強,變現越容易,利率越低。反之,流動性越弱,利率越高。
3、稅收因素:由於政府對不同的債券稅收待遇不同,因而利率也受影響。稅率越高的債券,其稅前利率也越高。
利率的期限結構是指不同期限債券的利率之間的關係。
利率與期限的關係有三種類型:
(1)水平型——說明利率與期限沒有關係;
(2)漸升型——說明利率是期限的增函數,期限越長,利率越高,期限越短,利率越低。
(3)漸降型——說明利率是期限的減函數,期限越長,利率越低,期限越短,利率越高。
經濟學家對利率的期限結構形成的內在機理進行分析,形成了期限結構理論,其中最主要的理論是預期理論。它對不同期限債券利率不同的原因的解釋在於對未來短期利率不同的預期值。
在中國,利率結構按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
存款利率包括企事業單位定活期存款利率、城鄉居民定活期儲蓄利率,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定活兩便和華僑人民幣儲蓄存款;貸款利率主要有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固定資產貸款利率和特種貸款利率。
②按對利率的管製程度劃分,有法定利率、基準利率、優惠利率、差別利率、同業拆借利率、各種有價證券利率和民間借貸利率。
③按借貸主體劃分,有銀行利率、非銀行金融機構利率、有價證券利率。
中央銀行利率又分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存款利率有法定准備率、備付金率、農村信用社在人民銀行特種存款利率;貸款利率有鋪底資金利率、基數貸款利率再貼現率,以及老少邊窮”開發貸款、地方經濟開發貸款和購買外匯額度人民幣貸款利率。
專業銀行利率有各種存款利率和各種貸款利率及優惠利率。非銀行金融機構利率有農村信用社利率、城市信用社利率、信托投資公司利率、財務公司利率等。有價證券利率有國庫券利率、金融債券利率、企業債券利率和銀行大額可轉讓存單利率、民間借貸利率。
以上利率按各自期限有不同的檔次。定期存款有 3個月,半年,1、2、3、5、8年等檔次利率;基本建設貸款有1、2、3年檔次利率。利率結構的簡單與複雜,取決於國家政策因素,但主要取決於國民經濟發展,尤其是金融業的發展狀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與多種經濟成分相適應,存在多種金融機構,利率結構比較複雜。1956年以後,隨著經濟的高度集中和經濟成分的單一化,利率結構相對比較簡單。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增加了利率檔次,基本理順了各層次利率之間關係,利率結構逐漸趨於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