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成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第三方物流成本(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st)
目錄 |
什麼是第三方物流成本[1]
第三方物流成本即為在第三方物流活動過程中,為了提供有關服務,要占用和耗費一定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貨幣表現。
第三方物流成本的構成[1]
第三方物流成本包括物流各項活動的成本,是特殊的成本體系。現代物流泛指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至終點及相關有效的全過程。它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管理。對於物流成本問題,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指導實踐,把物流成本管理提升到企業會計管理的高度,這樣才能納入到企業常規管理範疇之內。另一方面,從企業組織結構來看,有必要從根本上改變企業部門和職能的結構,成立諸如物流部、物流科等職能部門,如此才有可能對物流成本實行單獨核算,並對物流成本進行系統分析與控制。
具體而言,第三方物流成本主要由4項內容構成,即基礎設施成本、運轉設備成本、營運成本和作業成本。基礎設施成本在運輸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倉庫和配送中心的建設成本;運轉設備成本是指牽引機車、動力機械等運輸工具方面的投資,如汽車、集裝箱等;營業成本是指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能源、材料和人工等方面的開支;作業成本是指在第三方物流的作業過程中所發生的分揀、組配、裝卸、儲存等作業而發生的各類費用。
第三方物流成本的影響因素[2]
1.競爭性因素
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充滿了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除了產品的價格、性能和質量外,還包括客戶服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優質的客戶服務是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而高效的物流系統是提高客戶服務的重要途徑。影響客戶服務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訂貨周期:企業高效的物流系統必然可以縮短企業的訂貨周期,降低客戶的庫存,從而降低客戶的庫存成本,提高企業的客戶服務水平和企業的競爭力。
(2)庫存水平:存貨的成本提高可以減少缺貨成本,即缺貨成本與存貨成本成反比。因此,合理的庫存應保持在使總成本最小的水平上。
(3)運輸:企業採用快捷的運輸方式雖然會增加運輸成本,但是可以縮短運輸時間,降低庫存成本,提高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
2.產品因素
產品的特性不同也會影響物流成本。
(1)產品價值:一般來講,產品的價值越大,對其所需使用的運輸工具要求越高,倉儲和庫存成本也隨著產品價值的增加而增加。高價值意味著存貨中的高成本及包裝成本的增加。
(2)產品密度:產品密度越大,相同運輸單位所裝的貨物越多,運輸成本就越低。同理,倉庫中一定空間領域存放的貨物越多,庫存成本就越低。
(3)易損性:易損產品對物流各環節(如運輸、包裝和倉儲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特殊搬運:有些物品對搬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例如,對長大物品的搬運需要特殊的裝載工具;有些物品在搬運過程中需要加熱或製冷等,這些都會增加物流成本。
3.空間因素
若企業距離目標市場太遠,則必然會增加運輸及包裝等成本;若在目標市場建立或租用倉庫,也會增加庫存成本。因此,空間因素對物流成本的影響是很大的。
第三方物流成本控制方法[2]
企業不論規模大小,所擁有的物流資源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物流資源實現儘可能大的物流效果,第三方物流企業就必須做好物流計劃工作。物流計劃工作用數量形式反映出來就叫做物流預算。成本費用預算是物流預算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物流管理活動中,企業必須控制物流計劃的執行情況,把實際數據同原定的目標、計劃、預算、標準和定額進行對比,找出偏差,從中發現問題或潛力,採取措施加以糾正或修訂計劃,以提高物流活動的經濟效益。
第三方物流企業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標準成本控制、作業成本控制、質量成本控制和ERP成本控制。
1.標準成本控制
標準成本控制是以制訂的標準成本為基礎,將實際發生的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對比,提示成本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責任,採取相應措施,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其中,標準成本的制訂與成本的事前控制相聯繫,成本差異分析、確定責任歸屬、採取措施改進工作則與成本的事中和事後控制相聯繫。
2.作業成本控制
作業成本控制簡稱ABC法,是以作業為基礎計算和控制產品成本的方法。其基本理念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又消耗資源,生產導致作業發生,作業導致間接成本的發生。
3.質量成本控制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保持或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所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因產品或服務質量未達到規定水平所發生的一切損失。質量成本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預防和檢驗成本;二是損失成本:
質量成本控制首先要確定最優質量成本,並以此作為質量成本控制的總目標;其次要建立質量成本管理的組織體系;最後要計算和分析質量成本差異。
4.ERP成本控制
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應用基礎上,結合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手段的管理平臺。ERP是集企業管理理念、業務流程、基礎數據、人力和物力資源、電腦硬體和軟體、網路資源於一體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將企業內部所有資源整合在一起,對採購、生產、成本、庫存、分銷、運輸、財務和人力資源等進行規劃,以達到最佳資源組合,取得最佳效益。
第三方物流成本分析方法[2]
1.比較分析法
(1)橫向比較:把企業的不同部門、不同作業環節的成本費用分別計算出來,然後進行橫向比較,看哪部分發生的費用最多,查明原因,改進管理方法,以便降低企業成本。
(2)縱向比較:把物流企業歷年的各項費用與當年的費用加以比較,如果增加了,再分析一下為什麼增加,在哪個地方增加了,原因是什麼。
(3)計劃與實際比較:把企業當年實際的成本費用與原來編製的成本費用計劃進行比較,如果超支了,分析其原因何在。
2. 排除法
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有一種方法叫活動標準管理(ABM),它把相關物流活動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有附加價值的活動,另一類是無附加價值的活動。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如果能採用直達送貨的方式,則不必倉儲,排除或儘量減少物流中的無增值作業,節約物流費用,提高成本的直接追溯性。
降低第三方物流成本的途徑[1]
降低第三方物流成本是企業可以挖掘利潤的一片新的綠地,物流成本的降低成為企業獲得利潤的重要方面。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降低物流成本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加以實現:
(一)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一切物流活動和物流設施趨於合理,以儘可能低的成本獲得儘可能好的物流服務。根據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理論,物流的各個活動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長,若不綜合考慮,必然會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大,造成物流費用的極大浪費。對於一個企業而言,物流合理化就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關鍵因素,它直接關係薊企業的效益,也是物流管理追求的總目標。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據實際的流程來設計、規劃,不能單純地強調某環節的合理、有效、節省成本。
(二)物流質量
加強物流質量管理,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徑:這是因為只有不斷提高物流質量,才能減少並最終清除各種差錯事故,降低各種不必要的費用支出,降低物流過程的消耗,從而保持良好的信譽,吸引更多的客戶,形成規模化的集約經營,提高物流效率,從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質量內涵豐富,其主要內容有:
1.商品質量。商品質量指商品運送過程中對原有質量(數量、形狀、性能)的保證,儘量避免商品的破損。
2.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服務質量指物流企業對客戶提供服務,使客戶滿意的程度。如第三方物流企業採用CPS定位系統,能使客戶對貨物的運送情況進行隨時跟蹤。由於信息和物流設施的不斷改善,企業對客戶的服務質量必然會不斷得到提高。
3.物流工作質量。物流工作質量是指物流服務各環節、各崗位具體的工作質量。這是相對於企業內部而言的,是在一定標準下的物流質量的內部控制。具體的控制是物流工作質量指標,包括運輸工作質量指標、倉庫工作質量指標、包裝工作質量指標、配送工作質量指標、流通加工工作質量指標及信息工作質量指標等。
4.物流工程質量。物流工程質量是指把物流質量體系作為一個系統來考察,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對影響物流質量的諸要素進行分析、計劃併進行有效控制。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體制因素、設備因素、工藝方法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具體的物流工程質量指標有:運輸工程質量指標、倉庫工程質量指標、包裝工程質量指標、配送工程質量指標、流通加工工程質量指標及信息工程質量指標等。
物流質量管理與一般商品質量管理的主要區別是:它一方面要滿足生產者的要求,使其產品能及時準確地運送給用戶;另一方面要滿足用戶的要求,按用戶要求將其所需的商品送達,並使兩者在經濟效益上求得一致。
(三)物流速度
提高物流速度,可以減少資金占用,縮短物流周期,降低存儲費用,從而節省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速度可以通過加快採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的速度,縮短整個物流周期,提高資金的利用率。美國的生產企業的物流周期平均每年16—18次,而我國目前還不到2次。也就是說,生產同樣的物品,我們需要的資金是美國的8—9倍。由此可見,在我國,通過提高物流效率來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