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提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生產力質的躍遷,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推動力。[1]
“新質生產力”是為了凝聚經濟發展共識提出的一個新方向。“新”指的是新技術,一方面帶來更多新模式、新產業,另一方面解決傳統產業效率問題或瓶頸;“質”就是高質量,新技術將帶來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當前以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合成生物學等新一輪科技革命中,要形成這樣一種共識——減少重覆產能建設,提前把握、緊抓未來產業的新方向是非常重要的。[2]
娃哈哈集團總經理宗馥莉表示,“新質生產力”強調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傳統產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娃哈哈從最早期整線引進國外生產線到自主集成自動化生產線,直至自行設計規劃智能工廠,在生產方面建立了國內第一條數字化與智能化飲料生產線,打破各個設備的信息孤島,實現了生產數據互聯互通。
新質生產力的一般性特征[1]
相對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呈現出顛覆性創新驅動、產業鏈條新、發展質量高等一般性特征。
顛覆性創新驅動。傳統生產力推動的經濟增長是依靠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大量投入的水平型擴張,不僅嚴重依賴要素投入,而且生產力發展速度和經濟增長速度都較為緩慢。新質生產力驅動的產業發展降低了自然資源和能源投入,使經濟增長擺脫了要素驅動的數量型擴張模式。而且與傳統生產力的發展依靠漸進型的增量式創新不同,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源自基礎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對原有技術路線的根本性顛覆,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批顛覆性技術群。隨著這些顛覆性技術的逐步成熟,就會形成相對於傳統產業而言全新的產品、生產資料、零部件和原材料,使人類可以利用的生產要素的範圍極大擴展,使產業結構、增長動力、發展質量發生重大變革。
產業鏈條新。顛覆性的科技創新改變原有的技術路線、從而以全新的產品或服務滿足已有的市場需求或者創造全新的市場需求,在這一過程中它會帶來產品架構、商業模式、應用場景的相應改變。產業鏈條表現在鏈條的環節構成與鏈條不同環節的地理空間分佈兩個方面,顛覆性科技創新會使這兩方面都發生重大改變。一方面,新的產品架構、商業模式的出現,使產品或服務生產和交付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基礎設施等發生根本性改變。例如,新能源汽車以電池、電機、電控系統替代了燃油汽車中的發動機、變速箱;另一方面,生產這些新的原材料、零部件的國家和企業及其所占市場份額也發生巨大變化,從而改變產業鏈各環節的地理空間分佈。
發展質量高。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會全方位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立。一是提高生產效率。顛覆性技術中有很多是通用目的技術,具有強大的賦能作用,一方面會使勞動資料的功能顯著提升,另一方面還會優化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組合,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例如,機器人、人工智慧技術替代許多原本由人工完成的工作,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使生產的效率、精度、良品率都顯著提高。二是增加附加價值。一方面,新質生產力所形成的新產品新產業技術門檻高,掌握新技術的企業數量少,市場競爭不激烈且在產業鏈中具有更大的話語權,因此可以實現更高的增加值率;另一方面,新質生產力創造迎合了用戶(包括消費者與企業)以前未能滿足的潛在需求,開闢了新的市場,帶來新的產業增長空間。三是減少環境影響。不可忽視,工業化對自然生態造成了巨大壓力,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需求不斷增長。新質生產力更有力地發揮科技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用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替代自然資源、能源等傳統生產要素,並能夠使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副產品迴圈利用,減少產品生產和使用對生態環境的損害,形成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改善的和諧併進。優美的生態環境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也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真正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新質生產力的時代特征[1]
馬克思指出“勞動生產力總是在不斷地變化” 。一方面,生產力劃分了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時代,如農耕技術、蒸汽機和發電機、電腦分別對應著農耕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另一方面,每一個時代也具有該時代特有的新技術、新要素、新產業,生產力具有時代特征。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深入突進,顛覆性技術群包括數字技術、低碳技術、生物技術等,其中顛覆性最強、影響力最廣的是數字技術與低碳技術,推動當前的新質生產力呈現數字化、綠色化的特征。
數字化。當前新一代數字技術迅猛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獲得廣泛應用,催生出一系列新產業並向廣泛的產業部門全方位滲透、融合,區塊鏈、擴展現實、數字孿生、量子計算等新一批數字技術也在積蓄力量,有望在不遠的將來釋放出推動經濟增長的力量。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數字技術與產業技術、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予生產力數字化的時代屬性。大數據、晶元等新型數字產品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傳統的生產設備、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也不斷提高。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設備、場景和人接入互聯網,數據的生成速度越來越快,泛在連接的網路基礎設施、不斷增強的演算法和算力使得對海量數據的傳輸、存儲、處理、利用成為可能,數據進入生產函數,成為新的勞動對象,並通過與生產工具的高效結合,實現生產力的巨大躍遷。同時,這也要求勞動者不斷提高數字素養、數字技能。
綠色化。工業時代的生產和生活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其在加工、燃燒、使用過程中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和其他污染物,造成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從而影響人類的持續生存和發展。為應對這一問題,世界主要國家簽署了致力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控制累積排放量的《巴黎協定》,許多國家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一方面,要推動新能源技術、節能技術、碳捕獲、碳封存技術等低碳技術的突破,另一方面,要將低碳技術轉化,打造低碳化的能源系統、生產系統、消費系統,實現整個社會生產和生活的低碳化。
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機制[1]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顛覆性創新形成的新勞動資料、新生產工具、新勞動對象的物質形態表現為國民經濟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這些新興產業具有不同於傳統產業的新技術、新要素、新設備、新產出,蘊含著更巨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具有更高的發展質量。因此,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既要加強科技創新驅動力,又要加快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
創新驅動:推動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新質生產力不是由一般的科技創新推動,而是由具有顛覆性且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廣泛而深遠的科技創新所推動。顛覆性創新在它的早期階段,所形成的新技術新產品在性能和價格上無法與既有的技術和產品相競爭,但是它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代表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方向,一旦越過臨界點就會釋放出改變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巨大力量。而且現在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基礎研究轉化周期明顯縮短,國際科技競爭向基礎前沿前移”,因此基礎研究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與沿著現有技術路線的增量創新不同,科技創新的不確定性大,無法在事前準確預測哪個領域會出現技術突破,無法準確判斷技術突破的重要性、不同技術路線的前景、應用領域和商業化的時間,因此原有面向增量型技術創新的科技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應當更加鼓勵科學家們憑興趣和能力選擇研究方向,而不是由政府部門確定具體的科研項目,同時不能再沿用增量型創新階段“以成敗論英雄”的科研評價方式,要允許科學家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出現失敗。
產業基礎: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當前沿技術或顛覆性技術進入成熟階段、形成的產品大規模生產時就形成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具有較大的規模,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處於快速增長的軌道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不僅形成新的日益強大的產業部門,而且許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產品具有廣泛的用途,通過在其他產業的應用、與其他技術和產品的融合,能夠使既有的產業部門發生效率和質量變革,從而也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重大科技創新的不斷突破,也需要市場的拉動和相關配套產業的支持。我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能夠給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以有力的市場支撐,齊全的產業門類、完備的產業生態構成了戰略性新興產業供應鏈形成和高效運轉的基礎。近年來我國的光伏組件、風機設備、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動力電池、互聯網服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均蓬勃發展,進入世界領先位置甚至成為最大的生產國。
未來佈局:加快推進未來產業的前瞻佈局。未來產業是指由處於探索期的前沿技術所推動、以滿足經濟社會不斷升級的需求為目標、代表科技和產業長期發展方向,會在未來發展成熟和實現產業轉化並形成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支撐和巨大帶動,但當前尚處於孕育孵化階段的新興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比,未來產業處於產業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更靠近科技創新,產業的成熟度更低、不確定性更高。在未來產業賽道上,世界各國處於相同的起跑線上,都面臨相同的不確定性,因此成為後發國家“換道超車”的重要領域。從科技創新到未來產業再到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連續的光譜,但未來產業已進入商業化開發階段,如果不及早進行佈局,一旦當產業到達爆髮式增長的拐點時,就會由於前期人才積累不足、工程技術進展慢、產業配套弱、市場開發不力而被甩在後面。因此儘管未來產業的不確定性更高、投資回報期更長、風險更大,也必須及早進行佈局。同樣由於高度的不確定性,支持未來產業的政策需要做出重大改變,應從原來選擇特定技術路線加以支持的作為“跟隨者”所採取的方式,轉向政府進行方向引導、市場支持,更多地鼓勵市場微觀主體的科技創業和對技術路線、應用場景的“試錯型”探索。我國市場主體多,能夠在多條不同的技術路線上試錯,而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又給每條技術路線提供了充分的市場需求支撐。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政策的著力點應放在以下方面:一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統籌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等多領域,培育形成適應新質生產力的勞動力隊伍。二是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是勞動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建設大型科學裝置和公共科研平臺,推動連接、算力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並推動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加強適應人的更高發展需要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三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科技政策、產業政策轉型,促進資本、數據等關鍵生產要素更充分的流動,形成各種政策以及政產學研用金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合力,激發市場微觀主體創新、創業和投資於新興產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四是加強國際合作。鼓勵國內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前沿科技領域開展國際合作,大力吸引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和新興產業企業;積极參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推進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推動先進技術、數據、高技術產品和服務的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
新質生產力和人才動能[3]
人才是引發質變的關鍵
產業迭代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新質生產力必須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類腦智能、數字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路、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推進跨界融合,延長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
人才隊伍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資源。生產力是一個複雜系統,其基本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勞動者是其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人才隊伍的素質和水平直接決定生產力的能級。人才隊伍的素質提升,是伴隨內涵提升和結構優化的漸變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但正是人才隊伍的量變過程催生了生產力的質變。
以“質”為關鍵,搭好引聚創新人才的“大舞臺”。人是新質生產力的創造者和使用者。在當前嚴峻複雜的內外形勢下,當務之急就是想盡辦法激活創新主體,充分發揮企業和人才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使之成為創新要素集成、創新成果轉化的生力軍。要激發創新主體內生動力,拓寬科技創新與市場資源、社會需求的對接渠道,全面深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更多創新人才成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引領者、推動者、見證者。
栽好招才引智的“梧桐樹”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歸根結底要靠創新人才。要堅持以產業升級為方向,以科技創新為關鍵,以人才資源為根本,在求“新”求“質”中廣泛集聚創新人才。
以科技創新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須堅持以打造創新型人才為導向,研究制定招才引智的創新人才政策,推動創新要素向重點地區集中、產業集群向重點園區聚集,優化產業集聚佈局,推動和實現科技創新人才由“單打獨鬥”變為“攥指成拳”。
立足區域發展實際,栽好招才引智的“梧桐樹”、打通促進創新的“快車道”、拆除阻礙創新的“籬笆牆”,壯大新興產業人才新群體、領跑新賽道、創造新優勢,讓創新人才的“關鍵變數”轉化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最大增量”。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當前,世界產業能力競爭、高科技能力競爭、市場能力競爭空前激烈,人才成為應對這一系列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須立足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領域和行業,實行緊缺人才清單制度,靶向引進一批“高精尖缺”創新人才和團隊,提升引才精準度和產業適配度。把握人才全球化新趨勢、新特點,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推動人才國際交流合作,構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機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著力培養創新拔尖人才
新形勢下,全社會要共同發力、協作配合,按照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新標準和新要求,切實做好高水平人才的培養工作。
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弘揚科學精神是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前提和保證。要通過對科學的理性精神、求實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宣傳,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科學、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環境和氛圍。要使學校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引導新一代年輕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科學思維,堅定科學精神,努力為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攻堅克難、勇攀高峰。
堅持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高校應適應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對人才市場需求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實施專業結構調整優化和內涵提升,提高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的匹配度;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需要,加快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文科專業、文科與理工農醫科的深度融合;優化專業課程設置,增設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技能等新技術相關的課程,培養學生數字素養和數字技能。
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協同。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推動行業產業參與高校專業培養方案設計和實施,把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對高水平人才的要求及時傳導至人力資源供給單元,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與人力資源的協同發展。推進校企協同育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骨幹企業要創新訂單式培養模式,共建實訓基地平臺,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專門人才。
著力培養創新拔尖人才。創新拔尖人才是勞動者群體的“火車頭”,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最具戰略性的人才資源。加強相關立法工作,做好頂層設計,前瞻性地制定和實施我國創新拔尖人才戰略規劃,完善“揭榜掛帥”“賽馬”“闖關”等各項制度安排。深化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協作機制,整合科研資源、教育資源、行業資源、社會資源、國際資源,培養一批站在國際前沿的創新拔尖人才。發揮高校作為培養創新拔尖人才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的選拔和培養,打破路徑依賴和學科壁壘,探索學科交叉融合和競賽競技育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新質生產力當前的表現形式[4]
根據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並聯繫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當前新質生產力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數字生產力”——當前數字技術引發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產生髮展。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產生的新質生產力主要表現為“數字生產力”。“數字生產力”指通過數字技術融合其他生產要素,創造滿足社會需要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的能力,是生產力要素即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三位一體”的數字化結果。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數字生產力發展,深刻指出,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各國競相制定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出台鼓勵政策,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這一重要論述,充分說明“數字生產力”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之深、作用之大。
“綠色生產力”——在綠色、低碳理念和新能源技術不斷發展影響下,“綠色生產力”正加快形成。“綠色生產力”是一種可同時提高生產力水平和環境績效,實現社會與經濟全面發展,從而持續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的能力。這是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將發展生產力和保護生態環境有機結合、促進產業經濟綠色轉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產生的。它要求綜合應用適當的生產力和環境管理工具、技術和科技,既可減少組織活動、產品和服務對環境的影響,又可提升收益率和競爭優勢,實現社會與經濟全面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強調“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這些論述,充分體現了“綠色生產力”的科學內涵。
“藍色生產力”——依托海洋科技、不斷走向深藍、實現海陸迴圈,“藍色生產力”正加快顯現。“藍色生產力”是通過推進海陸暢通迴圈,實現海陸資源互補、海陸產業關聯,推動海陸經濟一體化外溢出的新的社會生產力。發展“藍色生產力”關鍵在於通過協調海洋與陸地之間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藍色海洋經濟發展,提出“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海洋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推進海洋經濟轉型過程中急需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加快打造深海研發基地,加快發展深海科技事業”等重要論述,為我國發展海洋經濟、發展“藍色生產力”提供了遵循。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三大關鍵舉措[5]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讓新質生產力的三要素實現更高水平的升級,更需要讓生產關係更好地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其中,前者主要體現為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後者主要體現為更高質量的制度環境和營商環境。具體而言,可以重點從三個方面做好工作。
統籌科技、教育、人才三大戰略,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提供強力科技支撐。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的根本差別就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而人才培養的目標需要通過強化教育才能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教育、人才三大戰略統籌實施,才能切實提升科技創新的速度,為新質生產力提供科技支撐。
進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提供適宜的制度保障。良好的制度環境才能促使企業和居民個體具有充分的活力,並且保障生產要素在企業間、行業間、地區間實現高效率配置。通過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能夠更好地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提供適宜的營商環境和制度保障,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穩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為新質生產力的成型、成勢掃清結構性障礙。當前我國經濟存在總需求結構失衡、供給結構失衡、收入分配結構失衡等經濟結構失衡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企業和居民等經營主體難以做出最優決策,會阻礙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從而不利於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為了讓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更好地相適應,近年來黨中央相繼實施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新舉措。這些新舉措有助於掃清新質生產力形成過程中所面臨的結構性障礙,從而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推動我國經濟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須在五方面有新提升[6]
新質生產力是傳統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由於生產力構成要素的質的提升而呈現出的更為先進的生產力形態。新質生產力之“新”,就在於是對傳統生產力的整體性升級與躍遷。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是生產力的基本要素,科學技術、管理等也是生產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意味著這五方面要發生新變化,有著新提升。
第一,勞動者素質的持續提升。持續提升素質的高素質勞動者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最本質要求。勞動者是全部生產力構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沒有勞動者,科學技術不會出現,先進的生產工具也都是一堆廢物。高素質的勞動者與高水平的生產力是相匹配的,沒有高素質的勞動者一定不會出現高水平的生產力。
第二,勞動資料改進與廣泛應用。勞動資料是劃分經濟時代的標誌,馬克思這樣說:“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的內容很豐富,在生產工具、基礎設施和能源設施三大類勞動資料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舊的落後的生產工具會逐漸被新的先進的生產工具所代替,生產工具的進步代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與人類社會的進步,三次工業革命就表現為生產工具的突飛猛進。
第三,勞動對象的不斷擴張。勞動對象是勞動者通過勞動資料將勞動施加於其上的東西,是被勞動直接加工改造的對象。最初的勞動對象是自然界物質,但並不是所有的自然界物質都是勞動對象,只有進入生產過程的自然界物質才能成為勞動對象。如果實現了某一領域的重大突破,未知領域轉變為已知領域、未知自然界物質轉變為已知自然界物質併進入生產過程,這無疑會出現新質生產力。
第四,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構成要素。生產工具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程度的測量器,而科學技術是生產工具的靈魂。沒有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會有先進的生產工具的出現,也就不會出現生產力水平的提升與人類社會的進步。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科技創新不是一般性的科技創新,而是具有巨大潛力的基礎科學、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的創新。這些重大科技創新將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進而為經濟社會帶來深刻而持久的變革。
第五,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的作用在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要,成為生產力的構成要素之一。在各種要素一定的情況下,生產活動能夠取得什麼樣的結果與管理活動有密切關係,生產力的狀況直接取決於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是生產力中最為抽象的要素,是一種無形的“黏合劑”,將各種生產力構成要素聯繫起來。“人”是生產力的本質,人類誕生之時就具有社會性,通過生產關係聯結起來構成人的“集體組織”,只要有集體組織存在,就需要管理活動,只有通過管理才能使所有個體達成一致,實現單個個體無法實現的目標。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