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貸投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國際信貸投資是指由一國政府、銀行或國際金融組織向第三國政府、銀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提供借貸資金,後者要按約定時間還本付息的一種資金運動形式或投資形式。
國際信貸投資的特點[1]
1.規模大、分佈廣
國際信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規模大、分佈廣。歐洲貨幣市場的規模在20世紀70年代的年均增長率為20%以上,個別年份達到50%左右,80年代以後其規模增速更是大大超前。從地域分佈看,國際信貸活動遍佈世界各地。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通訊設備的應用,極大地縮短了信息傳遞、處理的時問,為國際信貸資金的流動提供了迅捷的途徑,開闢了廣闊的空間。在世界上的各個地區,分佈著一些聚集著跨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城市,這些城市形成了一個個相對的金融市場中心,整個國際金融市場已經聯為一體。
2.資金流動多方向
以往信貸資金一般由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現在資金流動已經是全球性的,發達國家之間信貸往來頻繁,發展中國家之間同樣在相互融通資金。資金流動互相交叉,錯綜複雜,表現為資金流動的多方向。
3.借貸貨幣多種
類20世紀70年代以後,西歐各國、日本的經濟發展迅速,增速大大超過美國。這些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大大加強,美國的經濟地位受到削弱。各國經濟實力的相對變化,使得馬克(歐元)、日元等貨幣的地位得到提高。目前,世界各國可以藉助於可以自由兌換的40多個國家的貨幣進行國際信貸活動,經常使用的有10餘種。此外,複合貨幣也被用於借貸業務中。
4.借貸形式多樣化
二戰以後,國際金融組織、銀團,以及各國政府的對外援助性貸款不斷發展。大宗長期銀行借貸,大都採用銀團貸款的方式。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各國政府的對外援助性貸款一般金額較大,利率較低,有些甚至是無息的、含有一定程度的贈予成分,期限也較長。一些最不發達國家主要的國際信貸資金來源是發展援助性貸款。
國際信貸投資的分類[2]
(1)政府貸款。亦稱外國政府貸款或雙邊政府貸款,是指一國政府利用其財政資金,向另一國政府提供的具有援助性質的、期限較長、利率較低的優惠性貸款。政府貸款是以國家政府的名義提供與接受而形成的,其通常建立在兩國政治關係良好的基礎上。政府貸款是各類國際信貸中優惠程式最高的一種,其有以下幾個特點:利率較低,含有一定贈予成分;還款期長,並有一定寬限期;貸款的程式較複雜,有時還規定一些附加條件,如要求借款國將全部或部分貸款用於購買貸款國貨物等。
(2)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國際金融組織可分為全球性和區域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兩種,前者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國際清算銀行等;後者有亞洲開發銀行、泛美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等。這些國際金融機構的共同特點是,由許多國家政府參加、並向特定的對象國政府提供優惠性的多邊信貸。
(3)國際商業銀行貸款。是一國借款人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向外國貸款銀行借人的貨幣。根據貸款協議中約定的貸款時間長短不同,國際商業銀行貸款可分為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根據一筆貸款交易中參與銀行數量的不同,國際商業銀行貸款可分為獨家銀行貸款和銀團貸款;根據在貸款期內貸款利率是否定期調整,可分為固定利率貸款和浮動利率貸款;根據借款人是否提供但保,可分為有擔保貸款和無擔保貸款;根據貸款協議實施方式不同,可分為定期貸款、可展期貸款和迴圈貸款。國際商業銀行貸款與其他國際信貸方式相比,具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資金使用比較自由,貸款銀行一般不加以限制;二是信貸資金供應較為充足,借款手續較為簡便;三是貸款條件較為苛刻,貸款利率較高。
國際信貸投資的作用[3]
(一)國際信貸有利於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的貿易額與貿易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各國的出口貿易中機器設備,特別是大型成套設備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各國紛紛提供出口信貸等手段作為刺激出口、提高本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借款國利用國際信貸引進技術和設備,提高本國產品的質量,加強出口商品的競爭力,進一步促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在國際間的信貸業務中,借款國可以通過國際銀行、各國政府、國際金融機構或非金融機構等多種途徑,不受約束地多方面籌措巨額資金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活動。
(三)國際信貸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許多發展中國家為了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作後盾。因此,這些國家一方面吸收國際直接投資;另一方面利用國際信貸利率比較優惠、貸款期限比較長,而且有一定援助性質等特點,大量利用國際信貸資金髮展本國經濟。
(四)國際信貸為發達國家的資金提供了出路
發達國家可以利用向發展中國家借款的機會,實現商品和資本的輸出,調整國內的生產和就業等經濟問題,並通過信貸方式達到對其資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五)國際信貸有利於跨國公司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跨國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其迅速發展是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據統計,跨國公司的資本來源中除自有資本的轉移外,還有大量的外來資本來源於銀行。有時,跨國公司也根據需要將暫時閑置的資金投入到信貸活動中去。跨國公司既是國際信貸資金的使用者也是提供者。
(六)國際信貸有利於調節國際收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其會員國提供資金,有助於改善借款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可以起到穩定該國對外匯率的作用。國際信貸雖然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從根本上說,國際貨幣信貸體系是維護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根本利益的。西方國家轉嫁經濟危機的行徑使得某些發展中國家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發展中國家因而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此外,國際信貸需要支付利息,所以受債權國財政與貨幣政策變化的制約和國際市場動蕩的影響,而且利率風險大,信貸也會使借款國加重財政負擔。
國際信貸投資的方式[1]
1.按照借貸資金的來源和性質劃分
包括政府貸款(亦稱國家貸款、外國政府貸款或雙邊官方援助性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或稱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國際銀行貸款(或稱商業銀行貸款)、聯合貸款和混合貸款等。政府貸款指兩國政府問簽訂的優惠性財政資金貸款,多數為建設項目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指從事國際金融業務的機構,向借款國(一般是成員國)提供的貸款。國際銀行貸款,指一國國內機構向國外的商業銀行以借貸方式籌措的資金。該種貸款的期限多為中短期,一般沒有寬限期或者寬限期很短。國際銀團貸款指的是由一家金融機構牽頭,多家國外金融機構協作,共同向某借款人所提供的較大金額的長期貸款。聯合貸款是指商業銀行與世界性、區域性國際金融組織,以及各國設立的發展基金、對外經濟援助機構,共同聯合起來,向某一國家提供資金的一種形式。聯合貸款中既有對外援助成分,也有商業性貸款,其中外援信貸占主導地位。混合貸款是指把出口信貸和政府援助、捐贈、貸款結合起來的一種貸款。使用這種貸款的目的是在促進雙方經濟合作的同時,推動本國商品或勞務的輸出。
2.按照貸款的利率劃分
可以分為計息貸款和無息貸款。計息貸款中又包括高息貸款、中息貸款和低息貸款。一般商業銀行的利息較高,政府的贈款、貸款則是無息或低息的優惠性貸款。
3.按照借款、還款的方式劃分
包括自借自還貸款、統借統還借款和統借自還借款。自借自還借款是指資金使用者自己借款,到期自己還本付息的借款。統借統還貸款是指由一國政府統一對外借款,國家集中或分散至企業等用款單位使用,到期由政府負責償還的貸款。統借自還貸款由政府統一辦理借款,將資金分撥到各企業等用款單位使用。償還本息時。南具體使用貸款者負責。
4.按照貸款所使用的貨幣和貸款條件的差別劃分
可以分為硬貸款和軟貸款。藉助於硬貨幣(一般指匯率堅挺的貨幣)的貸款叫做硬貸款。硬貸款也指貸款期限較短、利率較高的貸款。使用軟貨幣的貸款則叫做軟貸款。軟貸款一般也指期限較長、利率較低的貸款。
5.按照借貸資金的特定用途劃分
可以分為項目貸款、出口信貸、福弗廷和承購應收賬款等。項目貸款是用於某一特定工程項目的貸款。通常用於大型工程項目,所需資金數額巨大。其擔保是具體工程項目的預期經濟收益和其參與人對工程停建、不能營運、收益不足以還債等風險所承擔的義務。一般在償還本息時使用由該工程項目所取得的收益,其資金來源有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機構和各國政府等。出口信貸指一國政府為鼓勵本國大型機械設備與成套設備的出口,以對貸款利息進行某種方式的補貼的辦法,降低對本國的出口商或他國進口商的貸款利率的一種優惠性融資方式。出口信貸主要包括兩種類型:買方信貸和賣方信貸。前者指由出口方銀行向進口商或進口方銀行提供信貸;後者指出口方銀行向出口商提供的信貸。相對而言,買方信貸無論對於出口方、還是對於進口方都有許多有利之處,因此發展得十分廣泛。
福弗廷作為一種票據貼現方式,它的使用十分方便,主要應用在延期付款的大宗貿易中。具體做法是:進口商往來銀行對出口商開出的期限在半年以上的遠期匯票進行擔保(經出口商所在地銀行同意),在進口商承兌後,出口商所在地銀行(或大的金融公司)無追索權地購買該匯票,預先扣除利息及手續費。購買後可以將匯票全部轉賣出去,也可以分成若幹份轉賣,以分散風險。這是一種提前取得現款的資金融通方式。從事這種業務的投資者一般是福弗廷公司。承購應收賬款又稱為應收賬款保理業務。指出口方以商業信用的形式出口商品,在貨物裝船之後,將匯票、提單等有關單據立即賣斷給承購應收賬款的財務公司等專門組織(扣除利息、手續費),從而獲得部分或全部貨款。這是對外貿易短期信貸的一種資金融通方式。
6.按照貸款的期限劃分
包括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短期貸款的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主要用於原料、半成品、消費品、農產品的國際貿易。中期信貸的期限為一年以上,多為2~5年。長期信貸為5年以上,多長達10~20年,有時甚至達到40~50年。中期、長期信貸一般適用於重型設備、建築工程等的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