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經濟特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海南經濟特區(Hainan Special Economic Zone)
目錄 |
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六個(海南、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喀什)經濟特區中面積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的範圍為海南本島。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以舉手錶決方式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建立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是全國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並且是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
海南經濟特區的設立背景與歷程[1]
海南島是我國的第二大島,自古以來就是“南疆之重鎮,兩廣之門戶”。海南建省辦特區,是在全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展開的。早在成立海南經濟特區前,我國早期的四大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和汕頭就已先後設立並初見成效。1984年4月,鑒於最早四大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中央、國務院決定進一步開放天津、大連、秦皇島、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和北海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隨著我國對外開發步伐的逐步加快,海南地處南中國前沿,為改變沿海地帶發展的區位缺失現象,先後給了海南不少特殊政策,比如1984年撤消海南行政區公署,成立海南行政區人民政府(副省級建制)。但海南發展的效果並不明顯。1986年中央開始醞釀把海南建成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希望海南在缺乏中央財政支持的情況下,“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惠政策,很快進入經濟高速發展階段。”
1987年6月鄧小平同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主席團委員科羅舍茨談話時,宣佈“我們還要開發海南島,如果能把海南島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那就是很大的勝利。”我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特區,這就是海南經濟特區。”
1987年8月28日國務院正式向全國人大提出議案,建議撤消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並同時劃定海南島為經濟特區。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92年1月~2月,鄧小平視察了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併發表重要講話。鄧小平的講話既肯定了經濟特區的建設成就,又提出了對經濟特區的希望。鄧小平的南巡,使海南經濟特區再次涌起了改革開放的春潮。
海南經濟特區的20年發展成就[1]
海南建省辦特區20年來,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程度,先後設立了洋浦開發區、海口保稅區、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等,積極融入世界經濟的競爭與合作,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經濟到開放型經濟的重大轉變,海南建設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
20年來,海南GDP從1987年的57.28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1229.60億元,約為1987年的22倍,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由28.63億元、10.91億元、17.74億元增長到382.24億元、363.96億元和483.23億元,分別為1987年的13、33和27倍。2007年海南地方財政收入152.42億元,為1987年的50倍。累計全省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4085.94億元,是建省辦經濟特區前38年投資總和的34.8倍,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20年來,海南城市發展迅速。2007年,全省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由1987年的16.6%上升到47.2%。海口市從一個濱海小城發展成為一個初步現代化外向型的中等省會城市,三亞由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漁村變成了初具規模的國際化熱帶濱海旅游城市,加積、文城等一批城鎮建成面積迅速擴大,田獨鎮、鳳凰鎮、博鰲鎮等一批環境優美、獨具特色的小城鎮正在崛起,以各種形式走向世界。
20年來,尤其是近年來海南用“小財政辦大民生”推動海南教育與民生事業快速發展。雖然,海南依然是“三低一小”(即工業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低、經濟總量小)的“小省經濟”,但卻非常成功地發展出與“小財政”形成鮮明對比的“大民主”。(1)成功確立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從2003年到2007年,海南的教育投入每年增長29.4%,普通高等學校從2000年的5所,增加到目前的15所,其中教職工人數從2000年的3848人,增長到2006年的8638人。同時,教師工資近兩年之內提高了70%,並率先在全國按公務員標準補貼中小學教師的工資。2005年2月,海南經濟特區在全國率先全面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2006年,海南又對農村公辦小學、初級中學和城鎮困難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貧困地區及少數民族寄宿班學生補貼生活費;(2)建立起了制度健全、規範運作、動態管理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海南1998年啟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制度,經過10年的努力,截止2008年3月底,全省低保對象擴大到345129人,低保人數保持相對穩定,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3)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至2007年初,海南全省18個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都建立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的農民有421.6萬人,參合率達86%,提前兩年實現了國家要求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覆蓋農村居民的目標。“小財政辦大民生”的模式,鑄就了海南在最基本的社會民生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的業績,成為海南特區的另一特色。
20年來,海南初步構建起具有比較優勢和海南特色的產業發展新格局。1996年海南首次提出“一省兩地”產業發展的戰略定位。目前熱帶高效農業、熱帶海島度假旅游業和新興工業“三足鼎立”開始形成。(1)“高效熱帶農業”。海南是我國唯一的熱帶作物生產基地,至今農業仍然是海南三大產業中容納就業最多、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長速度最快、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和對於農民純收入貢獻最大的“五最”產業;(2)“生態旅游業”。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一塊凈土,是南海的綠色明珠。這種特殊性、特別處是任何其他地區都難以比擬的,也只有這一點才是海南真正特有的、內生固有的、不可替代的且難以效仿的特質。海南在1999年第一個成功申報了生態省建設,幾年來建設的成效證明,海南的環境優勢越來越凸現。江澤民同志於2001年2月考察海南時指出:“海南得天獨厚的熱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極其寶貴的,要積極探索依靠生態環境增創新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扎扎實實地實現建設生態省的目標。”目前,海南已成為新的國際旅游度假勝地。2007年,全省接待旅游過夜人數1845.51萬人次,比1987年增長23.6倍;旅游業收入171.37億元,增長149.3倍,其中國際旅游業收入3.02億美元,增長26.2倍;(3)是“海南新興工業”。1987年海南工業生產產值僅占GDP的13.49%,2007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278.40億元,第二產業比重達30%。通過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新興工業,初步形成了油氣化工、汽車、林漿紙一體化、汽車等一批支撐海南長遠發展的新型工業體系,成為支撐海南經濟的增長點。
海南經濟特區的發展經驗[2]
(一)交通建設
海南省的交通建設分為對外建設與對內建設。對外建設包括:一是空航建設。海南在建省前後交通一直較為落後,只有乘船才可出島。直到20世紀90年代三亞鳳凰機場與海口美蘭機場先後通航,才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島內與島外的人員流動;二是港口建設。海南建省之前,水運業仍十分落後,列入統計的港口(含港區、碼頭)只有9個,48個泊位,其中萬噸級深水泊位僅有3個,自有運輸船舶241艘,其中鋼質船45艘,大部分為木質船,總貨運能力不足4萬載重噸。然而,經過幾十年的開發建設,目前海南全省擁有港口泊位153個,其中萬噸級以上的深水碼頭31個,形成北有海口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南有三亞港、東有清瀾港的“四方五港”分佈格局;三是鐵路建設。2004年12月粵海鐵路正式通車,不僅結束了海南省沒有火車的歷史,而且降低了運輸成本,進一步加強了了海南省與島外的經濟聯繫。對內建設包括:一是公路建設。不斷完善公路網的建設,加強了與各地區的經濟聯繫。截至2010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2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660公裡。使島內的經濟文化聯繫得到進一步加強;二是環島鐵路。東環鐵路的通車使沿線市縣的房地產和土地得到大幅度的升值,間接帶動沿線二次產業和三次產業的發展和繁榮,推動沿線節點城鎮經濟水平的提升,提高郊區經濟發展能級,促進郊區衛星城的發展。同時,東環鐵路的建設,將擴大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充分體現“以大帶小”的發展策略和“兩翼推進,南北帶動”的區域發展思路,從而達到區域均衡發展的目標。
(二)特色產業
雖然旅游業已成為海南省的支柱產業,旅游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較高,為全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海南省不僅大力發展旅游業,而且一直圍繞旅游產業發展其他相關產業。1.現代熱帶農業。加快塔嶺、瓊中、昌江、屯昌四個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大力發展熱帶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加強預冷庫等農產品貯藏保鮮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產後處理技術體系。2.新型工業。以洋浦、老城、東方、金牌、昌江等工業園區和開發區為依托,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港口條件,加快創建一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集約發展立足本土資源優勢的新型現代工業。重點推進洋浦開發開放,充分發揮洋浦作為國家級開發區的政策優勢,圍繞“一港三基地”的產業定位,把洋浦打造成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3.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加快建設海南生態軟體園和三亞創意產業園,鼓勵和吸引國內外知名信息技術企業向園區集聚,根據國家軟體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基地建設總體佈局,積極發展軟體產業,逐步形成軟體產業基地。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和共用,重點推進金融、教育、醫葯、社會保障等信息化建設。
(三)區位優勢條件
海南位於亞太經濟圈的中部地帶,還處在泛珠三角經濟圈和東盟自由貿易區兩大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之間。方位上北臨以廣州、香港、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南臨東盟自由貿易區。海南也正是利用這一優勢不斷加強島內與島外的經濟聯繫,同時帶動本島相關產業的發展。
海南經濟特區的未來發展戰略[1]
(一)爭取政策優勢把海南建成“自由特區”
“自由特區”戰略包括把海南建設成世界上的“商貿自由”、“生態旅游自由”以及基於“博鰲亞洲論壇”的“國際會務自由”的經濟特區。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這就為我們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式。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後,面臨的國際形勢出現深刻變化,需要建立一個更開放的經濟體系。自由貿易區是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跨越式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途徑。海南島具有天然的設立自由貿易區或自由港的條件,也具有相應的戰略區位。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8》中基於提升中國與亞洲國家的合作水平和互動能力,提出建立海南島自由貿易區的構想。該報告設想:未來由博鰲亞洲論壇和亞洲合作對話等為基礎組建的“亞洲國家聯合會”。如果“亞洲國家聯合會”的秘書處選擇設在海南島,海南島未來會成為亞洲的一個開放的“自由島”,成為“亞洲國家聯合會”的理想會所,成為亞洲的“海上明珠”。無論是“海南島自由貿易區”還是“海南國際旅游島”,都是戰略性的大構想,如果能順利實現這兩大巨集願,海南將插上快速騰飛的翅膀!
(二)實現“生態立省”向“生態特區”的戰略轉移
海南特區20年建設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在於率先走出了一條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獨具特色的“綠色生態”之路。海南島具有世界一流的生態環境,這是海南最重要的資源和最大的比較優勢。作為經濟特區,如何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良性互動,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成為海南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積極探索的課題。把生態環境視為海南發展的最大比較優勢和最重要的資源,是海南永續發展的最重要條件,也是海南經濟特區構築新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目前這一理念和原則正成為海南特區經濟建設的重要指導性思想。
通過20年的發展,“生態旅游業”和“熱帶農業”都已成為海南特區的支柱產業,也是海南島特有的特區名片。海南要繼續創造性地實施“生態省建設戰略”和“生態特區”戰略,利用特區優勢,努力構建環境核心競爭力。這就要求,在工業方面,堅持把有限的污染源控制在限定區域內,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規定的限度內,並積極發展高科技含量、清潔生產型的生態工業;在農業方面,充分利用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和生態資源優勢,大力鼓勵發展“綠色”和“無公害”農產品,保護和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有效防治農業污染,促使傳統農業向生態農業轉變;在旅游業方面,把生態保護建設與旅游開發有機地結合起來,將生態環境作為資源來經營,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業,建成一批以生態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弘揚生態文化為主題的生態旅游區。
(三)“海洋特區”戰略
海南所管轄的海域面積占全國海域面積的2/3,200多萬平方公裡的海域是其陸地面積的56.9倍。“海南大特區,特就特在“大海”上,忽略掉“海”字,海南就只有南(難)了”。鄧小平當年提出創建海南島經濟特區的戰略時,強調的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開發南海,這是海南經濟特區的歷史使命。但特區20年來,海南作為我國最大的海洋大省卻是幾個臨海省中海洋經濟實力最弱的。所以,海南距離“海洋經濟強省”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21世紀將是海洋產業的世紀,南海開發將是中國未來發展“最大的亮點”之一。開發南海不僅僅是打造海南海洋經濟強省,也是我國建設海洋經濟強國的必然途徑。如果說未來海南的發展戰略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話,惟有“南海海洋開發”戰略。為此,海南要抓住發展機遇,加快海洋開發,做大做強海洋產業,使“海洋特區”成為海南特區的另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