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職業信息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職業信息

  職業信息是指有關職業分類、各類職業勞動特點及報酬待遇、現實職業需求等方面的知識與消息。職業信息是個人形成職業意向,定向地進行職業或專業學習和選擇職業的重要條件。

職業信息的作用

  1.有助於求職者成功就業

  職業信息是對職業市場的準確描述,對於求職者來說,通過掌握職業信息可以獲得職業市場對人員的數量、質量結構、專業、薪酬等各方面的具體要求,通過對這些要求的分析,求職者可以準確地判斷自己的位置和自己求職的可能性,提高成功就業的機會。由於缺乏職業信息,大部分求職者普遍存在自我認識不足、職業意識缺乏、難以準確定位等有礙於個人就業的問題。

  2.有助於就業者安心工作。

  許多求職者就業後,由於對所在行業的職業信息瞭解不充分,常常出現不能適應崗位要求或難於融入工作,造成了就業的不穩定,往往容易出現跳槽辭職等現象。通過職業信息的宣傳,可以使就業者明確地認識所在崗位的職業性質、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崗位要求、職業發展等相關內容,幫助就業者安心工作,促進就業穩定。

  3.有助於人才的合理消費

  雖然我國勞動力人口的數量較多,但是就人才資源而言還是相當匱乏的,因此有必要提高人才資源的使用效率,樹立合理的人才資源消費觀。當下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不考慮企業崗位的實際需要,提出許多不切實際的招聘要求,造成人才高消費、高浪費。人才市場形成了“博碩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專看都不看,中專靠一邊站”的畸形局面。有些單位甚至把高級尖端人才當成“金字招牌”,在單位成了擺設,這都是因為單位和人才沒有對職業信息準確把握導致的負面結果。通過職業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企業可以儘量做到人職匹配,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降低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大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顯然,人才的合理消費比人才的高消費、高浪費更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

職業信息的內在規律

  職業信息是由四個方面組成的有機統一的整體。它們密不可分。求職者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就業意向與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需求和要求匹配一致時,雙方就可以通過雙向選擇,順利達成就業協議,求職者可以上崗。這是各方面追求的最理想的狀態。然而實際操作中, 大多數求職者與用人單位並不能馬上都做到一對一地雙向選擇,達成就業協議,而更多的時候求職者會收集媒介機構信息(包括媒介機構的聲譽、信用服務質量信息),有選擇地把自己的求職信息發佈到相應的媒介機構上,例如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求職網路、人才市場等,求助於媒介機構,充分利用了媒介機構發佈的用人信息,選擇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用人單位則通過媒介機構發佈自己用人信息,由媒介機構為求職者提供信息服務,同時也向用人單位反饋求職者的信息, 然後促成求職者與用人單位之間進行雙向選擇。而三方都會受到經濟形勢、就業市場供需的制約,必鬚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意向,並且要遵守國家的就業政策、法律法規,因此,三方都要瞭解和掌握就業的外部環境信息。四個方面環環相扣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職業信息體系。這套體系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Image:职业信息体系.jpg

職業信息的搜集途徑

  職業信息的搜集途徑有很多種,不同途徑所獲取的職業信息側重點各種不同,信息的“含金量”也不同。

  (一)國家政府部門

  國家政府部門及各地區推出的有關就業方面的法律、法規、決議、決定、規劃、舉措等信息有較強的巨集觀指導作用②。它們能幫助畢業生認清就業形勢,把握就業時機,調整就業心態,理順就業思路。只顧低頭“拉車”,不顧抬頭“看路”的就業方式很有可能因為缺乏對巨集觀就業形勢與政策的瞭解而喪失就業良機。

  (二)學校、學院就業指導中心

  學校或學院的職業指導部門,會將每年畢業生就業相關信息統計、整理、分析,建立完善的信息庫。一方面,能夠方便以後的畢業生查詢相關就業信息。另一方面,通過信息庫中相關信息的統計分析,可以清晰地瞭解各專業、各層級、各地區畢業生的就業流向,以此作為指導畢業生就業的經驗和依據。同時,職業指導部門也會建立用人單位信息庫,記錄所有接觸過的用人單位的詳細信息,尤其是人力資源部門以及公司相關負責人的聯繫方式,並按地區和行業進行分類彙總,建立成冊,以供畢業生查詢。此外,學校或學院的就業指導中心,有專業的就業指導老師,他們不僅會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與用人單位取得聯繫,獲取就業信息,也具備大量的專業指導知識,對畢業生而言有巨大的幫助作用。

  (三)人才市場

  為加強就業指導與服務,各地區、各行業、各高校每年都會舉辦各種“人才交流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單位進行人才招聘。類似這樣的就業市場,信息量大且集中,畢業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各種職業信息,並與單位進行直接洽談。但目前來看,大型人才交流會的成功率並不是很高。一方面,畢業生在短時間內面對如此多的職業信息,增加了自己選擇的難度;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往往只是現場收取簡歷,並不當場與學生簽訂就業協議。

  (四)各種媒體

  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瞭解勞動市場動態,獲得用人的信息資料。

  例如一家企業的重組、搬遷,都可能意味著有招聘的可能。③信息時代,網上招聘已經越來越普遍、快捷。在互聯網上,建有許多職業網站,還有專門針對畢業生的“應屆生求職網”,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效率高、成本低、內容多、時間快的現代信息收集渠道。在上面,可以查閱到大量國家、地區及各行業的就業政策及人才需求信息。此外,畢業生也可通過瀏覽與自己所學專業相近院校的就業指導網站搜集就業信息。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網站上會定期發佈各種用人單位招聘信息,這樣的信息一般經過學校認真核實,且都是用人單位主動向學校提供的人才需求信息,信息及時可靠,針對性較強。

  (五)人際關係網路

  人際關係網路,包括自己的親戚、朋友、老師、同學以及校友資源等。由於中國是“熟人社會”,通過托關係、找門路來獲取就業機會和崗位的現象十分常見。如果具備並利用這種關係資源,在同等條件下,大學生的就業成功率會更高。

  同時,向自己的專業老師獲取就業支持也是很有意義的,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的老師,往往與某些企業存在技術、科研合作關係,對企業和企業的人才需求十分瞭解。如果得到這些老師的推薦和幫助,就業成功率也相當高。此外,也可發掘和利用校友資源,通過校友間接瞭解企業的真實狀況和職業信息。

  (六)社會實踐、實習

  畢業生在校期間所從事的社會實踐和就業實習等活動,是畢業生瞭解用人單位的最好途徑。在實習過程中,畢業生能全面、深入瞭解用人單位的真實情況,並且能有機會和單位相關負責人有較長時間的接觸,有更多的機會表現和“推銷”自己。所以,應該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就業實習、兼職等機會,廣泛獲取信息。為了提高以實習促進就業的機率,畢業生在參加社會實踐和就業實習時,應力求做到與擬選擇的就業單位和確立的就業意向掛鉤。註意瞭解所去單位各方面的情況,並且爭取在社會實踐和實習過程中有突出的表現。

有效應用職業信息的原則

  業信息時應該註意幾個原則

  (一)系統性原則。職業信息包含了求職者信息、用人單位信息、媒介信息和外部環境信息幾個部分,所以在應用職業信息上應該把它當作一個系統的整體,註意把握重點,統籌兼顧,掌握全面情況,才能達到有效應用的目的,讓求職者成功就業。系統性原則要求一方面要保證信息搜集全面完整, 另一方面堅持重點信息的系統搜集,以便把握方向,達到預期目的。

  (二)時效性原則。任何信息都是在一定的時間段具有它最大的使用價值,它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例如市場的供需情況變化,經濟大環境的變化,國家對畢業生政策的變化以及用人單位對崗位的調整,高校就業部門發佈信息的時間限制等等。所以在應用信息時,各方面都應該註意信息的時效性,敏銳把握信息最大使用價值的時機,要儘快對信息及時搜集、獲取,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避免降低或失去信息的使用價值,錯失良機。

  (三)準確性原則。社會上充滿大量的職業信息,其中包括許多虛假和欺詐的信息, 在搜集信息時各方面都應該力求做到選擇真實可靠的職業信息, 尤其是高校就業部門對待大量的信息必須認真篩選、甄別,同時要註意保護自己與畢業生(求職者)的信息安全,謹防上當受騙,造成就業工作的重大失誤和不必要的經濟上與精神上的損失。


職業信息的應用技巧

  職業信息的搜集只是找到了通往就業的大門,真正跨過就業的門檻,還需要對職業信息進行正確的分析和應用,掌握處理和應用職業信息的方法與技巧,以提高就業的成功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統觀外情,衡量己

  識時務者為俊傑。選擇職業,處理職業信息,切不可漠視客觀的就業形勢和巨集觀經濟環境。大學生的擇業期望要符合自己所處時期的就業形勢,這是處理職業信息的基礎,也是大學生進行職業選擇職業發展定位的客觀前提。同時,處理職業信息,進行職業選擇,也要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畢業生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專業特點、興趣、優缺點和性格特點等選擇職業信息,認真考慮自己是否符合工作崗位的要求,是否適合併願意從事這個職業。單純以主觀理想選擇職業往往會造成就業過程中四處碰壁,使自己喪失自信心。如果只以待遇、地點作為職業選擇的標準,即使在求職中僥幸取得成功,在未來職業發展的道路上也會困難重重。因此,面對大量的就業信息,大學生要在正確把握就業形勢和分析自我的條件下調整自己的職業定位和擇業期望,在此基礎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崗位進行重點攻關,這樣會增加就業成功的機率。

  (二)多方打探,瞭解詳情

  為了方便對職業進行瞭解和判斷,必須全面瞭解職業信息,主要包括:單位的準確名稱、性質及隸屬關係;單位的聯繫方式,如人事部門聯繫人、電話、通信地址等;單位的經營業務範圍、類別及服務內容;單位的地點、總部及分支機構的業務範圍與地理分佈;單位的組織結構、規模與行政結構;單位需要的專業背景、具體工作崗位及對所需人才的具體要求;單位的文化背景、工作環境、單位領導的有關信息、用人單位員工的辦事方式和思維方式;單位的財務狀況績效考核體系培訓體系薪酬體系(工資福利、住房、獎金),以及為員工的培訓和發展所提供的空間等;單位的發展目標、發展實力(包括規模、效益)、遠景規劃,以及在整個行業中的排名或在整個社會經濟結構中的地位;單位的發展歷史與最新動態、客戶類型與規模、競爭對手的類型和規模等。此外,大學生所獲取的職業信息,往往只是用人單位單方面的自我描述,甚至有些自我吹噓的感覺。因此,可通過咨詢在單位工作的校友;請教專業老師;詢問學校或學院就業指導部門;向當地的親戚和朋友打聽;上網搜索其他媒體或其他人/組織對單位的評價;自己親自到用人單位參觀等途徑打探用人單位的真實面目,增加就業的安全穩定繫數。

  (三)把握時機,果斷出手

  信息具有明顯的時效性,一旦錯過,就意味著失去一次就業良機。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最佳時機一般在10月份至次年5月份之間。畢業生在收集到就業信息後,應及時瞭解用人單位信息,分析自己的主觀願望和實際情況,儘快做出抉擇。有些畢業生,總是怕眼前的不是最好的,擔心後面還有更好的單位,而持觀望等待的心態,結果到最後都未找到滿意的工作。因此,畢業生在就業時既要謹慎又要果斷,一旦做出了選擇就堅信是最好的,否則會陷入頻繁違約,失去誠信,影響自身就業的惡性迴圈中。

  (四)投其所好,做足準備

  不同用人單位選擇人才的標準是不同的,有的看重學習成績,有的看重地域,有的看重對單位的忠誠度,有的看重道德品質等等,總之,不同單位在招聘大學畢業生時,選擇標準是有所側重的。

  此外,即使是同一單位對不同崗位人員的招聘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因此,畢業生在每次應聘時都應仔細分析單位用人標準和招聘崗位的具體要求,根據不同的單位和崗位製作相應的簡歷,準備和練習應聘技能技巧。根據用人單位要求量身定做的簡歷和應聘準備是最有效的,求職的成功機率也最大。

  (五)及時跟進,加強聯繫

  當今就業形式日趨嚴峻,無論是網路招聘還是現場招聘,會出現成百上千的人應聘一個崗位或幾個崗位的現象,用人單位很難短期內做出選擇,甚至有可能遺漏某些求職者的信息。同時,用人單位發佈信息後,用人需求隨時都會發生變化,畢業生應及時與用人單位電話溝通,甚至親自拜訪。一方面,經常性的溝通可體現畢業生對單位的濃厚興趣和求職的積極態度,從而增加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印象和關註度,提高求職成功率。另一方面,畢業生可詢問崗位報名情況和單位招聘的進展情況,做到知己知彼,提高求職效率。

  (六)小心陷阱,謹防上當

     安全就業是畢業生就業的基本底線。大學生在獲取和處理就業信息的過程中,要對信息的真實性、可信度進行判斷,警惕虛假信息和“就業騙局”。現在市場以試用期、收費、傳銷、非法中介等為“陷阱”的現象經常出現,稍不註意就會上當受騙,輕者可能錯過就業的黃金時段,重者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為了安全就業,需要廣大畢業生要特別防範。應對各種“陷阱”,畢業生首先要確定一個合理明確的擇業目標和實施方略,使整個就業活動顯得有的放矢,避免虛假信息乘虛而入;其次在求職過程中要通過正規渠道求職,儘可能實地參觀考察單位,堅決“不付錢”;三是要熟悉就業相關法律法規,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四是要多向相關人士進行咨詢,征求意見。

職業信息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校職業信息的應用[1]

  一、高校職業信息不對稱的狀況

  1.職業信息與專業設置的不對稱

  根據麥可思對上海市交大、復旦、上外、財大、同濟、東華、華師大、華理、上大等9所211院校,2007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的調查,近4成畢業生就業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在關於“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率”的問題上,認為工作和專業相關的被調查對象如下:交大 66%、復旦61%、上外62%、財大55%、同濟72%、東華68%、華師大67%、華理工73%、上大59%,平均指數為64.8%。這表明,這9所院校約35.2%的2007屆大學畢業生出現了工作與專業不對口的現象。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與職業市場脫節,學校的專業和課程設置不考慮職業信息,只是簡單地憑歷史延續和理論需要設置,導致了學生學非所用、企業用非所學的“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嚴重。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將以學生就業為重心,相應的高等教育的專業和課程的設置也必須尊重市場的職業信息,以職業信息為導向合理進行設置和調整。

  2.個人期望與職業信息的不對稱

  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畢業生大量涌向職業市場,近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嚴峻。由於職業信息的不對稱,大部分大學畢業生不能準確地進行自我定位,往往對自己的期望過高。許多大學生只把眼睛盯在大城市、大單位和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崗位上。

  根據有關就業首選地點的調查中,有32%的大學生首選上海,28%的大學生首選北京,12%的大學生首選深圳,三個城市加在一起占被調查學生的72%。在對月工資的調查中,畢業生求職的月薪底線平均值為2200元,其中選擇2000至3000元占到21%,選擇3000至4000元的占17%,選擇4000元以上的占15%,三項加起來占被調查大學生的53%,可見大學生就業期望值之高。

  3.市場需求與個人需求的不對稱

  英才網2007屆大學生就業期望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九成的大學生認為“就業形勢不好”,近三成學生認為“就業非常困難”。學生最希望就業的單位前四名依次是:中外合資外資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然而根據國家人事部就業市場的調查報告,2007年第四季度進入人才市場的招聘單位,按照單位性質排名前4位的是:私營和個體企業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占所有單位的87.9%,大學生希望去的事業單位占5%,國家機關僅為0.1%。

  二、充分利用職業信息,促進高校職業指導工作

  1.拓寬職業信息收集渠道

  (1)應該拓寬網路職業信息的收集。隨著網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網路的方式,發佈職業需求信息,這樣不僅僅可以降低企業招聘成本,也可以使信息發佈更加及時,提高企業招聘的效率。高校應該安排專職人員進行職業信息的收集,並不斷拓寬網路職業信息收集的渠道,尤其是對一些大型企業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進行關註,及時對它們的職業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

  (2)應該加強對職業主管部門的職業信息收集。國家職業主管部門的職業信息,往往涉及國家政策的變化,對於高校畢業生整體就業方向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比如近年來國家提出的“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等政策,都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3)應該加強對畢業生職業信息的收集。畢業生的職業信息包括畢業生的基本情況、專業分佈、就業意向、薪酬要求等等。各高校應該及時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職業信息的收集,以便對將其與市場的職業信息進行對比分析,提高大學生就業的成功率。

  2.加強職業信息的分析和整理

  職業信息收集後,必須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整理,才能使職業信息更有效地為職業指導工作服務。通過對市場職業信息的整理和分析,高校職業指導人員可以獲得市場職業信息的基本狀況,包括市場需求人員的數量及結構分佈、市場需求的組織類型、市場提供崗位的薪酬水平和技能要求等等。通過對高校畢業生職業信息的整理分析,職業指導人員可以獲得畢業生的各種情況。通過職業信息的對比分析,就可以瞭解到目前高校畢業生的職業信息與市場職業信息的差距,以便準確地對大學生進行職業指導。

  3.及時發佈職業信息

  職業信息應該及時進行發佈,這樣有助於大學生準確的進行自我定位,有助於大學生的成功就業。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其個性特征比較成熟,在高校的職業指導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職業的引導,更重要的是讓大學生自己明確自己的職業選擇,準確進行自身的職業定位。這都需要準確的職業信息作為判斷的基礎,因此職業信息的及時發佈,對於高校的職業指導工作至關重要。

  4.利用職業信息優化專業和課程設置

  職業信息反應了勞動力市場的供求情況,通過對職業信息的分析可以看出對各專業的需求狀況。利用職業信息的分析數據,學校可以對學校的專業和課程設置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和調整。例如:擴大市場需求量大的專業的招生,減少或合併市場需求量小的專業,做到根據職業信息需求培養人才,儘量使學生求職做到學以致用。還可以開展“交流就業”,學校與學校互通空缺崗位信息,合作辦學、聯合開展社會緊缺專業人才培養,讓用人單位加入到辦學中來,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辦學。在就業上也可以實行“先乘車後買票”,即先通過學生畢業前的實習,讓一部分應屆畢業生捷足先登,找到對口的崗位。

參考文獻

  1. 吳宜璇.試論高校職業信息的應用[J].職業,2009,(6):58-5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泡芙小姐,KAER,连晓雾,jane409,Tracy,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職業信息"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