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產業集中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流通產業集中度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流通產業中少數較大的企業的銷售額所占市場份額的大小。流通產業集中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流通產業競爭力和壟斷力最通用的指標。
從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不同國家和歷史時期的流通企業規模和規模結構都表現出從小到大、大規模企業的地位日漸主要的趨勢。因此,隨著流通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流通產業集中度應該是隨之不斷提高,這既是流通現代化發展的要求,又是流通現代化發展水平和競爭力水平的標誌。
集中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企業規模擴大的過程,表現為全部生產企業中僅占很小比例的企業或數量很少的企業集聚或支配著很大比例的生產要素。產業集中度是產業組織中經典的結構行為績效範式下反映市場結構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它通過衡量某一產業內企業之間市場份額分佈的狀況及相對的規模結構來表明某產業的市場結構,解釋在某種市場結構下企業的行為及該行為產生的績效,從而將產業中的結構、行為和績效貫穿起來,為瞭解產業的真實產業的真實狀況和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提供依據。集中度越高,市場支配的勢力越大,競爭程度就越低。集中度越高,市場協調行為中的價格協調越容易,從而也導致寡頭壟斷價格。具體來說,產業集中度是指市場上的某種行業內少數企業的生產量、銷售量、資產總額等方面對某一行業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這幾家企業的某一指標(大多數情況下用銷售額指標)占該行業總量的百分比來表示。一個企業的市場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場上的地位高低和對市場支配能力的強弱,是企業形象的重要標誌。
流通產業集中度是反映整個流通產業的集中程度,流通產業是指專門從事商品流通或專門為商品流通服務的產業。流通產業集中度分賣方集中度和買方集中度。賣方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市場上提供商品的企業的相對規模結構,通常用市場占有率等指標來反映。買方集中度是衡量市場中買方相對規模的強弱對比指標。在流通產業中,對買方集中度一般較低,對其研究也較少。當然近年我國商業零售出現一些新現象,家電零售業在提高集中度後,面對顧客是賣方,然而面對供應商就形成了強大的賣方勢力。
流通產業的特點對流通產業集中度的影響:流通產業與工業經營內容不同,所以評價集中度的指標體系有所不同。而且隨著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流通業的內涵擴大,例如物流等新業務的增加,所以流通業本身還可以劃分為各種行業。由於流通業容易受地域的影響,呈現出不同於工業企業的由由點到面的發展的特點。
流通產業集中度的特點:流通產業有各種不同的業態,針對不同客戶,有大規模的超市,也有小便利店,所以流通集中度相對工業較低。同時流通產業集中度受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及消費者習慣影響較大。
中國流通產業集中度呈現低集中度寡占型特點。以國外指標衡量中國流通產業似乎是低集中度,但是實際上由於中國二元經濟結構,農村流通集中度低,大城市流通集中度高。如汽車的銷售、醫葯成品油和批發行業的集中度在農村和城市都很高,而家電、家居用品、裝飾裝修用品和零售業在大城市的集中度高,在農村較低。
中國流通集中度低、效益差。中國商業企業的商品周轉率低,費用率高,資產負債率高,利潤率低。而且商業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占用供應商的資金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同質化競爭,價格戰迭起,中國零售業的經濟績效趨於下降。
中國流通產業進入壁壘低。外商以雄厚的資金進入中國流通業後,中國商業企業普遍感覺到壓力,銷售增長率遠遠低於外商。外資進入我國零售業已經不再受地域、股權等方面的限制。如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已在我國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易初蓮花、百安居、歐尚、吉之島等外國零售企業都在大幅度地擴大在中國的投資。
技術進步和創新慢。中國流通集中度低,往往制約著中國流通企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從而影響了集中度的提高。
大型超市和賣場影響力提升。在波特著名的五力模型中,就有兩力是買方的侃價能力和賣方的侃價能力。流通集中度高的商業企業在採購時就能與供貨方生產企業討價還價。中國家電零售巨頭向廠商施加壓力的情況屢見不鮮。
外商迅速進入流通業,加速中國流通集中度的提高。隨著中國加入WTO,服務業對外商開放,外商已經滲透到流通業。1992年我國商業領域開始對外資開放,至2004年12月11日,我國政府嚴格履行了加入WTO的承諾,零售業已對外資全面開放。沃爾瑪、家樂福等7家外資企業在我國共開設了400百家左右大型超市。由於大型超市等大型零售業態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優勢,如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超市,由於其強大的採購和物流系統,使之遠遠超過零售業的概念。外資企業的大量涌入和內資企業的重組使中國流通產業的市場集中度乃至市場結構發生著巨大變化。
中國本土流通集中度在逐步提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流通產業發展速度快,中國流通企業力圖獲得規模效應與外商抗衡。在外資大型超市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一些商業企業也加快了發展速度。如北京家居行業的居然之家、集美等,併購了國美的大中電器以及競爭對手蘇寧。在某些行業,中國的零售業正逐步形成寡頭壟斷競爭的局面。
中國政府支持中國本土集中度的提高。日本曾兩次出台和修改大店法,以限制流通集中度的提高,保護中小商業企業的利益。中國政府是鼓勵商業企業做大做強。前國家經貿委現商務部均出台支持大規模塑造大型商業企業的政策措施,例如商務部的“雙百工程”就是要提倡和支持大型批發市場和大型流通企業,不僅提高大城市的流通集中度,而且要深入農村市場。
缺乏科學的有中國特色的流通產業集中度評價指標體系。有關部門應該根據中國流通業的特點,儘快建立一套以營業收入、市場占有率等為主體的流通產業集中度評價指標體系。
影響流通集中度的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行為。企業兼併行為可能大幅度降低某一特定市場競爭程度提高集中度的。兼併有橫向兼併、垂直兼併和混合兼併,在流通業中橫向兼併明顯提高流通集中度,當然,批發和零售之間的垂直兼併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連鎖加盟。這種流通業態不僅導致某一大型流通企業更大更強而且使原本分散的小便利店產生了集聚,提高了流通集中度。競爭加劇,使流通企業不得不做大做強,以提高抗衡能力。
規模經濟。規模經濟導致了高效率,能夠充分發揮集中採購,配送中心的作用,減少成本,擴大銷售量,可以說是一箭雙雕。這方面外商大型超市比中國流通企業略勝一籌。產業集中度、企業規模與利潤率正相關,即使平均利潤率低,只要集中度高,企業規模大,利潤的絕對額也上升。
政策影響。政府支持與否成效顯著,如日本政府與中國政府對本國流通集中度的態度截然不同,其影響力也不同。
技術進步。信息技術、管理手段和水平是影響集中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信息技術的進步導致商品運輸運送合理化,商流物流的結合縮短實際運輸距離。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導致流通集中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