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哈羅德·凱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H.凯利)
哈罗德·凯利(Harold Harding Kelley)
放大
哈羅德·凱利(Harold Harding Kelley)

哈羅德·凱利(Harold Harding Kelley 1921.02.16-2003.01.29):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歸因理論的發展者

目錄

哈羅德·凱利簡介

  哈羅德·凱利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1921年出生於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Boise),2003年因癌症逝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馬力布(malibu)。

  他在加利福尼亞農莊長大,求學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分別於 1942 年和 1943 年獲該校心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畢業後專司社會心理學專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務於美國陸軍,從事航空心理學計劃方面的研究工作。戰爭結束後,他回到學校,在 K.勒溫領導的麻省理工學院群體動力學研究中心繼續他的學業,1948 年獲得群體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後留任該中心。1950 年,他接受耶魯大學助理教授一職,並參與了 C.霍夫蘭主持的“傳播與態度改變研究課題”,1953 年,他與霍夫蘭、I.賈尼斯共同出版了《傳播與說服》,該書被譽為傳播學領域里程碑式的著作。隨後,他成為明尼蘇達大學教授,併在那裡建立了一個社會關係研究實驗室。

  從1953 年開始,凱利和蒂鮑特(John Walter Thibaut 1917-1986)成為長期的合作伙伴,直到1986年蒂鮑特去世,他們的合作被認為是科學合作的典範。他們共同撰寫的《群體社會心理學》被認為是最有影響力的社會心理學著作之一。1961年起,凱利應聘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直至1991年退休,此間他指導了關於聯合組織和人際適應的研究。他關於歸因理論的論文,綜合了人們怎樣推斷事情原因,特別是行為原因的現存理論,從而為歸因理論成為20世紀70 年代主要研究領域的學科提供了基礎。1978 年,凱利和蒂鮑特發表了對相互依存作進一步分析的《人際關係》一書,該書發展了社會動機的情境之源理論。他後來的著作《個人關係》總結了其有關親密關係的研究,綜合了他思想的兩個主要方面:相互依存理論(互倚理論)和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位管理大師
1.亞當·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2.羅伯特·歐文
(Robert Owen,1771-1858)
3.查爾斯·巴貝奇
(Charles Babbage,1792-1871)
4.弗雷德里克·W·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5.卡爾·巴思
(Carl G. Barth,1860-1939)
6.亨利·甘特
(Henry L. Gantt,1861-1919)
7.弗蘭克·吉爾佈雷斯
(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8.莉蓮·吉爾佈雷斯
(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9.哈林頓·埃默森
(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10.莫裡斯·庫克
(Morris Cooke,1872-1960)
11.亨利·法約爾
(Henry Fayol,1841-1925)
12.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1864-1920)
13.林德爾·厄威克
(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14.盧瑟·古利克
(Luther H. Gulick,1892-1993)
15.瑪麗·帕克·福萊特
(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16.雨果·孟斯特伯格
(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17.喬治·埃爾頓·梅奧
(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18.弗里茨·羅特利斯伯格
(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19.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20.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1908-l970)
21.克萊頓·阿爾德佛
(Clayton Alderfer)
22.戴維·麥克利蘭
(David McClelland)
23.道格拉斯·麥克雷戈
(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24.約翰·莫爾斯
(John Morse)
25.威廉·奧奇
(William G. Ouchi)
26.克瑞斯·阿吉裡斯
(Chris Argyris)
27.庫爾特·勒溫
(Kurt Lewin,1890 - 1947)
28.利蘭·佈雷德福
(Leland Bradfurd)
29.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B. F. Skinner)
30.阿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31.萊曼·波特
(Lyman Porter)
32.維克托·弗魯姆
(Victor H. Vroom)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34.斯塔西·亞當斯
(J. Stacy. Adams)
35.哈羅德·凱利
(Harold H. Kelley)
36.哈羅德·孔茨
(Harold koontz,1908-1984)
37.切斯特·巴納德
(Chester Barnard,1886-1961)
38.斯坦利·西肖爾
(Stanley E. Seashore)
39.羅伯特·坦南鮑姆
(Robert Tannenbaum)
40.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小組
41.倫西斯·利克特
(Rensis Likert)(密執安研究)
42.羅伯特·布萊克
(Robert R. Blake)
43.弗雷德·菲德勒
(Fred E. Fiedler)
44.羅伯特·豪斯
(Robert J House)
45.保羅·赫塞
(Paul Hersey)
46.理查德·約翰遜
(Richard A. Johnson)
47.弗里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 Kast)
48.詹姆斯·羅森茨韋克
(James E. Rosenzweig)
49.詹姆斯·格黑爾·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
50.梅薩·羅維奇
(M. Mesarovie)
51.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52.歐內斯特·戴爾
(Ernest Dale)
53.威廉·紐曼
(William Newman)
54.艾爾弗雷德·P·斯隆
(Alfred P.Sloan)
55.保羅·勞倫斯
(Paul R. Lawrence)
56.弗雷德·盧桑斯
(Fred Luthars)
57.瓊·伍德沃德
(英國,Joan Woodward)
58.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59.埃爾伍德·斯潘塞·伯法
(Elwood Spencer Buffa)
60.W·愛德華茲·戴明
(W. Edwards Deming)
61.約瑟夫·朱蘭
(Joseph Juran)
62.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
63.詹姆士·錢皮
(James Champy)
64.馬文·鮑爾
(Marvin Bower)
65.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66.湯姆·彼得斯
(Tom Peters)
67.布魯斯·亨德森
(Bruce Henderson)
68.亨利·福特
(Henry Ford)
69.小托馬斯·沃森
(Thomas Watson Jr.)
70.戴維·帕卡德
(David Packard)
71.盛田昭夫
(Akito Morita)
72.松下幸之助
(Konosuke Matsushita)
73.羅伯特·湯賽德
(Robert Townsend)
74.哈羅德·傑寧
(Harold Geneen)
75.伊戈爾·安索夫
(Igor Ansoff)
76.邁克爾·波特
(Michael Porter)
77.加里·哈默爾
(Gary Hamel)
78.理查德·帕斯卡爾
(RiChard Pascale)
79.羅莎貝斯·莫斯·坎特
(Rosabeth Moss kanter)
80.查爾斯·漢迪
(Charles Handy)
81.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
(Alfred Chandler)
82.蘇曼特拉·戈沙爾
(Sumantra Ghoshal)
83.彼得·聖吉
(Peter Senge)
84.吉爾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
85.馮斯·瓊潘納斯
(Fons Trompenaars)
86.艾德佳·沙因
(Edgar Schein)
87.埃里奧特·傑奎斯
(Elliott Jaques)
88.阿爾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89.約翰·奈斯比特
(John Naisitt)
90.瑪麗·帕克·福列特
(Mary Parker Follett)
91.沃倫·本尼斯
(Warren Bennis)
92.勞倫斯·彼得
(Laurence Peter)
93.西奧多·萊維特
(Theodore Levitt)
94.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95.傑伊·洛希
(Jay W. Lorsch)
96.愛德華·勞勒
(Edward Lawler)
97.沃倫·施密特
(Warren H. Schmidt)
98.簡·莫頓
(Jane S. Mouton)
99.特倫斯·米切爾
(Terence R. Mitchell)
100.肯尼斯·布蘭查德
(Kenneth Blanchard)
[編輯]

  凱利1971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78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他曾獲美國實驗社會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家獎,此外,他還是美國藝術和科學研究院成員。

凱利的主要思想貢獻

  凱利主要關註人與人之間相互感知的過程以及小團體的內部關聯,他在心理學社會學領域都有很大影響,主要集中於群體社會心理學、人際關係等方面。他在心理學上的貢獻,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社會交換理論 在《群體社會心理學》一書中,他們提出了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此理論的前提為:我們與他人形成關係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求,它結合了心理學增強理論以及經濟學的概念,來分析人際關係以及複雜的社會組織結構。他們強調社會互動過程中的社會行為是一種商品的交換,認為任何的人際關係,皆可藉由互動過程所獲得報酬和代價的交換而得到解釋。報酬包括物質性的及能滿足對方 心理需求的語言或非語言活動,如好的感覺、聲譽、經濟收益、情感滿足;代價是指對方不想蒙受的損失,如時間、金錢、精力、焦慮。在人際交往互動的關係中, 人們通常期待高報酬(酬賞)低代價(成本)的互動。

  凱利和蒂鮑特以結果矩陣(Outcome Matrix)來分析兩參與者的交換關係,將概念性的人際互動予以量化,結果矩陣將雙方參與者在互動中所獲得之結果列出,也就是當一方參與者 採取某行為時,另一方參與者可能會採取某行動來反應,雙方互動的結果(outcome)是以雙方採取的行為所獲得的報酬(reward)扣除因採取此行為而必須付出的成本(cost)。兩者所能獲得的互動結果即是結果矩陣中的數值。

  2.人際互倚理論 他們在社會交換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人際互倚理論(interdependence theory,或稱互賴理論),即他們認為小群體中個體之間是一種相互依附的關係。認為“關係的本質是社會成員之間的互動以及在互動中每個成員試圖影響對 方的行為與結果,即個體之間行為結果的相互依附”。因此,人際互倚可以定義為個體的行為結果影響著自身和他人行為的現象。他們先以結果矩陣作為互倚關係的分析方法,但該方法局限於它提供的只是對某一次互倚行為的分析,為了理解互倚關係的連續性和長期性,凱利發展了另一種研究工具--轉換細目表。

  3.歸因理論 1967 年,凱利發表了論文《社會心理學的歸因理論》,在該文中他認為歸因過程是“個體對他的世界進行歸因 - 目標、傾向以及內在特性的歸因”,並用立方體模型來描述這種過程,被稱為三維歸因理論,也稱為三度理論。凱利對 F.海德的歸因理論進行又一次擴充和發展,他認為:歸因乃是指個人對環境中的事件,去覺察或推論其性質或原因的過程,這過程包括當事人對自己或他人行為原因的推論。此種由刺激事件推論原因的心理歷程,會影響個體後來的行為,可視為事件與行為間的中介歷程。他將歸因現象區分為兩類:一類是能夠在多次觀察同類行為或事件的情況下的歸因,稱為多線索歸因;另一類則是依據一次觀察就做出歸因的情況,稱為單線索歸因。他提出若幹歸因原則:共變分析、因果關係圖解、打折扣原則、擴大原則、複雜必要原因和補償原因等。他認為,人們對行為的歸因總是涉及 三個方面的因素:

  1.客觀刺激物,即行動者知覺的對象;

  2.行動者;

  3.所處關係或情境,既行為產生的環境。

  其中,行動者的因素是屬於內部歸因,客觀刺激物和所處的關係或情境屬於外部歸因。對上述三個因素的任何一個因素的歸因都取決於下列三種行為信息:

  1.特異性(distinctiveness):行動者是否對同類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在眾多場合下都表現出這種行為還是僅在特定情境下表現這一行為;

  2.一貫性(consistency):行動者是否在其他時間和其他情境下對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應,即行動者的行為是否穩定而持久;

  3.一致性(consensus):指其他人對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與行為者相同的方式反應。

  凱利還研究了歸因中的錯誤或偏見。比如,儘管我們在評價他人的行為時有充分的證據支持,我們總是傾向於低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 響。這稱為基本歸因錯誤。它可以解釋下麵這種情況:當銷售人員的業績不佳時,銷售經理傾向於將其歸因於下屬的懶惰而不是客觀外界條件的影響。個體還有一種傾向於把自 己的成功歸因於內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如運氣,這稱為自我服務偏見

  凱利對歸因理論的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個歸因過程的嚴密的邏輯分析模式,對人們的歸因過程做了比較細緻、合理的分析和解釋。但是,他的三度理論也遭到了人們的批評。這些批評主要是指他過分強調歸因的邏輯性,使之成為一個理想化的模式,脫離了普通人歸因活動的實際。人們實際上往往得不到這個模型所要求的信息,不知道某人在以前同樣場合中的行 為,也難知道其他人在同樣的場合中的行為,經驗表明,在許多情況下,人們對於所發生的事件,並不是多方觀察、收集足夠的信息而後進行歸因,而往往是利用在生活經驗中形成的某些固定的聯繫,根據自己的需要、期望,憑藉有限的信息,對行為結果經濟、迅速地做出歸因,而並不象統計學家那樣對信息資料進行繁瑣的分析。這也就是凱利所說的單線索歸因。

  因此,凱利後來對他的理論加以了補充和完善。他提出了因果圖式說,來彌補三度理論的不足。所謂因果圖式,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關於各種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基本認知結構,在具體的歸因過程中,這種認知結構會被特殊的事件喚醒而參與對行為的歸因。後來,凱利又為他的 歸因理論補充了幾條原則,即打折扣原則、增強原則和補償原則。打折扣原則是指人們對於他人行為的歸因,可能事先有幾種假設,如果其他似乎可能的原因同時出 現,那麼最初假定的原因就不可全信了,需要打折扣。增強原則是指如果行為發生在有連續性的抑制原因出現的時候,那麼一個可能的促進性原因的強度將被理解得 更高。補償原則是指內部原因、外部原因、抑制性原因和促進性原因對於結果是互相補償的。

哈羅德·凱利的個人評價

  凱利對歸因理論的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個歸因過程的嚴密的邏輯分析模式,對人們的歸因過程做了比較細緻、合理的分析和解釋。但是,他的三度理論也遭到了人們的批評。這些批評主要是指他過分強調歸因的邏輯性,使之成為一個理想化的模式,脫離了普通人歸因活動的實際。凱利對歸因理論的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個歸因過程的嚴密的邏輯分析模式,對人們的歸因過程做了比較細緻、合理的分析和解釋。但是,他的三度理論也遭到了人們的批評。

  這些批評主要是指他過分強調歸因的邏輯性,使之成為一個理想化的模式,脫離了普通人歸因活動的實際。人們實際上往往得不到這個模型所要求的信息,不知道某人在以前同樣場合中的行為,也難知道其他人在同樣的場合中的行為,經驗表明,在許多情況下,人們對於所發生的事件,並不是多方觀察、收集足夠的信息而後進行歸因,而往往是利用在生活經驗中形成的某些固定的聯繫,根據自己的需要、期望,憑藉有限的信息,對行為結果經濟、迅速地做出歸因,而並不象統計學家那樣對信息資料進行繁瑣的分析。這也就是凱利所說的單線索歸因。因此,凱利後來對他的理論加以了補充和完善。

  他提出了因果圖式說,來彌補三度理論的不足。所謂因果圖式,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關於各種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基本認知結構,在具體的歸因過程中,這種認知結構會被特殊的事件喚醒而參與對行為的歸因。後來,凱利又為他的歸因理論補充了幾條原則,即打折扣原則、增強原則和補償原則。打折扣原則是指人們對於他人行為的歸因,可能事先有幾種假設,如果其他似乎可能的原因同時出現,那麼最初假定的原因就不可全信了,需要打折扣。增強原則是指如果行為發生在有連續性的抑制原因出現的時候,那麼一個可能的促進性原因的強度將被理解得更高。補償原則是指內部原因、外部原因、抑制性原因和促進性原因對於結果是互相補償的。

  凱利1971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78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他曾獲美國實驗社會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家獎,此外,他還是美國藝術和科學研究院成員。

哈羅德·凱利的主要著作

  • 《傳播與說服》和賈尼斯、霍夫蘭合著,1953
  • 《群體社會心理學》,1959
  • 《人際關係》,1978
  • 《個人關係》,197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哈羅德·凱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