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卡爾·霍夫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Carl Iver Hovland)
放大
卡爾·霍夫蘭(Carl Iver Hovland)
卡爾·霍夫蘭(Carl Iver Hovland)

目錄

卡爾·霍夫蘭簡介

  卡爾·霍夫蘭(Carl Iver Hovland,1912.06.12-1961.04.16)美國實驗心理學家傳播學奠基人之一。他出生於美國芝加哥的一個移民家庭,因患癌症逝於美國康涅狄格州哈姆登(Hamden)。1912年6月12日出生在美國芝加哥,1936年在耶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曾擔任該校心理學系講師、助理教授、教授,是著名的實驗心理學家,也是宣傳與傳播研究的傑出人物。二戰期間和戰後,霍夫蘭和一批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實驗,對態度與說服進行了細緻研究,提出了眾多影響頗大的理論。他們形成了“耶魯學派”。

  他對傳播學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他在彼得森、瑟斯頓等學者的基礎上,較完善地把心理學控制實驗的方法用於傳播效果的研究;第二,他對軍事教育電影的研究不僅從一個方面證明瞭坎特裡爾的觀點,併為打破魔彈論提供了更有價值的證據;第三,他註意到影響說服效果的多種因素,尤其是說服者及其發出的信息這兩個因素,並提出了改善說服效果的一系列有價值的建議,為“可說服性”研究,這個當代傳播學的重要課題莫定了基礎。

卡爾·霍夫蘭的生平

  卡爾·霍夫蘭的父親是電器工程師和發明家,他的母親12歲就從瑞典來到美國,未接受正式教育。他先在美國西北大學學習物理學、生物學以及實驗心理學,1932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33年在該校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然後進入耶魯大學師從C.赫爾,1936年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在耶魯大學擔任講師,開始其專業生涯。

  他畢生從事說服與態度改變以及心理對行為影響的研究。早期興趣在實驗心理學,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改變了他的研究方向。1942年,霍夫蘭應召率領主要由心理學家組成的專家小組赴華盛頓,在美國陸軍軍部新聞及教育署研究戰爭宣傳與美軍士氣的問題。從此,霍夫蘭的實驗對象由讓老鼠走迷宮變為讓士兵看影片,通過對影片內容、形式和設計變化,測量、分析傳播來源的可信度恐懼訴求的程度、問題提出的先後效用、論辯時是講一面之辭還是兩面都說、結論是明示好還是暗示好等傳播問題。

  霍夫蘭在二次大戰後期和戰後,為美國軍方的戰時宣傳進行了一系列心理控制實驗,被研究對象達4000人。他提出了信息源條件、說服者條件、信息本身的條件、說服過程等諸多觀點,把說服過程當作日常生活經驗的重覆來進行說服程式的設計。他談到,人們真正恐懼的不是已經確定的事實,而是不確定和無法知曉的事實。他的研究為後來各種社會想象的心理游戲設計提供了思想基礎。

  戰爭結束後,霍夫蘭帶著同事和資料回到了曾工作過的耶魯大學,繼續進行傳播和態度改變方面的研究直到去世。他們接受了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設立了耶魯傳播研究項目,主持“傳播與態度改變研究課題”,對傳播與說服、說服能力與說服方法等進行深入研究,並出版一系列叢書,對傳播學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卡爾·霍夫蘭的貢獻

  霍夫蘭的研究小組對心理學的主要貢獻在於:

  1. 睡眠者效應sleeper effect):即由於時間間隔使人們容易忘記傳播的來源,而只保留對內容的模糊記憶

  2. 傳達者的可靠性;

  3. 陳述結論的偏愛價值;

  4. 由於宣傳順序而產生的有價值的作用等。

  霍夫蘭等人首先將戰爭期間的研究資料予以重新分析整理,編纂出版了一套《美國軍人》叢書,共4捲,其中第3部《大眾傳播實驗》代表了霍夫蘭等人最早的研究成果。該書集中反映了這批學者所進行過的兩類研究,即對現有影片的評價性研究和同一影片(或訊息)的兩種不同版本加以比較的實驗性研究。這兩類研究都對傳播理論的建設作出過某些有趣的貢獻,而通過操縱變數以測量傳播效果的實驗性研究則構成了態度改革研究的開端。

  不久,霍夫蘭又主持撰寫出版了《耶魯大學關於態度和傳播研究叢書》,共5捲,其中以《傳播與說服》最具綜合性和學術性,是這套叢書中的一部力作。這部著作涉及一系列命題,是說服研究的奠基作,引發了一系列更加廣泛、深入的研究,有的甚至在耶魯叢書中單獨構成專著。例如,信源的可信性研究有力地擴展了傳播者研究的視域,恐懼訴求的分析有利於深入認識受傳者態度和行為改變的內在原因,一面之辭和兩面都說、先說和後說的對比研究更為傳播策略和技巧研究增添了嶄新話題。

卡爾·霍夫蘭的主要著作

  • 《大眾傳播實驗》(“Experiment on Mass Communication”,1949年,與人合著);
  • 《傳播與說服》(“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1953年,與人合著);
  • 《說服的表達次序》(“The Order of Presentation in Persuasion”,1957年);
  • 《個性與可說服性》(“Personality and Persuasibility”,1959年,與人合著);
  • 《態度的形成和改變》(“A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1960年,與人合著)。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Dan,Yixi,y桑,陈cc.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卡爾·霍夫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7.136.84.* 在 2015年10月22日 08:58 發表

霍夫蘭,傳播領域四大金剛之一。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