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配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連鎖配送概念的內涵[1]
- 1.連鎖配送的本質是送貨或交貨
一般性的送貨只是作為一種營銷手段(或稱售後服務)而展開的。從內容上看,一般性的送貨只是簡單地將貨主的貨物送達收貨人處,並不附帶其他操作,是一種簡單的經濟活動。而且,一般性的送貨又是一種偶然性的活動,實踐中很少全面考慮需求者(客戶)的要求,常常是有什麼貨送什麼貨,何時有貨何時送,送貨只是售貨活動的簡單延伸。連鎖配送概念中的送貨則不然,準確地說,它是一種完善化的、高級的輸送活動。所謂的“完善化的和高級的送貨”,是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和配送中心的網路體系形成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的。一方面是指在向基層配送中心或大用戶送貨的過程中,客觀上有確定的組織和比較明確的供貨渠道,有相關的制度進行約束;另一方面送貨是一種建立在備貨和配貨基礎之上的經濟活動,並且又是按照用戶要求組織和安排的一種經濟活動。可以說,按基層配送中心或客戶提出的要求(包括貨物的品種、質量、規格、數量、送貨時間、送達地點等)進行備貨、送貨乃是現代化送貨(即配送)的基本特點。不難看出,完善的送貨不僅僅是一種強化服務的手段,更重要的,它是一種依靠現代信息技術的物流方式和物流體制。
- 2.連鎖配送是大範圍、綜合性的物流運動
以完善化送貨為表現形態的配送不是一般的、單純的送貨活動,而是建立在備貨和配貨基礎上的送貨活動。據此,從物流功能或物流要素的角度出發來考察配送,可以看出,連鎖配送是多項目、多環節物流活動的有機結合。換言之,連鎖配送是綜合性的、一體化的物流運動。連鎖配送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從環節上看,既包含著貨物運輸,同時也融合著採購集貨、存儲、理貨、配裝等活動。有些貨物的配送活動還常常附帶著加工,如原木截鋸、鋼材剪切、玻璃套裁、煤炭混配、元件組裝等。從運動程式上看,連鎖配送貫穿著如下幾種操作:
①收集信息(包括收集市場供求及價格信息)、確定用戶並瞭解和掌握用戶的要求,以此作為配送的依據;
②採購,即根據收集的信息,確定供貨渠道和貨源,統一採購,以此作為配送的基礎工作;
③備貨,包括組織貨源和理貨,其中,理貨和配裝貨物等操作是許多產品配送不可缺少的內容;
④運送貨物,這是構成配送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配送的最終環節。通常在送貨之前,先要對送貨工具(即運輸工具)、送貨路線和運輸方式等進行選擇,採用就近原則選用最近基層配送中心,以此優化運輸。
- 3.連鎖配送的運程愈來愈遠,運量愈來愈大
在流通實踐中,通常人們都是在城市或地區範圍內從事貨物配送活動,配送常被認為是城市內的短距離的運輸行為或“短程配送”、“城市配送”。實際上,在某些交通發達、貨物運輸能力和組織能力較強、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國家(尤其是從事轉口貿易的國家或地區),配送的活動範圍早已超出了城市界限。當前,“國際配送”已不再是個別現象和個別行為。據此,不能把貨物空間移動的距離長短作為區分一般運輸和配送的標準,即不能把配送視為“短距離、小批量”的送貨活動。配送本身並不限定距離。應當說,越超國界、長距離、大批量的貨物配裝和運送等活動同樣屬於連鎖配送範疇。
- 4.連鎖配送的對象不局限零售店
從配送對象來看,收貨人可能是基層配送中心,也可能是最終消費者(大用戶)。在現實生活中,日用消費品的配送對象往往是零售商店而不是居民個人,但有不少生產資料(原材料產品)也經常配送到基層配送中心。據此,不能把配送單純理解為向零售店(或稱用戶)送貨的經濟活動,配送也包含著向中間商送貨的經濟活動。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連鎖配送概念是對配送實踐的高度概括,它所反映的是事物運動的一般規律和本質特征,其實質是,連鎖配送過程是“配貨”、“集貨”和“送貨”的有機結合過程。
連鎖配送的特征[2]
1.滿足門店的訂貨要求,並強調送貨方式的合理性。配送和傳統物流領域的一般送貨是有區別的。一般送貨是銷售性送貨,即生產什麼送什麼。對連鎖企業而言,配送的“特殊”在於用戶需要什麼送什麼。連鎖配送必須樹立“用戶第一、質量第一”觀念,按用戶要求進行配送,絕不能利用配送控制用戶,但因用戶本身的局限性,用戶要求有時也會不合理。因此,配送應強調送貨方式的合理性,即在時間、速度、服務水平、成本、數量等多方面尋求最佳化,實現雙方共同受益。
2.連鎖配送以支線運輸為主。連鎖配送離不開運輸,但它基本屬於終端運輸,大部分運輸是限於一定區域內的支線運輸,具有路線短、規模小、頻率高等特點。
3.連鎖配送是積極的送貨。配送的實質是送貨,但如果不進行分揀、配貨,需要一點送一點,就會大大增加工作量。連鎖配送把“配”和“送”有機結合起來,利用有效的分揀、配貨等作業.使送貨達到一定規模,利用規模優勢取得較低的送貨成本。
連鎖配送的作用[2]
隨著連鎖經營發展,以及企業尋求新的利潤源泉的需要,連鎖配送的作用日益凸顯.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一)提高服務能力
在連鎖經營中,由於顧客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各門店為了及早發現滯銷商品、避免庫存積壓,要求物流系統提供多品種、小批量、短周期的送貨服務。連鎖配送不僅具有集貨功能,還兼有配貨、送貨等多種功能,使商品由靜態儲存變為動態儲存,倉庫由儲備型變為流通型,服務由被動變為主動,倉儲技術由傳統型變為現代型,因而可及時、準確、安全、高效地按用戶要求進行配送,提高了服務能力。
- (二)強化門店銷售功能
連鎖配送能使商品在恰當的時間以合適的數量、合理的方式送到各門店,保證門店不缺貨,最大限度地實現銷售目標,滿足顧客需求。同時,連鎖配送還可減少門店的商品庫存,使門店的倉庫空間轉化為銷售空間,降低營運成本,強化門店銷售功能。
- (三)新的利潤源泉
連鎖配送使倉庫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也大大提高了車輛、人員的工作效率。有關數據表明,一般貨物的運輸,汽車貨物實載率不到50%,連鎖配送的實載率可提高到70%~80%。顯然,連鎖配送可以使物流設施和資源都得到有效利用,從而降低經營成本,增加利潤。
連鎖配送的模式[2]
經過長期的發展,連鎖企業形成了多種模式的配送,以滿足不同商品、不同流通環境的需要。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種模式。
- (一)供應商直接配送
這是指由供應商或生產企業直接把所需商品送到門店的配送方式,主要適用於保質期短,或價值高、需求量少的商品。但會常常發生配送不到位等問題,如缺貨斷檔、配送時間不能滿足門店要求、一些偏遠或量小的門店往往得不到及時配送等。
- (二)連鎖企業自營配送
這是目前連鎖企業廣泛採用的一種配送模式。連鎖企業通過獨立組建配送中心,實現對內部各門店的貨物進行配送。自營配送使配送中心成為連鎖企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具有靈活性,能滿足門店的獨特需要。但是這種小而全的模式造成了企業新的資源浪費,今後,隨著經濟發展,大多數自營配送中心將會轉化為公用型配送中心。
- (三)社會化配送
社會化配送即所謂的第三方物流配送,這是指由第三方的專業公司來承擔連鎖企業的物流配送任務。社會化配送的優勢在於專業公司通過規模性操作,能夠降低成本,取得較好的規模效益;同時也能實行專業化作業管理,合理運用社會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目前,許多連鎖企業正在積極探索這種社會化配送模式。
- (四)共同配送
這是指連鎖企業為實現整體的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為原則,與相關企業之間互相提供便利的協作型配送模式。例如,一些規模不大的連鎖企業,自建配送中心在資金上存在困難。因此,多家企業共同構建配送中心是可選方案。共同配送能促進企業運輸規模擴大,有利於企業有限資源的合理互用,降低配送成本,提高服務水平,增強競爭力。從物流效率和商品鮮度管理的角度來看,共同配送是一種值得借鑒的配送模式。
連鎖配送流程[2]
- (一)配送的一般流程
配送的一般流程是:進貨一儲存一分揀、配貨一配裝一送貨。每個流程的作業內容如下所述。
1.進貨。即組織貨源,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訂貨或購貨,表現為配送主體向生產商訂購貨物,由後者供貨。另一種方式是集貨或接貨,表現為配送主體收集貨物,或者接收用戶所訂購的貨物。
2.儲存。即按照用戶提出的要求並依據配送計劃將購到或收集的各種貨物進行檢驗,然後分門別類地儲存在相應的設施或場所中,以備揀選和配貨。儲存作業一般包括這樣幾道程式:運輸一卸貨一驗收一入庫一保管一齣庫。儲存作業依產品性質、形狀不同而形式各異,有的是利用倉庫進行儲存,有的是利用露天場地儲存,特殊商品(如液體、氣體)則需儲存在特製的設備中。
3.分揀、配貨。分揀和配貨是同一個工藝流程中兩項有著緊密關係的作業活動。有時,這兩項活動是同時進行和同時完成的(如散裝物的分揀和配貨)。如今,隨著高新技術的開發和廣泛應用,我國的分揀、配貨作業大多採用機械化或半機械化方式操作,自動化的分揀、配貨系統已在不少國家的配送中心建成,並且發揮重要作用。
4.配裝、送貨。配裝和送貨主要包括搬運、配裝、運輸和交貨等作業。其作業程式是:配裝一運輸一交貨。送貨是配送的終結,故在送貨流程中除了要圓滿地完成貨物的移交任務外,還必須及時進行貨款(或費用)結算。在送貨這道工序中,運輸是最主要的作業。因此,在進行送貨作業時,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和使用先進的運輸工具,對於提高送貨質量至關重要。
- (二)日用品的配送流程
日用品品種規格繁多,市場需求呈多品種、小批量狀態。這類產品有確定的包裝,可以集裝、混裝和混載。因此,配送流程中必然要求經過理貨、配貨和配裝等工序。由於日用品的包裝中往往另有小包裝,所以在這類商品的配送中很少出現流通加工這個環節。從整個配送流程來看,日用品配送是一種標準化的配送模式,如圖1所示。
- (三)食品的配送流程
食品的品種規格很多,形狀各異,又有保質、保鮮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食品配送流程也較多,主要有以下三種:
1.沒有儲存工序的食品配送。這類食品通常保質期較短,保鮮要求高。貨物組織到後,很快進行分揀、配貨,然後選用合適的方式快速送貨。其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2.帶有儲存工序的食品配送。保質期較長或銷售量非常大的食品,可大量組織進貨,先進行儲存、保管,然後根據門店的訂單進行分揀、配貨、配裝。其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
3.帶有加工工序的食品配送。有些食品集中到倉庫後,要先進行初加工。例如,分裝貨物(將大包裝改為小包裝)、冷凍貨物、等級分類、去雜質(如蔬菜去根,魚類去頭和內臟)、配製半成品等,然後銜接其他工序。其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
連鎖配送的意義[1]
- 1.連鎖配送是實現電子商務的保證
電子商務的任何一筆交易,都包含著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其中,商流是指商品在購銷之間進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權轉移的運動過程,如商務洽談、簽訂合同、促銷等。物流是指實體的流動過程。資金流主要是指資金的轉移過程,包括付款轉賬等過程。信息流是指與商流、物流、資金流的有關信息及提供給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各種信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以上除物流外的三種流的處理都可以通過電腦和網路通訊技術實現,而物流是上述四種流中最特殊的一種流,是指物質實體(商品或服務)的流動過程,主要指運輸、儲存、加工、配貨、送貨等各種活動。對於少數商品和服務來說,可以直接通過網路傳輸方式使消費者獲得,如電子出版物、有價信息軟體、信息咨詢服務等。而對於大多數商品和服務來說,要經過運輸、儲存、加工、配貨、送貨等環節使消費者獲得。如何使消費者準確、及時獲得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這就需要物流配送。配送企業根據消費者網上訂貨要求,在物流基地進行理貨;將配好的貨物送交收貨人,速度快,且保證質量。如果物流配送實現連鎖,消費者就可以就近獲得所需的商品或服務,使運距縮短,節約開支。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消費者可以通過網上瀏覽後,輕鬆點擊一下,完成網上購物,配送企業從網上獲得購物信息後,及時進行配送,使消費者獲得所需的商品或服務。但是,如果遲遲不能將消費者所購的貨物送到消費者手中,甚至出現買冰箱送洗衣機的情況,就會使消費者放棄電子商務,而選擇更為可靠的傳統購物方式。因此,連鎖配送是實現電子商務的重要保證。
- 2.連鎖配送可以完善輸送及整個物流系統
整個物流系統的結構由三個因素組成,即方式(運輸手段)、結點(物流基地)和連線(運輸路線)。物流總體合理化就是要使方式和結點現代化,使連線最優化,並達到方式、結點和連線的協調運作。通過建立大型中央配送中心和佈局合理的基層中心,使貨物包裝集裝化、裝卸自動化,促進物流系統的暢通;連鎖配送企業的基層配送中心分佈很廣,可以提高專業營運車輛的效率,降低空載率,減少迂迴運輸、相向運輸等,從而實現運距最短,完善整個社會的輸送系統的目的。
- 3.連鎖配送可以更有效發掘“第三利潤源泉”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市場競爭的不斷深化和加劇,企業創建競爭優勢的關鍵,已由節約原材料的“第一利潤源泉”,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二利潤源泉”,轉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統的“第三利潤源泉”。採用連鎖配送,可以大大減少配送次數,如圖所示。這無疑會降低物流配送的整體成本,主要包括:
①降低了進貨成本。由於統一進配貨,可以加大採購批量,從而形成了對供應商強大的討價還價的能力,迫使供應商最大限度地降低價格,這是連鎖營銷規模優勢的根本所在;
②減少了各基層配送中心的庫存水平,也相應減少了其倉庫面積,提高了經營的靈活性和工作效率。零售店只需根據銷售情況向配送中心提出訂貨計劃,所需商品即可馬上送達。所以各零售店的庫存很小或無庫存;
③減少了各零售店的檢查和入庫費用。由配送中心統一對貨物進行檢驗、編號登記和入庫,大大簡化了各零售店的進貨程式,節約了人員,降低了費用,提高了用戶的經濟效益。
- 4.連鎖配送企業的發展,標志著國家或地區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連鎖配送的發展使配送成為可以由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雙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務提供者,它是物流專業化的一種形式。它是隨著物流業的發展而發展的,已是物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而且它的占有率與物流業的水平之間存在緊密的相關關係。
在西方發達國家第三方物流業的實踐中,我們發現:
①物流業的範圍不斷擴大。一方面商業機構和各大公司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不得不將精力放在核心業務上,而將運輸、倉儲等相關業務環節交由更專業的物流企業即配送企業完成,以求節約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業為提高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拓寬業務範圍,提供配套服務;
②很多物流企業即配送企業根據第一方、第二方的談判條款,分析比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費用,提供給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更有利的物流方式,這就需要物流配送企業提供優質優價的服務。因此,物流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使配送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可見,配送企業的發展程度反映和體現了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 5.發展連鎖配送是商品流通部門深化服務的重要形式
在舊的商品流通體制下,商品流通部門養成了被人求的習慣,服務意識不夠強。現在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商品流通部門應該加強服務意識並應採取相應的措施,開展配送就是深化服務的一種好形式。採用配送可以產生以下變化:
①從被動的他買我賣到主動的我賣他買;
②從等客上門到送貨上門;
③從客戶催我發貨到我按時上門送貨;
④從不允許用戶挑貨到我為用戶挑貨;
⑤從用戶向我打聽貨源到我向用戶瞭解需要。連鎖配送可以改變商品流通部門和用戶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