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貨幣國際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貨幣國際化[1]

  貨幣國際化是指一國貨幣隨著本國商品貿易服務貿易在國外市場擴展,在本幣職能基礎上,通過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和境外貨幣自由兌換等方式流出國境,在境外逐步擔當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儲藏手段價值尺度,從而由國家貨幣走向區域貨幣、再走向世界貨幣的過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定義中,貨幣國際化是指某國貨幣越過該國國界,在世界範圍內自由兌換、交易和流通,最終成為國際貨幣的過程。

  國際貨幣是貨幣國際化動態運動的結果,貨幣國際化的發展形態是形成國際貨幣。因此,貨幣國際化的過程也是國際貨幣的形成過程。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持續穩定,使得人民幣經濟基礎和國際地位不斷增強,人民幣已經走出國門,漫向貨幣國際化的新徵程。但要真正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許多條件還不具備,因此我們必須總結其他國家貨幣國際化過程的經驗,以便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借鑒。

貨幣國際化的前提條件[2]

  貨幣國際化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

  判斷一國貨幣國際化的前提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國際貨幣發行國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2)國際貨幣發行國無論政治上還是經濟上對內要高度的統一;

  (3)國際貨幣發行國要使該國貨幣本身能夠自由兌換,以使該國貨幣在國際間能夠廣泛的自由流通;

  (4)嚴守貨幣紀律,不能夠亂髮鈔票(這是永久成為國際貨幣的最重要的條件)

貨幣國際化的四個階段貨幣

  第一階段

  經常項目下的國際收支實施自由兌換,即政府不對私人部門因商品和服務貿易等的交易需要,而進行的本外幣兌換進行限制,僅僅對私人部門的交易真實性進行檢驗。

  第二階段

  資本項目可兌換,即政府不對私人部門因投資金融交易等的需要而進行的本外幣兌換進行限制,迄今除比利時等屈指可數的小型開放經濟體之外,絕大多數國家達成本幣的資本項目可兌換和政府對資本流動有少量限制並不矛盾。

  第三階段

  政府推動本幣的國際化,使其成為其他國家可接受的交易、投資、結算和儲備貨幣,至今最主要的國際貨幣顯然是美元歐元

  第四階段

  政府對並不發生跨國交易的、境內居民的本外幣自由兌換也不進行限制,即充分的可兌換階段。

國外貨幣國際化的狀況[1]

  (一)美元的國際化

  美元的國際化歷程開始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大發戰爭財,經濟實力迅速增強,並企圖取代英國,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二戰結束後,各國實力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經濟實力卻急劇增長,併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從1941年到1945年,美國根據 “租借法案”向盟國提供了價值470多億美元的貨物和勞務。黃金源源不斷流入美國,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145.1億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億美元,約占世界黃金儲備的59%。這為美元霸權地位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美國政府認為,英國特惠制和英鎊區是戰後妨礙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主要障礙之一,因而美國主張“在很短的一個過渡階段之後,不允許保護關稅、貿易限額,以及諸如競爭性貨幣貶值、多種匯價、雙邊清算協定、限制貨幣自由流通措施等各種形式的金融壁壘存在下去”。但當時英國在貨幣金融領域里還有一定實力,英鎊仍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之一,國際貿易40%左右是用英鎊結算,特惠制與英鎊區依舊存在,英國在世界上還保持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1943年,美國財政部官員懷特和英國財政部顧問凱恩斯分別從本國利益出發,設計戰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提出了兩個不同的計劃。

  “懷特計劃”是從當時美國擁有大量的黃金儲備出發,強調黃金的作用,並竭力主張取消外匯管制和各國對國際資金轉移的限制,以便於美國對外進行貿易擴張和資本輸出。它主張在戰後設立一個國際穩定基金組織,基金組織發行一種國際貨幣,各國貨幣與之保持固定比價。基金組織的任務主要是穩定匯率,實際上這是為美國輸出過剩資本控制和掠奪其他國家服務的。“凱恩斯計劃”是從當時英國黃金儲備缺乏的困境出發,儘力貶低黃金作用,主張建立一個世界性中央銀行,稱“國際清算聯盟”,各國的債權、債務通過它的存款帳戶轉帳進行清算。兩個方案反映了美、英兩國經濟地位的變化和爭奪世界金融霸權的目的。從1943年9月到1944年4月,美、英兩國政府代表團在國際貨幣計劃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爭論。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佈雷頓森林召開有44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與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的最後決議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總稱為“佈雷頓森林協定”。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即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來,從而確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佈雷頓森林體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第二,其他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即同美元保持固定匯率關係。佈雷頓森林體系實際上是一種國際金匯兌本位制,又稱美元-黃金本位制。它使美元在戰後國際貨幣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黃金的“等價物”,各國貨幣只有通過美元才能同黃金髮生關係。從此,美元就成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

  由於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兩次世界大戰的契機,美元早在1944年以前就達到了較高的國際化水平,佈雷頓森林體系只是對美元已有的國際地位進行法律上的追認,而美元對國際社會更深遠的影響則是通過這之後以各種名義向全球進行的資本輸出達到的,所以以資本輸出深化其國際化程度是美元國際化的一大特征。

  (二)日元的國際化

  日元國際化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

  1985年,日本“外匯和其他交易委員會”提交了一份“日元國際化”的報告,對日元國際化所需要的環境提出建議。隨後,日本迅速放鬆了對歐洲日元貸款和歐洲日元債券的有關限制,並於1986年5月設立了離岸金融市場,日本對居民和非居民原有的資本流動限制措施也迅速地被取消。在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日元的比重也升至8.0%,日元終於成為多元化儲備貨幣中僅次於美元、馬克的國際貨幣。

  在亞洲金融危機及1999年歐元啟動的背景下,日本政府改變態度,採取一些列措施推動日元國際化。1997年12月,在美日21世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通過了《美日21世紀委員會關於東亞金融形勢的聲明》指出應促進日元作為一種儲備貨幣和交易手段的國際化。

  1999年4月,日本大藏省通過了日本銀行界和企業界兩個權威機構團體—全國銀行協會和經濟團體聯合會,嚮日本金融界和企業界提出了要求,改變過分依賴美元進行結算的狀況,研究更多地使用日元作為國際結算手段的具體促進措施。但日元國際化的進程也是日本經濟由高速增長進入10餘年長期蕭條的轉折過程,因為隨著90年代日本資產泡沫的破滅,日本經濟進入停滯和和蕭條期,日元國際化原有的成果也開始萎縮,日元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實際上是相對下降了。作為國際貨幣,至今並沒有一個國家的貨幣與日元掛鉤或釘住日元。

  (三)歐元的國際化

  歐元的問世是當今世界經濟史首次出現區域集團整體放棄國家貨幣主權,通過統一貨幣結成貨幣結盟的嘗試。1967年德國制定了《促進穩定與增長法》,將匯率穩定關係作為重要目標,制定了價格水平穩定、適度的增長率國際收支平衡和高就業目標。1979年形成了歐洲貨幣體系,成為以馬克為穩定錨的“馬克區”。

  在經過結盟與合作,有調節的固定匯率制等多種方式的嘗試後,歐盟國家認為建立共同的貨幣是歐洲實現金融穩定的途徑,是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回答。自1992年簽訂《馬約》以及1994年1月進入貨幣聯盟第二階段以至到1999年1月1日歐元的問世,歐洲的貨幣經濟一體化取得了重大進展。《馬約》規定經濟趨同標準,制定了一個穩定政策目標的四大框架:即持續增長、高就業、提高生活水平及社會保障和保護環境義務的趨同目標。在構建歐洲央行的過程中,主張歐洲銀行體系需將幣值穩定作為首要目標獨立於政府。1973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浮動匯率取代固定匯率,國際金融體系出現了三級體系——美元、馬克和日元過渡的趨勢。

  1999年歐元啟動後,歐元區加大了貨幣國際化的步伐。具體採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1.增加國際貿易中歐元結算的比重。歐洲的跨國公司在歐元啟動後立即以歐元結算,跨出歐洲的兼併和收購則多以歐元結算;美國向歐元區的出口占其出口的15%,亞洲向歐元區的出口占10%,他們大部分同歐元區的貿易將以歐元結算;中東歐和地中海國家已經準備將歐元作為結算貨幣。2.增強歐元的國際投資貨幣的地位。在歐元醞釀階段,歐洲貨幣國際金融市場有價證券投資中的比重明顯增加。歐元啟動加快了這一趨勢。歐洲金融界推出歐洲八大金融證券市場聯合的舉措。貨幣聯盟極力保持歐元穩定和增長趨勢,以使歐盟以外的跨國證券交易在預期內以歐元進行。3.完善歐洲金融市場。歐元啟動後,歐洲債券市場改進了交易體系和融資方式效率和透明度均有提高,股市和銀行通過聯合、兼併和收購實現了結構調整。一方面通過更新基礎設施,歐元區建立了由先進電子技術裝備的一體化的轉帳支付體系,以此將各國的支付體系連成一個跨國界的支付平臺,日成交量約3500億歐元;另一方面,進行股市合併,歐元區金融市場的弱點在於股市規模與美國相差較大。1999年4月,美國股市融資達到165550億歐元,1997年歐元區39970億歐元,歐盟其他國家為27510億歐元,日本位7130億歐元,美國約占全球股市規模的60%,歐元區僅占14%。歐洲貨幣聯盟的建立為其股市合併創造了條件。採取的主要措施有:改變銀行的經營方向,使銀行從傳統的結算信貸業務轉為投資銀行經營範圍,加快兼併收購;形成了銀行、保險公司和股市相互參股的綜合經營的發展格局。

  歐元的誕生是貨幣國際區域化理論發展到新階段的標誌。幾個經濟實力相當,經濟結構相似的國家聯合起來,實行統一的貨幣,是實現貨幣國際化的一種模式。

國外貨幣國際化的分析評價

  貨幣國際化的個性化發展模式,將因各國國情以及政策目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述的貨幣國際化實踐也證明瞭這一點。

  由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美元成為國際貨幣有其特殊的國際背景,其國際化的過程依賴的是一個全球性的匯率制度安排,即二戰後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支持這一體系的基礎是美國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美元國際化的模式特點可概括為:依托全球性匯率制度安排成為唯一的國際計價單位和與黃金地位相同的國際儲備貨幣;與黃金脫鉤失去制度基礎後,依賴先入為主的存量優勢在世界信用貨幣體系中處於優勢地位,國際政治經濟實力的強大鞏固和發展了這種優勢,繼續充當國際貨幣。

  日元的國際化在其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特點。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日本是在美國的壓力下,從1980年開始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程。日元國際化和金融資本市場的自由化同步迅速發展,歐洲日元市場的放開和東京離岸市場的。建立是日元國際化的關鍵步驟;在其經濟鼎盛時期,世界貿易中對日元的需求大量增加,日元的國際化進程是自然發展的。但是在日本經濟出現衰退後,日本政府開始積極地推動日元國際化的進程,藉助日元國際化的進程帶動國內金融改革,改變了日本經濟二重結構的特點,從而提高金融業的效率。

  從實踐來看歐元國際化進程是最短的,給世界各國貨幣國際化的啟示是:讓渡貨幣主權,放棄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採用趨同的財政政策,形成區域共同體,單一貨幣必須以共同的政治、經濟利益為基礎,以相近的文化背景為紐帶,單一貨幣區內各成員國須滿足最佳貨幣區理論構建條件,區域經濟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在區域貨幣生成過程中,有核心貨幣(馬克)起主導作用。

  由以上的分析知道,美元的國際化路徑主要是依賴全球性匯率制度安排,歐元國際化路徑依賴的是貨幣主權聯邦制的區域性制度安排,日元國際化路徑依賴的是實體經濟發展與金融深化政策。綜合來看,歐元國際化模式是區域經濟聯合體推進本地區貨幣國際化可以借鑒的路徑,日元國際化模式是主權國家貨幣國際化可以借鑒的路徑,美元國際化對大多數國家而言特別借鑒的意義。

貨幣國際化的收益[3]

  (一)取得鑄幣稅收入,為本國國際收支赤字融資

  所謂鑄幣稅,原指鑄幣成本與其在流通中的價值之差,現在通常指中央銀行通過發行無須支付利息的貨幣取得的收益,表現為貨幣面值扣除發行成本後的收益,由於發行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鑄幣稅基本上等於貨幣的發行額。在紙幣制度下,當不存在通貨膨脹時,鑄幣稅來自於隨經濟增長貨幣需求的增加。當存在通貨膨脹時,鑄幣稅也被稱之為通貨膨脹稅,即中央銀行超過經濟發展需要增加基礎貨幣發行。按照一般的估算,這類可稱之為狹義鑄幣稅的收入通常僅占一國GDP的0.2%(Krugman 1998)。

  當一國貨幣越出國界被其它國家使用或作為官方儲備時,則產生國際鑄幣稅的概念。儲幣貨幣發行國獲得的國際鑄幣稅包括發行國憑藉其國際貨幣發行國地位取得的全部受益,即海外發行收入及政府債券取得的廉價融資收入。因為,儲備通常是以發行國的債券形式持有,此類債券的利息低於儲備國的本國債券利息。

  貨幣國際化最直接的利益是為發行區賺取國際鑄幣稅。貨幣流出本貨幣區,為該貨幣區賺取國際鑄幣稅,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免除了該貨幣區向其他貨幣區輸送鑄幣稅的義務。非貨幣發行國國際收支赤字需要通過緊縮性的經濟政策來調節本國收支,但這會對本國的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造成失業增加、收入下降等後果,而國際貨幣發行國可以通過增加本國貨幣發行來彌補赤字,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美國所有美鈔(約4700億美元)的2/3都是在境外流通的,大約3 /4的新增發美鈔被外國人所持有。僅在1989~1996年間,流入俄羅斯和阿根廷的美鈔就分別達到了440億和350億美元。加拿大一半以上的銀行貸款已經按美元計算,並以年均1%的速度增長(Sulton 1999)。美國國債的20%被其他國家官方及私人持有,而美國國債在較好安全性的同時,給付的利息較低。

  (二)給本國居民帶來跨境經濟交易的便利,降低匯率風險,促進本國經濟貿易發展

  當一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後,該國企業可以使用該國貨幣作為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借貸的計價結算貨幣,從而避免貨幣轉換帶來的匯率風險,有利於該國的經貿發展。

  此外,貨幣國際化還有利於該貨幣區企業跨國經營。該貨幣區企業在獲取該貨幣區貨幣資金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而且該貨幣區企業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大量使用本幣也規避了匯率風險。

  (三)促進一國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的發展

  一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後,必然面臨貨幣迴流問題,發展具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場滿足持有其貨幣的非居民投資需要,是解決貨幣迴流的一個主要渠道。因此,貨幣國際化將促進一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和金融產品的開發

  一個貨幣區的貨幣國際化還有利於該貨幣區的金融機構實行跨國經營。一方面該貨幣區金融機構在從該國或該地區獲取本幣資金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另一方面,由於該國金融機構在進行本幣資金清算現鈔調度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該貨幣區金融機構在全球範圍內吸納本幣資金也具有競爭力

  此外,一國金融機構在本幣經營上具有比較優勢,可以較為便利的從本國取得貨幣資金,非居民持有的國際貨幣可以通過非當地銀行進行支付結算,但這些當地銀行最終都會通過國際貨幣發行國的金融機構進行清算。而且,一國貨幣擴展到其它國家也會帶動其金融機構境外設立分支機構

  (四)具有影響別國貨幣政策的主動權

  當一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後,其央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世界中央銀行,負債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國際最終清償手段,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為整個世界的貨幣政策定下基調,影響其它國家的就業、產出和經濟。通常,貨幣發行國根據本國經濟發展需要制定貨幣政策,對於儲備這種國際貨幣的國家而言,又需要保持此種貨幣幣值的穩定,當這兩個目標發生矛盾時,作為主權國家,必然是以前一個目標優先,而別國卻難以採取主動措施,只能根據貨幣發行國貨幣政策被動調節本國經濟政策,這就是一種非對稱衝擊。

  (五)提高政治自主權與國家聲望,擴大一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話語權

  對於大國而言,當發生國際突發事件時,如果需要依靠國際貨幣發行國提供流動性支持,這對該國而言是很被動的。而且,一國持有的國際貨幣一般是投資於國際貨幣發行國的金融市場或存放於該國的金融機構,如果國際發行國採取凍結持有國財產的方式,該國將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美國曾經就凍結過前蘇聯、伊朗和北韓等國的美元存款。

  部分國家與美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在流動性危機發生時,需要美國提供流動性支持。對於國際貨幣發行國而言,可以自主提供其它國家都願意接受的國際流動性,從而避免出現依靠他國提供流動性的被動局面,這是大國要求使用本幣的根本原因,也是提高一國政治獨立性的一個重要手段。

  此外,國際貨幣是一種軟實力,發行國際貨幣的國家一般都具有較強的政治經濟和科技實力,在國際社會具有較高聲望,這是其它非國際發行國所無法比擬的。

  大國之間的博弈是多方面的,不僅包括該國的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國際貨幣的發行也是其中之一,由於國際貨幣發行國的經濟政策將對他國產生更大地影響,因此,國際貨幣發行國的地位有助於提高該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

  (六)有利於解決國際收支逆差問題,減輕對外幣資金的依賴,維護金融安全

  當前,國際貨幣呈現寡頭壟斷局面,美元、歐元和日元處於國際貨幣的壟斷地位。以美國為例,美國的負債以美元計價,美國持有的國外資產以外國貨幣計價,這樣一旦美元貶值,美元負債沒有發生變化,而資產卻因外國貨幣升值而增加,這反而有利於改善國際收支。而且,本國貨幣即具有對外支付能力,在國際收支發生逆差時,無須通過國內緊縮政策犧牲國內經濟增長為代價來緩解收支問題,因而在國際收支上有更大的靈活度。

貨幣國際化的風險和責任[3]

  一國通過貨幣國家化雖然能獲得收益,但也需承擔一定的風險和責任,這主要體現為下幾方面:

  (一)發行國難以迴避“特裡芬難題

  對於儲備貨幣發行國而言,國內貨幣政策目標與各國對儲備貨幣的要求之間始終存在矛盾。貨幣當局既不能忽視本國貨幣的國際職能而單純考慮國內目標,又無法同時兼顧國內外的不同目標。既可能因抑制本國通脹的需要而無法充分滿足全球經濟不斷增長的需求,也可能因過分刺激國內需求而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從理論上講, “特裡芬難題”仍然存在,即儲備貨幣發行國無法在為世界提供流動性的同時確保幣值的穩定。

  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與蔓延使我們再次面對一個古老而懸而未決的問題,那就是什麼樣的國際儲備貨幣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歷史上的銀本位金本位、金匯兌本位、佈雷頓森林體系都是解決該問題的不同制度安排,這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機表明,這一問題不僅遠未解決,而且由於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當然,危機未必是儲備貨幣發行當局的故意,但卻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

  理論上講,國際儲備貨幣的幣值首先應有一個穩定的基準和明確的發行規則以保證供給的有序;其次,其供給總量還可及時、靈活地根據需求的變化進行增減調節;第三,這種調節必須是超脫於任何一國的經濟狀況和利益。當前以主權信用貨幣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是歷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機再次警示我們,必須創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推動國際儲備貨幣向著幣值穩定、供應有序、總量可調的方向完善,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全球經濟金融穩定。

  (二)增加了貨幣需求的不穩定性和可控性

  由於本國貨幣被非居民持有並使用,增加了中央銀行調控貨幣存量的難度。另外,非居民所在國的經濟政策將影響其持有其它國際發行的國際貨幣的意願,這並非國際貨幣發行國本身可以控制的,因此,國際貨幣發行國將面臨貨幣需求的不穩定性問題。

  (三)貨幣的反替代增加本幣貶值和通脹風險

  由於非居民持有和使用本國貨幣,導致境外流通的本幣不斷增加,如果因某種因素導致非居民對本國貨幣信心降低,則非居民必然要將持有的該種貨幣兌換成其它貨幣,這將導致國際貨幣發行國的貨幣貶值風險,進而可能導致輸入型通脹風險。

參考文獻

  1. 1.0 1.1 游春.貨幣國際化的歷史經驗及啟示.海南金融,2009年
  2. 戰玉鋒.次貸危機下的人民幣國際化問題探討.商場現代化,2009年第09期
  3. 3.0 3.1 沈駿.貨幣國際化的收益與風險分析.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貨幣國際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