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成交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成交量(Trading Volume)

目錄

成交量的概述

  成交量是指在某一時段內具體的交易數。它可以在分時圖中繪製,包括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甚至是5分鐘、30分鐘60分鐘圖中繪製。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但在國外成熟市場,成交量主要是用於印證市場走勢。

  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股票應當密切關註。

成交量的三種表達方式

  市場人士常說“股市中什麼都可以騙人,唯有量是真實的”,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瞭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江恩十二條買賣規則中的第七條就是觀察成交量,指出研究目的是幫助決定趨勢的轉變,因此市場上有“量是價的先行,先見天量後見天價,地量之後有地價”之說。不過也不能把成交量的作用簡單化、絕對化,由於國內股市中存在大量的對敲行為,成交量某種程度上也能騙人,因此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量雖是價的先行,但並不意味著成交量決定一切,在價、量、時、空四大要素中,價格是最基本的出發點,離開了價格其它因素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交量可以配合價格進行研判,但決不會決定價格的變化,對於這一點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被偽說法所矇蔽。那麼什麼是成交量呢?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當股票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涌,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股票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股票只要上市交易,每日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交量。一般而言向上突破頸線位、強壓力位需要放量攻擊,即上漲要有成交量的配合;但向下破位或下行時卻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無量下跌天天跌,直至再次放量,顯示出有新資金入市搶反彈或抄底為止。價漲量增,價跌量縮稱為量價配合,否則為量價不配合。成交股數VOL,這是最常見指標,也是平常談論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適合於對個股成交量做縱向比較,即觀察個股歷史上放量縮量的相對情況。最大缺點在於忽略了各個股票流通量大小的差別,難以精確表示成交活躍的程度,不便於對不同股票做橫向比較,也不利於掌握主力進出的程度。當然在對個股研判時,目前最常用的還是成交股數。成交金額AMOUNT,直接反映參與市場的資金量多少,常用於大盤分析,因為它排除了大盤中各種股票價格高低不同的干擾,通過成交金額使大盤成交量的研判具有縱向的可比性。通常所說的兩市大盤多少億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額。對於個股分析來講,如果股價變動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數或換手率就難以反映出莊家資金的進出情況,而用成交金額就比較明朗。

  如的浦發銀行(600001)在2003年5月中上旬構築頭部時,用成交股數VOL來看,高位放量並不明顯,主力似乎沒有出貨的跡象,但用成交金額 AMOUNT來看,實際上已有一個高位放量、主力出貨的過程。換手率TUN,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為看圖時固定運用的指標,比較客觀,有利於橫向比較,能準確掌握個股的活躍程度和主力動態。換手率可以幫助我們跟蹤個股的活躍程度,找到“放量”與“縮量”的客觀標準,判斷走勢狀態,尤其是在主力進貨和拉升階段,可以估計主力的控籌量。當然大部分的分析軟體上不提供換手率的走勢圖,只提供當日的換手率數值,因此運用換手率時還需找一個好軟體才行。一般而言日換手率<3%時為冷清,一種情況是該股屬於散戶行情,另一種情況是已高度控盤,莊股高位震蕩之際往往成交量大幅萎縮,換手率低。日換手率>3%且<7%時為活躍,表示有主力在積極活動。日換手率> 7%為熱烈,籌碼急劇換手,如發生在高位,尤其是高位縮量橫盤之後出現,很可能是主力出貨;如果發生在低位,尤其是在突破第一個強阻力區時,很可能為主力在積極進貨。實戰中還可運用均量線(移動平均量線)對VOL、AMOUNT、TUN進行輔助研判,一般可設三個參數,即5日均量線、10日均量線及20日均量線。由於均量線反映的是一定時期內市場成交量的主要趨向,與常用的移動平均線的原理相同,可運用黃金交叉死亡交叉等均線理論進行研判。

買盤+賣盤≠成交量

  1、買盤和賣盤相加為何不等於成交量?

  目前滬深交易所對買盤和賣盤的揭示,指的是買價最高前三位揭示和賣價最低前三位揭示,是即時的買盤揭示和賣盤揭示,其成交後納入成交量,不成交不能納入成交量,因此,買盤與賣盤之和與成交量沒有關係。

  怎樣看出成交量中哪些是以買成交或哪些是以賣成交?這裡有一個辦法:在目前股票電腦分析系統中有“外盤”和“內盤”的揭示,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這樣就可以區分成交量哪些以買方成交、哪些以賣方成交。

  2、外盤、內盤

  在技術分析系統中經常有“外盤”、“內盤”出現。委托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委托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由於以賣方成交的委托納入外盤,如外盤很大意味著多數賣的價位都有人來接,顯示買勢強勁;而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如內盤過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買入價都有人願賣,顯示賣方力量較大。如內盤和外盤大體相近,則買賣力量相當。

成交量的影響

  參與買賣股票的人,其對股價偏高或偏低的評價越不一致時,成交量就越大。反之,其評價越一致時,則成交量趨小。前者意味著多空雙方意見分歧較大,短兵相接,股價乃具有較大幅度的漲跌;後者為多空雙方看法略同,操作較不積極,股價漲跌幅度將很有限。

專家解讀:揭秘每筆成交量

  1、當股價呈現底部狀態時,若“每筆成交”出現大幅跳升,則表明該股開始有大資金關註;若“每筆成交”連續數日在一較高水平波動而股價並未出現較明顯的上升,更說明大資金正在默默吸納該股。在這段時間成交量倒未必出現大幅增加的現象。當我們發現了這種在價位底部的“每筆成交”和股價及成交量出現明顯“背馳”的個股時,應予以特別關註。一般而言,當個股“每筆成交”超過平均水平50%以上時,我們可以認為該股已有主力入駐。

  2、機構主力進入某股後,不獲利一般是不會出局的。進入後,無論股價是繼續橫盤還是呈現“慢牛”式的爬升,其間該股的“每筆成交”較主力吸納時是有所減少還是持平,也無論成交量有所增加還是萎縮,只要股價未見大幅放量拉升,就說明主力仍在盤中。特別是在淡靜市道中,主力為引起散戶註意,還往往用“對敲”來製造一定的成交假象,甚至有時還不惜用“對敲”來打壓震倉,若如此,“每筆成交”應仍維持在一相對較高的水平。此時用其來判斷主力是否還在場內,十分靈驗。

  3、若股價放量大陽拉升,但“每筆成交”並未創新高時,應特別提高警惕,因為這說明主力可能要派發離場了。而當股價及成交量創下新高但“每筆成交”出現明顯萎縮,也就是出現“背馳”時,投資者切不可戀戰,要堅決清倉離場,哪怕股價再升一程。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當“每筆成交”與其他價量指標出現明顯“背馳”時,應特別引起我們的註意。同時,我們應註意“每筆成交金額”(股價*每筆成交量)。因為10元/股的每筆成交顯然比5元/股的主力實力強勁。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4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成交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