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货币国际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货币国际化[1]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随着本国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在国外市场扩展,在本币职能基础上,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国境,在境外逐步担当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价值尺度,从而由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再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中,货币国际化是指某国货币越过该国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兑换、交易和流通,最终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

  国际货币是货币国际化动态运动的结果,货币国际化的发展形态是形成国际货币。因此,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也是国际货币的形成过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持续稳定,使得人民币经济基础和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人民币已经走出国门,漫向货币国际化的新征程。但要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许多条件还不具备,因此我们必须总结其他国家货币国际化过程的经验,以便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借鉴。

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2]

  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判断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国际货币发行国无论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对内要高度的统一;

  (3)国际货币发行国要使该国货币本身能够自由兑换,以使该国货币在国际间能够广泛的自由流通;

  (4)严守货币纪律,不能够乱发钞票(这是永久成为国际货币的最重要的条件)

货币国际化的四个阶段货币

  第一阶段

  经常项目下的国际收支实施自由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交易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仅仅对私人部门的交易真实性进行检验。

  第二阶段

  资本项目可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投资金融交易等的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迄今除比利时等屈指可数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之外,绝大多数国家达成本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政府对资本流动有少量限制并不矛盾。

  第三阶段

  政府推动本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其他国家可接受的交易、投资、结算和储备货币,至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显然是美元欧元

  第四阶段

  政府对并不发生跨国交易的、境内居民的本外币自由兑换也不进行限制,即充分的可兑换阶段。

国外货币国际化的状况[1]

  (一)美元的国际化

  美元的国际化历程开始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财,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并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二战结束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从1941年到1945年,美国根据 “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价值47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这为美元霸权地位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美国政府认为,英国特惠制和英镑区是战后妨碍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主要障碍之一,因而美国主张“在很短的一个过渡阶段之后,不允许保护关税、贸易限额,以及诸如竞争性货币贬值、多种汇价、双边清算协定、限制货币自由流通措施等各种形式的金融壁垒存在下去”。但当时英国在货币金融领域里还有一定实力,英镑仍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国际贸易40%左右是用英镑结算,特惠制与英镑区依旧存在,英国在世界上还保持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

  “怀特计划”是从当时美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出发,强调黄金的作用,并竭力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以便于美国对外进行贸易扩张和资本输出。它主张在战后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基金组织的任务主要是稳定汇率,实际上这是为美国输出过剩资本控制和掠夺其他国家服务的。“凯恩斯计划”是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的困境出发,尽力贬低黄金作用,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称“国际清算联盟”,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帐户转帐进行清算。两个方案反映了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和争夺世界金融霸权的目的。从1943年9月到1944年4月,美、英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国际货币计划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由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契机,美元早在1944年以前就达到了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是对美元已有的国际地位进行法律上的追认,而美元对国际社会更深远的影响则是通过这之后以各种名义向全球进行的资本输出达到的,所以以资本输出深化其国际化程度是美元国际化的一大特征。

  (二)日元的国际化

  日元国际化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1985年,日本“外汇和其他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日元国际化”的报告,对日元国际化所需要的环境提出建议。随后,日本迅速放松了对欧洲日元贷款和欧洲日元债券的有关限制,并于1986年5月设立了离岸金融市场,日本对居民和非居民原有的资本流动限制措施也迅速地被取消。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也升至8.0%,日元终于成为多元化储备货币中仅次于美元、马克的国际货币。

  在亚洲金融危机及1999年欧元启动的背景下,日本政府改变态度,采取一些列措施推动日元国际化。1997年12月,在美日21世纪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美日21世纪委员会关于东亚金融形势的声明》指出应促进日元作为一种储备货币和交易手段的国际化。

  1999年4月,日本大藏省通过了日本银行界和企业界两个权威机构团体—全国银行协会和经济团体联合会,向日本金融界和企业界提出了要求,改变过分依赖美元进行结算的状况,研究更多地使用日元作为国际结算手段的具体促进措施。但日元国际化的进程也是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10余年长期萧条的转折过程,因为随着90年代日本资产泡沫的破灭,日本经济进入停滞和和萧条期,日元国际化原有的成果也开始萎缩,日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实际上是相对下降了。作为国际货币,至今并没有一个国家的货币与日元挂钩或钉住日元。

  (三)欧元的国际化

  欧元的问世是当今世界经济史首次出现区域集团整体放弃国家货币主权,通过统一货币结成货币结盟的尝试。1967年德国制定了《促进稳定与增长法》,将汇率稳定关系作为重要目标,制定了价格水平稳定、适度的增长率国际收支平衡和高就业目标。1979年形成了欧洲货币体系,成为以马克为稳定锚的“马克区”。

  在经过结盟与合作,有调节的固定汇率制等多种方式的尝试后,欧盟国家认为建立共同的货币是欧洲实现金融稳定的途径,是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回答。自1992年签订《马约》以及1994年1月进入货币联盟第二阶段以至到1999年1月1日欧元的问世,欧洲的货币经济一体化取得了重大进展。《马约》规定经济趋同标准,制定了一个稳定政策目标的四大框架:即持续增长、高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和保护环境义务的趋同目标。在构建欧洲央行的过程中,主张欧洲银行体系需将币值稳定作为首要目标独立于政府。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浮动汇率取代固定汇率,国际金融体系出现了三级体系——美元、马克和日元过渡的趋势。

  1999年欧元启动后,欧元区加大了货币国际化的步伐。具体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增加国际贸易中欧元结算的比重。欧洲的跨国公司在欧元启动后立即以欧元结算,跨出欧洲的兼并和收购则多以欧元结算;美国向欧元区的出口占其出口的15%,亚洲向欧元区的出口占10%,他们大部分同欧元区的贸易将以欧元结算;中东欧和地中海国家已经准备将欧元作为结算货币。2.增强欧元的国际投资货币的地位。在欧元酝酿阶段,欧洲货币国际金融市场有价证券投资中的比重明显增加。欧元启动加快了这一趋势。欧洲金融界推出欧洲八大金融证券市场联合的举措。货币联盟极力保持欧元稳定和增长趋势,以使欧盟以外的跨国证券交易在预期内以欧元进行。3.完善欧洲金融市场。欧元启动后,欧洲债券市场改进了交易体系和融资方式效率和透明度均有提高,股市和银行通过联合、兼并和收购实现了结构调整。一方面通过更新基础设施,欧元区建立了由先进电子技术装备的一体化的转帐支付体系,以此将各国的支付体系连成一个跨国界的支付平台,日成交量约3500亿欧元;另一方面,进行股市合并,欧元区金融市场的弱点在于股市规模与美国相差较大。1999年4月,美国股市融资达到165550亿欧元,1997年欧元区39970亿欧元,欧盟其他国家为27510亿欧元,日本位7130亿欧元,美国约占全球股市规模的60%,欧元区仅占14%。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为其股市合并创造了条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改变银行的经营方向,使银行从传统的结算信贷业务转为投资银行经营范围,加快兼并收购;形成了银行、保险公司和股市相互参股的综合经营的发展格局。

  欧元的诞生是货币国际区域化理论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几个经济实力相当,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联合起来,实行统一的货币,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一种模式。

国外货币国际化的分析评价

  货币国际化的个性化发展模式,将因各国国情以及政策目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述的货币国际化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有其特殊的国际背景,其国际化的过程依赖的是一个全球性的汇率制度安排,即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持这一体系的基础是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美元国际化的模式特点可概括为:依托全球性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一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地位相同的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依赖先入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巩固和发展了这种优势,继续充当国际货币。

  日元的国际化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从1980年开始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日元国际化和金融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同步迅速发展,欧洲日元市场的放开和东京离岸市场的。建立是日元国际化的关键步骤;在其经济鼎盛时期,世界贸易中对日元的需求大量增加,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是自然发展的。但是在日本经济出现衰退后,日本政府开始积极地推动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借助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带动国内金融改革,改变了日本经济二重结构的特点,从而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从实践来看欧元国际化进程是最短的,给世界各国货币国际化的启示是:让渡货币主权,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采用趋同的财政政策,形成区域共同体,单一货币必须以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为基础,以相近的文化背景为纽带,单一货币区内各成员国须满足最佳货币区理论构建条件,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区域货币生成过程中,有核心货币(马克)起主导作用。

  由以上的分析知道,美元的国际化路径主要是依赖全球性汇率制度安排,欧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货币主权联邦制的区域性制度安排,日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政策。综合来看,欧元国际化模式是区域经济联合体推进本地区货币国际化可以借鉴的路径,日元国际化模式是主权国家货币国际化可以借鉴的路径,美元国际化对大多数国家而言特别借鉴的意义。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3]

  (一)取得铸币税收入,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

  所谓铸币税,原指铸币成本与其在流通中的价值之差,现在通常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无须支付利息的货币取得的收益,表现为货币面值扣除发行成本后的收益,由于发行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铸币税基本上等于货币的发行额。在纸币制度下,当不存在通货膨胀时,铸币税来自于随经济增长货币需求的增加。当存在通货膨胀时,铸币税也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即中央银行超过经济发展需要增加基础货币发行。按照一般的估算,这类可称之为狭义铸币税的收入通常仅占一国GDP的0.2%(Krugman 1998)。

  当一国货币越出国界被其它国家使用或作为官方储备时,则产生国际铸币税的概念。储币货币发行国获得的国际铸币税包括发行国凭借其国际货币发行国地位取得的全部受益,即海外发行收入及政府债券取得的廉价融资收入。因为,储备通常是以发行国的债券形式持有,此类债券的利息低于储备国的本国债券利息。

  货币国际化最直接的利益是为发行区赚取国际铸币税。货币流出本货币区,为该货币区赚取国际铸币税,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免除了该货币区向其他货币区输送铸币税的义务。非货币发行国国际收支赤字需要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来调节本国收支,但这会对本国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等后果,而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通过增加本国货币发行来弥补赤字,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美国所有美钞(约4700亿美元)的2/3都是在境外流通的,大约3 /4的新增发美钞被外国人所持有。仅在1989~1996年间,流入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加拿大一半以上的银行贷款已经按美元计算,并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Sulton 1999)。美国国债的20%被其他国家官方及私人持有,而美国国债在较好安全性的同时,给付的利息较低。

  (二)给本国居民带来跨境经济交易的便利,降低汇率风险,促进本国经济贸易发展

  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该国企业可以使用该国货币作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的计价结算货币,从而避免货币转换带来的汇率风险,有利于该国的经贸发展。

  此外,货币国际化还有利于该货币区企业跨国经营。该货币区企业在获取该货币区货币资金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而且该货币区企业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大量使用本币也规避了汇率风险。

  (三)促进一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发展

  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必然面临货币回流问题,发展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满足持有其货币的非居民投资需要,是解决货币回流的一个主要渠道。因此,货币国际化将促进一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金融产品的开发

  一个货币区的货币国际化还有利于该货币区的金融机构实行跨国经营。一方面该货币区金融机构在从该国或该地区获取本币资金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另一方面,由于该国金融机构在进行本币资金清算现钞调度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该货币区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吸纳本币资金也具有竞争力

  此外,一国金融机构在本币经营上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较为便利的从本国取得货币资金,非居民持有的国际货币可以通过非当地银行进行支付结算,但这些当地银行最终都会通过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进行清算。而且,一国货币扩展到其它国家也会带动其金融机构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四)具有影响别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权

  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其央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世界中央银行,负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际最终清偿手段,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世界的货币政策定下基调,影响其它国家的就业、产出和经济。通常,货币发行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要制定货币政策,对于储备这种国际货币的国家而言,又需要保持此种货币币值的稳定,当这两个目标发生矛盾时,作为主权国家,必然是以前一个目标优先,而别国却难以采取主动措施,只能根据货币发行国货币政策被动调节本国经济政策,这就是一种非对称冲击。

  (五)提高政治自主权与国家声望,扩大一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

  对于大国而言,当发生国际突发事件时,如果需要依靠国际货币发行国提供流动性支持,这对该国而言是很被动的。而且,一国持有的国际货币一般是投资于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市场或存放于该国的金融机构,如果国际发行国采取冻结持有国财产的方式,该国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美国曾经就冻结过前苏联、伊朗和朝鲜等国的美元存款。

  部分国家与美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在流动性危机发生时,需要美国提供流动性支持。对于国际货币发行国而言,可以自主提供其它国家都愿意接受的国际流动性,从而避免出现依靠他国提供流动性的被动局面,这是大国要求使用本币的根本原因,也是提高一国政治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此外,国际货币是一种软实力,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实力,在国际社会具有较高声望,这是其它非国际发行国所无法比拟的。

  大国之间的博弈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该国的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国际货币的发行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国际货币发行国的经济政策将对他国产生更大地影响,因此,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地位有助于提高该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六)有利于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减轻对外币资金的依赖,维护金融安全

  当前,国际货币呈现寡头垄断局面,美元、欧元和日元处于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负债以美元计价,美国持有的国外资产以外国货币计价,这样一旦美元贬值,美元负债没有发生变化,而资产却因外国货币升值而增加,这反而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而且,本国货币即具有对外支付能力,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无须通过国内紧缩政策牺牲国内经济增长为代价来缓解收支问题,因而在国际收支上有更大的灵活度。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和责任[3]

  一国通过货币国家化虽然能获得收益,但也需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这主要体现为下几方面:

  (一)发行国难以回避“特里芬难题

  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之间始终存在矛盾。货币当局既不能忽视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而单纯考虑国内目标,又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的不同目标。既可能因抑制本国通胀的需要而无法充分满足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可能因过分刺激国内需求而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从理论上讲, “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即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而且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当然,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

  理论上讲,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首先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其次,其供给总量还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第三,这种调节必须是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是历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机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二)增加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和可控性

  由于本国货币被非居民持有并使用,增加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存量的难度。另外,非居民所在国的经济政策将影响其持有其它国际发行的国际货币的意愿,这并非国际货币发行国本身可以控制的,因此,国际货币发行国将面临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问题。

  (三)货币的反替代增加本币贬值和通胀风险

  由于非居民持有和使用本国货币,导致境外流通的本币不断增加,如果因某种因素导致非居民对本国货币信心降低,则非居民必然要将持有的该种货币兑换成其它货币,这将导致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贬值风险,进而可能导致输入型通胀风险。

参考文献

  1. 1.0 1.1 游春.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海南金融,2009年
  2. 战玉锋.次贷危机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讨.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09期
  3. 3.0 3.1 沈骏.货币国际化的收益与风险分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货币国际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