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货币需求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货币需求 (Demand for Money)

目录

什么是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现代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部门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去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因此便产生了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间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对于货币需求含义的理解,还需把握以下几点: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如:1997年底,中国),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而不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如:从1996年底到1997年底),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数额的变化量。因此,货币需求是个存量概念,而非流量概念。

  2、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因此,构成货币需求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

  2)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财产。

  二者缺一不可,有能力而不愿意持有货币不会形成对货币的需求;有愿望却无能力获得货币也只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因为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的流通以及有关一切货币支付所提出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现金可以满足,存款货币也同样可以满足。如果把货币需求仅仅局限于现金,显然是片面的。

  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二者差别只在于持有货币的动机不同或货币发挥职能作用的不同,但都在货币需求的范畴之内。

货币需求的分类[1]

  1.主观货币需求与客观货币需求

  主观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主观上希望拥有多少货币,是一种对货币占有的欲望。这里的经济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政府等,他们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占有一定货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与一切商品交换的能力,主观货币需求在数量上是无限的,这种需求因不同的人而不同,因此说主观货币需求是一种无效的货币需求。某人梦想有1亿元人民币资产,但是他真的有吗?没有,这只是一种欲望,是无效的。而客观货币需求是有支付能力有效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客观货币需求是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不能忽略对主观货币需求的研究,它有助于货币当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2.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个部门在不考虑币值变动所引起价格变动时的货币需求。即用货币单位来表示的货币数量,如元、马克英镑等。在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名义货币需求是由中央银行货币供给来决定的。而实际货币需求就是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后的货币需求,是由商品流通本身所引起的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在现实经济中,经济的发展有时会超出人们的预料,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并没有销声匿迹,因此,这里不仅要重视名义的货币需求,也要研究实际的货币需求,有时对实际货币需求的研究会更有意义。

  3.微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是从微观角度考察的货币需求,是指一个社会经济单位(家庭或个人)在既定的经济条件下所持有的货币量。研究微观货币需求,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货币的职能,对短期货币需求的分析起到重要作用。宏观货币需求是从宏观角度考察的货币需求,它是以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对货币的需求,即考虑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需的货币总量。研究宏观货币需求,有利于货币政策当局制定货币政策,为一国政府在特定时期内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社会的总需求总供给

货币需求的结构[2]

  按人们(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意识特征和行为规范,货币需求主体可划分为居民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三大集团、其货币需求结构分别为:

  1.居民个人的货币需求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消费需求、储备需求和投资需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在手中保留一部分货币,作为购买日用消费品、支付劳务服务费用等所用,这就构成了居民个人的消费需求,居民对货币的消费需求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居民积币为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为防备未来难以预知的急需开支筹,构成了居民个人的货币储备需求,这种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和利率的高低,层民货币收入的节余部分,一般都投资银行定期储蓄存款有价证券,从而构成了居民个人的货币投资需求,这种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投资收益率的高低。

  2.企事业单位的货币需求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交易需求和投资需求。生产企业补偿生产:资料和劳动消耗商业服务行业为支付营业费用,文教、科研,卫生等单位为维持正常业务活动,都必须保留一部分货币,从而形成了企事业单位的货币交易需求。企业获取的利润事业单位预算外收入,无论是用于扩大自身经营规模,还是购买其他企业或国家的有价证券,均属于投资行为。为实现其投资所需保留的货币,即为企事业单位的货币投资需求。

  3.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结构。由三部分构成:交易需求、储备需求和投资需求,政府机关为维持正常的行政管理事务而形成政府部门的货币交易需求i该需求取决于政府收入的高低。政府部门为准备应付如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故,需要储备一部分货币,形成政府部门的货币储备需求。该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和政府的政策。政府投资是指新建国有企业,扩建国有企业或兴建铁路,公路、桥梁等公共事业的行为,其所需使用的货币,即为政府部门的货币投资需求。该需求取决于政府经济政策。

货币需求的理论

  1、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

  MV=PQ

在公式中,P的值取决于M、V、Q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 ,M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V由于制定因素在短期不变,可视为常数;Q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大体上不变,因此 ,P的值特别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2、剑桥方程式

  M = KPY

  式中:

Y——总收入;
P——价格水平 ;
K——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
Md——名义货币需求

  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从对经济主体的需求动机的研究出发的。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

  1)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

  2)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

  3)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

  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 L1)。

  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投机,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L2)。

  而货币总需求(L)等于货币的交易需求(L1)与投机需求(L2)之和。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思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入(Y)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表示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对于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i)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表示为L2=L2(i)。但是,当利率降至—定低点之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即进入了凯恩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这样,货币需求函数就可写成:

  L=L1(Y)+L2(i)=L(Y,i)

  也就是说,货币的总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将货币视同各种资产中的一种,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7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公式。货币学派强调货币需求与恒久收入和各种非货币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M_d=f(P,rb,re.rm,\frac{1}{p^*},Dp/dt,Y,W,U)

  他认为:

Y是实际恒久性收入
W非人力财富占个人财富 的比率;
rm货币预期收益率;
rb固定收益证券的利率;
re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frac{1}{p^*}预期物价变动率;
u其他的变量函数。

  他强调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所以货币需求也比较稳定。

  5、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货币必要量公式中。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是在总结前人对流通中货币数量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简要概括。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M=PQ/V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 ,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金币来实现它;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黄金却留在流通中,可使其他的商品得以出售,因此,货币流通速度可以当量。由此: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数量

  公式表明:货币的需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与商品数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收入

  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最初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一般来说,收入提高,说明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

  2、价格

  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商品价值或供求关系引起的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非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则极不稳定。建国后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期间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提款抢购、持币待购的行为,造成了这些时期货币需求的超常增长。可见,价格因素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

  3、利率

  由于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就不愿持有货币而愿意购买生息资产以获得高额利息收益,因而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则愿意手持货币而减少了购买生息资产的欲望,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例如,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8.5%,而当时一年定期的储蓄利率则仅为年率7.2%,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大量挤提存款,抢购商品,货币需求急剧上升。当政府很快采取物价指数保值的储蓄办法之后,实际利率上升挤兑抢购的状况很快得到扭转,储蓄余额又开始上升,货币需求回落。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动态地考察,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改革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客观上加大了货币需求量。

  5、金融资产选择

  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所以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以及公众的资产多样化选择,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减都有作用。

  6、其他因素

  如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都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需求不同于社会学心理学意义上的需求——一种主观的、一厢情愿的占有欲,而是社会各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个人)在其财富中能够并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所谓货币需求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如某国、某年),社会各个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和个人)对货币需要持有量的总和。

  我们考察货币需求量,通常都是由存量角度计量的。然而,货币存量的多少与流量的大小和速度密切相关,因此,在货币需求量的研究中,需要把存量与流量结合起来考察,作静态与动态的全面分析。

  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需要多少货币,人们的货币需求受哪些因素影响等等,都是研究货币需求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杰.金融基础.科学出版社,2009.03.
  2. 韩琪.中国经济论纲 (修订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年01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2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4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货币需求"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25.30.122.* 在 2013年2月13日 15:18 发表

记得不错, 但是有点文绉绉,照本宣科

回复评论
Mis铭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8月21日 17:08 发表

谢谢指正,已更改

回复评论
111.30.132.* 在 2017年7月4日 10:50 发表

货币需求的概念有误,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您所给出的是货币需求量的定义,两者有一定的差别。

回复评论
192.168.1.* 在 2018年9月20日 11:38 发表

对的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