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美元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美元化(Dollarization)

目錄

什麼是美元化

  美元化是指一國居民在其資產中持有相當大一部分外幣資產(主要是美元),美元大量進入流通領域,具備貨幣的全部或部分職能,並具有逐步取代本國貨幣,成為該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媒介的趨勢,因而美元化實質上是一種狹義或程度較深的貨幣替代現象。

美元化概念界定

  美元化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雖然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不同的界定和詮釋,但卻尚未形成一個權威定義。廣義上講,美元化提哥暫外國貨幣對一國主權貨幣的替代。

  根據對某國主權貨幣替代程度的不同,美元化可劃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貨幣替代”層次,這個層次的美元化是指一國居民對外國貨幣資產的持有,是一種非官方非正式的美元化。在這個層次,隨著美元化的深入,外國貨幣逐漸取得主權貨幣價值儲藏”、“交易媒介”甚至“價值尺度” 功能,主權國逐漸失去部分鑄幣稅和部分貨幣政策獨立性。

  二是“固定匯率”層次,這個層次美元化的國家通過匯率安排,一般指釘住單一貨幣固定匯率制度貨幣局制度,正式將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比價固定下來。這個層次的美元化是一種官方的非正式的美元化。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度,美元化國家不得不建立龐大的外國貨幣儲備。與“貨幣替代” 層次的美元化相比,這個層次的美元化國家將進一步失掉外國貨幣儲備部分的應得收益,並將基本失去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三是“法償貨幣”層次,即外國貨幣在美元化國家取得法償貨幣地位。這個層次的美元化是一種官方的正式美元化。如果主權國貨幣仍然存在,即雙法償貨幣情況,一般稱為半正式的美元化。如果主權國貨幣已全部取消,或已成為輔助貨幣,這種情況一般稱為徹底美元化。徹底美元化的國家將失去全部鑄幣稅,並完全喪失貨幣政策獨立性。上述三個層次只是對一國美元化程度的簡單劃分,三個層次間並非涇渭分明,而一國美元化的過程由於起點、動因以及國情的不同也會差異很大。

  美元化因外國貨幣的不同又可分為美元的美元化、歐元的美元化、日元的美元化,等等。

美元化的產生背景

  美元化的來源及興起和20世紀90年代之後非常流行的匯率制度選擇的“中間制度消失論”有關。該理論是由Eichengreen Barry等提出的,其基本內涵是,鑒於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增長的資本流動和“不可能的三位一體難題”的凸現,使得金融學家傾向於認為,唯一可持久的匯率制度是自由浮動或是具有非常強硬承諾機制的固定匯率制。在這兩種制度之間的中間制度都正在消失或應當消失。其邏輯是在國際資本自由流動條件下,一國貨幣當局不可能同時實現貨幣穩定和貨幣獨立,一國要麼選擇匯率穩定而放棄貨幣主權,要麼放棄匯率穩定而堅持貨幣獨立。這一理論對現在各國的匯率制度選擇是一個挑戰。

  迄今為止關於美元化的界定並不清晰,有的將美元化劃分為事實上的、過程的和法定的三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解釋,美元化既指一國完全放棄本國貨幣而選用一種穩定的外國貨幣(多數情況下是美元),又指一國在經濟活動中同時使用美元和本國貨幣。前者是完全的美元化,而後者則是部分的美元化。部分美元化不斷深入的結果可能導致完全美元化,即美元在一國經濟中履行貨幣的全部職能,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完全取代本國貨幣。

美元化的特點

  從美元化的發展歷史和不同層次美元化的具體情況看,目前美元化呈現如下特點。

  1.美元化的整體影響依然很大。

  2.三個層次美元化之間發展不平衡。從對美元化影響的國家、人口、經濟總量等的估算和統計看,三個層次間的發展很不均衡,從“貨幣替代” 層次到“固定匯率” 層次,’再到“法償貨幣”層次,規模越來越小,這在一定意義上也印證了三個層次之間存在階梯性,是一種金字塔型的結構分佈。

  3.美元化發展呈衰退之勢。從三個層次的發展看,“貨幣替代”層次的美元化面對歐元日元等貨幣的競爭,已有衰退趨勢,美元在世界官方儲備中占比已從1973年的84.5%降到2004年的65.9%。在“固定匯率”層次,單一釘住美元的國家,從1975年的52個減少到了2004年的22個。對“法償貨幣”層次而言, 目前18個美元化國家和地區中,13個在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前就已經“美元化”。剩餘國家中,柬埔寨和塔吉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美元化程度不高;薩爾瓦多、厄瓜多、瓜地馬拉實行美元化的時間都較短。美元化在“法償貨幣” 層次多年來沒有大的發展。因此,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化雖然在某些形式上或某個時期有一些發展,但整體呈現衰退之勢。

美元化的內涵及類型

  美元化使得在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美元大量進行本國的經濟活動從而具備貨幣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並逐漸取代本國貨幣。

  從美元化的類型上來看,美元化可分為部分美元化全部美元化;單邊美元化和雙邊美元化;事實美元化、過程美元化及政策美元化。

  部分美元化即非官方美元化(unoficial dollarization).由於一國的經濟狀況不好而導致惡性通貨膨脹或本國貨幣急劇貶值,該國民眾或企業對美元的信任超過了本國貨幣的信任,他們將本國的貨幣兌換成美元,或保值,或用作交易之媒介。完全美元化即官方美元化(official dollarization),政府通過法律的方式規定美元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取消本幣或按固定的比價讓本幣和美元平行流通。此時的美元不僅在一國經濟中具備了貨幣的全部職能而且具有了無限法償能力,本幣完全美元化 部分美元化基本上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而完全美元化則是由政府主動採取政策而形成。至今為止,世界上只有少數的小國或經濟體實現了完全美元化,如巴拿馬、利比利亞和波多黎各完全美元化叉分為單邊美元化多邊美元化;單邊美元化(unilateral dollarization)就是完全美元化的國家在不與美國簽定任何條約的情況下自行讓美元取代本國貨幣而不尋求美國的支持,如巴卓馬 雙邊美元化(bilateral dollarization)即在得到美國贊同的情況下,美元化國家與美國簽訂專門的條約以確定雙方的權利與責任從而共同推進完全美元化的實現 至今為止,雙邊美元化還只是處於討論階段而沒有先例單邊美元化無須通過美國政府批准,也不受美國聯邦儲備局的約束,避免了複雜的談判,降低了由於亍[率波動而導致的本幣與美元兌換的風險。雙方美元化一方面要妥善處理鑄幣稅補償問題.由於利益所在,就此達成雙方都滿意的條約的談判成本肯定很高;另一方面必須要讓美國同意該國的商業銀行進人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的貼現視窗,使得當出現金融危機時 美聯儲起到最後貸款人的作用從而保證金融體系的穩以此看來.要實行雙邊美元化並非易事。

  從內容上來說,美元化又分為事實美元化過程美元化政策美元化。事實美元化就是美元在世界各國已經扮演的重要作用;過程美元化即美元在美國境外的貨幣金融恬動中無論從深度還是從廣度來說,其起到的作用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種不斷深人、不斷擴展的過程,並且在其過程中主要是市場“看不見的手 在起作用;政策美元化是指政府通過法律法規的方式讓美元取代本幣最終自動放棄貨幣或金融主權的行動 此類劃分與部分美元化和完全美元化的所指事實上是一致的.只不過一十強調了事件的整體與部分關係,一個強調了事件發展的過程性。

美元化的收益主要體現

  美元化的收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完全美元化有助於消除外匯風險,降低交易成本,促進貿易投資的發展,促進與國際市場的融合。

  2)完全美元化有助於避免國際投機攻擊。

  3)完全美元化有助於約束政府行為,避免惡性通貨膨脹的發生。

  4)完全美元化有助於提高貨幣的可信度,為長期融資提供保障。

美元化的風險主要包括

  美元化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行美元化的國家會損失大量鑄幣稅

  2)實行美元化的國家會失去貨幣政策的自主性。

  3)實行美元化的國家最後貸款人能力會受到一定的制約。

實行美元化國家的收益和成本

  完全美元化對於美元化國家會有深遠的影響,而且完全美元化過程是不可逆的。美元化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美元化國家能降低成本,抑制通貨膨脹,減少匯率波動等;另一方面,美元化國家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

  (一)收益

  完全美元化的誘惑之一是減少一個國家突然、劇烈的匯率貶值風險,這能減少一個國家由於未實行美元化對外借款而潛在的本幣匯率風險溢價,而美元化國家就能使國外投資者信心十足,本國借款人減少溢價損失,國家財政成本支出減少,從而使投資增加,促進經濟增長

  1.美元化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消除外匯風險

  交易成本主要是指因貨幣不同而引起的成本,其中包括貨幣兌換的手續費、因匯率風險的存在而阻礙貿易機會的收益和為規避匯率風險而採取的措施所引發的成本等。由於一國在經濟生活中使用了某種強勢貨幣,便利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節省了貨幣兌換的交易成本。同時,因為本幣已經消失或者退居次席,本幣風險也能大幅度變小,不存在貨幣貶值的可能性,可以消除貨幣風險或爆發貨幣危機的可能性,使以本國貨幣計值的貨款與美元計值的貨款之間的利率差消失,有利保持巨集觀經濟穩定。對於那些匯率不穩定和有著貨幣危機歷史的國家,好處最為明顯。而且一國的貿易、金融、與該貨幣的一體化程度越高,則匯率風險消除所帶來的收益越大,相對於其他貨幣的匯率風險依舊存在。

  2.美元化能有效減少真實匯率的波動

  通貨膨脹率高,匯率波動頻繁的國家,美元化能減少匯率的波動。而通貨膨脹率低的國家,如果它們依據貿易權重組合的一籃子貨幣來管理匯率,那麼多邊的真實匯率也易產生波動,貨幣流動形成的套利機會增多,且非美元貨幣的套利都是通過美元為中介完成的。這時美元化能減小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套利空間,對於穩定這些國家的真實匯率也是有效的。

  3.美元化能提高貨幣的可信性,為長期融資提供保障

  由於本幣脆弱,缺乏可信性,大多新興市場國家不存在本幣計值的中長期信貸市場,當國內經濟體需要對長期項目融資時,他們只能選擇本幣短期借款,然後逐期續借,導致期限不匹配,極易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或者外幣長期借款,但因只有本幣收益,導致資產負債的貨幣不匹配,又極易受匯率波動的影響,造成經濟整體的脆弱。而美元化則為長期融資提供了保障。巴拿馬是唯一實現美元化的拉美國家,也是唯一能夠提供為期30年固定匯率的國家。由於美元化減少了國家風險和貨幣風險,因而它能降低政府的外部借債成本,減小政府抵押

  4.美元化可有效改善一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增強政府巨集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

  由於美元化減少了國家風險和貨幣風險,因而它會降低政府的外部借債成本,減小政府稅收購買力的下降,從而改善美元化國家的政府財政。尤其在通貨膨脹利率均居高不下的國家,這一優勢更為明顯。同時美元化將增強巨集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迫使政府接受“硬”的預算,杜絕了政府經常處於短期政治利益需要而濫發紙幣的現象,從而強化了財政紀律,為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條件。

  (二)成本

  1.損失鑄幣稅

  所謂鑄幣稅(seigniorage),是指鑄幣成本與其在流通中的幣值之差,現通常指中央銀行通過發行貨幣而得到的收入。鑄幣稅是政府利用其法定貨幣發行權力而形成的購買力。鑄幣稅損失可以分為兩部分:即時的存量成本(Stock Cost)和未來的流量成本(Flow Cost)。即時的存量成本,就是發生在本幣向美元轉換過程中需要支付的一次性成本;政府需要一定數量的美元來替換流通中的本幣,要得到這一數量的美元,則需要存量成本。未來的流量成本就是美元化以後年復一年的鑄幣稅損失。

  本來,本國的中央銀行通過發行基礎貨幣來購買真實資產,取得鑄幣稅收入,而在美元化之後,這筆收入則由本國貨幣當局轉移到外國貨幣當局。

  2.失去最後貸款人的作用

  中央銀行一個重要的功能是作為銀行體系的最後貸款人。如果由於流動性問題,銀行不能滿足準備金的要求;或發生擠兌現象,銀行沒有足夠的資金滿足客戶提存,一個可供選擇的方法是從貨幣當局借款,央行可以通過發行貨幣來提供流動性,防止危機的出現。但完全美元化之後,美元化國家不再設有中央銀行,也就失去了最後貸款人的保障了。對於流動性支持,一種選擇是美元化國家安排本國銀行和外資銀行之間的最高貸款限額。另一種可供選擇的辦法是美元化國家在美元化之前積累儲備,創建穩定基金,其可作為最後貸款人,或者在必要時通過出售國內金融資產來提供流動性支持。上述辦法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困難,但還是不能像本國中央銀行那樣能夠充當強有力的最後貸款人。

  3.喪失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的靈活性

  法定美元化是一種特殊的釘住匯率制度,因此必須要和發行國保持一致的利率政策。利率的調整隻能用來應付短期的收支赤字和資本外逃。另外基礎貨幣的發行要嚴格與外匯儲備量掛鉤,貨幣當局不能通過增發基礎貨幣來擴張國內的信貸。也就是說美元化使一國完全喪失了利用貨幣政策來調控巨集觀經濟的可能性,導致該國喪失相當的經濟自主性。美元化也不允許貨幣當局通過改變匯率的方式來抵抗外部的衝擊,政府無法在需要的時候用增加貨幣供應量的方法來彌補財政赤字或進行貨幣貶值,美元化國家只能接受外國的貨幣政策,而沒有本國主導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而美國政府在制定貨幣時,不會為照顧美元化國家的經濟狀況而改變,其註意力仍然只是集中在國內,考慮本國利益。

  4.不對稱衝擊

  從理論上來講,如果美元化國家和貨幣發行國美國有著緊密的經濟聯繫,並且經濟周期保持一致,那麼美元化就可以維持下去。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外聯繫的加強,原本緊密的聯繫就有可能被其他國家所分散,經濟周期也有可能出現不一致。此時,美元化雖然使得貨幣紀律很嚴格,卻不可避免地和經濟增長衝突。如果美國和美元化國家所處的商業周期不同,外部衝擊對兩國的影響將是不對稱的。外部衝擊對美國和美元化國家影響的對稱度越高,美元化的成本越低。相反,如果美元化國家生產集中的經濟層面明顯有別於美國,在外部衝擊來臨時,美元化國家付出的代價是昂貴的。因此,除非美元化國家的金融體系是封閉的,否則它必然會陷入到穩健的貨幣紀律和追求經濟增長的巨集觀政策之間的尖銳衝突中。

美元化的發展

  嚴格意義上講,美元化應該是伴隨著戰後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而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的。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下,由於美國承諾以35美元一盎司黃金的比價向外國官方兌換黃金,所以美元對他國貨幣的替代還是帶有黃金替代Q)的成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美元化。1971年8月15日,美國正式宣佈不再以固定比價向各國官方出售黃金換回美元。從那刻起,美元化的問題也隨之誕生了。

  美元化的發展可謂幾起幾落。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隨著固定匯率制度的打破,以及馬克、日元等貨幣的走強,美元化曾一度衰退。20世紀8O年代,隨著美元的堅挺,伴著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各國居民對美元及美元資產的持有不斷增加,“貨幣替代”層次的美元化得到快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近10年來,美元化的發展則可謂既有高潮又有挫折。作為一個具有一定經濟規模的主權國家,2000年厄瓜多實現徹底美元化是具有標誌性和示範性的,緊隨其後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的美元化則將這一輪拉美國家美元化改革推到了高潮。但1997年泰國等亞洲國家相繼被迫退出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特別是2001年阿根廷美元化的失敗,使各國對美元化的弊端有了新的認識。

美元化的現狀[1]

  1.“貨幣替代” 層次上的美元化。這個層次的美元化很難準確計量,我們選擇三個數據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描述:一是海外持有的美元。

  對此經濟學者研究認為流通中40%-_60%的美元被海外持有,而2001年美聯儲和美國經濟分析局官方估計流通中至少50% 的美元被海外穩定持有。以50%的比例估算,到2004年末有3 600億美元被海外持有。二是美元在外國官方儲備中的占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04年末全世界官方儲備中美元占65.9% ,達1 524億美元。三是一國外匯存款(FCD,For.eign Currency Deposits)與國內廣義貨幣(M2)的比值。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1995年99個有“國際貨幣基金安排” (IMF Arrangements)國家的統計 J,允許國民開設外幣存款帳戶的國家一共有52個,其中FCD/M2超過30%的國家有18個,平均為45.5%;在20% 0%之間的13個,平均為23.4% ;在10% -2O% 之間的14個,平均為14.8% ;而10% 以下的7個,平均為5.6% 。

  2.“固定匯率”層次上的美元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分類,目前事實上選擇以固定匯率制度釘住美元的國家一共有22個,選擇以貨幣局制度釘住美元的國家和地區有2個,這24個國家和地區2000年的人口和GDP分別占全世界的24.55%和6.23% (詳見表1和表3)。

  表1 “固定匯率” 層次上的美元化國家和地區

匯率制度國家2000年人口總量(百萬)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10億美元)
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阿魯巴島0.101.9
巴林0.678.0
巴貝多0.272.6
伯里茲0.25O.8
中國1300.001100.0
幾內亞7.403.1
伊拉克23.3057.0
約旦4.908.4
科威特2.2037.0
黎巴嫩4.3016.6
馬來西亞23.309O.3
馬爾地夫0.270.6
荷屬安的列斯O.222.3
阿曼2.4019.9
卡特爾O.5817.8
沙特20.70188.4
敘利亞16.2018.0
特立尼達1.308.2
土庫曼4.602.9
烏克蘭49.5031.3
阿聯酋3.2070.3
委內瑞拉24.30l17.1
合計1489.961802.5
釘住美元的貨幣局制席中國香港6.7165.4
吉布地0.670.6
合計7.37166.0
總計1497.331968.5

  表3 美元化對比情況

項目2000年人口總量(百萬)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10億美元)
美國數量282.29800
在全世界的占比4.63%31.O1%
美元化國家“固定匯率”層次與美國相比530.59%20.O9%
在全世界的占比24.55%6.23%
“法償貨幣”層次與美國相比22.47%O.76%
在全世界的占比1.04%O.24%
兩個層次合計與美國相比553.06%20.84%
在全世界的占比25.59%6.46%

  表2 “法償貨幣”層次上的美元化國家

類別國家年人口總量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使用的貨幣起始年份
(百萬)(10億美元)
半正式美元化巴哈馬群島0.314.9巴哈馬元,美元1966
柬埔寨12.73.6柬埔寨瑞爾,美元1980
海地84.O海地古德,美元未考證
賴比瑞亞3.1O.5賴比瑞亞元,美元1944
塔吉克6.21.O塔吉克盧布,允許使用的它國貨幣1994
薩爾瓦多6.2l3.1美元,科朗2001
瓜地馬拉11.419.3克札,美元2001
合計47.9146.40
徹底美元化馬紹爾群島0.O6O.1美元1944
密克羅尼西亞0.12O.2美元1944
帛琉群島0.O2O.1美元1944
巴拿馬2.9l1.6美元巴拿馬硬幣1904
厄瓜多12.415.9美元2O00
合計15.527.9
總計63.4174.3

  3.“法償貨幣” 層次上的美元化。根據統計,目前半正式美元化的國家一共有7個,實行徹底美元化的國家一共有5個,而這12個國家20OO年的人口和GDP分別占全世界的1.04%和0.24% (詳見表2和表3)。此外還有東薩摩亞、關島、北馬利亞納群島、波多黎各、特克斯和凱科斯、處女群島等自治地區也都實行了徹底美元化。

美元化的發展趨勢

  從目前美國的態度和世界經濟格局未來的發展看,短期內美元化仍有市場,但難有突破。長期看,美元化必將衰落。

  (一)短期看美元化仍有發展動力

  1.“貨幣替代”層次的美元化發展迅速。

  美元作為國際間最通行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在全世界具有廣泛的認知度。此外,美元幣值穩定,具有良好的保值性,以拉美國家為例,1970-1998年平均通貨膨脹率(CPI),阿根廷為158%,巴西為143%,智利為51% ,秘魯為108%,墨西哥為34%,而美國僅為5%{4J。因此,美元與其他貨幣相比具有絕對的比較優勢。

  所以,隨著全球化的加速發展,在各國不得不相繼放鬆金融管制後,美元對其他貨幣的替代往往是非常迅速的。以俄羅斯為例,1989-1996年,該國美元凈流人為438億美元,是其流通貨幣的246% ,是外匯存款的382% 。

  2.“固定匯率”層次的美元化誘惑很大。美元化國家通過釘住美元,保持本幣一定程度的低估,可以吸引外資,擴大出口,促進經濟發展,同時匯率釘住美元還可以引進嚴格的財經紀律和較低的通貨膨脹,有利於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3.在“法償貨幣” 層次,美元化被認為可以減少交易費用,深化金融市場,提高經濟穩定性,促進經濟的對外交流,很多發展中的小國將美元化視為走出貧困和危機的通途。而長期實行美元化國家和地區較好的經濟表現也在某種意義上佐證了這些美元化收益。

  總體上講,美元化具有自加速的特性。在“貨幣替代”層次,由於美元的比較優勢,美元化會隨一國經濟的對外開放和經濟增長而不斷深化。而“貨幣替代” 達到一定程度後,主權國為維持主權貨幣的地位,提高對主權貨幣的信心,必然會積極地維持本幣對美元的一個穩定匯價,這樣很容易走到“固定匯率” 層次。選擇“固定匯率” 的美元化國家,如果走上一條持續貿易順差的發展之路,隨著美元儲備的不斷膨脹,加之經濟特征向美國的趨同和經濟上的越加依賴,貨幣局制度就成為發展的可能,而從貨幣局制度到完全的美元化就只有一步之遙了。所以,美元化發展是具有內在邏輯性和內在推動力的。當然,美元化各層次之間並不存在嚴格的條件關係。但從各國紛紛放鬆外匯管制、香港由浮動匯率制度改為貨幣局制度、拉美諸國從金融自由化到徹底美元化的過程看,對美元化的選擇往往既是經濟上利弊權衡的決策,又是美元化自加速特性推動下的無奈之舉。

  (二)從美國自身利害分析,單邊美元化模式短期內不會改變

  1.單邊美元化給美國帶來巨大收益。首先,美元化鞏固了美國的經濟霸權。其次,巨大的“現金” 收入是美元化給美國帶來的現實利益。

  一是可觀的鑄幣稅收入。以流通中50% 的美元被海外持有來估算,到2004年美國累計鑄幣稅收入為3 600億美元,當年收入為297億美元。

  二是低成本籌資的潛在收益。外國政府和居民持有的美元大部分又流回美國,充足的資金供給使美國政府和居民獨享低成本籌資的利益。以美國國債為例,2004年末美國聯邦政府外債為18 907億美元。而1984-2004年,美國一年期國債的平均利率為5.3% ,同期平均通貨膨脹率為4.4% 。也就是說,美國以不足1% 的成本使用了18 909億美元的世界資本。如果將同期以標準普爾500指數計算的平均年回報率作為資本市場平均期望收益率的話,那麼不考慮風險溢價因素,美國國債利率要低於此回報率7.45個百分點,即美國每年少向海外支付資金利息1 408億美元。上述兩項收入2004年的估算數,合計相當於美國當年聯邦政府預算收入的8.88% 。第三,通過美元化,美國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美元化國家的經濟。

  2.實行雙邊美元化,美國顧慮較多。首先,美國沒有有效的方法或機制來管理美元化,正式承認美元化不會給美國帶來任何經濟上或政治上的權利。第二,如果美國承認或進一步鼓勵美元化,必然要面對美元化國家的各種要求,如鑄幣稅分享、開放貼現視窗等等,而這些都意味著美國目前權利的減少和義務的增加。第三,美元化是有上限的,並不是範圍越廣越好。

  3.目前美國的經濟霸權地位和美元的壟斷地位還非常牢固,短期內不會改變,美國沒有推動美元化的動力。

  (三)單邊模式下高門檻、高成本、高風險的特點決定了美元化不會有大的發展。

  1.單邊美元化並不意味著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輕易實現美元化,美元化進入門檻很高。眾多美元化的失敗案例都說明美元化是有條件的,盲目美元化難以維持。對此,經濟學家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條件,比如對於徹底美元化問題,Alesina and Barro提出了4個條件:一是具有長期高通貨膨脹和物價劇烈波動史;二是與某個或某些國家間有大量貿易活動或具有這方面的潛力;三是與某個或某些國家的經濟周期具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四是與某個或某些國家的相對物價具有穩定性。

  2.即使符合美元化條件,美元化的經濟成本也是巨大的。

  (1)“現金”損失很大。一是鑄幣稅損失。eljko Bogeti對拉美7國1991-1996年的研究顯示,鑄幣稅平均占這些國家GDP的2.3% 。二是貯備損失,美元官方儲備相當於美元化國家給美國低息提供了一筆長期貸款。三是存量貨幣的轉換損失,在美元對於本國法償貨幣的替代過程中,美元化國家相當於把等量的國民財富交給美國無償使用。

  (2)退出成本很高。首先,在“貨幣替代”層次上,要抑制美元化就只能回到金融管制特別是外匯管制的老路上去。這既不利於本國經濟在全球化下的發展,也會招致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的不滿,甚至製裁。第二,在“固定匯率”層次上,從固定匯率制度成功退出需要比較嚴格的條件和漫長的過渡,而一旦失敗往往導致匯率大幅貶值、經濟快速下滑甚至金融危機。而作為從固定匯率向浮動匯率轉換的少數成功案例,波蘭從固定匯率制度退出用了10年,智利用了17年。第三,對於“法償貨幣”層次的美元化國家,退出的代價更是難以估量。阿根廷徹底美元化改革的失敗,引發了嚴重的債務金融危機,經濟持續衰退,資金大量外逃,貨幣貶值達70% ,失業率達25% 。

  3.美元化的潛在風險很大。

  (1)美元貶值風險。美元化是建立在美元強勢,特別是美元幣值高度穩定基礎上的,美元一旦貶值對美元化國家的損失是巨大的。而且這種風險一直存在,併在不斷增大。

  (2)非對稱衝擊風險。由於美元化並不可能消除美元化國家和美國之間的經濟差異,所以也無法避免非對稱衝擊對美元化國家的威脅。由於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的部分或者全部喪失,美元化國家在面對非對稱衝擊時,缺少了政策工具,調節成本將非常巨大。而同時美元化國家又不可能得到美國政策上或經濟上的支持,甚至要承受美國相反巨集觀經濟政策的影響。有些美元化國家因此而陷入金融危機,甚至被迫退出美元化。

  (3)政治風險貨幣主權是一國主權的重要象徵,採取美元化特別是徹底美元化對於決策者的政治風險很大。同時,貨幣主權在政治上對於維護一國的統一和獨立具有重要作用,讓渡貨幣主權無疑會給一個主權國家的完整和獨立帶來危險。

  (四)美元化未來必將衰落。

  未來多種主要貨幣長期競爭的格局決定了美元化的發展必然是一條由衰退到衰變的衰落之路。

  1.美元化不可能成為未來國際金融體系的解決方案。“特裡芬難題” 已經證明一國主權貨幣不可能長期通過國際收支逆差輸出來提供國際清償,美元不可能一統天下,美元化也不是未來國際金融體系的解決方案。

  2.其他貨幣的崛起必然削弱美元化的影響,導致美元化的衰退。事實上,歐盟經濟總量上已經可以和美國抗衡, 日本也試圖通過重振經濟,推行日元的國際化來與美國爭利。從美元化發展中我們也已經看到了這種趨勢。多個主要貨幣競爭的局面將是未來很長一個時期的常態。

  3.由衰退到衰變是美元化發展的必然。面對未來其他貨幣的競爭和美元化的衰退,美國不會聽之任之,美國會積極地採取措施來維持美元的地位和美元化的規模。那麼,與美元化國家共同分享權責實現雙邊美元化或者進一步與一些小國和鄰國建立某種貨幣區都是非常可能的。但不管如何發展,目前單邊美元化的模式是難以持久的,美元化從衰退到衰變的衰落過程是必然的。

參考文獻

  1. 宋衛剛.美元化問題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6年第8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泡芙小姐,Tiffany,林巧玲,Gaoshan2013,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美元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