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6个条目

花旗集團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花旗集团(Citigroup)
花旗集團(Citigroup):世界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

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citi.com/ 英文

目錄

花旗集團簡介

  花旗集團(Citigroup)是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併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

  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成為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合併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凈收入為 500億美元,在100個國家有1億客戶,擁有6000萬張信用卡的消費客戶。從而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團之一。使花旗集團在短短五年時間里,總資產規模擴大了71%,股東權益增加92%,資本實力不斷提高;總收入提高72%,利潤增長 2.6倍,表現出不凡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進行一次送股(每3股送1股)和 22次分紅派息(每股分紅共計$3.82)的情況下,每股凈值仍提高了一倍,價格翻了一番。花旗股票是紐約股市著名的績優藍籌股,如其業務品牌一樣著名。

  花旗集團作為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務公司,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約為二億客戶服務,包括個人、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服務從消費銀行服務信貸、企業和投資銀行服務、以至經紀,保險資產管理,非任何其它金融機構可以比擬。現匯集在花旗集團下的主要有花旗銀行、旅行者人壽和養老保險、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英國《銀行家》雜誌對世界前1000家銀行2002年各項指標排名中,花旗集團以一級資本590億、總資產10970億、利潤152.8億美元三項排名第一,盈利水平占1000家大銀行總盈利2524億美元中6.1%。根據花旗集團最新年報顯示,花旗集團2003年一級資本已達669億、總資產12640億、利潤 178.5億美元,比上年又分別增長了13.4%、15.2%和16.8%。

  在過去的 10年裡,花旗集團的股票價格盈利能力和收入複合年增長均達到兩位數字,而且盈利增長高於收入增長。尤其令同行所嘆服的,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和反恐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000家大銀行總體盈利水平分別下挫14.9%和29.7%的情況下,花旗集團仍達到3%和 4.5%的增長,顯示了花旗金融體系非凡的抗風險能力

  花旗集團目前是全球公認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不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務業盈利與成長速度最高的企業中連續占據領先地位,更由於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務連鎖公司。花旗集團為100多個國家2億多位顧客服務,每位客戶到任何一個花旗集團的營業點都可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托、基金、財務咨詢、資產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務,平均每位客戶的產品數在全球同行企業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團的客戶關係服務網路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種資源,桑迪·維爾就曾驕傲地說過:“這個網路是我們唯一擁有的真正有競爭力的優勢,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銀行的機構可以為你服務。”

  2009年01月16日花旗集團提早數天發佈的季報顯示,該行去年第四季度巨虧82.9億美元,為連續第五個季度虧損,至此,花旗2008年全年的虧損可能超過180億美元,為有史以來最大年度虧損。為了緩解壓力,花旗16日同時宣佈了傳聞中的重大資產重組計劃。為了減輕壓力和改善盈利能力,花旗當天宣佈將把旗下業務一分為二,並有意最終將部分非核心業務剝離出去。根據聲明,花旗集團將拆分為“花旗銀行”和“花旗控股”兩部分。花旗銀行將保留集團在100多個國家的傳統銀行業務;花旗控股則將納入一些“非核心”的資產管理、消費金融業務和經紀業務等,主要包括CitiFinancial、 Primerica金融公司以及花旗在日本的子公司——日興資產管理公司。花旗CEO潘偉迪16日表示,按照他的計劃,最終集團會把這兩項業務完全剝離出去。花旗控股還包括一個“特別資產池”,其中主要是一些去年11月獲得聯邦政府擔保的非優質資產。 [1]

花旗集團歷史

  在花旗的歷史上,有三個重要的名字:花旗銀行(Citibank)、花旗公司(Citicorp)和花旗集團(Citigroup),它代表著花旗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花旗銀行(Citibank)

  花旗銀行是1955年由紐約花旗銀行與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合併而成的,合併後改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為第一花旗銀行,1976年3月1月改為現名。

  紐約花旗銀行的前身是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1812年由斯提耳曼家族創立,經營與拉丁美洲貿易有關的金融業務。1865年該行取得國民銀行執照,改為紐約花旗銀行。19世紀末20世紀初,斯提耳曼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牢牢地控制了該行,將它作為美孚石油系統的金融調度中心。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以後,紐約花旗銀行脫離了洛克菲勒財團,自成系統。當時,由於業務每況愈下,曾一度依附於摩根公司。到了40年代,紐約花旗銀行趁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機,大力恢復和擴充業務。戰後,紐約花旗銀行業務不斷擴展。50年代,美國爆發了大規模的企業兼併浪潮,紐約花旗銀行在競爭中壯大起來,於1955年兼併了摩根財團的第二大銀行--紐約第一國民銀行,隨後更名為第一花旗銀行,此時該行資產急劇擴大,實力增強,地位迅速上升,成為當時美國第三大銀行,資產規模僅次於美洲銀行大通曼哈頓銀行

花旗公司(Citicorp)

  由於美國銀行法對銀行與證券業務實行嚴格的分業管理,規定商業銀行不許購買股票,不允許經營非銀行業務,對分支行的開設也有嚴格的限制。為了規避法律的限制,1968年花旗銀行走出了公司戰略決策的重要一步--成立銀行控股公司,以其作為花旗銀行的母公司。花旗銀行把自己的股票換成其控股公司即花旗公司的股票,而花旗公司資產的99%是花旗銀行的資產。數十年來,花旗銀行一直是花旗公司的“旗艦銀行”,20世紀70年代花旗銀行的資產一直占花旗公司資產的95%以上,80年代以後有所下降,但也在85%左右。花旗公司共轄13個子公司,提供銀行、證券、投資信托、保險、融資租賃等多種金融服務(按照當時法律要求,非銀行金融業務所占比例很小)。通過這一發展戰略,花旗公司走上了多元化金融服務的道路,併在198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單一銀行控股公司

花旗集團(Citigroup)

  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宣佈合併,合併組成的新公司稱為“花旗集團”,其商標為旅行者集團的紅雨傘和花旗集團的蘭色字標。

  旅行者集團前身旅行者人身及事故保險公司(The Travelers Life and Accident Insurance Company)成立於1864年,一直以經營保險業為主,在收購了美邦經紀公司(Smith Barney)後,其經營範圍擴大到證券經紀、投資金融服務領域。1997年底又以90億美元的價格兼併了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所羅門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羅門·美邦投資公司,該公司已居美國投資銀行的第二位。

  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合併組成的花旗集團,成為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合併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凈收入為500億美元,在100個國家有1億客戶,擁有6000萬張信用卡的消費客戶。從而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團之一。

花旗銀行大事記

  • 1812年6月16日,後來發展成花旗銀行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由紐約州政府特許設立,許可資本(authorized capital)200萬美元,給付資本(paidin capital)80萬美元。同年9月14日,城市銀行在紐約市正式開業,為紐約商人服務。
  • 1865年,加入新成立的美國國家銀行體系(U.S. national banking system),並更名為「紐約國家城市銀行」(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
  • 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
  • 1897年,在美國的主要銀行中,首家設立外國業務部,並開始外幣交易業務。
  • 1902年,業務拓展到亞洲、歐洲、印度。併在上海、馬尼拉等地設立辦事處
  • 1904年,開創旅行支票(traveler's checks)業務。銀行總部移至華爾街55號,並一直使用到1961年。
  • 1913年,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首要參股人。
  • 1914年11月10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設立分行,成為首家在外國設立分行的美國國家銀行。
  • 1915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設立辦事處。成為美國有最大海外機構網的國際銀行。
  • 1918年,收購一家美國的海外銀行「國際銀行」(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oration)。
  • 1919年,成為美國第一家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銀行。
  • 1921年,在美國的主要銀行中,首家採用複利法給儲蓄賬戶(savings account)計息。
  • 1928年,在美洲的主要銀行中,首家給存款人提供無質押個人貸款(unsecured personal loans)。
  • 1929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併購「農民貸款信托公司」(Farmers' Loan and Trust Company),並將之更名為「城市銀行農民信托公司」(City Bank Farmers Trust Company)。
  • 1936年,在紐約市的銀行中,首家開辦不需要最低餘額的支票賬戶(checking account)業務
  • 1939年,在美國以外共有分佈於23個國家的100間辦事機構,成為最大的國際性銀行。
  • 1945年,在一系列戰爭貸款及勝利貸款活動中,售出了56億美元的美國國庫券(U.S. Treasury securities)。
  • 1955年,更名為「紐約第一國家城市銀行」(The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
  • 1961年,發明negotiable定期存款(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成立「第一國家城市海外投資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Overseas Investment Corporation)作為海外分支及從屬機構的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位於公園大道399號的新總部大樓建成。
  • 1962年,在銀行150周年慶之際,更名為較短的「第一國家城市銀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 1964年,進軍租賃業務。
  • 1965年,進軍信用卡業務。
  • 1966年,在倫敦市場開辦Dollar Certificates of Deposit,是自1888年來,倫敦市場的首家negotiable instrument
  • 1967年,開辦花旗銀行的第一張信用卡「第一國家城市簽賬服務」(First National City Charge Service),俗稱「囊闊所有卡」(the "Everything" card)。
  • 1968年,一家銀行控股公司「第一國家城市股份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Corporation,後更名為Citicorp)成為第一國家城市銀行的母公司。
  • 1969年,「囊闊所有卡」改製成為「主人簽賬」(Master Charge,後更名為萬事達卡MasterCard)。
  • 1974年,第一國家城市股份公司更名為花旗公司(Citicorp),以方便其國際業務。
  • 1976年,第一國家城市銀行變成「花旗銀行國家協會」(Citibank, N.A.)(N.A.表示National Association)。
  • 1977年,花旗銀行開建花旗卡銀行中心(Citicard Banking Center),利用花旗卡與自動櫃員機(ATM)進行服務。24小時的自動櫃員機不再僅是供緊急提現之用,而成為正常業務的一部分。
  • 1979年,成為全球的首要外幣交易代理。
  • 1981年,收購「大來信用證」(Diners Club)。
  • 1982年至1984年間,在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依利諾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收購儲蓄(Savings)與貸款業務,使花旗集團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控股公司。
  • 1984年,花旗銀行倫敦分行成為錢伯斯清算公司(CHAPS Clearing Company)的創始成員機構之一。錢伯斯清算公司是僅次於美國Fedwire的全球第二大實時大體結算系統(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system)。
  • 1985年,在紐約開辦「直接連入」(Direct Access®)服務,通過個人電腦跟花旗銀行連結。
  • 1986年,在紐約與香港首次使用觸屏式自動櫃員機(touch-screen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 1989年,成為抵押信用卡(securitized credit card receivable)的首要發行人。在紐約長島市科特廣場(Court Square)的一座新摩天大樓建成。
  • 1992年,花旗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花旗集團的分支機構遍佈90多個國家。
  • 199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及簽帳卡的發行人與服務提供人。將1980年代收購的各家存款銀行合併,並以「花旗銀行聯邦儲蓄銀行」(Citibank, FSB)之名統一運作。
  • 1994年,開設俄國第一家外國獨資商業銀行。
  • 1995年,在闊別45年後,在中國大陸開設第一傢具備全面業務的(full­servic)分行,併在越南與南非開設分行。
  • 1996年,擁有亞洲最多的信用卡。臺灣是美國以外第一個信用卡數量超過100萬張的國家/地區。
  • 1998年10月8日,花旗公司(Citicorp)與旅行家集團(Travelers Group)雙方的所有屬下合併成為花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itigroup Inc.)。花旗銀行繼續保持為花旗集團旗下的強勢品牌。
  • 2002年,花旗集團分割Travelers Property Casualty Corp。
  • 2004年,St. Paul Cos以179億美元併購Travelers Property Casualty Corp,並更名為St. Paul Travelers Companies,但一直沒有發揮出品牌應有的影響力。
  • 2007年,花旗集團的紅雨傘標誌出售予St. Paul Travelers Companies,並改用Citi為商標。
  • 2009年6月1日,花旗集團被剔出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份股[2]
  • 2009年10月,據國外媒體今日報道,花旗集團完成了將旗下日本經紀部門Nikko Cordial Securities出售給日本第三大銀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3]
  • 2009年10月,花旗集團(Citigroup)上周剛決定將旗下的Phibro大宗商品交易業務出售給美國西方石油公司,本周,該集團可能“被迫”將旗下另一明星分公司——墨西哥Banamex變賣。[4]
  • 2011年12月13日,花旗集團對外表示,該公司已經將最後所持有的麾下人壽保險部門Primerica股權全部出售。Primerica表示,此次花旗已經將剩餘的800萬股公司股權全部出售。

花旗集團管理運營

花旗集團董事會

  • C. Michael Armstrong
休斯(Hughes)、美國電話電報(AT&T)及Comcast公司,退任主席
  • Alain J.P. Belda
Alcoa股份有限公司,主席與首席執行長
  • George David
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1),主席與首席執行長
  • Kenneth T. Derr
ChevronTexaco公司,退任主席
  • John M. Deutch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 Roberto Hernández Ramírez
墨西哥國家銀行(Banco Nacional de Mexico),主席
  • Ann Dibble Jordan
顧問
  • Dudley C. Mecum
Capricorn控股有限責任公司(Capricorn Holdings LLC),常務董事
  • Anne Mulcahy
施樂(Xerox)公司,主席與首席執行長
  • Richard D. Parsons
時代華納,主席與首席執行長
  • Charles Prince
花旗集團,首席執行長
  • Judith Rodin
洛克菲勒基金會,總裁
  • Robert E. Rubin
花旗集團,行政委員會主席與主席辦公室成員
  • Franklin A. Thomas
TFF Study Group,顧問
  • Sanford I. Weill
花旗集團,主席
  • Robert B. Willumstad
花旗集團,總裁與首席營運長(Chief Operating Officer)
  • Gerald R. Ford閣下
榮譽董事。美利堅合眾國卸任總統。

主要競爭對手

花旗集團分支機構

  • 中國大陸(China - Mainland)
    • 北京(Beijing)
    • 廣州(Guangzhou)
    • 上海(Shanghai)
    • 深圳(Shenzhen)
    • 天津(Tianjin)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金鐘(Admiralty)
    • 銅鑼灣(Causeway Bay)
    • 中環(Central)
    • 紅磡(Hunghom)
    • 觀塘(Kwun Tong)
    • 美孚(Mei Foo)
    • 旺角(Mongkok)
    • 北角(North Point)
    • 沙田(Shatin)
    • 尖沙咀(Tsim Sha Tsui)
    • 荃灣(Tsuen Wan)
    • 屯門(Tuen Mun)
    • 灣仔(Wanchai)
    • 元朗(Yuen Long)
  • 中國澳門(Macau)
  • 中國臺灣(Taiwan)
    • 新竹(HsinChu)
    • 高雄(Kaohsiung)
    • 臺中(Taichung)
    • 臺南(Tainan)
    • 臺北(Taipei)
    • 桃園(TaoYuan)

亞洲及太平洋地區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Bahrain
  • 孟加拉國(Bangladesh)
  • Brunei Darussalam
  • 關島(Guam)
  • 印度(India)
  •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 日本(Japan)
  • 南韓(Korea, Republic of)
  • 馬來西亞(Malaysia)
  • Oman
  • 巴基斯坦(Pakistan)
  • 菲律賓(Philippines)
  • 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
  • 新加坡(Singapore)
  • 斯裡蘭卡(Sri Lanka)
  • 泰國(Thailand)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
  • 越南(Viet Nam)

歐洲

  • 比利時(Belgium)
  • 捷克(Czech Republic)
  • 法國(France)
  • 德國(Germany)
  • 希臘(Greece)
  • 匈牙利(Hungary)
  • 義大利(Italy)
  • 波蘭(Poland)
  • 俄國(Russia)
  • 西班牙(Spain)
  • 土耳其(Turkey)
  • 英國(United Kingdom)

拉丁美洲

  • 阿根廷(Argentina)
  • 巴哈馬(Bahamas)
  • 巴西(Brazil)
  • 智利(Chile)
  • 哥倫比亞(Colombia)
  • 多米尼克(Dominican Republic)
  • 墨西哥(Mexico)
  • 巴拿馬(Panama)
  • 秘魯(Peru)
  • 玻多利格(Puerto Rico)
  • 烏拉圭(Uruguay)
  • 委內瑞拉(Venezuela)

北美

  • 加拿大(Canada)
  • 美國(United States)

花旗銀行企業文化

  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核心花旗銀行自創業初始就確立了“以人為本”的戰略,十分註重對人才的培養與使用。它的人力資源政策主要是不斷創造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親情化企業氛圍,讓員工與企業同步成長,讓員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園感”。花旗銀行CEO桑迪·維爾的年薪高達1.52億美元,遙居美國CEO的前列;再以花旗銀行上海分行為例,各職能部門均設有若幹副經理職位,一般本科畢業的大學生工作3年即可提升為副經理,碩士研究生1年就可提升為副經理,收入則是我國同等“職級”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客戶至上:企業文化的靈魂花旗銀行企業文化的最優之處就是把提高服務質量和以客戶為中心作為銀行的長期策略,並充分認識到實施這一戰略的關鍵是要有吸引客戶的品牌。經過潛心探索,花旗獲得了成功。目前花旗銀行的業務市場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的1億多客戶,服務品牌享譽世界,在眾多客戶眼裡,“花旗” 兩字代表了一種世界級的金融服務標準。

  尋求創新:企業文化的升華在花旗銀行,大至發展戰略、小到服務形式都在不斷進行創新。它相信,轉變性與大膽性的決策是企業突破性發展的關鍵,並且如果你能預見未來,你就擁有未來。這就是說,企業必須永無止境、永不間斷地進行創新。

花旗集團人力資源戰略

  花旗集團努力去營造一種工作環境:在這裡,不同的個性被擁抱與贊美,人們能夠被激勵奉獻他們的全部智慧。

  花旗集團正式發起成立了員工網路,為員工提供了一個論壇,關註員工的興趣以及增強他們的專業成長。網路團體針對所有員工開放,建立多樣化意識並支持公司的經營目標,諸如招募優秀的人才、識別市場機會等。如今,花旗集團內部已成立有形形色色的員工組織。花旗集團的全球多樣化辦公室經常視察這些組織,併為他們提供指導與支持。花旗集團正式認可存在於公司中的各種健康的員工網路團體。花旗擁有形形色色的員工組織與網路,分別聚焦在各自不同的領域,包括男同性戀、女同性戀組織,女性組織,工作父母組織等等。其他的各種團體也紛紛建立了起來。認可這些組織與團體促進了花旗的網路建設與教育認知,幫助公司在招聘市場營銷等方面取得創新與發展。

  • “自豪花旗”(Citigroup Pride)

  花旗集團的第一個員工網路組織是“自豪花旗”(Citigroup Pride),組織創立於紐約,在達拉斯、英國設有分之機構,面對所有員工開放。“自豪花旗”的主要目標是培育一種遍及花旗集團的包容性、尊重的環境,讓員工感到在這裡很舒適,而不管性傾向、性別或性表達方式的不同。“自豪花旗”相信為花旗的所有員工創造一個安全、支持性、能幹的工作環境能夠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增加忠誠度,提高生產效率。“自豪花旗”經常組織各種相關活動,例如,與花旗的全球多樣化辦公室聯合,在紐約組織了一個“自豪”月項目

  • C-女人(C-Women)

  C-女人(C-Women)是一個創建於花旗私人銀行的組織,專門支持成員靈活性與職業上的需要,通過網路化、領導力技巧論壇,為所有級別的人提供鼓勵、輔導等措施。C-女人擁有很多的主要發言人,許多花旗集團成功的職業女性經常與該組織分享她們的職業生涯經歷。

  • 工作父母網路(Working Parents Network)

  花旗集團的“工作父母網路”(Working Parents Network)於2002年創建,是花旗集團的一個嶄新的員工組織。“工作父母”組織創立的宗旨是與員工分享信息,併為他們更好地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提供支持。每個月,工作父母網路都會舉行活動或會議。在各種活動上,員工聆聽演講者的演講,題目範圍從為上大學儲蓄,到如何挑選適當的兒童看護服務,無所不包,完全以滿足員工需要為宗旨。

  • 傳統月(Heritage Months)

  在花旗集團美國總部,有幾個月被指定為傳統月,來答謝各種組織的成就。在這幾個特殊的月份里,花旗集團的業務集團被鼓勵舉行各種計劃來教育、建立信念,並慶祝花旗集團員工多樣化的傳統。例如,花旗全球合作與投資銀行擁抱西班牙人的傳統月(9月15日-10月15日),通過一個由女傳遞者組成的編隊游行,提供西班牙試的烹調方法,為地方提供本地咖啡等等。

  作為非正式組織,花旗集團內部的各種員工團體為員工溝通提供了寶貴的平臺,為促進花旗集團多元化用人文化建設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所以,花旗集團高層對內部員工非正式組織的發展給予相應的支持,指導這些組織為花旗集團全球27萬員工的團隊發展發揮正面作用。

  • 建立忠誠

  成立於1812年的花旗有著近200年的悠久歷史,形成了穩固的企業文化與良好的企業運營機制。有著良好的用人氛圍,讓員工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對於那些想在金融界有所成就的人來說,花旗無疑是一個最好的起點,是發展員工的一個最佳平臺。

  即使是那些離開花旗的員工,他們也是最優秀的金融人才。原香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曾在花旗銀行工作了21年之久,其他諸如巴基斯坦財政部長、比利時財政部長、菲律賓中央銀行行長等許多人士都曾經是花旗集團的員工。

  所以,花旗集團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吸引著眾多的金融人才留在花旗,學習到寶貴的金融工作的經驗。

  花旗在全球擁有優秀的培訓體系,擁有全球金融界領先的管理方式,金融產品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使員工可以學習的非常快,而不是原地踏步。員工有機會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的金融人士進行交流。所以,雖然花旗在同行業中的收入不是最高(中等偏上),但花旗依靠優秀的培訓體系,公正而高效的激勵機制,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以及始終都在創新的精神,無可比擬的學習的環境,讓員工認識到總在不停的學習到新知識,留住員工。

  從另一方面講,那些忠誠度高的員工將得到花旗頻繁的培訓與提升,給他們海外發展的機會,更加增加了他們的忠誠度。

花旗印象

  1.花旗的膽略

  當今世界,美國產生了眾多的世界級頂尖公司,可以說是美國市場制度成功的結果。但花旗合併案說明, 在制度桎梏現實的時候,只有勇於探索和創新的公司才能在與制度不斷博弈過程中,找到相應的發展道路和有效的方法,才能真正保持和提升公司的可持續競爭力

  2.花旗的戰略

  造就花旗成功的戰略有很多,但差別化戰略是花旗憑藉其龐大營銷網路產品多樣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金融產業的規模經濟範圍經濟的特點進行寬系列的全球競爭,形成全球性競爭優勢,加大競爭對手進入壁壘和競爭成本的核心武器。

  3.花旗的執行力

  相似的戰略,無法相似的結果。整合如此龐大而多元化的金融帝國不亞於世界級大戰。人們說維爾的最大功績是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和力量完成了對花旗集團及其無數次收購兼併的整合。花旗的今天印證了那句名言:“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花旗集團在中國

  花旗集團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是首家在中國開業的美國銀行。如今,花旗銀行已是中國頂尖外資銀行,為客戶提供最廣泛的金融產品。目前,花旗銀行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天津設立企業與投資銀行分行;在上海和北京設立個人銀行營業網點;在廈門和成都設有代表處;中國區總部也設在上海。作為花旗集團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網路的一部分,花旗銀行是中國最具全球性的外資銀行。

  花旗銀行在中國主要為跨國公司、合資企業、本地企業和個人提供廣泛、多樣的金融服務。花旗銀行通過不斷創新,始終站在行業發展的前沿。

  • 1994年成為中國首家提供24小時人民幣自動提款和帳戶餘額查詢服務的外資銀行。
  • 2003年8月,被Euromoney中國授予"中國最受青睞的外資銀行"和"中國受歡迎的資金管理銀行"
  • 2004年6月3日,花旗銀行成為首家在華開設財富管理中心 (CitiGold Center) 的外資銀行,花旗財富管理中心在上海新天地落戶開張。
  • 2004年6月,首批獲得金融延伸產品的外資銀行之一花旗銀行成為首批獲中國銀監會頒發的金融衍生產品業務牌照,在中國開展風險管理和金融衍生業務
  • 被《資產》雜誌評為2003年"中國最佳外資銀行"。
  • 2003年6月,花旗銀行成為首家在華推出個人外匯投資產品 "優利帳戶"的外資銀行。
  • 2003年3月,花旗銀行獲得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批准,成為在中國首批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QFII) 托管業務資格的外資銀行之一。
  • 2004年2月4日,花旗銀行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合作的首張信用卡發行。這張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是中國首張有外資銀行提供技術支持並參與管理的雙幣種信用卡。
  • 2003 年1月2日, 花旗集團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宣佈建立戰略聯盟合作伙伴關係,聯手進軍前景廣闊的中國信用卡市場。2002年12月31日,根據雙方協議,花旗集團首期取得上海浦東發展銀行5%的股份。在監管許可的情況下,花旗集團還有可能增持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股份。
  • 2002年3月,作為中國首家獨資外資銀行率先獲得向中國國內居民和企業經營外匯業務許可。
  • 2002年,《亞洲貨幣》雜誌資金管理民意調研中,花旗銀行中國和亞洲資金管理服務榮登榜首。
  • 上海證券市場B股美元清算的唯一外資銀行以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美元清算的主要銀行。
  • 花旗集團上海分行和深圳分行分別於1997年和1999年成為首批獲准從事人民幣銀行業務的外資銀行。
  • 作為中國首家外資銀行,於1999年6月引進全新銀行專業售後服務理念"Citi-Service",從而為客戶提供更為系統和有效的服務;並於2001年成為首家在中國獲得ISO9002認證證書的*1999年成為中國首家提供完整的國內資金管理系統的外資銀行(針對國內人民幣付款和收款)。
  • 作為中國首家外資銀行,在1999年7月正式加入上海ATM/POS網路,實現花旗銀行借記卡可在上海約1,500台自動取款機提款。從而為海外來華投資或旅游的客商提供莫大的方便。

社區建設

  花旗集團在中國與當地社區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主要在教育、金融教育、小額信貸及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通過贊助獎學金、組織學術交流項目以及讓員工志願者教授實用銀行課程,花旗銀行與中國許多重點大學和學院及非政府盈利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係;同時還通過捐贈等方式,與一些著名非政府機構和非盈利性組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其主要社區項目包括:

  • 2004年11月宣佈資助150萬美金幫助建立中國小額信貸促進網路和小額信貸培訓中心,以期支持小額信貸行業在中國持續、深入地發展。
  • 自1993年以來,花旗集團一直支持中國的高等教育,在中國主要大學設立"花旗銀行獎學金和獎教金",致力於培養中國未來的金融業專業人才。
  • 拓展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關係,成立了"復旦--花旗管理研究中心",提供網路遠程教學的必要設施,聘用海內外教授任"花旗座席教授"。
  • 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扶貧基金會以及中國其他的機構建立伙伴關係,通過向孟加拉鄉村托拉斯(Grameen Trust)一項為期三年的130萬美元的捐款,支持中國發展小額信貸業務(Microfinance Industry),幫助中國中西部地區的貧困婦女脫貧。
  • 長期贊助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對教育培訓、環境保護等計劃提供支持,這些項目均得到了中央政府和社會的極大關註。
  • 投入支持世界資源研究所在中國一項名為"新風險"的項目。該項目致力於培養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中小企業
  • 資助美國自然保護協會在中國雲南省開展的一項能源節省項目,該項目預計在未來5年能降低75%的木燃料消耗。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8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花旗集團"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02.96.53.* 在 2008年4月21日 11:08 發表

ATTRIBUTE OF SUCCESSFUL CITI EMPLOYEE ---INTEGRITY (FIRS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CUSTOMER FOCUS (BANKING IS AN INDUSTRY PROVIDING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ADAPTABILITY TO CHANGE (IN CITI WHAT NEVER CHANGES IS CHANGE) ---TEAM WORK ---INITIATIVE (FOR SOLVING ONE PROBLEM, ONE HAS TO COOPERATE WITH MANY DEPARTMENTS AND MAINTAINS A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 ---MOBILITY (BEING TRANS... TO ANYWHERE NEEDED BOTH IN AND ABROAD) ---GOAL ORIENTATED

回複評論
施卫星 (討論 | 貢獻) 在 2008年11月3日 01:08 發表

最終與大通合併,我的預言。

回複評論
222.200.147.* 在 2009年1月17日 23:49 發表

預言錯誤。大通在金融危機中 垮了~

回複評論
124.67.68.* 在 2009年2月6日 11:37 發表

快速發展建議:在中國支持建立和發展小額信貸組織與公司越快越好

回複評論
61.51.175.* 在 2009年2月20日 22:14 發表

不知道百年老店是否禁得住金融風暴洗禮。

回複評論
211.137.204.* 在 2009年2月24日 13:38 發表

一定會的,加油~!

回複評論
小园花飞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4月13日 12:26 發表

今年世界前三大行都是中國的,而且利潤也要比花旗大很多的

回複評論
119.112.98.* 在 2009年9月4日 11:17 發表

中國加油,成為世界的領跑者,覺得這裡的東西說的很好

回複評論
219.154.22.* 在 2009年9月6日 15:12 發表

支持私有企業希望中國私有企業越來越強大

回複評論
219.148.63.* 在 2009年9月9日 08:59 發表

其實他最大的競爭力還是企業文化,這樣的企業文化才能吸引人才、造就人才。

回複評論
208.120.16.* 在 2010年1月27日 17:08 發表

神經,JP MORGAN不是一直好好的嗎?

回複評論
113.104.202.* 在 2012年1月29日 14:57 發表

花旗集團是美國後康采恩時代誕生的強大財團他擁有其他財團無可比擬的軍工帝國其超強科技實力讓對手膽寒.花旗金融實力即使是20世紀稱霸歐洲的羅斯菜德家族仍在與花旗那又算什麼.花旗的強大不的不植的我們學習啊

回複評論
1.232.83.* 在 2014年5月28日 22:38 發表

“花旗”銀行是中國人的戲稱,原因是1902年該銀行進入中國時,銀行門上每天都懸掛著一面美國國旗,所以中國人都稱之為“花旗銀行”,100年來習稱至今。 1902年那花旗銀行為經收“庚子賠款”,賄賂李鴻章進入中國。同年5月,花旗銀行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在華分行,標志著美資銀行首次在中國開業。

回複評論
115.152.164.* 在 2014年6月16日 14:03 發表

花旗一直好好的,沒有什麼金融的事,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錶面上的事迷住了雙眼。

回複評論
115.152.164.* 在 2014年6月16日 14:04 發表

花旗一直好好的,沒有什麼金融危機的事,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錶面上的事迷住了雙眼。花旗是永遠打不倒的商業帝國。

回複評論
115.152.164.* 在 2014年6月16日 14:13 發表

花旗在1995年被一個神秘男子接手這是真的麽?

回複評論
112.40.233.* 在 2020年3月9日 11:38 發表

花旗銀行經過百年拼搏,相信團隊有凝據力,戰鬥力,前程燦爛揮煌.

回複評論
180.174.202.* 在 2021年4月14日 07:36 發表

你就會發現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