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6日,香港期貨交易所推出恆生指數期貨合約,1993年3月推出恆生指數期權合約,為投資者提供套戥方式,分散投資風險。
1992年8月4日,中信泰富成為首只晉身恆生指數成份股的紅籌股。
1993年12月10日,恆生指數首次衝破10,000點並以10,228.11點收市。
2001年10月3日,恆生綜合指數設立,提供更具廣泛代表性的股市指標,綜合指數包括在香港股市市值頭200位的上市公司,共代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的97%市值。
2006年9月11日中國建設銀行成為首只晉身恆生指數成份股的國企股。
2006年12月28日,恆生指數首次衝破20,000點並以20,001.91點收市。
2007年10月18日,恆生指數首次衝破30,000點,但不能在30,000點以上收市,直至10月26日才能以30,405.22點收市。
2008年5月9日 ,恆生指數公司收市後公佈季度檢討,中國鋁業(2600)及騰訊控股(0700)成為成份股取代長江基建(1038)及電訊盈科(008), 在2008年6月10日生效。
2006年11月7日市場上僅餘一隻的恆生指數熊證被收回,故翌日是自牛熊證推出以來,首次沒有熊證掛牌交易。
2006年12月28日恆生指數首次突破20,000點。由1993年破一萬點到2006年破二萬點,港股市值由約2.1萬億增至13.3萬億,增長五倍有多。
2007年5月7日10時21分,恆生指數首次突破21,000點,報21,070.21點,上一個牛市所創的高位是18,397.57點,於2000年3月28日創下,當時主要受到泡沫經濟的科網股熱潮所帶動。
2007年7月3日,恆生指數升至22,000點,收市報22,218.55點。
2007年7月24日,恆生指數首次突破23,500點。
2007年8月17日恆生指數開市後涌現沽盤,跌穿20,000點,下午開市後十分鐘跌幅擴大至1,285.67點,可是在個多小時內,反彈逾1,000點,以點數計,是金融風暴以來最大的一日波幅。
2007年8月20日,因美國周五突然減貼現率半釐,港股重上21,000點。午市後,內地宣佈計劃讓部分民眾直接投資港股,恆指上升逾1,200點,全日成交1053.29億元。以點數計是金融風暴以來最大的一日升幅。
2007年8月31日,港股首次突破24,000點,全日成交1131.13億元。
2007年9月19日,美國減息半釐,帶動港股首次突破25,000點,全日成交達1387.34億。
2007年9月24日,港股首次突破26,000點,全日成交打破9月19日所創下的紀錄,達到400.44億。
2007年9月27日,港股突破27,000點,成交額再創紀錄,達到1470.53億。
2007年10月2日,美國股市創新高,令港股首次突破28,000點,全日成交金額首次突破1600億。
2007年10月3日,全日成交金額首次突破2,000億。
2007年10月11日,恆生指數突破29,000點,全日成交1787.12億元。
2007年10月18日,受到AH股對沖方案消息傳出的刺激,港股突破30,000點,恆生指數由2006年12月28日破二萬點到2007年10月18日破三萬點,只用了九個多月的時間。
2007年10月29日,港股開突破31,000點,成交1776.28億元。
2007年10月30日,恆指創下31,958.41點的歷史新高,成交1850.24億元。
2007年11月5日,港股受北水南調及港股直通車計劃終止影響,下跌1,526.02點,成交1587.59億。
2008年1月22日,世界各地股市連環下跌,恆指收報21,757.63點,跌2061.23點。以點數計,是歷來最大的單日跌幅;而以百分比計,是自911事件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2008年1月23日,美國聯儲局提前減息四分三釐,港股收市升2,332.54點(10.72%),報24,090.17點,以點數計,是歷來最大的單日升幅。全日成交金額為1563.52億元。
2008年9月5日,恆生指數跌破二萬點。
2008年9月16日,受雷曼申請破產保護令事件影響,恆指跌至18,000點。
2008年9月18日,恆指最多跌1,353.47點,後香港金融管理局註資,令港股曾倒升212.72點。
2008年9月19日,受多國救市影響,恆指大升1695點(9.61%),以點數計,為歷來第三大的升幅。
2008年10月8日,恆指跌穿16000點。
2008年10月24日,恆指跌穿13000點。
2008年10月27日,恆指急跌1602.54點,收報11,015.84點。
2008年10月28日,恆指急漲1580.45點,升幅達14.3%。
歷史最高成交金額是2007年10月3日創下,錄得2098.08億。
自 2003年年中開始,恆生指數逐漸由2003年4月25日低位 8,331 點反彈,進入長達四年半的牛市。於2003年6月17日重上 10,000點後,更先後於2006年12月28日及2007年10月18日分別突破 20,000點及 30,000點,並於 2007年10月30日升下歷史新高 31,958.41點。
但受“開展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試點方案”(港股直通車)落實遙遙無期、內地股市由高位大幅調整及美國次按風暴惡化等利淡因素拖累,恆生指數由高位反覆下跌,於2008年1月22日跌穿被視為牛熊分界線的 250天移動平均線,跌至 2008年3月14日的低位 21,041.25點,及後雖曾一度反彈至 26,000點水平,但隨著美國次按風暴新一波危機爆發,受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國國際集團陷入財政困難等消息拖累,恆生指數每況愈下,更於 2008年10月27日報出最低位10,676.29點,為04年5月以來的新低。
- 歷史最高點數為2007年10月30日,恆生指數突破31,900點,升至31,958.41點。
- 歷史最高收市點數為2007年10月30日,恆生指數突破31,600點,以31,638.22點收市。
- 歷史最低收市點數則是1967年8月31日的58.61點,原因是六七暴動引發的1967年香港股災。
- 歷史單日最大跌幅(以百分率計)是1987年10月26日,當日收市報2,241.69點,下跌1,120.7點,跌幅達30%以上,原因是1987年黑色星期一引發的1987年香港股災。
- 歷史單日最大跌幅(以點數計)則是2008年1月22日,當日收市報21,757.63點,跌2,061.2點,跌幅達8.65%。這次大跌的主因為美國次按風暴無法受控而引發的全球股災,恆生指數曾一度下跌2,109.23點,報21,709.63點。該日雖以歷史最大單日點數跌幅收市,翌日卻以歷史最大單日點數升幅收市。
- 歷史單日最大升幅(以百分率計)是1997年10月29日,當日的升幅18.82%(1,705.4點),報10,765.3點,主要是對沖基金活動以及前一日暴跌後的反彈引致。之前一日因泰銖被狙擊,對沖基金炒作港股,恆生指數下跌1,438.31點,報9,059.89點,當日最大曾下跌1,722.32點。
- 歷史單日最大升幅(以點數計)是2008年1月23日,當日收市升2,332.54點,報24,090.17點,恆生指數曾一度上升2,482.35點,報24,239.98點,重上250天移動平均線,主要是因為美國突然減息四分三厘救市及前一日暴跌後的反彈引致。
- 在2007年10月3日證券市場創下單日最大成交量,有1,201,263宗。
- 歷史單日最大成交金額是2007年10月3日,成交金額首次突破2,000億,錄得2,098.08億。
今日恆生指數的計算公式:
- Yesterday's Closing Index:上日收市指數
(例如比重上限繫數為40%,即指在指數編算上,只計算該成份股40%之流通量股權。)
基準日是1964年7月31日,基準日指數是100點。
四個分類指數的計算方法及公式與恆生指數相同。
2006年6月30日恆指服務有限公司宣佈更改恆生指數加入H股後的計算方法及對現有成份股的數目及影響。(詳情於#外部連結|外部連結)
恆生指數分三階段更改成份股於指數比重上限,第一階段由2006年9月8日開始,恆生指數的計算方法改為以流通市值調整計算。每隻成份股的比重上限為25%。第二階段由2007年3月9日實施2/3的流通調整,流通繫數=100-2/3(100%-流通繫數)並上調至最接近的5%倍數,比重上限為20%。第三階段由2007年9月7日實施全流通調整,比重上限為15%。此舉主要是為了避免指數受個別大市值成份股(如匯豐控股)所左右而失去代表性。
目前對恆生指數影響最大的成份股是匯豐控股(15.63%),其次是中國移動(13.02%)、中國建設銀行(6%)、中國工商銀行(5.54%)。
流通量調整繫數(Freefloat adjusted factor,簡稱流通繫數)是流通股份占總發行股之百份比。各成份股之發行量將經流通繫數調整後才用以編算指數,策略性持有的股權將不納入指數編算中。例如流通量調整繫數為70%,指該成份股流通於市場上之股權為70%。
恆指服務有限公司於2006年6月30日宣佈將成份股數目由33只加至38只(當中包括33只非H股及5只H股),並於2007年2月9日宣佈將成份股逐漸增加至50只,當中H股與非H股數目將不會被固定於持定水平。
恆生指數成份股必需是以主版及於香港作第一上市地點。如是國企股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點亦可。
- 該H股公司股本以全國企股於香港交易所上市。
- 該H股公司需完成股權分置改革並沒有非流通股本。
- 新上市的H股公司沒有非上市股本。
- 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總市值在首90%之列(市值指按過去一年內的平均值);
- 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成交額在首90%之列(成交額指按將過去兩年內的成交總額分成八個季度各自作出評估);或須在聯交所上市滿兩年或符合相關上市少於兩年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的指引。
上市少於兩年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指引
於檢討指數時大型股平均市值排名
| 最少上市時間
|
第五或以上
| 3個月
|
第六至十五
| 6個月
|
第十六至二十
| 12個月
|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
| 18個月
|
第二十五以下
| 24個月
|
經甄選符合資格後,再按以下三項準則接受最終評選:
- 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 不同行業在恆生指數內所占的比重能否反映股市分佈;及
- 公司的財政狀況。
恆生指數任何一隻指數成份股如連續停牌一個月,該成份股將會從指數中剔除。在非常特殊情況下,例如該成份股被認為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復牌,才有可能獲保留在指數內。
由2008年10月6日起,恆生指數42只成份股包括:
粗體為H股,斜體為紅籌股,底線為台資公司。
以上數據截至2008年6月10日
註:雖然中銀香港控股股東是中國銀行,但中銀香港主要業務集中於香港,故不屬於紅籌股。
近期變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