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巨額沖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利润清洗)

巨額沖銷(Big-bath Charges),亦稱利潤清洗俗稱“洗大澡”

目錄

什麼是巨額沖銷

  巨額沖銷是指通過操縱可操控性應計項目,把以前年度應確認而沒有確認的損失或把以後期間有可能發生的損失集中在一個會計期間確認,使利潤在不同的會計期間轉移,以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

  特別是當上市公司出現連續兩年虧損後,公司為避免第三年繼續發生虧損而導致被摘牌時,就會廣泛採用本辦法,從而使某些上市公司當期的凈資產收益率大幅度下跌,以後期間卻出現反彈

巨額沖銷的影響因素[1]

  對巨額沖銷影響因素的研究也可以說是對盈餘管理影響因素的研究。

  1、國外的研究

  西方國家對盈餘管理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1)高級管理人員的更換

  在企業主要高級管理人員發生變動的時期,企業的盈利往往也會產生大幅波動。Leop-old Bemstein(1970)提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會採取為未來的損失和可能發生的費用提取儲備金的行為。Michael L.Moore(1973)在收集1966-1970年間發生了高管層變動的36家美國上市公司數據基礎上,運用卡方檢驗方法,得出了減少當期收入的自願性會計政策變更與當期高管層變動存在顯著相關性的基本結論。再如Linda Elizabeth(1987)通過隨機游走模型和選擇模型方法研究了兩者的相關性,他搜集了1970-1983年間發生了高管層變動的22家美國上市公司數據,並從中發現發生高管層變動的公司有在變更當年採取巨額沖銷的趨勢。此外,SusanPoureian(1992)提出了高管層變動的兩種類型即正常與非正常的變動,併在收集1985-1988年間發生高管層變動的家美國上市公司數據基礎上,運用符號等級檢驗方法,得出了高管層變動與巨額沖銷有顯著相關的結論。

  (2)公司治理結構

  盈餘管理與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有著密切的聯繫。1996年Deehow、Beasely研究發現,易受到證券交易委員會查處的公司其治理結構往往很薄弱,很少設立審計委員會,通常只設立一個由總經理兼任的內部控制委員會。可見,一個治理結構比較薄弱的公司很有可能積極從事盈餘管理。因此,如何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形成抑制盈餘管理的有效約束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3)企業的財務困境

  上市公司因經濟周期波動市場競爭加劇,或遭遇自然災害而陷入經營困境時,通常會選擇巨額沖銷行為。一般認為,陷入財務困境的公司會做出調增盈餘的會計選擇,但DeAngelo、斯基諾研究的結論是:管理人員的會計選擇基本上反映了公司的財務困境,既沒有試圖粉飾公司業績,也沒有試圖避免或推延違約事件和違約成本的發生。巴哥泰勒和迪切夫的研究發現,公司中存在避免報告盈餘下降或虧損而進行盈餘管理的行為,主要通過管理經營現金流量營運資金的變動額來達到增加會計盈餘的目的。

  2、國內的研究

  如今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管理人員的契約可以簡化為政權監管部門與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契約,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巨額沖銷的空間更大。我國關於巨額沖銷影響因素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公司財務困境

  陸建橋認為,虧損上市公司在出現虧損年份及其前後年份存在巨額沖銷行為。他收集了上交所上市的22家虧損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研究發現:首先,虧損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現虧損的年份,採用非正常調減盈餘的手段,使該年度的應計利潤總額、應計利潤變動額小於零和上年數。其次,虧損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現虧損的前一年度,應計利潤總額為正,應計利潤變動額大於上一年,且可操縱性應計利潤為正值。另外,虧損上市公司在扭虧為盈年度,其應計利潤變動額大於零,其應計利潤總額、應計利潤變動額大於虧損年度。

  (2)公司治理結構

  目前,我國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存在著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首先,由於國有股權一股獨大”,股東大會形同虛設,控股股東侵害中小股東利益的現象嚴重。其次。董事會與經理層高度重合,有的企業甚至一人身兼董事長和總經理,造成了二者之間的監控關係失衡。再次,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存在過多的關聯交易,便於控股股東操縱上市公司。另外,監事會成員大多來自企業內部,迫於高層的壓力,有時無法對經理人的不當行為採取有效措施,監督效果值得懷疑。吳雅輝 (2007)通過實證分析發現:內部董事比例越高、盈餘管理程度越高;外部董事持股比例與盈餘管理負相關;上市公司董事會規模大,則盈餘管理程度低。

  (3)註冊會計師審計意見

  巨額沖銷與註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有著一定的聯繫。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被認為存在巨額沖銷現象,註冊會計師就不應當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張永奎、劉峰(2008)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結論:註冊會計師審計的上市公司盈餘操縱越厲害,越有可能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但李東平、黃德華、王振林研究發現:註冊會計師在出現關係到上市公司切身利益的事項時,面對比較突出的盈餘管理問題,仍然傾向於出具非標準無保留意見之外的審計報告。

巨額沖銷的制度困境[2]

  1.會計技術本身的缺陷,導致會計利潤清洗。

  會計技術方法的局限性對會計利潤清洗有重大影響。一方面,利用會計估計的不確定性進行會計利潤清洗。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會計估計受到資產質量經濟環境等很多因素影響,但最主要的還是會計人員的職業謹慎性和以往的經驗,因此會計人員的判斷力尤為重要。正因為會計估計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會計利潤清洗也就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利用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進行會計利潤清洗。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採用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造成了有的企業利用其進行會計利潤清洗。進行會計利潤清洗的最常用會計技術方法是計提資產減值秘密準備或過度預計或有負債。典型例子如ST輕騎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對三筆金額高達42億元的應收款全額計提壞賬。

  2.上市公司退市政策的不完善,是會計利潤清洗根本原因。

  建立和完善退市機制是我國證券市場規範發展的迫切要求。2001年2月中國證監會發佈了《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同年11月,對《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發佈了《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修訂)》。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終止上市的條件、程式和信息披露做了規定。但都強調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即暫停上市;暫停上市後的第一個半年度財務報告不能實現盈利即終止上市,而沒有財務指標質量等方面的相關規定。《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修訂)》第五條規定“公司出現最近三年連續虧損的情形,證券交易所應自公司公佈年度報告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做出暫停其股票上市的決定。”同時,我國《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也對退市政策做出了具體規定,其中:《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四款規定“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由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因此“會計利潤三年連續虧損”是決定上市公司退市的關鍵因素。有些上市公司進行會計利潤清洗,先巨虧後扭虧,避免三年連續虧損。典型做法是將壞賬、積壓的存貨、長期投資損失、閑置的固定資產、待處理資產盤虧等一系列不良資產虛擬資產一次性處理為損失,不惜形成巨虧,以求來年扭虧,這些報出巨虧公司大都進行了會計利潤清洗,為下年扭虧留下空間。一年虧的避免ST,ST避免暫停上市,暫停上市避免退市。如科龍電器 2001年度因大量計提投資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等導致虧損15.55億元,並因其連續兩年虧損,公司股票被特別處理。而2002年第一季度公司迅速扭虧,實現凈利潤1078萬元。2002年科龍電器全年實現利潤9000多萬元,每股收益0.10元,這意味著科龍電器摘帽只是時間問題。

  3.利益驅動的負面影響是會計利潤清洗的重要因素。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存在著利益主體多元化趨勢,而多元化的利益主體的經濟活動基本上是利益驅動所致的。地方政府要“政績”與企業管理當局要“業績”對會計利潤清洗影響最大。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對國有企業管理者的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激勵機制,經營的積極性未能充分調動起來,一旦經營不善,造成虧損,為了自身利益,只好讓會計做假賬。這樣使許多企業形成潛虧,地方政府當官的和企業當頭的一旦調離或涉嫌經濟問題被查處等,新上任的企業領導為了自己利益大都會採用會計利潤清洗的方法,將前任領導形成的潛虧或掛賬一次性處理,使企業形成巨虧,以便自己上任經營時迅速扭虧,由於同樣的原因,新領導再次陷入了輕裝上陣到潛虧再到巨虧的怪圈。

巨額沖銷的治理對策[2]

  1.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職業判斷力,是防範會計利潤清洗的基礎。

  不斷加強會計人員在職培訓和後續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熟練的專業技能,精通會計、稅法審計、法律、外語、電腦等相關知識。使其具有較強的職業判斷力和良好的商業判斷能力,能處理複雜的事務和進行精確地計算,成為具有較高專業理論水平和熟練崗位操作技能的複合性人才。會計人員應正確認識公司業績真實的重要性,在提高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使自己具有高質量的職業判斷能力,準確把握職業判斷的實質,在對不確定性的事項進行估計和判斷時,力求客觀公正,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及其變更,而不應當利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及其變更作為會計利潤清洗的手段,這將有利於保證了會計利潤的真實性。

  2.不斷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是防範會計利潤清洗的技術保證。

  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應對《企業會計準則》進行必要修訂,加緊具體會計準則的研究和出臺步伐,儘早形成與國際會計慣例相協調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進行嚴格規範,應儘量減少會計準則中可供選擇的程式和方法,以縮小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範圍,儘量減少對同類或相似業務處理方法的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增加其透明度。企業財務人員應深入理解現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認真貫徹落實《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準則,規範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和預計或有負債。對於資產減值準備沖回的,應特別披露其變化的原因和影響,以提高披露信息的有用性。虧損公司應明確披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對虧損的影響,扭虧公司應明確指出沖回資產減值準備是否是其扭虧為盈的重要原因。同時,負責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對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準備的異常變化給予特別關註,對涉嫌計提秘密準備應採用追溯調整法。鑒於資產減值和預計或有負債的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在會計計量方面存在著很大隨意性,根據我國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現狀,應儘快出台具體的實施細則,增強其可操作性和披露充分性。

  3.進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是防範會計利潤清洗的根本出路。

  對企業業績的考核評價不僅要重視企業一定期間的經營結果,而且要重視企業利潤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性評價指標和相關的非財務性評價指標。對於企業退市制度要從多個角度不斷完善,不能將連續三年虧損作為退市的生死線,應綜合考慮虧損年限、虧損金額、現金流量會計操縱、企業持續經營能力、企業的發展前景等多種因素。由政府部門、中介機構、會計理論界與會計工作者共同參與,廣泛征求社會各方面意見,設計出一個合理的退市政策,綜合評價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對進行會計利潤清洗髮生巨額虧損,導致凈資產為負值的上市公司應立即暫停上市,在規定期限內不能恢復到正值應終止上市。對暫停上市後的第一個半年度財務報告實現盈利並且必須具有持續經營能力才可恢覆上市,而不是暫停上市後的第一個半年度財務報告實現盈利就可以恢覆上市,讓失去持續經營能力的上市公司退出市場,實現優勝劣汰,發揮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規範發展。

  4.強化公司治理,合理進行利益分配,是防範會計利潤清洗的體制保證。

  近年來,現代公司治理問題已越來越多地成為各國經濟政策的熱點,併成為一個世界性研究和實踐的課題。法人治理的核心是在法律、法規和慣例的框架下,以保護股東為核心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為前提的一套公司權利安排、責任分工和激勵-約束機制。在公司治理中應從多方面入手,如產權制度改革、培養經理人市場、對經營者實行更有效的激勵方式(如年薪制、股權獎勵等)、引入獨立董事制度等,減輕內部人控制帶來的問題。建立一套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系統,轉變政府職能,減少政府對企業的行政干預,建立起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三者之間的權利制衡關係。理順股東債權人供應商、雇員、政府等與公司有利益關係的各方面的權責關係,消除利益驅動的負面影響,進行合理的利益分配,保證各方參與者的利益得到維護,從而防止會計利潤清洗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劉婷婷.分析巨額沖銷文獻綜述
  2. 2.0 2.1 孫長峰.會計利潤清洗的制度困境及出路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巨額沖銷"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