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低碳地產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低碳地產(Low-carbon real estate)

目錄

什麼是低碳地產

  低碳地產是指在建築材料與設備製造、施工建造和建築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建築的居住舒適度。

低碳地產的背景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已經陷入了不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匱乏之境,資源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十幾年來,我國房地產業高速發展,房價瘋漲,社會矛盾激化,幾乎所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城市生態體系遭到了巨大的破壞。雖然房地產發展了多年,但仍然還處於一種粗放式發展的階段,建築節能意識薄弱,既造成了建造階段資源的大量浪費,又造成了房屋持有階段能耗的大幅提高。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保護自然生態是一場迫在眉睫的行動。

  在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之後,“低碳”的概念如雨後春筍般興盛起來。一時間,“低碳經濟”、“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地產”、“低碳生活”等新名詞,以嶄新的姿態高調亮相,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未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會發生深刻的變化。全面推進建築節能,發展生態低碳經濟,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低碳地產的內容

  對於房地產而言,低碳地產是一個全新的話題。低碳地產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將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未來房地產發展中,綠色將成為基礎條件,成為營銷的必然條件,低碳也將成為制約經濟的硬約束條件,綠色低碳將成為房地產產生價值和效益的一個重要環節。只要大家都樹立低碳意識,低碳地產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低碳地產是由低碳概念、低碳技術、低碳運行和低碳引導組合成的一項系統工程,涵蓋了土地規劃、建材選用、建設施工、經營銷售、交付使用、物業管理各階段,並非只是在技術層面實現低碳。具體說來,地產的低碳體系涉及建築二氧化碳減排、綠化系統二氧化碳的定量、住區節水的二氧化碳的減排量、低碳交通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和住區低碳評價。因此建設低碳地產應該房地產開發、規劃設計、建設、營銷推廣、媒體傳播等各方面踐行低碳發展理念,建立低碳發展機制,倡導標準化工業化生產

低碳地產的特征[1]

  低碳地產的特征可以歸結為四個方面的主題

  一是政治經濟,是各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提出的;

  二是單一指標,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為指標

  三是量化,在現有排放量的基準上,量化住區二氧化碳的減排值是必要目標;

  四是金融屬性,低碳已與金融貨幣稅收等緊密掛鉤,如碳貨幣碳交易等。

發展低碳地產業的必要性[1]

  地產業自身高能耗、高排放的現實特點。從中國的碳排放數據分析,目前,房地產占了全社會碳排放總量30%以上。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預計到 2020年,房屋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的能耗將占社會總能耗的40%,成為第一能耗大戶。有專家曾指出,碳排放強度最高(60%)和最低(40%)兩個數值的實際表現,房地產的影響可能是所有產業中最大的,我們所有建築節能達到70%標準,可以減少2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航空業停業5年。有關數據也顯示,我國低碳經濟40%的份額可以通過節能的方法,其中建築節能的方法是最經濟的。

  適應國家發展形勢和政策的需要。2009年11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到2020年我國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二五”及其後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對我國來說,減排形勢十分嚴峻。我國是人口大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我國現有的47.5%城市化水平明顯低於50%以上的世界平均水平,不僅如此,我國建築、建材等主導產業均為高能耗、高污染產業,技術含量不高。發展低碳地產,取代“竭澤而漁”的傳統增長觀念,是響應國家減排目標、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經之路。地產企業如不能把握國家對我國建築業的這種巨集觀政策方向,勢必使企業的長期發展受到致命影響,成為我國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桎梏。

  促進內需發展的需要。地產業處於經濟各個產業鏈的中游,它的上下游約有20多種行業。建設低碳地產,必將推動建造過程中對新技術的運用及各環節中碳排放的控制,從而拉動整個產業鏈的技術革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除了在新建地產開發過程中的低碳節能外,地產“低碳化”價值鏈的另一頭,則是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及其延伸的產業鏈條。現階段各省城鎮中心區建築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設計缺陷、抗震性不達標、建築質量整體或局部不合格、耗能嚴重、房齡過長等。既有物業的低碳改造必將為相關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顯然,地產的低碳轉型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減排問題,還將在擴大內需、增加就業、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地產業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在新的調控政策下,我國商品房普遍存在開竣工量大、銷售不旺以及空置率上升的狀況。解決之道應著力在提高品質改善住房結構及居住環境上下功夫。低碳地產恰好是地產業轉型的一個契機。打造低碳地產從舒適度、環境優化、節能降耗等各個方面都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雖然短期內可能對企業成本造成一定影響,但從長遠看,企業獲得的是新一輪產業競爭和技術競爭優勢,終將有效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建設低碳地產的對策建議[1]

  地產的低碳發展,已成為行業最主要的熱點及趨勢。然而,現階段低碳地產的發展仍面臨很多困境,還停留在起步階段。鑒於此,擬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加強低碳地產業體制機制建設

  第一,繼續完善低碳地產法規體系。在《建築法》、《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和《規劃法》中體現大力發展低碳地產的內容,加快制定《低碳地產管理條例》等,為建設低碳地產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第二,制定低碳地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並納入各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明確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及目標、減排措施、重點領域和專項規劃的具體內容,以推動政策導向的形成和體制機制的建立。

  第三,量化低碳標準、規範低碳地產第三方評估和認證體系。參考“低碳住宅技術體系”,結合各省實際,量化從項目規劃、項目建設、項目驗收到投入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低碳節能標準,並將標準體系構築為3個層次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和自由性目標,讓行業有章可循,發揮標準的引導和規範作用。在標準的基礎上,規範低碳地產的評估和認證體系,將建築節能、綠化系統、節水、交通、建造期共5個碳指標定為衡量地產減碳情況必須評估的內容。根據認證與評估結果對地產項目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全面實施低碳建築、低碳社區標識制度。

  第四,建設包括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效公示、能耗監測等環節的低碳地產監管體系。監督工作應由政府、開發商共同進行:強制性的低碳標準由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行政監管,非強制性標準由開發商監督執行。此外,建立地產低碳減排目標責任制,納入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中,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實行嚴格的問責,以促使相關人員確保減排到位。

  第五,研究健全經濟激勵政策。從研發生產流通消費分配等各個環節出台優惠措施,鼓勵減碳,以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積極性。

  大力培育低碳地產的市場機制

  第一,建立地產“碳積分”機制,搭建相關融資平臺。組織相關部門圍繞“評估體系”建立地產低碳的信用積分機制,讓低碳真正成為企業融資信用等級的一個重要砝碼。此外,鼓勵發展綠色低碳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住房債券,開創低碳信貸產品,積極創造條件協助企業上市融資,加強企業發行股票債券直接融資能力,構建多元化融資體系。

  第二,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開拓地產節能服務市場。完善激勵、扶持政策,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機制與模式,促進地產建築節能服務產業化。在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等工作中,鼓勵採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效交易、建設運行一體化、區域能源系統特許經營市場化推進方式。大力培育與建築節能直接相關的專業設計施工、工程咨詢系統集成、節能評估等配套產業,切實增強產業支撐能力。

  第三,鼓勵開發規劃方案下清潔發展機制(簡稱PCDM項目),搭建地產“碳交易”平臺。首先,儘快對今明兩年地產項目進行分析和調查,組織編製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環評報告,把PCDM機制全面引入到低碳地產建設當中。其次,加大宣傳,出台扶持政策,充分發揮環境能源交易所的作用,引導各市縣和企業進場交易,儘快促成地產領域的自願碳減排和自願碳交易。

  強化低碳地產技術支撐體系

  第一,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出台鼓勵政策,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密切協作的科技創新體系;安排專項引導資金對一批共性關鍵技術進行重點攻關;加強國際合作,註重相關領域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提煉建築節能適宜技術,避免節能技術應用出現貪多求洋的現象。

  第二,推進低碳節能技術、材料工藝的大規模應用。通過發佈技術,產品推廣、限制、禁止目錄等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大對太陽能採暖製冷、太陽能與淺層地能耦合利用、城鎮生活垃圾、污泥沼氣利用技術、工業餘熱、污水熱泵技術、深層地熱能梯級利用等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拓展應用領域。推廣過程中,一是要抓好低碳地產試點示範工作,加強技術整合,以點帶面,推動全省低碳地產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二是註意把握好實現力度問題,不一定要求一步到位,可以根據企業的能力和掌握的技術水平,逐步實現地產“低碳”。

  第三,提升低碳地產項目規劃和設計水平。基於地產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碳減排進行規劃與設計,從建築材料生產與建造、建築使用期間、拆除和重新利用三個方面切入。如優先選擇低能耗、可回收和可再生、兼容性好和可就地取材的材料;合理開發地下空間、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堅持新能源利用與建築的一體化設計、轉換毛坯房設計為精裝房設計等。

  綜上所述,發展低碳地產業任重道遠。只有技術、政策、法規多管齊下,才能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格局。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李華,蔣清文.人民論壇中旬刊.發展低碳地產的必要性及其路徑選擇.2012年5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连晓雾,y桑,Mis铭,Lin,寒曦,Tracy,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低碳地產"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