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專利經營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專利經營

  目前比較權威的界定是從企業的專利經營出發,認為它是指企業的專利活動,包括專利的申請、保護、轉讓、許可、購買、接受許可、專利文獻檢索、專利資料庫建立、專利地圖繪製、專利戰略研究等,和具有強烈商業意味的“經營”活動兩相結合的產物。另一種界定是,專利經營包括內容:專利策略,如專利的申請、專利權應用(授權或購人技術)、專利糾紛處理等;專利管理的組織設置,包括決策部門、法律部門、技術部門等專利部門的配置單位;專利資料庫的建立以及專利信息的收集利用;專利戰略的研究、運用等。[1]

專利經營的方式[2]

  1.建立體系促進經營。像需要生產體系和營銷體系一樣,企業也需要高效的專利管理體系來實現其對專利的經營,以執行和完成企業的專利戰略。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構建自己的專利管理體系。該體系通常包括企業的決策層、專利部門、技術部門、法務部門、情報部門、人力資源部門和外部的專家顧問團隊等。其中企業決策者對整個體系影響重大,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未來在專利經營方面的風險和收益。從國內企業在屢次專利糾紛中的被動局面來看,雖然已有很多企業設立了專門的專利管理部門,卻沒有形成能滿足當前競爭需要的專利經營體系。

  2.挖掘潛在資源,進行專利佈局。在歐美,專利挖掘、專利部署、專利申請的搶先提交被稱之為一種戰略手段。而目前,專利正在成為跨國公司角逐中國市場的新武器,其已不再僅僅被作為法律手段來運用,而是成為一種有效的市場策略。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往往是專利先行,即先通過取得專利實現壟斷技術,後壟斷標準,從而占領市場,其在中國申請專利與否,以及申請量的多少,是以我國市場需求量的大小為標準的。哪一個領域市場需求量或需求潛力大,跨國公司就在哪一個領域尋求保護,進行專利佈局,借專利術悄悄“包抄”中國對手,進一步,則發動專利攻勢。

  3.實施專利信息管理戰略,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服務。企業在專利經營中必須高度重視專利信息的重要作用。因為專利信息公開制度使專利申請中包含了企業有關研發活動、專利保護的具體內容及技術工藝等方面的大量信息。任何關註專利經營的公司都通過專利信息管理來避免發生侵權、重覆發明,並跟蹤與企業有熒的任何技術發展,對他人技術進行學習或獲得許可。同時,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對專利信息的關註已不應僅僅局限於上述內容。應該根據實際需要,對專利文獻進行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繪製專利地圖。準確評估企業發展的產業、技術環境競爭對手的能力和地位。

  所謂專利地圖就是將專利信息地圖化,即通過對專利資料中包含的大量技術、經濟、法律信息及利益關係進行系統的分析與整理,最後以清晰明確的統計圖表的方式呈現出來。一方面。專利地圖通過對專利信息的整理、加工、綜合和歸納,以數據的形式歸入一張圖表中,便於企業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另~方面,企業通過對專利地圖的對比、分析和研究,可做出市場經營和技術發展預測和判斷,為企業制定經營戰略技術開發戰略、專利談判策略和專利訴訟風險管理等提供可靠的依據。

  4.建立糾紛與訴訟的應對和解決機制。對國內企業來說,通過對自己正在使用或欲使用技術的實時監測、分析與判斷,確保使用該技術不會侵犯他人權利。如果存在侵權風險,應儘早建立應對和解決機制。實踐證明,通過專利侵權訴訟實現經濟目的,是當代企業進行商業競爭的一個新趨勢。有時,法庭不過是市場之外的第二戰場,對方真正要得到的,有可能是通過訴訟增加談判的砝碼,得到較高的專利使用費;或是以專利訴訟來作為一個施壓的手段。國外大公司普遍認為,保持市場獨占權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官司,而且打官司在某些情況下是將專利價值變現的唯一齣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打官司風險巨大、成本巨大。請律師和專家來進行訴訟和作證,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另外還有機會成本,也就是說由於忙於打官司失去了強化經營的時問和其他機會。例如在美國。經過訴訟解決一場專利糾紛的成本為100萬到300萬美元。經過訴訟解決一場專利糾紛的時間,使用快速程式要12個月,而一般要24個月。如要上訴。就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所以。75%的專利訴訟,在該花的主要訴訟費用花光以後,原告、被告在法院門口的臺階上達成了和解。因此,如若遇專利侵權糾紛時,應首先分析對方發起侵權訴訟的商業策略,摸清對方提出侵權指控的真正目的,瞭解對方需要什麼,想達到什麼目的,然後對症下藥,提出解決辦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和解談判。可以通過_延lK訴訟時間、發動無效宣告、通過交叉許可和技術互換等合作方式與對方達成和解。

  5.對專利資產實施動態管理。首先,應大力實施專利許可。在通過專利許可獲得大量收入的基礎}:。企業應積極實施對專利資產動態管理。通過利用專利資產價值評估,降低專利管理成本,提高專利資產的可利用性和市場配置方式,實現專利資產或產品價值的最大化。美國的道化學公司是一家大型的跨國化學公司,其中央資料庫中的有效專利曾達3萬項之多.這些專利原先處於分散的無組織狀態,而每年用於維護的費用就需要3000萬美元。道化學公司1993年成立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它將擁有的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專利分成正在使用、將要使用和不再使用等3類,然後確定是否允許他人使用第3類專利或放棄,並對所有專利進行有效性鑒別,若屬有效專利,則由公司屬下各業務部門決定是否對該專利進行投資。隨後是專利的價值評估,確定專利的市場價值,並利用價值評估和競爭力測評得出的結果,由公司決定是否採用諸如對研究加大投資、建立合資企業、從外部獲取專利技術的使用許可等專利策略。最後,公司通過加強專利的動態管理和有針對性的投資,不斷減少專利的數量和增強專利質量,最終形成有利於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長期發展的專利組合。這個專利組合更具針對性,可以為企業創造最佳的經濟效益。道化學公司通過實施這套專利管理模式,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4年後的統計數字示,通過放棄或贈送對本企業不再具有價值的專利,公司節省專利費用4000萬美元之多。而專利的許可費從4年前的2500萬美元增加到1.25億美元。

  6.積極實施專利收購戰略,確保企業平穩發展。專利收購是在短時期內增加專利儲備的最直接的方法。隨著跨國公司專利戰的頻頻發動,中國企業也將面臨在短期內提升自身專利儲備的壓力。購買專利和基於擁有專利而進行的購併會越來越成為中國企業應對迫在眉睫的專利戰的選擇。首先,通過有目的的收購專利,可以阻止競爭x寸手的前進步伐。為了阻止競爭對手的市場攻勢,企業應考慮收購一批核心專利,或者收購幾家擁有這些專利的公司。其次,¨丁以提升自我防衛的力量。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研究開發、申請專利的時間,我們也沒有可能在短時問內掌握國外複雜的專利法律為了突破產品出口的專利欽幕,中國企業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產品出口同進行專利佈局,而最經濟和時效的方法則是專利收購。再次,通過併購可以為企業錦上添花。公司通過併購別的企業可以獲得關鍵的專利組合,使公司在有關的技術領域豁然開朗,促進已有產品的生產。最後,利用專利併購可以進人新的產品和市場。要進入一個新的產品市場,特別是競爭激烈的新的科技產品市場,企業必須專利先行,併購擁有相關專利技術的公司,提前進入市場,給競爭對手一個措手不及,獲得進人市場的人場券。

我國專利經營中存在的問題[1]

  一是專利技術交易率低。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按照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的增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預測中國2020年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科學知識產權大國。但是整體而言,我國目前的專利經營狀況仍然不容樂觀,專利交易率仍然長期徘徊在低位。目前,我國很多自主技術處在產業鏈低端,儘管有些是原創性、自主創新的技術,但由於缺少二次開發或中試,技術不成熟、不穩定,制約了專利等技術知識產權成果的有效轉化。

  二是專利質量總體不高。我國專利研發投入和技術設備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低,專利質量總體偏低。專利結構上內外差距明顯。截至201of1月,我國國內專利授權量累計達2,684,938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259,028件,比重僅為10%;國外專利授權量累計達442,33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332,671件,比重高達75.2%。發明專利壽命短,核心專利仍然缺乏。從超過5年的專利或發明專利來看,超過5年的國內有效專利僅占全部有效專利的12.8%,而超過5年的國外有效專利則占到66.4%。

  三是我國職務申請和授權比重不高。自l985年以來的二十多年時間里,無論是在國內專利申請受理,還是在專利授權方面,我國職務發明(即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的比重與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職務發明的比重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專利權歸個人所有的非職務專利(即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基本維持在60%的水平,也就是說我國的職務發明創造專利只有不到40%的水平,而歐洲專利局(EPO)的這一數字則超過了90%。

  四是專利經營意識不強。我國企業的專利經營和國外相比差距較大。國內企業做出研發成果,只是將最好的技術進行申請,然後公佈專利申請數。在知識產權競爭中,這樣做只是勉強及格,離專利的經營、嫻熟應用還差得很遠。OECD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跨國企業申請專利的動機已經由主動轉向被動應戰,專利申請的行為正在經歷著由防止模仿的基本動機向防禦性封鎖及進攻性封鎖等戰略性動機轉移。此時,國外企業間的專利行為已經不在是非連續的、對於技術之高點的搶占,而更多轉向了持續的、大批量的“專利叢林”生產。

國外專利經營的有益實踐[1]

  (一)知識產權證券化。知識產權證券化,通常是指發起機構將其擁有的知識產權或其衍生債權(如權利金),移轉到特設載體,再由此特設載體以該等知識產權或其衍生債權作擔保,經過重新包裝、信用評級以及信用增強後,發行在市場上可流通的證券,藉以獲得資金的過程。在全球範圍內,知識產權證券化正憑藉金融資產證券化的成功經驗而迅速發展。美國知識產權證券化的交易規模在1997年時僅為4億美元,~lJ2000年時已經成長了6倍多,達到25億美元。接著此類交易在全世界擴展,到2005年時全球的交易規模已達3050億美元。由於其迅猛的發展勢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把知識產權證券化稱作是一種“未來融資的新趨勢”。

  (二)美英日韓新型技術投資基金。2009年5月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要求國會在201of的預算中提供5千萬美元成立社會創新基金,用以擴展與企業家和慈善事業合作,篩選最有前景的新技術在全國推廣,解決貧困等社會問題。按照奧巴馬的計劃,這個基金將逐步增加,到2014財年達到1億美元。2009年6月29日,英國首相布朗宣佈創設英國創新投資基金。該基金由政府部門投入啟動資金1500萬英鎊,採用和民間部門同樣的運營方式。集中支持數字與生命科學、清潔技術、先進位造領域的成長性中小企業、初創企業。2009年7月27日,日本醞釀、準備了10個月的股份公司產業創新機構正式開始運營,資本金905億日元,其中政府出資820億日元,民間出資85億日元。在需要的時候,日本政府可以為其提供8000億日元的融資保證。

專利經營的政策建議[1]

  在以知識產權為導向的公共政策體系中促進專利經營,應當結合現實國情選擇各有側重的政策運作模式,將產業政策、區域政策、科技政策、貿易政策、文化教育政策與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有效銜接起來。根據上文的研究,針對我國專利經營促進過程當中存在的有關問題,我認為在以下政策面上予以應對:

  第一,在研發激勵機制方面,首先應當推行科技成果的產權化。立項時應該考慮專利經營指標,鑒於目前存在的科研成果和專利管理制度上的不平衡現象,政府部門改革現有的科技成果管理模式,對專利技術的申報應有與科研成果一視同仁的政策,同時在科研立項時制定促進專利生成運用的導向性政策,突出對科研成果質量和市場價值的考察。例如,除了將專利工作與單位或個人的業績、職稱評定、獎勵、晉級等掛鉤以外,還要將發明專利轉讓、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量化指標納入單位的考核評估體系,甚至可以將高校或科研院所為國家或地方產業集群支柱產業所做的貢獻列入考核評估指標體系。對於企業,可以通過稅收減免、資金傾斜等政策手段促使廣大企業積極改善其激勵機制,加大對科研人員的獎勵力度,促進企業發揮其在專利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創新成果的技術經濟質量。科技成果只有實施知識產權化才能具有法律意義上的所有權和根本意義上的財產權。

  第二,在產學研結合方面,首先應當構造產業創新鏈,加大對產業協同創新的支持力度。一是完善產業創新鏈條,探索應用開發類科研機構建設的新機制和共性技術研發提供的新形式,彌補創新鏈條的不足,為產學研有效結合奠定基礎。二是科技計劃將研發支出的方向和重點領域,延伸到整個產業鏈條中來。支持和解決制約提高產業競爭力的基礎材料、裝備製造、工藝甚至技術計量和標準等。三是在現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試點的基礎上,累積實踐經驗,力爭由點而面,形成區域性、行業性的產業協同創新機制。通過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不僅突破產業核心和關鍵技術,更要通過協同創新,提高配套產品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從而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第三,在專利與資本對接方面,除了政府財政向科技投資傾斜以外,還要逐步降低金融管制,制定鼓勵民間資本更多地進入科技創新領域的政策。根據中小型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針對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及企業所處行業特點,建立對應的多層次、專業化的融資體系與渠道。

  第四,在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方面,要大力培育和發展科技中介機構,全面提升科技中介機構服務能力,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首先是要深化發展目前在國內仍屬“軟肋”的融資性科技中介機構。根據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採取符合市場經濟慣例的多樣化項目組織形式和投融資形式,拓展風險投資資金的進入渠道,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加大對創業投資機構和擔保機構的支持力度,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放寬財政支持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李淵.專利經營及知識產權產業化政策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13,20
  2. 許欣.淺析企業專利經營的方式與途徑[J].企業活力.2006,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Tracy,刘维燎,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專利經營"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