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城市經濟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都市圈)

城市經濟圈(Urban Economic Circle)——區域發展的新模式

目錄

城市經濟圈的概念

  經濟圈生產佈局的一種地域組合形式。主要從地域的自然資源、經濟技術條件和政府的巨集觀管理出發,組成某種具有內在聯繫的地域產業配置圈。戰後日本經濟圈的建設即按此模式,在打破行政分割,積極發揮中心城市功能和發展城市與企業間的橫向經濟聯繫的基礎上實現的。經濟圈的形成多以城市為中心。大地域的經濟圈一般都有原材料生產區、能源生產區、加工區和農業基地,從而構成一種綜合產業圈。如中國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下游綜合產業圈,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游綜合產業圈,以重慶為中心的長江上游綜合產業圈都具有這種特點。而較小地域的經濟圈往往只擁有某一兩個方面的優勢產業區,地方特色比較突出。按經濟圈組織經濟活動,有利於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有利於發揮地區的綜合優勢,有利於企業實行跨地區、跨行業的專業化協作,使整個區域的整體功能得到很好發揮。

  城市經濟圈是現代經濟中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概念,由法國地理學家戈特曼首創。國內學者是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推廣城市經濟圈的理論。雖然對城市經濟圈的概念頗有爭議①,但大多數學者將都市經濟圈定義為:以一個或多個經濟較發達並具有較強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為核心,包括與其有經濟內在聯繫的若幹周邊城鎮,經濟吸引和經濟輻射能力能夠達到並能促進相應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大地域範圍。城市經濟圈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級、開放型。人們一般把若幹密集城市構成的經濟區域,稱為“城市經濟圈”,或“城市經濟群”、“城市經濟帶”。應該說,這三個概念是有嚴格區別的,它們分別反映了密集的城市在地理空間上的不同分佈形態:一種是環狀的;一種是點狀的;一種是帶狀的。然而,從經濟關係比較,“城市經濟圈”最具有經濟學意義。經濟學意義上的“城市經濟圈”可以定義為,由一個具有較高首位度的城市經濟中心,和與中心密切關聯且通過中心輻射帶動的若幹腹地城市所構成的環狀經濟區域。

城市經濟圈的特點

  城市經濟圈的特點可以概括為:

  (1)圈層結構。城市經濟圈的經濟發展以核心城市為中心以圈層狀結構向外發展,其周圍地域根據其影響的強弱及功能組織的不同而往往被劃分為若幹圈層:核心城市區、都市區(由核心建成區和近郊區環組成)、都市圈、大都市圈;

  (2)等級性。根據城市經濟圈的經濟影響力,可劃分為不同等級的城市經濟圈,如國際性、國家性、區域性,高一層次的城市經濟圈包含低一層次的城市經濟圈,如上海城市經濟圈包含南京、蘇、錫、常城市經濟圈;

  (3)集聚性。城市經濟圈不僅人口、自然資源等基本生產要素密集。更是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現代通訊業等現代通信業集中地,經濟總量巨大,單位面積產出量高,具有較強區域競爭力的國家經濟的重心區和增長極。

  (4)一體化。城市經濟圈屬於區域類型中的節點區。城市經濟圈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打破地區分割、城鄉分割格局,促進區域產業合理佈局和要素自由流動,實現城市之間、地區之間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發揮,區域經濟依托聯繫緊密的城市網路(城市間的交通網、通信網、商品流通網、金融網)搭建發展平臺,形成功能一體化的經濟區。

  (5)規劃性。在區域性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土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城鎮體系建設等重大問題上,市場是失靈的,必須由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進行長遠性、戰略性的規劃。而且,規劃主要是有政府間的協調實現的,通過政府間的協調可以消除不同行政區的政策和制度之間的矛盾,打破行政壁壘,降低市場交易成本行政成本制度成本,統一區域市場實現生產要素和商品、人員的自由流動,有利於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城市經濟圈的形成

  1、自然社會文化背景

  區域自然背景包括自然條件、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等,對區域發展起長期的支配作用。優越的自然背景是城市經濟圈形成的自然基礎和必要條件。有適宜的地形地貌條件和氣候條件的地區,人口環境承載力大,發展歷史悠久,人口密度大,也適宜較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區位反映事物的空間位置關係,是地區區位優勢程度決定著區域參與國際勞動分工和接受資金、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輻射的方便程度。礦產資源、水資源、農業資源等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斷下降,但是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和支撐,仍對區域分工和保障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世界著名的 6個大都市帶(美國東北部大都市帶、美國五大湖大都市帶、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帶、英格蘭大都市帶、西北歐大都市帶和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大都市帶)都分佈於自然背景優越的地區。我國的城市密集區得以產生的重要原因是因為這些地區有著優越的自然背景,它們都有可能發展成為經濟發達的城市經濟圈。此外,自然背景還影響城市經濟圈的特點和進一步發展的方向。社會文化對城市經濟圈的影響不可忽視,如閩粵文化中的從商業傳統、進取精神、開放思想等對珠三角城市經濟圈的影響很大。

  2、經濟動力

  城市經濟圈形成的經濟動力主要是:區域專業化分工和聚集經濟效益

  一是區域專業化分工。經濟發展越深化,分工就越細化,生產的專業化就越是發展,專業化的好處是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專業化表現在地域上就是區域生產的專業化,區域專業化的好處在於可以利用地域優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專業化越深,經濟活動的聯繫就越強,所以區域專業化使得區域聯繫不斷增強。技術進步推動了分工的不斷細化和專業化水平的不斷深化,交通通信技術的發展又實現了不斷要求的密切地域物質、信息聯繫。城市是經濟活動的集中地,是專業化分工的主要場所,所以區域分工主要表現為區域城市之間的專業化分工。實現提供了由於城市化效應的作用,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城市,所以導致區域經濟發展以城市經濟為主體呈現緊密聯繫的網路化發展的狀態。因而,分工的發展最終導致區域經濟發展以城市經濟為主體呈現緊密聯繫的網路化狀態。

  二是聚集經濟的作用。從經濟學上說,城鎮是一種地理上因專業化、分工、協作和交換引起的交易成本節約的空間組織形式,這種成本的節約帶來城鎮的空間聚集經濟效益。同樣,在一個自然背景優越的區域里集中較大數量的人口、工業、服務業和公共管理機構,有利於密切的經濟聯繫的開展,節約生產成本消費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產生巨大的區域聚集經濟效益。城市經濟圈以其強大的產業集聚、城市集聚,依托城市搭建區域經濟發展網路,實現地區分工和協作,減少區域交易成本和距離成本,是區域發展最有效益和效率的經濟地域。珠三角城市經濟圈土地面積僅占全國的0.43%,人口卻占全國的l8%,GDP總量占到全國的 8.3%,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國的21%,外貿出口總額占全國的34%。分工、專業化和聚集經濟效益的發揮主要受市場機制的作用,所以培育完善、高效的市場,營造良好的經濟運行環境是城市經濟圈形成的制度保障。

  3、政府推動

  城市經濟圈主要是由市場機制的作用形成的,但在關係區域發展的長遠性、戰略性問題上,如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產業發展規劃、環境保護等,市場機制無能為力,必須由政府來解決。如南韓“廣域圈開發戰略”就是由政府推動的,用城市群理念為指導,通過國土規劃,將在職能上具有聯繫的城市及其周圍地區整合為一個空間單元(即“廣域圈”),實施以提高區域競爭力為核心的整體開發,推動落後地區的發展,最終形成大規模的、相互密切聯繫的、具有國際和國內競爭力的城市群。政府還在區域共同市場、區域投資軟環境等區域經濟發展軟環境上發揮作用。同時,城市經濟圈的城市政府之間存在競爭與衝突,需要政府間的對話與協商解決或上高一級政府來解決。許多區域經濟問題需要政府在巨集觀方面和市場在微觀方面共同發揮作用,這樣又往往產生政府力量和市場力量韻衝突或不一致,市場力量的作用偏離政府的預期目標。許多學者提出區域管治來解決這些問題。“管治”是一種在政府與市場之間進行權力和利益平衡再分配的制度性理念,是人們追求最佳管理和控制的一種理念。這種理念往往不是集中的管理和控制,而是多元、分散、網路型以及多樣性的管理。區域管治是管治理論在區域管理中的應用。在國外大都市政府普遍尋求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結合,行政手段與市場手段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大都市問題,打破行政壁壘和惡性競爭的,建立共同市場,協調發展目標而採取的新的創新管理模式。

城市經濟圈的作用和意義

  1、參與國際、區際經濟競爭

  在經濟全球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的今天,國際、區際競爭日益加劇,國家經濟越來越要求與世界經濟接軌,區域經濟越來越要求區域城市經濟的聯合分工協作和區域之間的協調對話,建立有競爭力的區域實體參與世界經濟分工交流。城市經濟圈的區域經濟空間組織模式以中心城市為龍頭,把周邊城市組合成城市經濟網路,實現城市間的功能協調和經濟發展的互動,通過完善的基礎設施、強大的產業集聚和經濟規模參與全球性城市間的競爭,是最有效和最有勢力的區域競爭實體。

  2、加速區域城市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城市經濟圈的區域經濟空間組織模式,可以實現城市間生產要素和產業的集聚與流動,有利於各城市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強化城市功能和城市個性,壯大城市經濟勢力,加速區域城市化發展。城市經濟圈區域產業的分工與整合,區域產業鏈的形成,區域城市的網路化發展,城市之間的聯繫強化,區域經濟將走向一體化。同時,區域的城市網路化,大、中、小城市與城鎮的經濟將密切聯繫,經濟發展將輻射到農村地區,帶動農村地區的發展,城鄉發展趨於一體化。

  3、實現區域社會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

  城市經濟圈建設的目標主要是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但也強調區域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係協調,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目標的均衡。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在環境保護問題、社會公平問題、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問題等問題上起主要作用。而且城市經濟圈人口、產業集聚程度強,有利於土地的集約利用,適合於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也有利於集中搞好生態環境建設,實現環境消費的規模經濟,減少環境資源的人均消費量,又可以通過巨大的盈利空間來促進環保業發展。 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多個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經濟圈,可以加強區域經濟的分工與合作,縮小區域經濟差異,尤其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域建立城市經濟圈可以實現區域的自我發展,有利於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由非均衡增長向協調均衡發展轉變。

城市經濟圈戰略發展模式的理論基礎

  羅斯托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弗里德曼“核心一邊緣”理論都認為隨著區域經濟的增長,區域經濟空間結構隨之改變。經濟發展到高級階段時經濟空間相對均衡,區域城市化已發展成熟,區域成為一個功能上相互依賴的城鎮體系,區域關聯平衡發展。城市經濟圈正是區域向著相對均衡關聯發展區域經濟空間一體化的組織狀態。

  眾多的區域經濟學理論為城市經濟圈的空間經濟結構提供理論基礎。一是傳統的增長極理論核心邊緣理論。中心城市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核心,作為區域經濟中心,由於其顯著的聚集經濟效益對外圍人才、資本、技術等各種生產要素吸引力大,經濟創新能力強,對外圍具有較強的組織帶動作用。

  二是中心地理論。它解釋了區域城市體系的等級性,為城市經濟圈內的城市體系建設提供了支撐。

  三是前蘇聯生產地域綜合體的理論。對城市經濟圈內的資源開發、產業發展、地區分工、基礎設施建設等具有指導意義。

  四是區域一體化理論。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其一是以自由貿易為特征的共同市場的形成;其二是具有產業中心的城鎮體系的形成。區域一體化包括區域的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二者相輔相成。

  除此以外,可持續發展理論可以指導城市經濟圈的社會、經濟、生態的持續協調發展;邁克爾·波特產業競爭力理論是指導城市經濟圈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理論。

城市經濟圈促進區域經濟合作機理分析

  加快大城市經濟圈的發展有利於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城鎮之間的聯繫實質上就是地區之間的聯繫,是通過地區中城市之間的聯繫來進行的。一般說來,城鎮密度越高的地區,區域之間的聯繫就越頻繁。大城市圈中城鎮密度高,地區間經濟聯繫也最為密切。這有利於強化各城鎮的工業化發展,推動市場化進程,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一)城市圈可以使資源在更大範圍內實現優化配置

  城市圈的整體發展使單個城市的發展更加完善。城市圈的內聚力表現為城市圈所具有的吸納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能力。城市圈的發展演化中,凝結了廣大地區範圍內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強化了城市群的內聚力。國際性城市圈能夠剋服單個國際性城市在資源、幅員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區域範圍內調整資源配置,實現共同增長。事實證明,城市圈中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運行,通過‘發展極’的特殊功能可向周圍地區擴散,而在這種傳播與擴散中,所有的信息、物質流等都處在一個增值的迴圈之中。

  (二)以城市為中心,逐步向外發展,可適應區域經濟發展不同層次的規劃實踐

  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城市對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與空間距離成反比,區域經濟的發展應以城市為中心,以圈層狀的空間分佈為特點逐步向外發展(即城市經濟圈的輻射效應)。城市經濟圈可以分為三個層級,即內圈層、中間圈層、外圈層。各圈層有各自的特征:內圈層即中心城區,人口和建築密度都較高,地價較貴,以第三產業為主;中間圈層即中心城區向鄉村的過渡地帶,居民點密度低,建築密度小,以二產為主,並積權發展城效農業;外圈層即城市影響區,一產在經濟中占絕對優勢,是城市的水資源保護區、動力供應基地、假日休閑旅游之地。不同層次、不同結構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之間通過交通網路、商品網路、技術網路、資金網路、人才網路、旅游網路、文化網路、信息網路等緊密聯繫,形成相互分工、互補、交流和競爭的網路體系;通過機制創新、利益協調、政策聯動和制度建設一體化,實現社會關係融洽、總體效益最佳的圈域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協調發展目標。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城市經濟圈發展模式將成為城鄉一體化、區域一體化的空間整合模式和組織形態。我國正在大力發展小城鎮,提高城市化水平,這對我們合理規劃和發展城市經濟、合理規劃小城鎮的發展更具有現實意義。

  (三)城市經濟圈的發展有利於適當提高消費率、實現投資與消費協調、促進國民經濟良性迴圈

   “重投資、輕消費,重生產、輕生活”的偏向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由來已久,強調主要依靠提高投資增長率來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因而產生了消費率明顯偏低的現象,導致投資與消費失調,不利於國民經濟良性迴圈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城市是高效率集體消費的空間組織,城市消費是消費增長的主力,也是潛在消費轉變為現實消費的關鍵,城市建設還是我國少有的幾個能同時拉動投資和需求的重要經濟部門。而且在不同等級城市結構體系中,存在明顯的階梯式消費水平差距。據有關資料分析,特大城市的人均消費水平一般要高於大中城市,而大中城市又高於小城市,小城市又高於小城鎮。由此可見,向不同規模的城市轉移農村人口會產生不同的消費增長潛力。因此,加快推進城市化,特別是實施以大中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經濟圈發展戰略,將成為緩解我國國民經濟中投資與消費失調矛盾的重要途徑。

  (四)城市經濟圈促使政府轉換職能,提高服務水平

  根據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不同的制度安排和產權安排對經濟發展績效的影響有著顯著的差別。城市經濟圈的形成,促進了區域經濟體內製度的變革。與城市圈成長相應,區域內要素流動更加順暢,企業遷徙更加容易。於是,企業、人才、資金在利益的驅動下,流向圈內更加理想的樂土。隨著圈內城市管理者之間磋商協調的增加,示範效應將發揮效果。那些先進的政府管理制度、服務方式迅速為合作/競爭對手所模仿和借鑒。通過相互之間的學習,有助於提高整個城市圈內政府行政管理藝術,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市場和制度條件的改進讓城市圈發生“核聚變”,城市圈整體實力非常可觀,輻射出強大的能量引領著整個區域經濟迅速壯大。

  (五)文化趨同有利於形成文化優勢

  由於城市經濟圈由地理位置比較接近的若幹城市組成,有著相似的文化底蘊,因而在觀念、文化、風俗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正是這種一致性,有利於降低圈內各城市之間的交易成本,促成統一認識和行動,建立統一開放的區域大市場。我國長江三角洲在較強的江浙文化統領下,各城市之間的聯繫日趨緊密,展現出無窮的發展潛力,中部武漢城市經濟圈以荊楚文化為主導,也逐步形成統一的發展觀念和行動規劃。文化的發展水平能夠體現區域城市圈經濟的發展水平,城市圈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發展密不可分。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傳統、文化背景和文化習俗一脈相承,世代相傳,往往鑄就極其類似的文化品質、人文景觀和城市精神,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出的“地緣經濟”,一旦形成特色,組團發展,就將產生出較大的規模經濟效益和抗風險能力文化上的優勢,最終將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

我國城市經濟圈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地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並初步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圈,以香港、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圈,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京津冀經濟圈。這三大城市經濟圈,土地面積合計為90.4萬平方公裡,占全國的9.42%;人口為4.37億,占全國34.23%;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2628.92億元,占全國的61.16%。因而在中國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初步統計,僅2003年上半年,上述三大經濟圈的GDP、實際利用外資額和出口額分別占全國的39.27%、68.47%和72.3%,真正成為了拉動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強勢地區。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強對區域發展的協調和指導,鼓勵東部有條件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此外,在我國其它地區,也已經或正在形成一些次一級城市經濟圈,如中部以華中重鎮武漢為核心的中部城市經濟圈,西南以成都和重慶為龍頭的城市經濟圈,容納東北諸多城市在內的東北城市經濟圈,等等。甚至一些省內也提出建立城市經濟圈的計劃,如湖北提出建立以武漢為中心,輻射省內8個城市的武漢城市經濟圈,且這一規劃已經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城市經濟圈在我國受到日益高漲的重視,各級政府都在積極規劃和推進城市經濟圈的形成和建設。可以預見,將來我國將會形成以城市經濟圈為代表的區域經濟蓬勃發展的格局,城市經濟圈將會成為影響區域經濟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國城市經濟圈發展中的障礙因素

  由於我國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時期,改革仍在進行,各方面體制和制度還不完善,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經濟圈內在機制的運轉,制約了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當前我國區域經濟規劃和發展正處於一個高峰時期,特別是今年中央政府提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促進中部崛起的戰略,建設城市經濟圈是實施這些戰略規劃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應充分重視並儘力消除阻礙城市經濟圈發展的因素,為城市經濟圈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使城市經濟圈更好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1、從全國範圍看,各大城市經濟圈之間存在日益嚴重的惡性競爭,並存在市場分割重覆建設等問題。各城市經濟圈之間存在城市職能定位重覆問題,例如北京提出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就與上海形成競爭,但中國不可能容納北京、上海、香港三個國際金融中心。

  2、在城市圈內部,各地惡性競爭和各自為政問題更加突出,為獲得極端競爭利益,很多地方存在傾銷性招商行為,以超低地價招商引資。各城市之間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獨立的利益,當二者發生衝突時,往往是以地方利益為中,因為城市經濟圈內部缺乏一種利益分配與約束機制,即利益軟約束。

  3、地方保護註意導致城市經濟圈記憶體在市場分割、區域管理和建設缺乏統一規劃、重覆建設問題突出、區域整體競爭力不強、核心城市輻射作用不強以及環境等問題。

  4、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嚴重製約了城市經濟圈的發育和延伸。工業化進程的滯後和城鄉二元結構的長期存在,使我國城市與城市之間、城市與鄉村之間在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建設不平衡,造成各城市之間的交流和聯繫不暢,不利於城市圈內力的發揮和擴展。

我國城市經濟圈發展中的對策思考

  結合以上對影響我國城市經濟圈的障礙因素的分析,要大力發展我國城市經濟圈,發揮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功能,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值得重視。

  1、堅持產業優先原則。產業是城市經濟的支撐,也是發展城市圈經濟的核心。要重視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擴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規模,努力提升產業結構層次、產業集中度和產業外向度,不斷延伸中心城市產業鏈條。城市經濟圈內其他城市則應按照產業鏈條延伸、產業相互依存和關聯的要求,主動承接中心城市輻射,積極發展與區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協作配套、上下游配套的相關產業。同時,要註重發揮各個城市的優勢,發展地方特色產業,促進城市圈經濟產業佈局、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避免因產業結構單一而造成惡性競爭。要通過城市經濟圈內主導產業、支柱產業與特色產業的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形成佈局合理的產業構架和板塊經濟,創建多層級經濟網路體系。

  2、實現觀念的轉變,樹立全面開放的市場發展觀。城市經濟圈內各成員城市要從區域經濟整體利益出發,進一步開闊思路,註重區域性市場與國內市場、國際市場的接軌,增強大開放、大市場觀念,既開放區域內市場,又對區域外開放市場,從而在全國統一市場的大框架下,建設立足區域、面向國際國內的開放型市場。

  3、加強制度建設和政府規制,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根據各成員城市的基礎條件,在區域範圍內發展和培育物流、人才、勞動力、資金及信息資源等各類市場,建立健全市場網路。同時要營造良好規範市場秩序,制定措施,強化整治,真正消除行政分割和地方保護。各城市地方職能部門要切實轉變職能,以服務市場主體為己任,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優質服務,合力營造有利於區域性城市圈經濟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信用環境服務環境和執法環境。

  4、積極推進文化建設,促進城市經濟圈內文化融合。在尊重各城市歷史文化傳統的基礎上,發現各成員城市文化的共性和相似點,通過兼容、融合,提煉出新的區域性文化品質,提升城市圈文化精神,營造先進文化發展的氛圍。此外,要充分發揮先進文化在城市圈經濟中的領軍和滲透作用,以嶄新的文化形態擴大城市圈影響力,並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創造精品名牌,加速實現文化與經濟的交融。

  總之,城市經濟圈的發展,不僅涉及經濟的協作與發展,更涵蓋了政治、文化、地理等各方面的因素,是一個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和協調的過程。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提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開始發力,城市經濟圈的興起和大力發展成為大勢所趨。因此,消除現存阻礙城市經濟圈發展的不利因素,為城市經濟圈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

  註釋:① 學者們比較一致的意見是:首先,城市群應是一個地域概念:“在特定地域範圍”(薛東前等,2000);“在一定的地緣經濟範圍內”(周玲強,2000); “若幹基本單元構成的連續區域”(代合治,1998)。其次,城市群應有群體特征:“具有相當數量的不同性質、類型、等級規模的城市”(薛東前等,2000);“由若幹個功能性質互補……所組成的城市網路群體”(周玲強,2000)。再次,城市群應有中心城市:“以一個特大或大城市作為地區經濟的核心”(薛東前等,2000);“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和依托”(周玲強,2000)。第四,城市群應有較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群區域應有較高的城市化發展水平”(代合治,1998);城市群的“發展水平代表著一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水平”(周玲強,2000)。

本條目相關鏈接

  • 經濟圈
  • 城市經濟圈、城市經濟群、城市經濟帶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城市經濟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