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稅收徵納關係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稅收徵納關係

  稅收徵納關係是指稅務機關與負有納稅義務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相互之間因為徵稅、納稅而發生的各種關係,其中包括在稅收徵納過程中所發生的納稅人認定關係、稅款繳納關係、票證管理關係等。

稅收徵納關係的特點[1]

  1.稅收徵納關係是一種非對等的經濟利益關係。

  徵稅的過程是國家強制地從納稅人手中取得社會財富的過程,納稅的過程是納稅人無償地將自身財富貢獻給國家的過程,稅收分配是社會財富從納稅人向國家單方面轉移的過程。相對來講,在這一過程中,國家總是處於主動的地位,不必償還給納稅人應納稅款的等價經濟利益;納稅人則處於被動的地位,無法要求國家對其因納稅而損失的經濟利益進行補償。這樣,國家因徵稅而增加了經濟利益,納稅人因納稅而減少了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的變化不是建立在等價交換的基礎上,是不對等的,由此而引發的稅收徵納關係也不可能是對等的經濟利益關係。

  2.稅收徵納關係是一種相對固定的法律關係

  稅法是規範國家和納稅人之間稅收徵納關係的法律規範,國家徵稅必須以稅法為依據,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向發生應稅行為的納稅人征收。納稅人需按照稅法的規定履行納稅義務,繳納稅款。在稅法中,國家要明確規定納稅人、徵稅對象、課稅範圍、計稅依據稅率納稅環節納稅地點納稅期限稅收優惠違章處理等各項要素。稅法一經確定,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變更和變通稅法,超越稅法之外的徵稅行為和不按照稅法規定的納稅行為都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製裁和處罰。因此可以說,稅收徵納關係是一種相對固定的法律關係。

  3.稅收徵納關係上是一種權利義務關係實質。

  稅收徵納關係是徵納稅主體雙方的關係,即國家和納稅人的關係。徵納關係的具體內容實際上是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作為徵稅主體的國家在擁有依法徵稅、依法管理和依法處罰的權力的同時,還應承擔相應的義務,如向納稅人宣傳稅法、解釋稅法的義務,依法為納稅提供優質服務的義務,依法為符合條件的納稅人辦理減、免、退稅手續的義務和依法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保護納稅人經濟利益的義務等。作為納稅主體的納稅人除需要承擔依法繳納稅款、依法向稅務機關報送有關資料、依法接受稅務機關的管理和稽查等義務外,還擁有相應的權力,如依法申請辦理稅務登記、取得稅務票證、申請減免退稅的權力,申請稅務覆議和提出稅務訴訟的權力等。任何一個國家和任何一個時期的稅收徵納關係,實際上都是建立在這種權力和義務關係的基礎之上。如果沒有徵納稅主體雙方的權力和義務規定,徵納關係也是很難存在的。只強調單方面的權力或義務是不現實的。

  4.稅收徵納關係存在的基礎是課稅對象

  課稅對象的存在是稅收徵納關係得以存在或變為現實的客觀基礎。因為如果沒有課稅對象的存在,國家徵稅就會因缺乏標的物而失去經濟基礎,稅款的最終來源就是無保障的。另外,如果沒有課稅對象的存在,納稅人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因為其無法繳納稅款,也不知道根據什麼計算應納稅款。因此,依法徵稅僅是指對發生應稅行為、取得應稅所得的納稅人按照稅法的規定征收稅款。依法納稅也是指發生了應稅行為、取得了應稅所得的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繳納稅款,對沒有發生應稅行為,沒有取得應稅所得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是不徵稅的。這樣,國家和不具有納稅義務的人實際上並沒有發生稅收徵納關係,稅收徵納關係僅限於國家和發生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因課稅對象的存在而存在的稅收法律關係

  5.稅收徵納關係具體表現為稅務機關和納稅人的關係。

  由於稅務機關是國家的稅收執法機關,代表國家行使徵稅權力,是事實上的徵稅主體,所以稅收徵納關係具體表現為稅務機關與納稅人的關係。在稅收法律規定既定的情況下,稅務機關的執法情況、徵管模式和稅務幹部隊伍素質等都會影響到稅收徵納關係的狀況。同樣,徵納關係的協調首先也應該是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的協調。

良好稅收徵納關係的基本內容[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要求建立適應時代發展的,法制、規範、科學的良好徵納關係。具體而言,構建和諧稅收徵納關係主要包括依法治稅、公平正義、科學管理、文明服務等四個方面。

  (一)依法治稅。依法治稅是稅收工作的靈魂,是新時期稅收工作的核心。構建和諧稅收徵納關係就要求把依法治稅貫穿稅收工作的始終,營造一個良好的稅收法治環境。

  (二)公平正義。既包括稅負公平、執法公正,又包括用稅合理、誠信至上等內容。通過統一企業所得稅,優化流轉稅,保持區域、行業、企業間的稅負公平,為企業平等競爭創造條件。準確理解稅收法律的精神本質,並公正執行,杜絕關係稅、人情稅現象。科學地安排、使用好財稅支出,把錢用到關係納稅人切身利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務上,並自覺接受納稅人監督。稅務機關要做守法的典範,引導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徵納雙方以誠實守信作為基本原則,共同構建政府與納稅人之間的誠信狀態,共同維繫和發展和諧徵納關係。

  (三)科學管理。稅務機關只有樹立現代稅收管理觀念,依托信息技術手段,人機結合,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才能更好的公平稅負,降低稅收成本,提高稅收效率,以適應現代市場經濟要求。

  (四)文明服務。提供納稅服務是稅務部門的法定義務,文明的納稅服務,能夠幫助納稅人理解稅法,引導納稅人遵守稅法,提高稅法的遵從度,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納稅的氛圍,建立良好的徵納秩序;能夠促進納稅人自覺納稅意識和能力的逐步提高,有效提升稅收管理的水平。同時,能夠樹立稅務機關和稅務幹部的良好形象,進一步贏得納稅人信任,營造良好的稅收徵納關係。

稅收徵納關係的影響因素[2]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經過徵納雙方的共同努力,稅收徵納關係已得到明顯改善,稅務機關執法行為日趨規範,服務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納稅人依法納稅的自覺性逐步提高,徵納雙方的矛盾明顯減少,納稅人對稅務機關的滿意度穩步上升,稅收徵納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稅收徵納關係正在趨向和諧。但與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相比,徵納雙方之間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不和諧因素還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缺乏觀念創新意識。稅務機關難以徹底擺脫傳統觀念意識的影響,仍然過於重視自身和稅收發展,並以此主導徵納關係的全部內容,而對於稅收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良好徵納關係的發展要求、如何建立規範科學的徵納關係,缺乏系統認識和全面把握。還有人滿足於徵納關係改善的現狀擔心繼續推進會削弱稅務機關的徵管力度,影響稅收權力和部門利益。

  (二)職能實施存在差距。稅務機關的工作還受到傳統思維因素的影響,對徵納關係面臨的新問題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對解決稅務機關自身問題缺乏敏銳性和緊迫感,對納稅人的需求變化和正當利益缺乏全面細緻瞭解,納稅人的主動性、創造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這不僅不利於進一步密切徵納關係,也增加了納稅人的成本和付出,並使一些納稅人產生新的誤解和意見。政府部門在轉變職能,為納稅人利益服務,加強協調配合方面還有許多不足。

  (三)溝通協調發揮不足。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溝通渠道不寬泛、不通暢等矛盾突出,稅務機關政策和要求送達的實效性和準確性不高,不利於納稅人依法納稅能力的普遍增強。而納稅人的一些要求和建議,不能充分準確地轉化為稅務機關的決策信息;對稅收事務和改革措施,納稅人缺乏全面瞭解和有效參與,加之在實施過程中不時出現不配套、不完善的現象,影響到改革的效果和稅收事業的發展。稅務機關改進徵納關係的努力,與納稅人的期待尤其是時代發展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四)納稅人素質有待提高。納稅人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對法律法規缺乏準確把握而未全面履行納稅義務,有的則存在主觀疏忽而導致應稅行為的缺失不全,有的則是主觀故意不履行納稅義務,包括避稅行為和偷稅行為等。這與納稅人的地位和承擔的義務,與建立良好徵納關係的要求,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都是不相適應的。

構建良好徵納關係的建議[2]

  (一)提高幹部素質,創新服務觀念。要不斷轉變稅收觀念和意識,以維護納稅人利益作為稅收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樹立全心全意為納稅人服務的意識,樹立依法治稅是最本質服務的意識,準確把握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對稅務機關的要求,使稅收工作更好地服務於市場經濟的發展,更好地服務於納稅人的要求。要提高對稅收權力和稅收職能的認識水平和運用水平,以平等的思想、平和的態度真誠地面對納稅人,並善於運用智慧、道德、情感等非稅收權力因素,提高處理徵納關係的工作水平,切實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利與合理要求,實現經濟發展與稅收增長的良性迴圈。

  (二)處理好執法與服務關係,擺正徵納關係位置。依法治稅是稅收工作的靈魂,它貫穿於稅收工作的各個層面和所有環節。我們常說,“公正的執法是最好的服務”,這裡麵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稅收執法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公共服務形式,而良好的稅收服務必須通過公正、公平、文明、高效的稅收執法來實現。嚴格、規範、文明的稅收執法,能夠創造公平、公正的稅收法治環境,能夠有力地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這本身就是一種高層次的稅收服務。二就稅收工作發展而言,離開法制的發展,只能是一種暫時的、失序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可能是全面的,因此也沒有可持續性。離開法制的發展,不可能最終為社會提供強大的有保障的公共服務,國家、人民和社會的利益就無法從根本上得到維護。優質的納稅服務卻無庸置疑地有利於提高納稅人的納稅遵從度,改善稅收法治環境,促進執法質量的提高,從而最終有利地促進依法治稅的發展進程。國稅工作必須堅持把稅收服務理念貫穿到稅收執法的全過程中,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切實將執法為民、聚財為國落到實處。將稅收執法、稅務管理、稅收服務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促進良性互動的徵納關係的建立,有利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面構建。公正的執法、科學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三者本身就是相互滲透、相互交融的,將三者割裂開來是不科學的,只有將執法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公共服務,並運用科學的、人性化的管理機制加以規範,我們的國稅工作才會獲得真正的發展動力,也才會為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三)全方位提供優質服務,促進徵納關係和諧。一是以真情實感尊重納稅人,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樹立“稅收徵管應為經濟發展服務,為納稅人服務”的價值觀,堅持“科技加管理、法治加服務”的征收模式,在尊重納稅人權益中依法行政。為納稅人服務,不僅是一項制度工程,更是一項感情工程。我們對納稅人在情感上要尊重、理解和體諒,在工作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把納稅人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維護好,把納稅人需要化解的矛盾化解好,需要解決的困難解決好。落實納稅人權益保障制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是稅務機關優化納稅服務的重要內容。幾年來,全國稅務機關積極開展稅務行政處罰聽證稅務行政覆議稅務行政訴訟等工作,及時受理、調查、處理納稅人投訴和群眾舉報,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二是為納稅人提供稅法宣傳咨詢服務。1992年以來,稅務系統每年4月開展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在全社會普及稅法知識。溫家寶總理為稅收宣傳月批示指出:要通過開展稅收宣傳月活動,進一步增強公民納稅意識,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納稅的良好風氣。稅務機關要堅持稅收宣傳常態化,多角度、多渠道開展納稅人所關心的稅收熱點、重點、難點宣傳,多聽取和採納納稅人意見和建議。三是最大限度地為納稅人提供辦稅方便。本著方便納稅人的原則,充分發揮現有服務場所的作用,並利用信息技術大力發展電子服務場所,合理簡化辦稅環節,減輕納稅人負擔,為納稅人辦稅提供方便,降低成本。四是不折不扣地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五是積極為弱勢群體納稅人提供法律援助

  (四)建立良性互動機制,緩和化解徵納矛盾。在利益分化和利益主體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處理納稅人的利益表達,將是對稅務機關的一個挑戰。而形成群眾利益的制度化表達渠道,形成解決利益衝突的制度化機制,無疑是和諧社會下稅收管理的一個努力方向。

  一是暢通納稅人參與稅收管理的渠道。讓納稅人參與稅收管理,監督稅務機關的稅收管理行為,要採取定期召開座談會、聘請監督員、設立意見箱和公開舉報電話等方式,進一步暢通納稅人反映問題和意見的渠道。

  二是建立納稅人參與稅收管理的組織。目前,我國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多種多樣的經營組織和經營方式並存,稅收管理的複雜程度和難度較之以前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要達到精細化管理,不僅要靠提高稅務人員的管理能力和素質,而且還應該藉助社會力量綜合治稅。

  三是積極實施查前“人性化”約談。稅務部門應引進人本管理理念,充分發揮納稅評估的作用,及時掌握納稅人的納稅申報情況,在執行稅務檢查前發現疑點,約請納稅人交換意見,以有效緩解徵納矛盾。約談通知書用語要委婉,充滿了善意的提醒。稅務機關幫助納稅人自我檢查,對自查中有疑點的企業,實行稅務約談,提醒納稅人核實自身情況,解釋說明稅務機關提出的涉稅疑問,給納稅人一個自我糾錯的機會,體現對納稅人的信任與尊重。真正讓“約談”使納稅人感受到人性化執法的“魅力”。

  四是建立稅收政策提醒和培訓制度。稅務機關應結合當地實際,採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組織企業財務人員或辦稅人員進行稅收政策培訓,儘量減少企業由於對相關稅收政策不熟悉而帶來不必要損失,減少徵納之間的無謂糾紛。

  (五)發揮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納稅人的地位和稅收的作用,決定了納稅人與管理社會經濟事務的各個部門的關係,包括稅務機關在內的職能機構,要立足於服務納稅人的需要,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納稅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要根據經濟發展變化和納稅人的利益要求,進一步放權於納稅人,繼續轉變政府職能,突破現行執法部門之間、行政區域之間的條塊分割,強化政府部門的職能協調,整合機構的設置與佈局,凝聚職能部門的服務合力,建立完善高效的公共服務平臺,增強經濟服務中心的綜合服務效能,為納稅人創造更加優質的服務環境和發展環境,充分保障其市場主體的地位和納稅主體的利益。

稅收徵納關係與稅收成本的關係[1]

  稅收成本是在稅收分配活動中從稅收政策的制定、稅收制度的執行到納稅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的全部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與稅收分配活動有關的費用和支出。廣義的稅收成本包括稅收立法成本、稅制執行成本、稅制遵從成本和稅收社會成本等,狹義的稅收成本通常只包括稅制執行成本、稅制遵從成本和稅收社會成本。

  由於稅收成本是在稅收徵納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支出,因此稅收成本與稅收徵納關係是密切相關的。這種關係主要表現在:

  1.稅收徵納關係的狀況對稅收成本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稅收徵納關係雖然是一種權利義務關係,但其根本上是一種經濟利益關係。這種經濟利益關係的實現除表現為社會財富從納稅人向國家的轉移之外,還表現為在財富轉移的過程之中,雙方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有國家徵稅才有納稅人納稅,國家徵稅的代價直接表現為稅收的征收成本,納稅人納稅的代價是除了將稅款交給國家以外,還要付出納稅成本。由於以下影響稅收徵納關係因素的存在,稅收徵納關係對稅收成本的影響也是不可避免的。

  (1)稅制狀況。除稅制本身直接規定計稅依據、稅率等要素,進而影響納稅人的稅收負擔以外,納稅期限、納稅環節、納稅地點、納稅方法等要素的規定、稅收制度的複雜與簡化等因素,也會影響到稅制的具體執行和操作。過於複雜的稅制肯定會給徵稅和納稅帶來難度,相應也會增加稅收征收和繳納的成本支出。

  (2)稅收徵管。稅收徵管工作是稅收分配得以實現的過程,也是稅收徵納關係得以體現的過程,稅收徵管模式、方法、手段既關係到稅收徵納關係,也關係到徵納雙方的成本支出。

  (3)稅務執法人員的素質。稅務執法人員是具體執行國家稅收政策和稅收法律的專業人員,如果這些人的素質較高,執法的準確性和辦事的效率就高,因而徵稅成本納稅成本也會降低。反之,如果這些人的素質不高,執法的準確性和辦事的效率就低,稅收的征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就會提高。即使是征收管理某些環節中的人員素質低,也會最終影響到稅收運行成本,比如征收環節的漏洞大,稽查方面的投入就要加大,成本開支就會增加。

  (4)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和素質。納稅人的納稅意識狀況影響國家徵稅的及時性和納稅人納稅的主動性,納稅人的素質決定其依法納稅的準確性和國家徵稅的難易度。納稅人的納稅意識越強,就越能夠積極主動地按照稅法繳納稅收,國家的稅款能及時入庫,就可以減少徵納稅過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開支。納稅人的素質越高,其依法納稅的準確性就越強,稅收徵管的難度就越小,既可以使稅務機關減少稽查方面的開支也可以使納稅人自身減少或避免受到稅收處罰的代價

  2.稅收成本的高低也會影響到稅收徵納關係。

  由於稅收成本是由徵納稅雙方負擔的,所以稅收成本的高低反過來也會影響到稅收徵納關係。無論是徵稅方面的原因,還是納稅方面的原因,稅收成本的增加,都可能會使徵納雙方的矛盾加深,因此就有可能增加徵納稅雙方的對立,進而影響到稅收分配關係和國家可支配的稅收收入。在經費不能保證的情況下,如果徵稅成本的需要量大,稅務機關執法權力的行使就會受到影響。不論是何種原因,只要是使納稅人的納稅成本過高,納稅人都有可能逃避納稅義務。因此,從總體上講,降低稅收成本,既是稅務機關要求,也是納稅人的希望之所在。

  3.稅收徵納關係的變化可能會引發稅收成本的相互轉移。

  這裡所講的徵納關係的變化主要是指因為稅制改革、徵管模式改革以及徵管手段、方法等的改革所引發的稅收徵納雙方權力義務內容的調整。當然這種調整並不涉及徵稅權力和納稅義務本身的調整。其中最典型的是稅收徵管改革所帶來的稅收徵納關係的調整。因為徵管改革可能會使徵稅機關的某些工作轉化成納稅人的工作。

  就像目前所實行的“以納稅申報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電腦網路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的稅收徵管模式,改變了過去由專管員包戶管稅的模式。過去納稅人的有關稅收事宜可以由專管員負責幫助解決,現在則需要由他們自己解決或者請中介部門、代理機構來解決。這實際上是使過去由稅務機關承擔的一部分費用轉移或回歸給了納稅人承擔。這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徵納稅成本之間的相互轉移問題。當然徵納稅成本的相互轉移並不是隨意的,既不能把本應由稅務機關承擔的支出轉移給納稅人,也不能將本應由納稅人負擔的支出轉移給稅務機關。承認稅收成本轉移的目的是要依法規範納稅人和稅務機關的徵納稅關係,明確界定各自的權力和義務,使徵稅成本和納稅成本最終由徵納稅主體雙方依法合理分攤。

參考文獻

  1. 1.0 1.1 於海峰.試論稅收成本與稅收徵納關係的關係.廣東商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廣東商學院學報2003年5期
  2. 2.0 2.1 2.2 王柏.關於建立良好徵納關係的思考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鲈鱼,Yixi,泡芙小姐,东风,KAER,连晓雾,Mis铭,Lin,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稅收徵納關係"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