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電子社區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電子社區

  電子社區是指以社區服務中心為主,聯合政府部門、社區服務提供商、銀行金融機構物業管理公司相關單位,以網路平臺、語音平臺和平面資訊為載體,以政務服務、商務服務金融服務物業服務和資訊服務等為內容,整合各方資源,面向社區居民提供屬地化服務的綜合服務體系。

電子社區的層次體系

  電子社區的層次體系包括城市和農村2個級別7個層面(見圖1)。

  Image:城乡两级不同层面的社区层次体系.png

  1.城市、市轄區、街道和居委會層面

  城市、市轄區、街道和居委會都是作為一級政府管理部門存在,更多顯示的是政府作用,強調構建“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務、智能化生活”的電子社區基本框架。具體面言,就是要努力促進公共資源和政府、社會各類服務、教育文化資源在社區集聚、整合和廣泛應用,營造安全祥和的人居環境和現代智能化生活,提升公民素質,為在社區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信息化支撐。逐步實現社區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由孤島型到整合化的轉變,社區管理由垂直型到網格化的轉變,社區服務由粗放型到集約化的轉變,居民生活由傳統型到智能化的轉變;努力實現管理效果最優化、服務效率最高化、資源效益最大化,生活質量最佳化,數字鴻溝最小化;使電子社區成為仁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大通道,電子政務電子商務落地的大平臺,居民智能化生活互動的大舞臺。

  社區服務信息化主要包括3方面內容。第一,社區居民政務服務信息化利用先進的網路信息技術,在市、區、街道、社區建立四級聯網的電子辦公網路環境,實現各類基層管理業務流程的優化,建立健全各類政務和專業資料庫,做到辦公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決策科學化,實現社區建設資源共用與互聯互通。第二,社區居民生活服務信息化以服務社區成員,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為宗旨,向社區居民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通過市場手段滿足社區居民的個性化服務需求。第三,社區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服務信息化做好社區居民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服務信息化,政府主管部門要積極利用社區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和手段,在培育、引導社區居民民主自治意識、引導民主管理內容等方面提供平臺性的功能,為社區居民搭建基層民主訴求溝通渠道和互動的平臺,使社區文明得以培育,社區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得以提升。此處電子社區建設的具體解決可參考運邦公司方案(見表1)。

  Image:运邦公司提供的1个电子社区解决方案.png

  2.城市住宅小區層面

  城市住宅小區不一定是作為一級政府存在,因此其強調物業管理和小區業主的共同作用。住宅小區主要是通過智能化和網路化提供居住安全、生活方便和信息服務3種功能服務。小區智能化系統包括小區安全防範系統、物業管理系統和公共信息網路系統(見圖2)。小區網路由社區內部信息網、社區與社區環境信息網、社區外部信息網構成。社區內部信息網路(Intranet)指的是區域內網路,也就是在社區內部可應用網路進行社區網站、多媒體網路娛樂、社區安全防範警報系統、閉錄電視監控系統、家庭自動化系統、智慧型中央監控系統和社區信息管理中心等服務。社區與社區環境信息化(Extranet)指與Intranet有緊密聯繫關係的網路系統。由於具有一定的地理範圍,可視為以社區為中心,與鄰裡透過信息網路互動的系統,其網路服務主要有電子商務聯網、學校聯網和警政聯網。社區外部信息化(Internet)指社區成員通過社區網路可快速連接互聯網,且社區網路可在此方面提供進一步的服務,如網路即插即用系統、安全控制系統、網路電話信息安全防火牆與其他一般網路系統。以廣東番禺區的麗江花園為例,該住宅小區的網路應用已相當豐富,實現了全面的E-life。物業建立了小區內部的多功能智能化網站,麗江花園的業主們也自發組織建立了麗江花園業主聯盟網(見表2)。

  Image: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概念图.png

  Image:丽江花园E生活网站及其栏目设置.png

  3.農村縣、鎮和行政村層面

  農村縣、鎮和行政村分別屬於一級政府行政單位,且兼具資金相對短缺、信息化基礎差和人才缺乏等特征。在這種條件下,經濟條件允許的地區可與城市同步進行電子社區建設,條件差的地區可在城市電子社區建設基本成型後再重點建設。與城市電子社區有所不同,目前的農村電子社區應把信息服務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行政管理與村民自治。此外,農村電子社區建設還應註意和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有效銜接問題,切實發揮其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潛在功能。

電子社區的建設模式[1]

  1.空間擴展模式

  (1)試點推廣模式

  電子社區建設在我國是新近發生的進程,其建設又基本與國際先進同步,因此國內外都沒有多少經驗可供借鑒。最好的電子社區建設推進模式就是用試點成功的先進典型帶動整體水平的提高。以往的實踐證明,典型引路是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發展的有效手段。要在廣泛的調查研究,摸清情況的基礎上,選擇一些有一定基礎、有能力,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社區作為示範,集中力量做好電子社區試點工作,並形成若幹示範性標準工程。通過這些工程的輻射和影響,培育一批社區建設“龍頭”企業和信息化建設“拳頭”社區,進面帶動社區信息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如河北省的橋東區就是全省首家提出建設嗽字化社區”的市轄區,其項目已被列為河北省“112”(一個平臺、12個應用系統)重點工程示範項目。橋東區自從2005年正式啟動“數字化社區”建設工程,到2006年5月就已圓滿完成二期建設目標,35個試點單位的建設工作已基本完成,“數字化社區網站”也已步入正式運行階段。此外,作為河北省電子社區試點的石家莊市元村“華夏家園”2007年5月已被《新聞聯播》重點報道。

  (2)城市一郊區一鄉村蔓延式

  電子社區的建設需要有一些必要條件的支撐,如政府關註、資金、技術和人才等,這客觀上就決定了電子社區建設推進在同一地域層面上的不均衡性。據此可知,如將一地區按條件的差別劃分為城市、郊區和鄉村3個層次,其推進模式應是城市一郊區一鄉村。但考慮到城市電子社區建設系統功能的複雜性與鄉村的相對簡單化,以及縮小城鄉數字鴻溝”與鄉村發展信息需求的迫切性,這種蔓延的時間跨度不宜過長。同時,如在條件較好的廣東、江浙等地區,可參考昆明市《五華區出台的伍華區社區信息化建設細化實施方案》,將城市和郊區的社區信息化工作統一起來抓。

  2.具體建設模式

  (1)規劃先行的電子社區建設模式

  目前的電子社區建設,特別是在城市級的較高層面,大多缺乏統一的規劃、管理協調,具體表現是各部門各自為政,分散作戰,局面較為混亂。例如,一些委辦局等職能部門從自己的工作角度出發,開發建設自己的信息資源系統,面且封閉管理和運作,不能實現信息資源共用。有些地區公安、民政、勞動、計生、衛生等各個職能部門均在社區開展相關管理工作,也各自開發了相應的業務軟體派發到街道和社區居委會,包括勞動人口信息系統、城市低保信息應用系統、流動人口管理系統、育齡婦女管理系統、計生科技服務系統等。為加強對本地區社區信息化的指導,推動電子社區建設,有的地區出台了社區信息化建設規劃或指導意見,有的地區出台了社區信息化建設標準,以標準化推動電子社區建設。

  (2)居民參與的“政府+企業”行政級建設模式

  這種建設模式適合於作為不同級別政府管理層次的除住宅小區之外的其它7種類型的社區。這些類型社區信息化的目的更側重於管理,即便於政府更好的行使管理職能上,其次才是公眾服務。因此,其建設應以政府為主導,並藉助網路運營商系統集成商、軟體商和內容提供商等企業的人才和技術支持,共同完成電子社區的建設。例如,電信運營商單靠話音業務和寬頻接入服務已不能滿足社區信息化的需要,在幫助政府搞好街道、社區的網路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應發揮基礎通信網路的作用,聯合產業鏈,向居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務,滿足社區居民個性化、多樣性的需求。當然,在這些類型的電子社區建設中,也需要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只不過相對被動面已。

  (3)居民參與的“房地產開發商/物業+企業”住宅小區建設模式

  此處的住宅小區一般不作為一級政府管理部門存在,其建設更多體現的是社區居民自我管理和服務的實現。特別是在一些新近建設的中高檔住宅小區中,網路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表現較為顯著。社區的居民不僅需要生活環境的生態性,也逐漸增加了對環境的安全性、社區網路化和生活便捷性的需求。一種情況是小區開發時由房地產開發商聯合網路運營商、系統集成商、軟體商和內容提供商等企業進行初期的建設,之後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運行和維護;另外一種情況是小區建成後,物業根據業主們的需要牽頭進行電子社區的相關建設。此種模式與別的不同,在這裡要充分考慮小區業主的需要,且業主們可聯合起來與物業分庭抗禮,故其參與更加主動。

參考文獻

  1. 孫中偉,王楊,範亞斌,趙旭陽.電子社區的界定、層次體系和建設模式研究[N].石家莊學院學報,2007,1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電子社區"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