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社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數字化社區是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和手段,整合社區資源,在社區範圍內為政府、物業服務機構、居民和各種中介組織之間搭建互動交流及服務的網路平臺。[1]
數字化社區的需求[1]
實施建設數字化社區的目的就是對社區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社區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社區環境。因此數字化社區的建設實施是為了滿足社區信息化建設中的以下需求:
1、對社區業務流程進行有效地規範
通常社區每個部門的業務流程都不盡相同,這些業務流程即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數字化社區的實施過程中就需要規範各項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以往一些工作因手工操作所帶來的隨機性大,流程不易規範化的缺點,合理優化的配置社區的各類資源,最大程度的實現安全高效的社區資源共用。
2、解決社區信息化中的信息孤島問題
傳統的社區中,各個部門都各自獨立的保存業務相關的數據信息,至多是在具體的工作中實現有限的資源共用。數字化社區的建設就是要將社區內部相對獨立分散的網路系統得到統一整合,消除社區“信息孤島”的問題,有效地實現數據共用,消除對數據的重覆管理及數據不同步的問題;使社區各個部門分別管理的業務相關信息的數據採集點唯一,使所有的數據信息都可實現共用。
3、降低勞動強度。提升工作效率
傳統社區管理中需要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維護大量的重覆信息,特別是在查詢和統計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作,具有很高的勞動強度。建設實施數字化社區,可以將管理人員從繁雜、簡單、重覆的數據輸入、傳送、管理、檢索等工作中解脫出來,把以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信息查詢、統計、計算的工作,交給信息系統來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使信息處理具有實時和權威
傳統社區中的各類信息分散在各個管理部門,很難實時的被獲取和分析;也很難保持數據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數字化社區的實施應用可使社區各類用戶隨時隨地從網路上獲取社區的各類信息。此外,由於信息的錄入與發佈都是由社區信息化建設中規範的部門來完成,數據採集點唯一,這就保證信息採集的唯一性及權威性。
5、創造新的管理和工作模式
技術和社會的發展對社區管理和工作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社區建設就要順應技術和社會的發展,提供更有效更高質量的管理模式。數字化社區的建設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引入到社區管理和服務等各項活動中,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創造新的管理和工作模式,完成傳統管理模式難以實現的目標。社區信息化和數字化社區建設的過程就是社區管理、服務模式轉變的過程。
6、創建虛擬社區空間
數字化社區建設以信息資源與信息服務為核心內容,實現數字化的工作、服務和管理,創建數字化的生活空間,創建虛擬社區空間,實現社區信息化和現代化。
數字化社區的結構[1]
數字化社區是一個與現實社區緊密相關的數字空間,它是現實社區空間的延伸和擴展。數字化社區按照功能可劃分為五個層次:網路基礎層、網路基本服務層、應用支撐層、信息服務層和個性化門戶。
1、網路基礎層
電腦網路是數字化社區的基礎設施,是數字化社區中數字信息流動的管道。如果沒有相應的網路基礎設施,數字信息就不能流動,就形成不了數字空間。網路基礎層主要包括網路線路、交換路由設備、伺服器等硬體設施。
2、網路基本服務層
網路基本服務是數字信息流動的軟體基礎,包括功能變數名稱服務、身份認證、目錄服務、網路安全、以及網路公共服務(如文件傳輸、Web服務、BBS服務)等。
3、應用支撐層
應用支撐系統是數字化社區的核心支持系統。它主要處理業務邏輯,將各類數據按照業務的邏輯規範管理、組織起來,包括辦公自動化系統、社區一卡通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等。
4、信息服務層
它主要處理用戶邏輯,將規範化的數據按照用戶的需要提取出來提供給用戶,為用戶提供服務,如信息服務系統、社區服務系統、電子商務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等。
5、個性化門戶
它是數字化社區的總入口,各類用戶通過門戶進入數字化社區,可以獲得與其身份相對應的信息與服務。在社區充分數字化後,社區的功能將突破圍牆限制,成為一個可以覆蓋網路可達範圍的無疆域的數字社區。
數字化社區的建設原則[1]
數字化社區建設是一項人機緊密結合的複雜系統工程,是社區的一項全局性工作,不是單純的技術實現,我們必須用系統化、整體化、層次化的觀點,正確認識數字化社區建設工程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社區在建設中要立足實際,在數字化社區規劃的研究與實踐中註重經濟、實用、高效,高起點建設,高水平設計,高技術配置。具體來說,應遵循以下原則:
1、總體規劃,分步實施
數字化社區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首先,做一個長期而系統的整體規劃是實施任何系統工程必需的步驟和一貫做法。其次,明確中長期發展目標後需要分步、分層次逐步實施,逐步完善。同時,數字化社區建設應該以點帶面,逐漸突破,逐步鋪開。各部處以及院系的數字化建設要按照學校的統一規劃,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確定分年度的階段計劃,在預定的期限內組織實施。
2、軟硬兼顧,深化應用
硬體建設是數字化社區建設的基礎,相對比較容易建設,投入經費就能夠見到效果;軟體是數字化社區的主體,投入經費也不一定能見到速效。因此,數字化社區建設的投入要形成軟體和硬體同時兼顧、協調發展的局面,要深化各種網路應用的開發,以充分挖掘網路的潛力,提高網路的效率。
3、突出特色,安全可靠
要突出自己的特色,著眼於提高社區信息化整體水平。網路安全、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同時,要加強信息安全的防護和管理工作,建立安全可靠的網路信息平臺。
4、資源共用,持續發展
數字化社區建設是一項綜合而複雜的系統工程,要積極探索信息和技術資源共建、共管、共用的方式。數字化社區建設要建立統一的標準和技術規範,實現各部門之間的專用信息網和公用信息網的互聯互通,促進信息與技術資源共用,優勢互補,提高研究與開發的效率,避免重覆建設和重覆開發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使社區的信息化建設得到持續發展。
數字化社區建設的主要內容[2]
1.信息源建設
信息源主要有以下七類:便民利民公共服務信息、特困失業人員和低保對象的信息數據、企業退休人員信息數據、社區文化活動場所和社區體育設施信息、疾病預防及計劃生育信息、外來人口信息、社區治安信息。
2.內部網路建設
這個內部網路不僅由物理網構成,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管理和服務的綜合系統平臺。一方面小區的很多信息如住戶信息、設備信息、管理信息,甚至服務信息都是小區特有的,它們是在住戶和管理公司之間交互的,具有隱私性和特定性;另一方面如果所有信息直接上Intemet,勢必會造成信息擁堵,需要出口帶寬的增加,直接導致營運成本的增加。對外的Intemet出口帶寬也是寬頻網路的重要部分,沒有它將無法與社會實現信息的共用。
3.數字化社區服務
數字化社區服務功能有很多內容,社會提供的服務幾乎都可以進入社區,目前能夠實現的而且有用戶需求的包括如下內容:在網上全面瞭解社區發展商、物業管理機構的背景資料;網上獲取住戶入伙、裝修申請等流程,併在網上進行互動式操作;查詢與自身相關的每月應交的水電、管理費等費用清單併進行網上支付;進行網上投訴、咨詢、報修等,並從網上獲取回覆和上門維修約定、報價等。
發展商、物業管理機構在網上向全體或某些特定的住戶發佈通告;物業發展商和管理機構或者是某一些住戶可以在網上發起有關小區建設與社區活動、社會問題的討論議題,大家可以共同在網上進行交流、溝通。
網上瀏覽商品信息併進行訂購;查詢每次、每周或每月的購物清單等等。社區的管理服務機構通過系統進行電子商務的客戶管理和訂單管理,包括訂購客戶的身份識別、查詢客戶的信用級別和記錄、處理訂單、送換貨任務管理、應收款項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