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工程哲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工程哲學

  工程哲學是現代哲學中剛剛興起的一個新的哲學分支,他以作為改造世界的具體構建過程的工程活動為整體研究對象,是關於工程活動的一般性質及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哲學學說。

工程哲學的內容[1]

  工程哲學的內容由工程哲學的研究對象所決定。工程哲學的內容十分豐富,經過疏理,它的內容至少涉及:工程觀、工程本體論、工程認識論、工程價值論、工程方法論、工程發展論、工程倫理學和工程史等8個方面。

  (一)工程觀

  工程觀是人們對工程及其發展的總體看法,是關於工程的存在方式及其發展規律、工程與人、自然和社會關係的根本觀點。工程活動作為人類開發利用自然(包括地球的外層空間)、依靠科學技術理論和方法從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複雜、從零散至集成改造自然的創新過程,即建造人工自然的實踐活動,反映了人對自然的主觀能動性關係,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彰顯。隨著現代工程的正負而影響日益凸現,我們關於工程觀的研究重點應放在工程理念、工程自然觀、工程社會觀、工程系統觀、工程生態觀、工程倫理觀和工程文化觀等方而,這對於推動建立“自然一工程一社會”的和諧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二)工程本體論

  工程是人與自然、社會之間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的載體,其核心是將二維生成三維、方案變為實體或存在物的建造活動。“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類存在物。在工程實踐中,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工程反映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的統一。工程本體論主要就工程的涵義、本質和特點、工程的分類、工程的劃界、工程與科學、技術的關係,工程結構與功能,工程要素和工程系統,工程的地位與作用,工程與人、自然和社會之間的關係等方而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

  (二)工程認識論

  如果說,科學對自然的認識是探索和發現,揭示物質與精神運動規律,那麼工程則是通過要素整合與集成構築新的存在物或系統,它遵守原理和程式,其認識過程是程式化的,任何一道工序通過共同驗收才能轉序,存在工程規則和工序的依賴性。工程認識論的基本範疇和理論課題主要有:工程知識、工程創新、工程決策、工程建構與解構、工程評價、工程認知過程等。

  (四)工程價值論

  現代工程不是工具理性膨脹,而是負載人文價值,致力於實現工程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統一,這將成為工程存在合理性的內在要求和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工程活動不僅限於追求經濟價值,它還要尋求科學價值、生態價值、美學價值、文化價值和倫理價值,更趨於消解純技術傳統和功利主義,擺脫其一些消極影響和負而效應。為此,工程價值論需要站在哲學的高度解讀工程的價值取向和工程合理性,在工程領域中不辱使命,指導和引領工程活動更加理性化發展。依照哲學語境中不充足理由律理解,工程合理性既表現為合口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又表現為合時空性與合生態性的統一。工程合理性是對工程存在和工程進步的評價。

  (五
)工程方法論

  當代工程設計與研究,工程活動領域離不開哲學的指導,哲學是工程實踐活動的方法論,工程活動及過程充滿著辨證法,工程呼喚哲學,哲學要而向工程。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說:“工程問題顯然不單純是技術問題,重大的工程問題中必定有深刻、複雜的哲學問題。工程需要哲學支撐,工程師需要有哲學思維。工程方法論主要圍繞工程思維及其運動規律,科學思維、技術思維與工程思維之間的關係,工程辯證法,工程設計與建構,工程式控制制,工程方法體系等方而來展開探索和研究。

  (六)工程發展論

  工程屬於一個歷史的範疇,是在人類社會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工程從手工勞作進到機械化和自動化施工,從經驗走向科學,由粗放轉向集約,迄今大致經歷了3個基本階段。

  (1)起步階段(古代工程):這一階段是原始社會解體以來長達數千年的農業文明時期,人類主要是直接向自然界索取原生材料如竹木、茅草、粘土、砂石等,進行簡易加工,構築房屋、宮殿、廟宇、運河、橋涵、城堡等存在物,建築物構築物主要是磚石和木結構建築體系。有代表性的工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羅馬的尼姆水道、古代中國的都江堰和萬里長城。這些前人的傑作體現了人類的智慧,同時也展示了工程的成就;但所有這些工程幾乎還只是憑藉人的手工勞動及手工工具、個人技能、經驗和直覺,缺乏知識性和科學性。這期間雖然人類以其工程活動影響和干預了自然界,但其改造自然的廣度和深度非常有限,工程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還保持其濃厚的直接的自然屬性。

  (2)減長階段(近代工程):這一階段以17世紀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和兩次技術革命為標誌,直至20世紀上半葉,工程活動廣泛依靠如工程力學、電磁學、測量學、混凝土技術、機械技術等相關科學技術,大量使用鋼鐵水泥、機器等生產資料,有口的地大規模建造人工自然,創造出了人類自己生存發展的物質環境和條件,如工廠、電站、城市、航海、公路機場鐵路碼頭、礦山等等,從而極大地加快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工程活動實現了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的統一。

  (3)成熟階段(現代工程):以20世紀中葉電子電腦的出現為標誌的第三次技術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使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交換方式、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人類開創了以信息知識為主導的知業時代,也使工程活動逐漸進入成熟階段。機械化及自動化施工手段、電腦信息技術價值工程管理理論、空間科學技術、控制論系統科學等在工程領域中的大量應用,使得工程活動真正跨入了現代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的軌道。這期間建造了一大批高層智能建築科學工業園區、大型機場、炸山填海工程、大型水利樞紐、高速公路、跨江大橋、海底隧道、核物理工程、航天工程、信息網路工程等大型和特大型工程或工程集群,拓展了人類發展和進步的空間,新世紀迎來工程全球化

  工程發展論旨在研究工程發展規律,工程發展戰略及路徑選擇,工程創新與工程發展,工程演化等基本問題。

  (七)工程倫理學

  工程倫理學主要闡明和解析工程倫理主體、客體及其相互關係、工程師個體和工程共同體倫理道德規範、工程活動領域的倫理問題、工程倫理制度建設、工程倫理教育、工程倫理案例等,為工程活動預設最基本的道德底線。

  (八)工程史

  著名科學哲學家拉卡托斯說:“沒有科學史的科學哲學是空洞的;沒有科學哲學的科學史是盲口的。”顯然,工程哲學與工程史的關係也是如此。工程現象、工程活動和過程不是孤立的、一成不變的,而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相聯繫,在工程史上發生和演變的工程現象和工程問題,它們不僅由自身規律所決定,而且還要受到自然、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建立工程案例“博物館或資料庫氣攝取古今中外工程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包括敗筆工程叉進行手術解剖式顯微分析,為工程哲學“文本”研究奠定基礎。從方法論上看,工程哲學和工程研究要註重“歷史的對比的”分析,通過工程個案的歷史或(和)現實之間的比較研究,即所謂“工程案例分析”,有助於揭示工程史上的一些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瞭解和掌握工程發展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繫及其工程發展規律。工程個案研究要從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社會經濟背景和工程科技環境中全而審視和系統把握,高屋建領,唯有這樣,工程的歷史分析才具有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工程哲學的發展特征[2]

  1.實踐性。

  工程哲學是在工程本體論、認識論和價值論的高度上,從整體上把握工程活動及過程的一般規律和作用機制,為工程領域提供工程觀和工程方法論指導。這就使得工程哲學區別於工程領域的各門具體工程學科,具有實踐哲學的性質。

  工程哲學只有面向工程實踐,才能得以檢驗和發展,理論和實踐相統一,這是工程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工程哲學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發展特征。離開理論指導的工程實踐難免盲目性和短視性,而脫離工程實踐的工程哲學也難免貧困、蒼白和空洞。工程哲學的建設,在中國還處於初創階段,要使它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並能在工程活動和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就必須始終堅持理論和實際的統一,加強工程界和哲學界的互動、融合與聯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類型的工程層出不窮,特別是當今大型和特大型工程或工程集群急劇增多,許多重大的工程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需要我們去分析和研究,根據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工程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也函待我們去總結和汲取,對工程中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也要進行提練和歸納,上升為理論,用以指導工程實踐,減少和避免工程的失誤,從哲學上看,這是一個認識和實踐的辨證關係。

  換言之,聯繫實際本身就要求不斷地深入實際,調查瞭解工程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只有在全面掌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才能從大量的工程現象和工程問題中,進行理論概括,揭示工程的本質、特征、工程發展的規律性,不斷豐富和發展工程哲學。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要註意反對教條主義和實用主義兩種錯誤傾向,這兩種傾向對工程哲學的發展是非常有害的。

  作為一門實踐哲學,中國工程哲學既是建設性的,又是批判性的,具有雙重認識維度和研究視角。工程哲學不可能也不應當脫離工程科學、工程技術、工程管理和工程社會學去直接研究工程,它只能基於工程科技、工程管理和工程社會學科對工程的實證研究,把已經建立的科學概念、規律和理論提升為更具一般性的哲學範疇、規律和原理,在哲學工程觀和方法論的高度上,從整體上把握工程。它需要超越實證,但又要植根於實證,通過對工程領域的系統考察和研究,抽象和提煉出規律性的東西,進而形成關於工程的哲學體系。

  總之,中國工程哲學的研究,必鬚根植於中國的黃土地,要有自己的學科特色,緊密聯繫中國工程建設實際,必須關註和解讀工程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為中國工程建設服務。只有這樣,中國工程哲學才能獲得強勁的生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2.開放性。

  工程哲學的開放性不僅包括理論的開放,而且還包括方法的開放;不僅要對內開放,而且也要對外開放。這就需要深入挖掘和提煉古今中外工程史上各種流派的工程哲學思想,以開放的姿態和胸懷來源源不斷吸取學術養分,因而要打破學界壁壘,加強密切哲學界同工程界的聯盟,著力推動中國同歐美國家工程哲學界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加快基礎理論研究步伐。回顧中國工程哲學不長的發展歷程,制約其工程哲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開放性不夠,這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我國的工程哲學研究還僅限於少數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象牙塔式的學界層面上,且研究人員大都缺乏工程背景,研究難以深入;另一方面,具有工程背景的工程科技人員其哲學及人文科學素養欠佳,不能很好地自覺地從哲學的高度全面審視和研究工程。嚴格地講,目前我國工程哲學的研究還處在隊伍弱範圍窄的書齋式狀態,學術影響不大,與當代中國如火如茶的大規模工程建設要求不相適應。工程哲學的理論研究嚴重滯後於工程實踐。

  作為一門新興哲學學科,中國工程哲學唯有拓展其開放性,才能有長足的進步,理論之樹才會常青。因此,建立包括哲學界和工程界人士在內的工程共同體,加強合作和交流,大力開展體現開放性的工程跨(多)學科實證研究,對工程哲學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3.前瞻性。

  哲學乃時代精神的精華,前瞻性是中國工程哲學引領和指導工程活動往更加理性化方向發展的顯著特征。中國工程哲學起點要高,要緊密跟蹤國際工程哲學前沿和熱點,把握工程哲學發展現狀、方向和態勢,做出高水平的、深入的、超前性的理論研究;同時,積極面向工程建設主戰場和前沿陣地,高瞻遠矚,及時提出和解決工程過程中出現的新課題,提早對工程活動的變化發展趨勢進行有效的預見和導向。

  4.廣泛性。

  中國工程哲學研究的廣泛性,主要指廣泛的研究隊伍、寬廣的研究領域、多維的研究視野。工程哲學的研究隊伍應由包括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政府企業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等在內的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和實際工作者組成,專業性與普及性相結合,打造最廣泛的學科基礎,逐步形成目標一致、建制完善的學術共同體。拓寬研究領域,中國工程哲學應全方位開展工程觀、工程本體論、工程認識論、工程價值論、工程方法論、工程發展論、工程倫理學和工程史等基本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通過系統而扎實的探索和分析,力爭在某些領域實現重點突破,開創工程哲學研究的新局面。

  中國工程哲學要形成多維視野的研究格局,在研究範式上,要借鑒科學哲學等一些較為成熟學科的術語系統、研究路徑和方法;在研究視角上,要兼容建設性與批判性,在肯定和彰顯工程造物意義的前提下,也不可無視工程走向反面的異化,必須對工程異化進行哲學批判;在研究方式上,充分鼓勵和允許各種不同流派、各種觀點的爭鳴和交鋒,建設和完善工程哲學年度論壇、年鑒、專業期刊、學科網路這樣的學術平臺,薈萃發佈研究成果。

工程哲學的歷史使命[2]

  工程是一個歷史的範疇,是在人類社會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追溯工程史,工程是社會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古代開鑿運河、修築長城、建造金字塔、興建房屋……到當代建造現代化工廠、高層智能建築、大型水利工程、高速交通網路、大型機場、海底隧道、大科學工程、能源工程、航天工程等等大型和特大型工程或工程集群,大規模建設起來的各種類型工程在現代經濟發展和社會現代化過程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程與自然、科學、技術、產業、經濟、社會、環境的聯繫也變得更為密切,其影響也愈來愈大。然而,對工程的哲學研究,對工程的跨(多)學科研究卻處於不對稱的初創階段。

  應當看到,雖然工程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但同時又在工程活動領域中不斷出現同社會不和諧、與環境不協調、同人文相衝突、與倫理相背離的諸多敗筆工程,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哲學反思和追問。通過調查發現,工程史上的一些敗筆工程,往往不是工程技術本身的原因,而是其“反自然性、反人文性”所致。為此,工程領域中像工程觀、工程合理性、工程發展這樣一些具普遍性和根本性的問題,需要工程哲學去思考、闡明和總結。

  1.使命一:提供工程設計、研究和工程實踐活動的工程觀及其方法論,引領工程與人、自然和社會之間趨於和諧共生。工程觀是人們對工程及其發展的總體看法,是關於工程的存在方式及其發展規律、工程與人、自然和社會關係的根本觀點。傳統工程觀過分強調工程在人類征服自然中的作用,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帶來的後果是掠奪自然、浪費資源、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最終導致自然界對人類的報複,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從技術層面上看,傳統的工程觀強調工程的規範性,將工程規範和工程標準不恰當地提升到法規的高度,而忽視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實際上,工程規範和標準是工程的最低要求,工程界人士應當根據工程對象的實際情況,針對工程對象的具體特征和使用功能,從工程的結構安全性、整體牢固性、耐久性和抗震性等方面,以不低於規範性要求進行工程的設計和建造,此為工程師的義務一責任倫理,而不能只拘泥於工程的規範性要求。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就暴露出了我國建築物在工程設計適用規範性方面存在的傳統工程觀問題。

  現代工程觀則是當代人在對現代自然資源枯竭、生態環境危機的哲學反思與傳統工程觀剖析和批判的基礎上,根據現代工程發展規律和運行機制以及工程問題的基本特征所構築的嶄新的工程理念。其核心是強調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合理性、人與自然的和諧性,強調工程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統一,以及工程的全壽命周期。現代工程觀認為,工程活動在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求的同時,也必定要註重人與自然的良性和協調持續發展,減小對自然和社會的負面效應,保持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共生。從技術層面上講,現代工程觀尋求系統把握工程的規範性與安全性和耐久性的統一。

  現代工程決策、工程設計與研究、工程建造、工程運行,以及工程管理和工程評價等工程活動領域離不開哲學的指導,哲學是工程實踐活動的方法論。工程呼喚哲學,哲學要面向工程。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說:“工程問題顯然不單純是技術問題,重大的工程問題中必定有深刻、複雜的哲學問題。工程需要哲學支撐,工程師需要有哲學思維。”以工程式控制制問題為例,工程式控制制體系包括質量控制進度控制、費用控制、安全控制和風險控制等,一般地講,它們各自是一個自治系統,然而在很多場合它們之間又需要協調控制。例如,質量、安全、進度、費用之間就需要協調控制,因為:若要提高質量,就可能放慢進度或者增加費用;而加快進度就要增大安全隱患或者質量就可能做得粗糙。看起來,它們之間是對立的,然而又是統一的,為什麼呢?因為工程所追求的總體目標就是質量優、進度快、安全好、費用省,這個目標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們是有機整體,正確處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辨證地認識工程式控制制問題,從整體性和全局性上把握工程式控制制系統中“度”,抓住工程式控制制領域的主要矛盾。無疑,中國工程哲學將擔負起提供工程設計、工程研究和工程實踐活動的工程觀及其方法論,引領工程與人、自然和社會之間趨於和諧共生的重任。

  2.使命二:指導工程活動體現人文價值理性,促使工程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長期以來,工程活動帶有強烈的純技術傳統、功利主義和濃厚的工具理性色彩,沒有或很少考慮和關註工程的人文性、社會性和生態性。工具理性的無限膨脹導致工程與人、自然和社會之間的對立。工具理性抽象掉了人作為工程的主體性、人的存在意義以及人的精神價值,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張揚了人的自然性和“冷冰冰”的工具性,無視了人的社會性、價值和尊嚴,導致工程與人之間關係的緊張和異化。工具理性的不斷強化造成工程的反人文性、反自然性和反社會性更加突出,像“戰天鬥地”、“改天換地”這種與自然對立的傳統工程思維破壞了自然環境,惡化了人一自然一社會關係,鑄成了生態危機。由於缺乏對工程價值理性的系統研究,以致現在很多城市的一些建築工程,要麼千面一孔,要麼不倫不類,形狀怪異;工程毫無美感,缺乏生氣,沒有靈魂,成為城市建設史上的敗筆。所以,對工具理性進行人文反思,從工具理性回歸到價值理性,讓現代工程負載人文價值,實現工程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統一,將成為工程存在合理性的內在要求和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工程活動不僅要追求經濟價值,還要尋求科學價值、生態價值、美學價值、文化價值和倫理價值,更要消解純技術傳統和功利主義,擺脫傳統工程觀的消極影響和負面效應。

  中國工程哲學的使命就是倡導和高揚工程活動的價值理性,致力於實現工程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統一,在哲學的高度上解讀工程的價值取向和工程合理性,在工程領域中不辱使命,指導工程活動體現人文價值理性,減少乃至消除敗筆工程,促使工程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工程哲學的學科意義[1]

  現代西方哲學的“語言學轉向”誕生了分析哲學,當代技術哲學的“經驗轉向”孕育了工程哲學。應當看到,雖然工程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但同時又在工程領域中不斷出現同社會不和諧、與環境不協調、同人文相衝突、與倫理相悖離等諸如此類的敗筆工程,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哲學反思和追問。例如,被喻為“大褲權”的新央視大樓,其色情設計意象,引發國人質疑;安徽阜陽穎泉區耗費巨資修建的政府辦公樓“阜陽白宮”,與落後地區形成強烈反差,陷入倫理鞭撻;重慶忠縣黃金鎮形如“天安門”像宮殿式的辦公樓,與周圍一座座低矮破舊的民房格格不入,被戲為豪華衙門;等等。通過調查發現,工程史上及近年來的一些所謂“敗筆工程氣往往不是工程技術本身的原因,而是其“反自然性、反人文性”所致。

  工程之所以受到哲學關註,就在於工程不僅僅是一個科學的或技術的問題,它還要涉及人文問題和生態問題。工程的問題域己從工程學擴展到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和環境科學,需要整體上認識和把握工程的本質、結構、特征、共同規律和運行機制,需要從哲學的高度闡釋工程,進行工程的哲學抽象。

  根據馬克思實踐唯物主義,哲學不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更重要的在於改變世界。工程哲學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決定了它是一門改變世界的實踐哲學。一方而,工程領域中像工程觀、工程合理性、工程發展這樣一些最普遍性和根本性的工程問題,需要工程哲學去思考、闡明和總結;另一方而,工程哲學的使命就是指導工程活動體現人文價值理性,促使工程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通過排除和剋服假、惡、醜的工程現象,不斷取得工程進步,引領工程與人、自然和社會之間趨於和諧共生,這是由工程哲學所具有的實踐性質決定的。對此,林初學就水壩工程建設爭議進行哲學審視,強調“真善美是科學人文主義研究的範疇,科學的主要使命是判別真的問題,善的問題留給價值觀判斷,美的問題交由藝術思想評價。而工程哲學研究的使命是要把這幾個方面總括起來,讓我們的工程師具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全局意識

  工程哲學可以在工程與哲學之間架起一座聯繫和溝通橋梁。加強工程界與哲學界的互動、融合與聯盟,促進工程哲學參與到國家重大工程咨詢和評價,指導工程研究和工程實踐活動,為國服務,這對於擴大工程哲學的影響,統領工程活動理性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顯然,工程哲學是一門開放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哲學學科,它既要開啟包括工程界在內的各界人士的理論思維,又要構築工程存在理性的邏輯思辨基礎,還要提供工程研究和工程實踐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工程哲學體現了思想家們對工程化了的現代人類生存方式的密切關註。作為一門實踐哲學,工程哲學既是建設性的,又是批判性的,具有雙重認識維度和研究視角,工程哲學仟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1.0 1.1 黃正榮.工程哲學的研究對象、內容及其學科意義[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7)
  2. 2.0 2.1 黃正榮.中國工程哲學的發展特征與歷史使命[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Mis铭,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工程哲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