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方法論(Methodology)
目錄 |
方法論是指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
人們關於世界“是什麼”“怎麼樣”的根本觀點,形成了世界觀,而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形成了方法論。它是普遍適用於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並起指導作用的範疇、原則、理論、方法和手段的總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中國哲學史上對求知的方法有過許多論述,從不同角度表述了有關認識方法的各種見解,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傳統的認識方法的理論。但在古代中國哲學和古希臘羅馬哲學中,還沒有專門的自覺的方法論學科分支。方法論的發展與近代大工業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是不可分的。資本主義的萌芽和工商業的發展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和發展,產生了探索正確認識自然的科學方法論的迫切需要。這時,哲學作為方法論的意義才被突出。
英國哲學家培根在《新工具論》中,總結了科學實驗的經驗,提出了新的認識方法即經驗歸納法。培根用他的方法體系武裝了科學,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學論著《方法論》,對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科學研究方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方法論》中,笛卡爾第一次提出了那句世人皆知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引入了“笛卡爾坐標系”,這個坐標系的產生對牛頓和萊布尼茨發明微積分理論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
笛卡爾是歐洲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他的哲學思想自成體系,熔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於一爐,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學研究的方法,從機械到人體解剖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按照笛卡爾的方法論進行的。這就是說,笛卡爾的方法論對西方近代科學的飛速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他重視理性,在《方法論》一書中提出4條方法:
- ①普遍懷疑,把一切可疑的知識都剔出去,剩下決不能懷疑的東西;
- ②把複雜的東西化為最簡單的東西,例如把精神實體簡化為思維,把物質實體簡化為廣延;
- ③用綜合法從簡單的東西得出複雜的東西,他說過:“給我廣延和運動,就能造出一個世界來”;
- ④累計越全面、複查越周到越好,以便確信什麼都沒有遺漏。
英國的洛克和休謨進一步發展了經驗主義方法論。洛克提出了感覺論的認識論。休謨提出了批判理性知識的懷疑論。歐洲大陸的B.斯賓諾莎和G.W.萊布尼茨進一步發展了唯理論的方法論。特別是斯賓諾莎用理性演繹法,效法幾何學的方式即公理方法,建立了自已的哲學體系。這時方法論已經作為認識過程的哲學根據。由於19世紀以前,整個自然科學還處於搜集材料的階段,只有數學和力學得到較充分的發展,故機械論和形而上學思維方法占著統治的地位。
康德第一個打破了形而上學思維方法的缺口。他從物質微粒之間的吸引和排斥的矛盾統一運動來說明太陽系的形成和發展,促使了機械唯物主義方法的破產。與此同時,他建立了龐大的先驗唯心主義體系,力圖把整個哲學變成方法論。康德批判地考察理性思維的方法以及它認識世界的可能性,形成了先驗唯心主義的批判的方法論。康德批判萊布尼茨的唯理論,說他盲目地相信理性的可靠性,全盤否認感覺經驗的必要性;也批判了休謨的經驗論,說他排斥理性在認識中的作用,否定普遍性和必然性,否定了科學知識。康德把萊布尼茨的唯理論和休謨的經驗論結合起來,認為沒有感性直觀材料,理性思維是空洞的;沒有邏輯範疇、概念,感性直觀就是盲目的。但是,在康德看來,邏輯概念範疇不是來自感性經驗,而是人類認識能力自身固有的,從而實際上否認了邏輯的客觀性。
黑格爾批判了康德的批判的方法論。他堅持邏輯的客觀性,但把整個世界的歷史發展看作是絕對理念的辯證的邏輯的發展。黑格爾在《邏輯學》中,強調了理念辯證法作為普遍的認識方法和一般精神活動方法的作用,因而他的邏輯學也就是其辯證唯心主義的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義基礎上改造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所創立的唯一科學的方法論。它是在概括總結各門具體科學積極成果的基礎上,根據自然、社會、思維的最一般的規律引出的最具普遍意義的方法論。唯物辯證法是對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它要求人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自覺地運用客觀世界發展的辯證規律,嚴格地按客觀規律辦事。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處於普遍聯繫和永恆運動之中,事物普遍聯繫的最本質的形式和運動發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著的對立方面的統一。因此,孤立地、靜止地看問題的形而上學思維方法是錯誤的,而矛盾分析法是最重要的認識方法。唯物辯證法認為,實踐是主觀和客觀對立統一的基礎,脫離實踐必然會導致主客觀的背離,產生主觀主義,所以必須堅持實踐以保持主觀和客觀的一致性。在認識過程中,要用實踐檢驗人們的認識,要善於正確地運用多種多樣的科學實驗和典型試驗的方法。整個客觀物質世界以及其中的每一個事物、現象都是多樣性的統一。各自都有自身的結構,包含有不同的層次、要素,組成一個個系統;各個事物、現象、系統都有自身的個性;同時,它們之間又有著某種共性,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多樣性與統一性、共性與個性都是對立的統一。
方法論與世界觀的區別[2]
- 對象不同
首先,從對象上看,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根本的看法。這裡的世界,包括著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這三個基本的領域,它們都是作為主體之外的客體,作為人們認識和反映的對象而存在的。因此,世界觀就其內容來看,主要是主體對於作為整體的外部客體的知識,是外部世界的存在狀況、固有屬性及運動規律等在人們意識中的存在方式,是作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認識世界的成果而存在的。儘管在人們的認識活動中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摻雜著主觀的因素和內容,但就認識者的動機和目的來看,卻是要儘可能如實地認識客體。
恩格斯就曾指出:“ 唯物主義的自然觀不過是對自然界本來面目的朴素的瞭解,不附加以任何外來的成份”。即使那些宗教的或唯心的世界觀,也不過是一些人無意或有意地歪曲地反映或說明世界的具體形式。因此,一般說來,世界觀總是以外部客體作為自己的對象和內容的。
方法論則有所不同。方法論是研究方法的學說。方法是人們實現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徑,是主體接近、達到或改變客體的工具或橋梁。列寧曾摘錄過黑格爾在《邏輯學》中的這樣的一段話,“ 在探索的認識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觀方面的某個手段,主觀方面通過這個手段和客體發生關係” 。黑格爾這裡所說的方法,指的是概念的自在和自為的規定性,是一種撇開了概念的具體內容的邏輯推理方法。但他又認為這種方法是從“ 對象自身中取得規定的東西” ,是“ 對象的內在原則和靈魂” ,並把它作為主體同客體聯繫的手段和中介,這個思想是很深刻的。實際上,方法是人們依據於對客體發展規律的認識為自己規定的活動方式和行為準則,是客觀規律的主觀運用。因此,有效而成功的方法之確立,就不僅要依據客體的狀況和可能,還必須依據主體對自身需要的認識,以及自身能力的認識。因此,就其內容來說,方法不僅包含著關於客體的各種知識,還包含著對主體和客體之間價值關係及與之相應的主體活動目的的認識,包含著對主體實現目的的具體途徑和相應工具的認識。
為了變革同一物體或實現同一目的,不同的主體可以成功地採用不同的方式或手段,這就說明,與世界觀相比,方法更深刻地打著主體的烙印,或者換句話說,具有更強的主體性。既然如此,以方法為研究的直接對象和具體內容的方法論,與世界觀的區別也就顯而易見了。
- 存在形式不同
其次,就存在形式來看,儘管世界觀在不同的主體那裡有自覺的與不自覺的、成熟的與不成熟的之分,但它們都是作為一種觀念形態的東西而存在的。哲學作為系統化的世界觀,甚至要以嚴密理論體系的形式存在。而且,作為關於外部客體的一種描述性知識,世界觀還可以其對象的具體領城而劃分為自然觀、社會歷史觀和認識論等具體形式,其間主要是一種橫向的聯繫。
方法作為一種帶有約束性甚至強制性的規定,它要明確地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怎樣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最大的效益等。因此,方法往往以規範、章程,條例、準則、要求甚至律令等相對確定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且,由於方法與人類活動方式密切相關,因此,與人類實踐活動的層次性相對應,方法也可按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和適用範圍的不同,分為三個不同的基本層次:
- ①各門具體科學中的具體方法。它們僅適用於本門具體學科,如數學中的微分法、積分法,物理學中的光譜分析祛,地質學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測定年代法等。
- ②科學研究中的一般方法。它們是由各門具體科學中概括和總結出來並對其具有較普遍適應性的方法。如觀察方法、實驗方法、抽象法、模型法、數學方法、系統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等。
- ③哲學方法。它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廣泛適用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等各領域。以上三個層次,反映著不同方法之間的縱向聯繫。原則上說,它們都是方法論的研究對象。這也是方法論與世界觀的區別之一。
- 內部結構不同
再次,從內部結構來看,世界觀作為一種人們對於外部世界“ 是什麼” 的知識或觀念,任務在於揭示其由何組建和構成、何以產生和形成、何由變化和發展等基本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又都須以人自身為參照系之一,離不開對人自身在世界中地位的考察。因此,人與外部世界、主體與客體、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世界觀必然涉及並不可迴避的問題。正是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構成了不同的觀念或思想體系,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觀:有神論的與無神論的,唯物主義的與唯心主義的,辯證發展的與形而上學的,可知論的與不可知的等等。任何世界觀,不論其採取什麼具體形式,總是要以一定的方式回答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因此,其評判的基本標淮是真與假,即看其是真實地還是虛假地反映了現實世界的客觀狀況。相應地,世界觀上的各種流派,最終由於他們不可避免地做出的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而必然被劃歸到一定的哲學陣營,屬於一定的哲學派別。
方法的有效運用必須結合特定客體和特定主體的具體特點,它除了受世界觀提供的主體和客體關係的一般知識的指導以外,還依據具體對象的發展模式和主體的活動方式等,具有相對獨立的一面。因此,對於方法來說,不僅受制於人們認識水平的真假標準,還受制於人們的需要和可能的效用標準。這兩個方面的相互作用,就造成不同主體的方法論與世界觀或者一致、或者不一致甚至背離的複雜情況。一方面,強化功能和提高效益作為一種內驅力自發地要求人們在方法的選擇上符合客觀實際。因此,世界觀上的虛幻謬誤者不一定在一切方法上都是愚笨的,一某些有神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社會進步的方向和途徑,“ 聰明的”唯心主義者也曾多少掌握過辯證的方法。另一方面,世界觀上的基本正確也不一定能在方法論上貫徹如一,歸唯物主義者就曾長期陷入形而上學唯心史觀。方法論與世界觀的這種背離情況,突出地標示著方法論的相對獨立性,也使我們從中更明顯地看到了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區別所在。
評論(共10條)
完蛋了,什麼世界觀啊,方式啊、形式這些概念我全都看不懂,一點看不明白,和我理解的完全不同,如果真的按那些說法理解和做,真的能達到嗎?如果能達到,我也沒見著哪些群體,包括外國人做的有多好啊?說這些話的人能做到嗎?全部都太形而上化了,幸虧我從來沒看過,第一次看,但遺憾的是,我看不懂,死活看不明白,別人是不是都能看懂啊?是不是就我一個人看不懂呢?或許真的是我有問題,我懷疑,因為我統統看不懂...
完蛋了,什麼世界觀啊,方式啊、形式這些概念我全都看不懂,一點看不明白,和我理解的完全不同,如果真的按那些說法理解和做,真的能達到嗎?如果能達到,我也沒見著哪些群體,包括外國人做的有多好啊?說這些話的人能做到嗎?全部都太形而上化了,幸虧我從來沒看過,第一次看,但遺憾的是,我看不懂,死活看不明白,別人是不是都能看懂啊?是不是就我一個人看不懂呢?或許真的是我有問題,我懷疑,因為我統統看不懂...
不懂就要學呀。我經理送我的一句話,也分享給你吧,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思想。
不懂就要學呀。我經理送我的一句話,也分享給你吧,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思想。
有思想沒方法,事情還是做不成……
不懂就要學呀。我經理送我的一句話,也分享給你吧,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思想。
這三者是統一的吧,怎麼區分哪個更加重要?個人看法
有思想沒方法,事情還是做不成……
沒方法說明思想不到位唄
方法論有這麼複雜嗎?這樣理解方法論,還不把活人累死,而且我對以上看法實在是有太多太多不同之處,甚至從理解上是相反的,而且就兩句話,一說出來誰都明白,好懂極了,方法、方式、形式,誰跟誰放在一起作用都不同,都有著無窮的作用和妙用,但因為說法與之上大相徑庭,會有叛逆之嫌,我可再也不想做違逆偉人的意願的事,我得罪的人已經太多太多,都快得罪光了,都得罪跑了,我還是老老實實,夾著尾巴做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