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伊曼努爾·康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放大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目錄

伊曼努爾·康德簡介

  伊曼努爾·康德(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是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伊曼努爾·康德的生平

  伊曼努爾·康德於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康德的父親是一個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強調宗教的精神,重視虔誠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時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響。八歲時,康德開始上學,學校提倡的是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他從此開始一生都對宗教祈禱和教堂唱詩感到反感。也是因為學校的教育,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學簡單地來說也是對虔信派的一種反動。

  1740年,康德進了科尼斯堡大學,由於家境貧寒,沒進行碩士論文的答辯。1748年,24歲的康德終於大學畢業,因為他的父親已經去世兩年,他衣食無托,前途渺茫。由於大學沒有他的位置,他決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鎮去做家庭教師。

  康德的著述和講課使他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哲學家,他的影響開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學生慕名而來成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與歌德和席勒一起成為魏瑪古典派頂梁柱的赫爾德。儘管如此,康德很長的時間里沒有得到教授職位,期間他拒絕了科尼斯堡提供給他的詩學藝術教授聘書。他還拒絕了來自埃爾朗根大學和耶拿大學的教授聘書,他只願意在科尼斯堡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因為他不願意離開家鄉,而且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他遷居異鄉。康德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胸腔狹窄,心臟和肺的活動餘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癥傾向,小時候甚至十分厭世。”

  1755年任無俸講師(Privatdozent)在柯尼斯堡大學執教。1755年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提出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在批判時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認識能力及其範圍與限度,將世界劃分為“現象界”與“本體界”;人的認識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個環節,並提出“先天綜合判斷”概念。認為時間和空間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個範疇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的本性要求超越經驗的界限對本體(自在之物)有所認識,但這已超出人的認識限度,必然陷入難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人的認識只能達到“現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靈魂等為超自然的東西,屬信仰範圍,它們的存在是為了適應道德的需要。由於兩個世界之間存在明顯的鴻溝,康德試圖通過審美判斷與自然界的目的論判斷以達到溝通,提出審美的主觀性與沒有目的的目的性與自然界的內在目的性與外在目的性,最後以有文化有道德的人為其體系的終結。在政治上,同情法國革命,主張自由平等。在教育上,認為應重視兒童天性,養成兒童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

  1770年,康德在46歲時終於獲得了科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教授一職,他的就任報告題目是《感性與知性世界的形式與根據》。當上教授以後,康德沉寂十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而是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以1770年為界限,其思想可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在前批判時期,以自然科學的研究為主,併進行哲學探究。主要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等。1781年,他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僅憑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康德曾說再也沒有哪個家庭教師比他還差,但是實際上他這是謙虛,因為他教過的學生對他的口碑都不錯。在做家庭教師期間,他發表了第一本著作-《關於生命力的真實估計之思考》,內容是關於笛卡兒、牛頓和萊布尼茨提出的哲學與科學命題。五年的家庭教師生涯後康德重返科尼斯堡,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過家鄉。返回家鄉後,康德再次進入大學學習。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體論”獲得碩士學位,三個月後獲得大學私人助教資格,開始教授哲學。在私人助教這個教職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學生的聽課費就成了他的生活來源。因為康德的課很受歡迎,願意聽他的課的學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無憂。在任助教期間,康德開始經常發表著作。他的論題包羅萬象,從自然科學、美學、神學甚至到巫術應有盡有,但貫穿其中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哲學研究應該如何進行:是從理性的觀點出發,從普遍真理中推導出有關事物的真理還是從經驗出發,通過觀察得出普遍的結論。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伊曼努爾.康德在家鄉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時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科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瞻仰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才被下葬。

伊曼努爾·康德思想的淵源[1]

  康德的思想直接髮端於歐洲的經驗論和唯理論。唯理論偏重理性的演繹而蔑視感性經驗;經驗論則認為認識真理只有依賴經驗歸納,一切知識起源於感覺。兩者各自偏重一方而忽視另一方,結果都難以達到真理。康德首先接受的是唯理論思想,其中萊布尼茨對他影響較大。萊布尼茨認為,只有理知才提供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像實體、因果這種概念決不能從感性經驗中獲得,感覺只能提供偶然的不可靠的事例或“事實的真理”。萊布尼茨把一切真理和知識的來源與標準,歸結為所謂先天理知中潛在的天賦觀念和自明原則,外界對像只不過起一種“喚醒”作用而已。這一點啟發了康德。但是萊布尼茨輕視經驗,接受了笛卡爾對上帝存在的心理學證明。他提出的“前定和諧”理論,後來被沃爾夫庸俗化,最終形成獨斷論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康德在提出自己的批判理論之前,基本接受的就是這一體系。

  把康德從獨斷論的迷夢中驚醒的是休謨。康德在《未來形而上學導論》中說:“我坦率的承認,就是休謨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我教條主義的迷夢,並且在我對思辨哲學的研究上給我指出來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多虧他的第一顆火星,我們才有了這個光明”。但是,休謨把經驗論發展成為徹底的懷疑論和不可知論。他認為,印象的秩序和規則是人們經驗習慣和聯想構成的,客觀上並沒有這種秩序和規則。

  因此唯理論認為由理性演繹得出的普遍必然的真理,便根本不能成立。“原因與結果的發現,是不能通過理性,而只能通過經驗。”;“根據兩件事物經常聯繫在一起,例如火與熱、重量與固體,我們僅僅由於習慣就會由這一件事的出現而期待那一件事”。由此可見,一切從經驗而來的推論都是習慣的結果,而不是運用理性的結果。從而除數學知識外都只是或然的推論,不能保證有任何普遍必然的有效可靠性。沒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客觀真理,它們都是人們主觀的經驗習慣。作為經驗論者,儘管休謨否定了上帝、宗教奇跡和精神實體的存在,但也同樣否認了真理的客觀必然性。

  至此,康德看到了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各自弊端,試圖通過回答“先天綜合。斷何以可能”這一關於形而上學存在與否的前提和基礎的問題,將唯理論與經驗論糅合在一起,以完成哲學史上“哥白尼的倒轉”,建立真正的先驗哲學。

  每一個真正的哲學家總是從現實出發,發現問題。構造理論的。他們的宿命是“關註現實,心懷人類”。叔本華曾說,真正的哲學家不是從哲學體系的疑問出發而是因現實問題的促使而開始思考問題的。康德生活在科學與民主浪潮風起雲涌的法國大革命前夕,現實對他的影響是通過牛頓的自然科學理論和盧梭的自由民主思想實現的。

  牛頓的科學體系向人們展示,科學是一直向前發展的,並且其真理性不斷被證實。從早年起,康德便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倡導者,伽利略和牛頓的研究者、信奉者,積极參加自然科學的活動。康德發現,從伽利略到牛頓的近代自然科學方法,既不同於唯理論的幾何式的演繹,也不同於經驗派的描述和歸納;既不是專重感官,也不是只憑理性,而是實驗加數學,經驗與理性的結合。實驗是理性指導下的經驗,數學也不是與感性無關的理性。

  如果說牛頓對康德的影響還局限在認識論意義上的話,那麼盧梭的著作讓他開始關註人性。康德曾說:“牛頓第一個把十分簡單明瞭的秩序和規則性帶入了人們以前只看到混亂和無聯繫的雜多現象的外部自然界里,盧梭則在人的五光十色的表現里發現了深藏著的人的本性”。

  盧梭認為,人的自由比理智更重要,它是人的本質、尊嚴和價值所在,“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做人的資格,就是放棄人類的權利,甚至是放棄自己的責任。......這樣一種棄權是不合人性的;而且取消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就是取消自己行為的一切道德性。盧梭指出,人的這種自由本質,是人性的產物,只有通過人性的揭示來考察。而在盧梭看來,如果人的本質問題得不到解決,關於人的科學也就無從談起。盧梭的這些觀點給了康德以極大的影響和啟發。康德曾說道:“我本性是一探求者,我渴望知識,不斷的要前進,有所發明才快樂。曾有過一個時期,我相信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尊嚴的,我就輕視無知的群眾。盧梭糾正了我。我臆想的優點消失了。我學會了尊重人,認為我自己還不如尋常勞動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學能替一切人恢復其為人的共同的權利。正因為如此,康德才從人的自由本質出發著手建立他的關於人的科學體系。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為人的自由本質本身提供一種哲學認識論上的依據,“是康德達其哲學最終目的過程中的一個迂迴或斜枝”(張汝倫先生語)。

伊曼努爾·康德的批判哲學[2]

  康德稱自己的哲學為“批判哲學”,又稱為“批判的唯心主義”,它的批判哲學開創了德國古典哲學之先河。大概從十八世紀七十年代期,康德從研究自然科學轉向研究哲學,在其先後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三部哲學著作中,康德分別闡述了他的認識論思想、倫理學說和美學觀點,構成了所謂“真”、“善”、“美”的批判哲學體系。總體來說,康德批判哲學的形成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它不僅檢查了西方哲學長期發展的成果,而且提出了新的問題,至今仍具有較大的影響。

  (一)康德批判哲學的主要思想來源

  康德的哲學思想經過了一個長期艱苦的探索過程,在康德批判哲學的形成過程中,有兩個人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個是休謨,一個是盧梭。康德在他們的啟發下,形成了後來批判哲學的兩大主題,這就是自然和自由

  康德建立批判哲學,休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說:“我坦率地承認,就是休謨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獨斷論的迷夢,並且在我對思辯哲學的研究上給我指出來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休謨提出了習慣聯想說的因果論,認為因果聯繫的觀念只能在“思想的習慣聯繫”的感覺中去尋找。這樣,休謨就否認了因果關係的客觀性,斷言人們的因果觀念不是來自客觀的因果聯繫,而是來自對心中的一種聯繫的感覺。

  康德認為,休謨把因果原理歸於習慣性的聯想,僅僅表示主觀聯想的必然性,因而自然科學只能是或然性的知識。這樣不僅會斷送形而上學,甚至可能斷送科學。於是,康德決定走一條與他不同的道路。他把形而上學和科學分別劃在超驗領域和經驗領域,併進一步討論了它們各自存在的意義。康德發現因果關係概念不是唯一的,提出了範疇學說,回答了自然科學何以可能的問題,併為在自然科學之後討論形而上學何以可能奠定了基礎康德接受了休謨提出的問題,然而,他不同意休謨的結論,堅決地批判了休謨的懷疑論,不僅從獨斷論中拯救了形而上學,並自認為拯救了經驗科學。

  康德批判哲學所要極力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如果因果必然聯繫普遍統治著整個自然界,應該怎樣解釋人的自由,也即探討人的自由原因對實踐行為的決定作用。在這個問題上,康德深受盧梭的影響。

  當啟蒙主義者鼓吹文明、科學和進步之時,盧梭則開始了對啟蒙主義的深刻反思。盧梭對自由原則的熱情歌頌,使康德掙脫舊形而上學的束縛,用理性來解決道德問題,即解決人的自由問題。盧梭對康德的影響就主要表現在“自由”原則的提出上。通過“自由”概念,康德得以證明一種建立在不同因果關係上的二律背反,即必然是現象的經驗界的必然,自由是自在之物的超驗界的自由。這樣,康德在自然科學之後,在超驗範圍得出了形而上學命題可以是真的這個重要成果,從而在哲學上得出“與經驗相反但也真實”的結論。這個結論對於康德把舊形而上學改造成新形而上學。是一個關鍵。由此可見。盧梭對康德影響的巨大

  (二)康德批判哲學體系的主要內容

  1.康德批判哲學的認識論思想

  康德把在認識論領域的理性稱之為“理論理性”,是一種先驗的認識能力,屬於知識論的範疇。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考察理性的認識能力,要解決自然科學如何可能以及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如何可能的問題,指出理性為自然立法

  康德用“感性”、“知性”、“理性”三個環節構成了他的整個認識論體系。康德說:“吾人一切知識始自感覺進達悟性而終於理性。”。“感性”是其認識論的第一個環節。“感性”是一種藉助於經驗而形成感性直觀知識的先天認識能力。“知性”是其認識論的第二個環節。“知性”是對感性對象進行思維,把特殊的沒有聯繫的感性對象加以綜合,使之成為有規律的自然科學知識的先天認識能力。“理性”是康德認識論的最後一個環節。“理性”指人先天具有的一種要求把握絕對的無條件的知識的能力,即要求超越“現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的能力。認識三階段理論,符合人類認識的發展過程。

  康德把世界劃分為現象和物自體,認為經驗的直觀只能認識現象,而不能認識物自體。物自體是可思而不可知的宇宙本體,可以通過知覺把握。人與自然最重要的的關係就是理性通過知性為自然立法,在此過程中,理性是位“外來”立法者,具有先天的認識能力,它所先天具有的直觀認識範疇及其引申出的認識規則構成知識的基礎或根據

  2.康德批判哲學的倫理學說

  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康德考察理性的實踐能力,以解決自由意志,道德行為如何可能的問題,以確定人的意志、道德、信仰等實踐理性。這裡理性的實踐能力向人的意志頒發先天法則,即理性為道德立法

  康德首先把道德和幸福絕對對立起來,認為一個好的道德動機即所謂“善良意志”,決不能摻雜絲毫的情感上的好惡,否則就是不道德的。他從唯心主義先驗論出發,認為人們心中先天地存在著某種永恆不變、到處適用的道德規律,即:“不論做什麼,總應該作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準則永遠同時能夠成為一條普遍的立法原理。”康德把這種道德規律叫做理性的“絕對命令”,而理性的“絕對命令”實際上是得不到完全執行的。在他看來,“絕對命令”卻仍然存在於人們心中的。而道德規律的存在必須以“自由”為前提,因此,為了維護道德,必須假設人的意志是自由的。

  康德在宣揚道德和幸福對:。的同時,又力圖使二者協調起來,並把這種協調推到彼岸世界。這個思想集中表現在“至善”上。然而,“至善”這個概念必然地包含一個二律背反。於是,康德便把“至善”的實現推到彼岸世界。康德認為,把道德和幸福這兩種根本對立的東西協調起來,光靠人力是辦不到的,只有假設一個超自然的最高的存在者——上帝的存在,才有可能實現。於是,在認識論領域內被大力殺死的上帝,在道德實踐領域又被雙手請了回來。

  3.康德批判哲學的美學觀點

  康德把認識和實踐、知性和理性、必然和自由絕對對立起來。從而導致理想和現實、“自在之物”和“現象”的分裂。康德試圖從理論上加以解決。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考察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溝通和聯繫,回答自然的必然與人的自由之間的統一是如何可能的問題。

  康德堅信自由意志是人的存在的終極本體。自由意志無法通過認識來把握,而只有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實現。因而,人與世界的關係處於認識與實踐這兩個互不相關的領域中。但是,人必須是完整的,人的存在有著相互聯繫、互動互補的不同領域、不同方式。所以,一定有著使人類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經驗世界與本體世界發生聯繫的主體能力。康德把這種主體能力界定為判斷力。判斷力能在特殊與普遍之中達成現象與本體、認識與實踐的通聯。康德將美與美感的爭論替換為判斷力的思考,人正是具有了這種判斷力,才具有了超越的本質,才能體現出自由。由此,美學在康德那裡也第一次具有了獨立的地位。

  康德的美學涉及到美的形式和內容,即是所謂的純粹美和依存美。康德從四個方面對純粹美作出分析,認為審美判斷就其特質說,它和認識、道德以及利益無關,只是對象的形式給主體帶來的某種自由的愉快感:就量的方面說。審美判斷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審美判斷是所謂沒有目的的合目的行的判斷

  (三)康德批判哲學的意義

  康德以其理性批判深入到了哲學的基礎和前提之中。康德對哲學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使哲學深入到了理性批判的維度,他要求我們在以理性進行哲學思考乃至建立哲學體系之前,先將理性本身考察清楚,以免陷入獨斷論的困境。在他看來,如果沒有對理性的批判,我們就不可能保證任何理論的有效性。康德在他的哲學思考中始終貫徹了這種批判精神。他從不迴避、諱言或者掩蓋自己所面對的問題,為後來的哲學家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範。

  康德提出的道德王國是一個以人的意志自由為對象的廣闊領域,其中把信仰自南與科學認識加以分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積極意義。它為從宗教神學束縛下解放出來的科學活動走上獨立發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哲學根據:也為早期科學家既虔誠地信仰上帝,又將上帝排除在科學認識活動之外,科學與信仰互不幹涉、相安無事這一現象提供了合理的哲學解釋

  儘管康德的認識論思想存在著種種局限,但是他那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至今仍然使我們贊嘆不已。不僅如此,康德所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通過批判為理性的諸功能“劃界”,他以限制科學知識的方式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學留地盤,以此來解決人類理性如何在嚴格服從必然的自然法則的同時仍然能夠保持其自由的問題。今天,。當我們為科技社會的異化問題所困擾的時候,康德限制科學知識,以道德理想為人類文明確立某種絕對的價值方向的哲學精神無疑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伊曼努爾·康德的著作

  康德的著作以1770年為界,分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批判時期的著作又分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的著作。理論哲學的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或A版,1781;第三版或B版,1787)和它的簡寫本《未來形而上學導論》(1783);實踐哲學的著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學基礎》(1785)、《實踐理性批判》(1788)、《完全在理性範圍內的宗教》(1793)和《道德形而上學》(1797)等。他的《判斷力批判》是一部內容特殊的著作,其中關於審美判斷和目的性判斷的論述可以解釋為聯繫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媒介,也可解釋為前兩部批判的補充。

  • 《WasistAufkl rung》(1783)
  • 《純粹理性批判》(1781)
  • 《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修訂版)》(1787)
  • 《永久和平論》(1795)
  • 《關於教育學》(1803)
  • 《自然通史和天體論》(1755)
  • 《論活力的正確評價》
  • 《實踐理性批判》(1788)
  • 《判斷力批判》(1790)
  • 《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1793)
  •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1785)

伊曼努爾·康德語錄

  • 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 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必須是真的,但是他沒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說出來。
  • 這個世界惟有兩樣東西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 越是處心積慮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適和幸福,那麼這個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滿足。
  • 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 自由不是讓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
  • 三樣東西有助於緩解生命的辛勞:希望,睡眠和微笑。
  • 大海之所以偉大,除了它美麗、壯闊、坦蕩外,還有一種自我凈化的功能。
  • 一個行為的道德性不取決於它的結果,而僅僅取決於該行為背後的意圖。
  • 我們越是忙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 我們所有的知識都開始於感性,然後進入到知性,最後以理性告終。沒有比理性更高的東西了。
  • 一個人沒有信心,第二天都不想起床。
  • 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準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
  • 如果竭盡自己最大努力仍然還是一無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誠如沉睡的寶石一樣,自身就發射著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內就具有價值。
  • 哲學無法教授,哲學永遠是思想者的事業。
  • 老年時像青年時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

參考文獻

  1. 石永澤.淺析康德哲學的理性概念——兼談康德哲學的思想淵源[J].蘭州學刊,2003(5)
  2. 張錦華.淺談康德的批判哲學[J].大觀周刊,2012(3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y桑,刘维燎,Mis铭.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伊曼努爾·康德"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Joyceli2015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5月10日 22:03 發表

最難懂的哲學家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