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哲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工程哲学是现代哲学中刚刚兴起的一个新的哲学分支,他以作为改造世界的具体构建过程的工程活动为整体研究对象,是关于工程活动的一般性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
工程哲学的内容[1]
工程哲学的内容由工程哲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工程哲学的内容十分丰富,经过疏理,它的内容至少涉及:工程观、工程本体论、工程认识论、工程价值论、工程方法论、工程发展论、工程伦理学和工程史等8个方面。
- (一)工程观
工程观是人们对工程及其发展的总体看法,是关于工程的存在方式及其发展规律、工程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根本观点。工程活动作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包括地球的外层空间)、依靠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从零散至集成改造自然的创新过程,即建造人工自然的实践活动,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随着现代工程的正负而影响日益凸现,我们关于工程观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工程理念、工程自然观、工程社会观、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伦理观和工程文化观等方而,这对于推动建立“自然一工程一社会”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二)工程本体论
工程是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载体,其核心是将二维生成三维、方案变为实体或存在物的建造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在工程实践中,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工程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统一。工程本体论主要就工程的涵义、本质和特点、工程的分类、工程的划界、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工程结构与功能,工程要素和工程系统,工程的地位与作用,工程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方而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 (二)工程认识论
如果说,科学对自然的认识是探索和发现,揭示物质与精神运动规律,那么工程则是通过要素整合与集成构筑新的存在物或系统,它遵守原理和程序,其认识过程是程序化的,任何一道工序通过共同验收才能转序,存在工程规则和工序的依赖性。工程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和理论课题主要有:工程知识、工程创新、工程决策、工程建构与解构、工程评价、工程认知过程等。
- (四)工程价值论
现代工程不是工具理性膨胀,而是负载人文价值,致力于实现工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这将成为工程存在合理性的内在要求和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工程活动不仅限于追求经济价值,它还要寻求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更趋于消解纯技术传统和功利主义,摆脱其一些消极影响和负而效应。为此,工程价值论需要站在哲学的高度解读工程的价值取向和工程合理性,在工程领域中不辱使命,指导和引领工程活动更加理性化发展。依照哲学语境中不充足理由律理解,工程合理性既表现为合口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又表现为合时空性与合生态性的统一。工程合理性是对工程存在和工程进步的评价。
- (五
- )工程方法论
当代工程设计与研究,工程活动领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是工程实践活动的方法论,工程活动及过程充满着辨证法,工程呼唤哲学,哲学要而向工程。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工程问题显然不单纯是技术问题,重大的工程问题中必定有深刻、复杂的哲学问题。工程需要哲学支撑,工程师需要有哲学思维。工程方法论主要围绕工程思维及其运动规律,科学思维、技术思维与工程思维之间的关系,工程辩证法,工程设计与建构,工程控制,工程方法体系等方而来展开探索和研究。
- (六)工程发展论
工程属于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工程从手工劳作进到机械化和自动化施工,从经验走向科学,由粗放转向集约,迄今大致经历了3个基本阶段。
(1)起步阶段(古代工程):这一阶段是原始社会解体以来长达数千年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是直接向自然界索取原生材料如竹木、茅草、粘土、砂石等,进行简易加工,构筑房屋、宫殿、庙宇、运河、桥涵、城堡等存在物,建筑物及构筑物主要是砖石和木结构建筑体系。有代表性的工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尼姆水道、古代中国的都江堰和万里长城。这些前人的杰作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同时也展示了工程的成就;但所有这些工程几乎还只是凭借人的手工劳动及手工工具、个人技能、经验和直觉,缺乏知识性和科学性。这期间虽然人类以其工程活动影响和干预了自然界,但其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非常有限,工程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保持其浓厚的直接的自然属性。
(2)减长阶段(近代工程):这一阶段以17世纪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和两次技术革命为标志,直至20世纪上半叶,工程活动广泛依靠如工程力学、电磁学、测量学、混凝土技术、机械技术等相关科学技术,大量使用钢铁、水泥、机器等生产资料,有口的地大规模建造人工自然,创造出了人类自己生存发展的物质环境和条件,如工厂、电站、城市、航海、公路、机场、铁路、码头、矿山等等,从而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工程活动实现了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
(3)成熟阶段(现代工程):以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开创了以信息或知识为主导的知业时代,也使工程活动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机械化及自动化施工手段、计算机信息技术、价值工程、管理理论、空间科学技术、控制论、系统科学等在工程领域中的大量应用,使得工程活动真正跨入了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轨道。这期间建造了一大批高层智能建筑、科学工业园区、大型机场、炸山填海工程、大型水利枢纽、高速公路、跨江大桥、海底隧道、核物理工程、航天工程、信息网络工程等大型和特大型工程或工程集群,拓展了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新世纪迎来工程全球化。
工程发展论旨在研究工程发展规律,工程发展战略及路径选择,工程创新与工程发展,工程演化等基本问题。
- (七)工程伦理学
工程伦理学主要阐明和解析工程伦理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工程师个体和工程共同体伦理道德规范、工程活动领域的伦理问题、工程伦理制度建设、工程伦理教育、工程伦理案例等,为工程活动预设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 (八)工程史
著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说:“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口的。”显然,工程哲学与工程史的关系也是如此。工程现象、工程活动和过程不是孤立的、一成不变的,而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在工程史上发生和演变的工程现象和工程问题,它们不仅由自身规律所决定,而且还要受到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建立工程案例“博物馆或数据库气摄取古今中外工程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包括败笔工程叉进行手术解剖式显微分析,为工程哲学“文本”研究奠定基础。从方法论上看,工程哲学和工程研究要注重“历史的对比的”分析,通过工程个案的历史或(和)现实之间的比较研究,即所谓“工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揭示工程史上的一些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工程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及其工程发展规律。工程个案研究要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工程科技环境中全而审视和系统把握,高屋建领,唯有这样,工程的历史分析才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工程哲学的发展特征[2]
- 1.实践性。
工程哲学是在工程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把握工程活动及过程的一般规律和作用机制,为工程领域提供工程观和工程方法论指导。这就使得工程哲学区别于工程领域的各门具体工程学科,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
工程哲学只有面向工程实践,才能得以检验和发展,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这是工程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工程哲学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发展特征。离开理论指导的工程实践难免盲目性和短视性,而脱离工程实践的工程哲学也难免贫困、苍白和空洞。工程哲学的建设,在中国还处于初创阶段,要使它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能在工程活动和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始终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加强工程界和哲学界的互动、融合与联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工程层出不穷,特别是当今大型和特大型工程或工程集群急剧增多,许多重大的工程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和研究,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工程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也函待我们去总结和汲取,对工程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也要进行提练和归纳,上升为理论,用以指导工程实践,减少和避免工程的失误,从哲学上看,这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辨证关系。
换言之,联系实际本身就要求不断地深入实际,调查了解工程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在全面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才能从大量的工程现象和工程问题中,进行理论概括,揭示工程的本质、特征、工程发展的规律性,不断丰富和发展工程哲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注意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错误倾向,这两种倾向对工程哲学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作为一门实践哲学,中国工程哲学既是建设性的,又是批判性的,具有双重认识维度和研究视角。工程哲学不可能也不应当脱离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和工程社会学去直接研究工程,它只能基于工程科技、工程管理和工程社会学科对工程的实证研究,把已经建立的科学概念、规律和理论提升为更具一般性的哲学范畴、规律和原理,在哲学工程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把握工程。它需要超越实证,但又要植根于实证,通过对工程领域的系统考察和研究,抽象和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形成关于工程的哲学体系。
总之,中国工程哲学的研究,必须根植于中国的黄土地,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紧密联系中国工程建设实际,必须关注和解读工程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为中国工程建设服务。只有这样,中国工程哲学才能获得强劲的生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 2.开放性。
工程哲学的开放性不仅包括理论的开放,而且还包括方法的开放;不仅要对内开放,而且也要对外开放。这就需要深入挖掘和提炼古今中外工程史上各种流派的工程哲学思想,以开放的姿态和胸怀来源源不断吸取学术养分,因而要打破学界壁垒,加强密切哲学界同工程界的联盟,着力推动中国同欧美国家工程哲学界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加快基础理论研究步伐。回顾中国工程哲学不长的发展历程,制约其工程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开放性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我国的工程哲学研究还仅限于少数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象牙塔式的学界层面上,且研究人员大都缺乏工程背景,研究难以深入;另一方面,具有工程背景的工程科技人员其哲学及人文科学素养欠佳,不能很好地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全面审视和研究工程。严格地讲,目前我国工程哲学的研究还处在队伍弱范围窄的书斋式状态,学术影响不大,与当代中国如火如茶的大规模工程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工程哲学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工程实践。
作为一门新兴哲学学科,中国工程哲学唯有拓展其开放性,才能有长足的进步,理论之树才会常青。因此,建立包括哲学界和工程界人士在内的工程共同体,加强合作和交流,大力开展体现开放性的工程跨(多)学科实证研究,对工程哲学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 3.前瞻性。
哲学乃时代精神的精华,前瞻性是中国工程哲学引领和指导工程活动往更加理性化方向发展的显著特征。中国工程哲学起点要高,要紧密跟踪国际工程哲学前沿和热点,把握工程哲学发展现状、方向和态势,做出高水平的、深入的、超前性的理论研究;同时,积极面向工程建设主战场和前沿阵地,高瞻远瞩,及时提出和解决工程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提早对工程活动的变化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预见和导向。
- 4.广泛性。
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广泛性,主要指广泛的研究队伍、宽广的研究领域、多维的研究视野。工程哲学的研究队伍应由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企业、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等在内的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组成,专业性与普及性相结合,打造最广泛的学科基础,逐步形成目标一致、建制完善的学术共同体。拓宽研究领域,中国工程哲学应全方位开展工程观、工程本体论、工程认识论、工程价值论、工程方法论、工程发展论、工程伦理学和工程史等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系统而扎实的探索和分析,力争在某些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开创工程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中国工程哲学要形成多维视野的研究格局,在研究范式上,要借鉴科学哲学等一些较为成熟学科的术语系统、研究路径和方法;在研究视角上,要兼容建设性与批判性,在肯定和彰显工程造物意义的前提下,也不可无视工程走向反面的异化,必须对工程异化进行哲学批判;在研究方式上,充分鼓励和允许各种不同流派、各种观点的争鸣和交锋,建设和完善工程哲学年度论坛、年鉴、专业期刊、学科网络这样的学术平台,荟萃发布研究成果。
工程哲学的历史使命[2]
工程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追溯工程史,工程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古代开凿运河、修筑长城、建造金字塔、兴建房屋……到当代建造现代化工厂、高层智能建筑、大型水利工程、高速交通网络、大型机场、海底隧道、大科学工程、能源工程、航天工程等等大型和特大型工程或工程集群,大规模建设起来的各种类型工程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工程与自然、科学、技术、产业、经济、社会、环境的联系也变得更为密切,其影响也愈来愈大。然而,对工程的哲学研究,对工程的跨(多)学科研究却处于不对称的初创阶段。
应当看到,虽然工程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又在工程活动领域中不断出现同社会不和谐、与环境不协调、同人文相冲突、与伦理相背离的诸多败笔工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哲学反思和追问。通过调查发现,工程史上的一些败笔工程,往往不是工程技术本身的原因,而是其“反自然性、反人文性”所致。为此,工程领域中像工程观、工程合理性、工程发展这样一些具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需要工程哲学去思考、阐明和总结。
1.使命一:提供工程设计、研究和工程实践活动的工程观及其方法论,引领工程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趋于和谐共生。工程观是人们对工程及其发展的总体看法,是关于工程的存在方式及其发展规律、工程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根本观点。传统工程观过分强调工程在人类征服自然中的作用,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带来的后果是掠夺自然、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最终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从技术层面上看,传统的工程观强调工程的规范性,将工程规范和工程标准不恰当地提升到法规的高度,而忽视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实际上,工程规范和标准是工程的最低要求,工程界人士应当根据工程对象的实际情况,针对工程对象的具体特征和使用功能,从工程的结构安全性、整体牢固性、耐久性和抗震性等方面,以不低于规范性要求进行工程的设计和建造,此为工程师的义务一责任伦理,而不能只拘泥于工程的规范性要求。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就暴露出了我国建筑物在工程设计适用规范性方面存在的传统工程观问题。
现代工程观则是当代人在对现代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危机的哲学反思与传统工程观剖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工程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以及工程问题的基本特征所构筑的崭新的工程理念。其核心是强调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合理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强调工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以及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现代工程观认为,工程活动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必定要注重人与自然的良性和协调持续发展,减小对自然和社会的负面效应,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从技术层面上讲,现代工程观寻求系统把握工程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和耐久性的统一。
现代工程决策、工程设计与研究、工程建造、工程运行,以及工程管理和工程评价等工程活动领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是工程实践活动的方法论。工程呼唤哲学,哲学要面向工程。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工程问题显然不单纯是技术问题,重大的工程问题中必定有深刻、复杂的哲学问题。工程需要哲学支撑,工程师需要有哲学思维。”以工程控制问题为例,工程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安全控制和风险控制等,一般地讲,它们各自是一个自治系统,然而在很多场合它们之间又需要协调控制。例如,质量、安全、进度、费用之间就需要协调控制,因为:若要提高质量,就可能放慢进度或者增加费用;而加快进度就要增大安全隐患或者质量就可能做得粗糙。看起来,它们之间是对立的,然而又是统一的,为什么呢?因为工程所追求的总体目标就是质量优、进度快、安全好、费用省,这个目标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们是有机整体,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辨证地认识工程控制问题,从整体性和全局性上把握工程控制系统中“度”,抓住工程控制领域的主要矛盾。无疑,中国工程哲学将担负起提供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和工程实践活动的工程观及其方法论,引领工程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趋于和谐共生的重任。
2.使命二:指导工程活动体现人文价值理性,促使工程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长期以来,工程活动带有强烈的纯技术传统、功利主义和浓厚的工具理性色彩,没有或很少考虑和关注工程的人文性、社会性和生态性。工具理性的无限膨胀导致工程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对立。工具理性抽象掉了人作为工程的主体性、人的存在意义以及人的精神价值,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张扬了人的自然性和“冷冰冰”的工具性,无视了人的社会性、价值和尊严,导致工程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异化。工具理性的不断强化造成工程的反人文性、反自然性和反社会性更加突出,像“战天斗地”、“改天换地”这种与自然对立的传统工程思维破坏了自然环境,恶化了人一自然一社会关系,铸成了生态危机。由于缺乏对工程价值理性的系统研究,以致现在很多城市的一些建筑工程,要么千面一孔,要么不伦不类,形状怪异;工程毫无美感,缺乏生气,没有灵魂,成为城市建设史上的败笔。所以,对工具理性进行人文反思,从工具理性回归到价值理性,让现代工程负载人文价值,实现工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将成为工程存在合理性的内在要求和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工程活动不仅要追求经济价值,还要寻求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更要消解纯技术传统和功利主义,摆脱传统工程观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
中国工程哲学的使命就是倡导和高扬工程活动的价值理性,致力于实现工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在哲学的高度上解读工程的价值取向和工程合理性,在工程领域中不辱使命,指导工程活动体现人文价值理性,减少乃至消除败笔工程,促使工程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工程哲学的学科意义[1]
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诞生了分析哲学,当代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孕育了工程哲学。应当看到,虽然工程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又在工程领域中不断出现同社会不和谐、与环境不协调、同人文相冲突、与伦理相悖离等诸如此类的败笔工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哲学反思和追问。例如,被喻为“大裤权”的新央视大楼,其色情设计意象,引发国人质疑;安徽阜阳颖泉区耗费巨资修建的政府办公楼“阜阳白宫”,与落后地区形成强烈反差,陷入伦理鞭挞;重庆忠县黄金镇形如“天安门”像宫殿式的办公楼,与周围一座座低矮破旧的民房格格不入,被戏为豪华衙门;等等。通过调查发现,工程史上及近年来的一些所谓“败笔工程气往往不是工程技术本身的原因,而是其“反自然性、反人文性”所致。
工程之所以受到哲学关注,就在于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的或技术的问题,它还要涉及人文问题和生态问题。工程的问题域己从工程学扩展到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环境科学,需要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工程的本质、结构、特征、共同规律和运行机制,需要从哲学的高度阐释工程,进行工程的哲学抽象。
根据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工程哲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它是一门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一方而,工程领域中像工程观、工程合理性、工程发展这样一些最普遍性和根本性的工程问题,需要工程哲学去思考、阐明和总结;另一方而,工程哲学的使命就是指导工程活动体现人文价值理性,促使工程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通过排除和克服假、恶、丑的工程现象,不断取得工程进步,引领工程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趋于和谐共生,这是由工程哲学所具有的实践性质决定的。对此,林初学就水坝工程建设争议进行哲学审视,强调“真善美是科学人文主义研究的范畴,科学的主要使命是判别真的问题,善的问题留给价值观判断,美的问题交由艺术思想评价。而工程哲学研究的使命是要把这几个方面总括起来,让我们的工程师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全局意识。
工程哲学可以在工程与哲学之间架起一座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加强工程界与哲学界的互动、融合与联盟,促进工程哲学参与到国家重大工程咨询和评价,指导工程研究和工程实践活动,为国服务,这对于扩大工程哲学的影响,统领工程活动理性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显然,工程哲学是一门开放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哲学学科,它既要开启包括工程界在内的各界人士的理论思维,又要构筑工程存在理性的逻辑思辨基础,还要提供工程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工程哲学体现了思想家们对工程化了的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的密切关注。作为一门实践哲学,工程哲学既是建设性的,又是批判性的,具有双重认识维度和研究视角,工程哲学仟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