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生態觀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生態觀

  生態觀是人類對生態問題的總的認識或觀點。這些觀點建立在生態科學所提供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的基礎上,併在人類-自然全球生態系統層次上進行哲學世界觀的概括,能夠用以指導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思想。各種生態觀的形成,進一步增強了當今時代“生態學化”的趨勢和特點。

  生態觀念現在已經基本深入人心,但是,在不同的人中,其生態觀是不同的。生態觀是建立在對生態系統結構的認識基礎之上的,不同的認識,就會產生不同的生態觀。

生態觀解讀

  廣義生態系統觀

  整個地球,乃至宇宙,都是一個生態系統,人類社會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子系統。持這種觀點的人,多是一些生態學、生態哲學、生態環境倫理學專家學者。

  持廣義生態系統觀的生態觀可以分為激進生態觀和系統生態觀兩種。激進生態觀認為,世間萬物像人一樣,都有天賦的“人”權不可侵犯,持這種激進生態觀的多是一些宗教人士和一些激進生態保護人士。

  在當今物欲橫流的時代,他們為保護生態、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犧牲,為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系統生態觀認為,人只是廣義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原子,這個原子與生態系統其它原子沒有什麼本質不同,唯一的區別就是“人”具有意識能認識自己所在的

  廣義生態系統,並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去干擾這個系統,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過去,由於知識上的缺陷,人類的負面干擾嚴重威脅著人類自身安全。現在,我們要重新認識我們生存的生態系統,一方面儘快修複我們過去負面干擾對系統造成的損傷,另一方面,對人類自己負面干擾嚴加約束,使人類社會的發展活動約束在廣義生態系統的運行規律之內。

  基礎觀

  生態系統是基礎,人類社會不能脫離生態系統而存在,這是目前的主流生態觀。基礎觀生態認為,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必須遵從生態發展規律,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

  基礎生態觀與系統生態觀不同之處是:系統生態觀認為,人類社會是廣義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人類社會的發展既要遵從人類社會發展本身所特有的規律,也要遵從生態規律,不能超越生態學規律;基礎生態觀認為,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不同,不屬於生態系統,人類在其發展過程中,人是主動的,可以按照生態學規律,對生態系統施加非負面干擾。

  相交觀

  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是相對獨立的兩個系統,其公共部分就是人工生態系統,如農田、茶園等。持這種生態觀的人多是一些非生態界人士,尤其是一些社會科學界知名人士,尤其是一些人類中心主義者。

  相交生態觀認為,人具有干擾生態系統能動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和自然規律對生態系統實施干擾,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正確的生態觀,應該是系統生態觀,人類社會的發展,要遵從廣義的生態系統運行規律,用生態學、系統學的觀點(就目前人類認識水平而言)去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行為,指導人類社會發展:在物質世界建設方面,對於天然生態系統,立足於保護,保持天然生態系統的持久健康;對於人工生態系統,在尊重自然科學規律的基礎上,按照生態關係,建立穩定健康安全的近自然生態系統。在精神世界里,將生態學的觀點和平等、公正觀念精神化,從而形成崇高的生態精神,指導人類的社會行為,實現和諧發展。

生態觀解讀原理

  關於如何概括生態科學所提供的新思想,使它成為人類自然觀的組成部分,國內外學者尚無一致的看法和界定。七十年代,蘇聯東歐和西方學者較多的稱為“生態意識”,也有稱為“生態智慧”、“生態思維”。80年代初,中國學者餘謀昌稱之為“生態觀”。他認為生態觀是生態系統的整體觀。“生態觀”這個名稱是合適的,但是不能僅從思維方法上去把握,而應該在更廣泛的自然觀層次上來把握。

  生態觀應是人類關於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生態系統運動規律的基本認識和基本觀點。這些基本觀點建立在生態科學所提供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的基礎上,併在人類-自然全球生態系統層次上進行哲學世界觀的概括,能夠用以指導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基本思想。

  生態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對生態與環境複雜運動變化規律的認識、生態系統的整體運動規律以及人類在全球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

  隨著生態學的不斷發展,人類曾經依次具備了關於生物個體的、種群的、群落的以及系統論的幾種生態觀。60年代以來,生態學研究的重點由以生物界為中心轉向了以人類社會為中心,從而開始了生態學與社會科學愈益結合的發展趨勢,因而人類現在又逐步獲得了關於社會經濟的生態經濟觀、關於倫理道德問題的生態倫理觀、關於社會法律問題的生態法學觀、關於社會政治問題的生態政治觀、關於哲學理論問題的生態哲學觀、關於美學問題的生態美學觀等一系列全新的生態觀。各種生態觀的形成,進一步增強了當今時代“生態學化”的趨勢和特點。

生態觀歷史

  被動適應自然

  在人類社會早期,由於生產力極其低下和人類自身的局限性,人類對各種自然現象和過程所知有限。在神權論思想的束縛下,人們相信世界為“神”所創造,對自然規律一無所知。人們面對廣漠而變幻的自然界,充滿了無知與恐懼。自然可隨時隨地使人類喪失其存在的可能,而人類只能被動地順應自然,完全依賴自然而生存。這一階段,人與自然的關係是“附屬”關係,即人是自然的奴隸。

  利用與順應自然

  到了農業時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逐漸擺脫了神權論思想的束縛,利用與改造自然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提高。對自然的干預釀成了人類歷史上難以輓回的損失與一幕幕悲劇,如巴比倫文明、瑪雅文明的湮滅等等,不勝枚舉:總的來看,這時人類對自然的改變尚未超出其容量,人與自然的關係仍維持著大體的平衡。這一階段,人類強調的不是與自然的對立,而是與自然的協調與適應,如老子、莊子所強調的“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這種關係的生動寫照。

  征服與統治自然

  19世紀以來,隨著工業文明的興起,科技與生產力迅速發展,人類在加快向自然索取的同時,產生了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行為哲學,人類在自然面前變得越來越神氣,如培根“知識就是力量”,主張通過獲得知識達到對自然的統治,笛卡兒宣稱“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等,這些機械論與“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將人與自然的關係視為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關係,將人類視為自然的“主人”,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利用。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在為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造成了各種各樣的生態問題,如大氣污染、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水土流水、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面對工業化引起的環境公害肆虐,各國學者政治家和公眾逐漸以科學的、理性的態度開展了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再討論、再認識:

  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人類不過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組成成員,與其他物種一樣是自然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員。人類與其他物種的關係是平等的,雖然人類具有智慧,可調節生態系統的功能,但這並不等於說人類優於其他生物,可以將自己視為自然的主宰,可以隨心所欲地支配自然。如著名生態學家萊奧波德(A.Leopold)在《大地倫理學》一書中指出的:“大地倫理學改變人類的地位,從他是大地-社會的征服者轉變到他是其中的普遍一員和公民。這意味著人類應當尊重他的生物同伴而且也以同樣的態度尊重大地社會。”“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已經懂得(我希望懂得),征服者的任務是最終征服自然。”人類只有改變征服和統治自然的對立關係模式,重建人與自然的伙伴關係模式,自覺地將自己視為自然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員,與自然協調發展,才能保住人類的生存根基。否則,過分地誇大人類自然的能力與作用,對自然為所欲為的行為後果,必將導致人類走向生存危機。日趨嚴重的生態危機就是自然對人類無情報複的具體體現。

生態觀背景

  生態科學所以能夠成為人們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科學基礎,這是由生態學的性質和一個世紀以來的發展結果所決定的。海克爾開創的生態學這一研究領域是以有機體與環境之問的相互關係為研究對象的,這就決定了它必須綜合地研究各種生物與各種環境的複雜關係,而且隨著研究的深入,所涉及的因素的範圍也必然越來越多、越廣。生態學在它的歷史發展中,出現了兩次大的領域跨越。

  在生態學剛剛誕生的一段時間里,它是沿著生物學的方向發展。由於生物種類的生活環境的多樣性,生態學出現了眾多以生物為中心或以環境為中心的分支學科。如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微生物生態學、陸棲生物生態學、水棲生物生態學、寄生動物生態學等,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出現一系列次一級分支學科。生物種是以群體形式存在的,十九世紀末生態學便從個體生態學發展到研究種群與環境關係的群體生態學。群體的數量統計、定量關係,以及運動變化規律的預測和控制的需要,促使生態學與數學緊密結合,從而誕生了數學生態學。現在人們普遍將生態學看成是生物學中的一門數學。

  生物與環境的緊密關係使生態學一開始就與地球科學、物理學、化學廣泛相互影響。隨著物理、化學和地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生態學中的應用,產生了物理、化學生態學兩大分支學科。生態學與地球科學的結合產生了眾多不同地理環境的生態學分支學科,同時使農業生態、林業生態、工業生態以及環境科學中的許多根本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

  隨著生態學考察因素的增加,研究本身對全面性、客觀性的要求,20世紀30年代,生態學家開始用“生態系統”概念來說明生物與環境的整體、運動變化特征。“生態系統”概念的提出,不僅指導了生態學乃至整個生命科學的發展,也對系統理論系統方法發揮巨大影響。當生態學從個體、群體、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各個層次來說明生態運動的規律時;當生態學應用物理、化學、地球科學、數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來揭示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時,才真正將生態運動的複雜變化暴露在人們眼前。至此,生態學也便在數學和整個自然科學範圍內廣泛互相滲透發展成為生態科學群。這是生態學從生物學範圍向整個自然科學的一次領域跨越。

  生態學的第二次領域跨越是從自然科學範圍向社會科學範圍的跨越 20世紀50年代以來,適應社會生產實踐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需要,生態學迅速從以生態為主轉向以人類和人類社會為主開展研究。人類是生物界的一個物種,它與環境的關係中必然有一系列生物學的特性,因此也就必然有一門研究人類種群生態學特性與環境之間關係基本規律的人類生態學。這門學科本來應該是一門屬於自然科學的生態學分支學科。但是由於人類的社會活

  動已經使自身生態學特性所需要的自然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甚至破壞了自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自然及其生態系統的平衡。這裡涉及到的是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因此人類生態學從一開始就不限於人類生物學特性與環境關係的研究.甚至更側重於以社會為主體。人類生態學便同時也稱為社會生態學。社會生態學的發展,已經分化出生態經濟學、生態法學、生態美學、生態倫理學等學科。同時,生態歷史觀、生態政治觀的研究也正在逐漸展開。這些將人類社會、科技、經濟、政治以及倫理道德和美學納入生態系統的研究可以使人類-社會-自然更好地和諧起來。

  生態科學的發展給人們展示了它的高度概括性和整體化特征,它的許多基本原理和方法已經超越了一般生物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而具有一般世界觀方法論的意義,能夠成為人類自然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從生態科學的研究內容上看,它是對生物體和環境多個層次的研究中獲得的認識成果。這些層次可以從分子、細胞層次直到生物界、智慧圈;也可以從一小塊田塊、小水池到全球環境、整個宇宙空同。生態學研究內容的整體性,系統性使它的認識成果具有廣泛的普遍性。

  其次,從表現形式上看,生態科學的有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已經達到一定的抽象和概括的高度。特別是五十年代以來,生態學與哲學、社會科學的結合、使人們從具體的生態學知識發展到人類與自然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規律。而今,“生態”、“生態環境”、“生態平衡”、“生態系統”等生態學的概念已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被廣泛使用。

可持續發展觀

  生態觀形成於近幾十年來辯證思維的廣泛傳播和自然科學、系統科學全面發展的時代,在全球生態系統複雜聯繫面前,形而上學的觀點是不中用的。生態學的研究,必然要普遍採用綜合的、整體聯繫的思維和方法。美國亨德萊在《生物學與人類未來》一書中用生態模型分析一塊洋白菜地與它有關的生物所構成的生態網路,大約有210個種群與它有關,再加上無機環境.其構成的聯繫密如蛛網。建立在生態科學基礎上的生態觀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它能在處理人與自然的矛盾中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人與自然的矛盾便日益尖銳。特別是五十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的盲目增長,使人類與自然的尖銳矛盾到了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地步。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限制增長的研究報告(譯為“增長的極限”),它提醒人們如果繼續五十年代以來的增長模式,世界將要面臨一場崩潰性的災難。經過以後二十年的爭論和反思,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里約宣言》和《2l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敦促各國政府承諾為促進可持續發展而共同行動。可持續發展觀終於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各界人士的認同。

  可持續發展觀與生態觀有著內在的本質聯繫。可持續發展觀是在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發生尖銳矛盾、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即出現難於發展、不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提出的;生態觀的形成主要也是人與自然一系列新問題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態觀力圖按照人類社會在全球生態系統中的適當地位,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運動規律來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可持續發展觀力求在當前人與自然關係十分緊張的條件下,尋求人類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的道路。生態觀著眼於全球整體性和全球生態系統運動變化的長期性、複雜性;可持續發展觀考慮的是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不是以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為發展的目標。可持續發展著眼的是子孫後代的發展。總之,生態觀和可持續發展所面對的社會經濟、科學技術背景條件是一樣的,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共同的,目標的時空特點是一樣的。生態觀是人類自然觀的組成部分,是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客觀規律的一種認識,而可持續發展觀則是在對全球人口、自然、資源、能源、環境等經濟、社會與自然系統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價值觀體系。由此可見,生態觀是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思想基礎。

  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主體——人類社會及其自然環境整體,必須遵守自然生態規律。在生態系統中,同其他種群相比較,人類是唯一在一切生物群落區占優勢的種群。人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人類以生物圈的生態功能為基礎。參與生物圈的自然過程,給自然界增加了前所未有的生態因素。但是這種因索既可以提高生態圈的有序性、促進它的發展;也可以破壞生態圈的自然平衡、引起生態退化。因此.人既是生態圈的寶貴資源,又是最具有破壞性的力量。雖然由於人類的勞動和智慧,已在地球上逐漸形成了一個以人的科學思想和技術文明為特征的智慧圈。人類可以以文化進化使環境與自身需要相適應,但是人類還不能完全取消自己的生態學進化。文化進化並不能使人類完全控制自然,也不能使人類獨立於生態系統之外。因此,人類社會必須遵守自然生態規律。人類只有在正確的生態觀的指導下,按照自然生態規律辦事,才能使智慧圈與生物圈協調一致,才有全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又是資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生態系統各部分的功能如果能夠在較長時間里處於互相適應、互相協調的生態平衡之中,它的自我調節能力就比較穩定,有機體的種類和數量的生長能力就正常的增長,即自然生產力就高。對於耕地,只有不斷補償其所輸出的肥力,才能五穀豐登;對於樹林,只有採造結合,才能青山常在;對於湖波河海,只有捕養並重,適時適量捕撈才有豐盛的魚類資源:對於環境排氣排廢,只有限制在它的自凈納污能力之內才能永保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因此,只有在正確生態觀的指導下,維護、保持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才談得上資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它不僅有思想觀念上的轉變,更有許許多多的實際行動需要解決。如何持續發展的標準是什麼?如何評價生產效益和生態教益?如何評價環境價值、環境質量?如何保持和維護可再生資源?如何制定正確的人口政策?這些都需要生態觀的正確指導。正像生態學“迅速發展成為和男女老少每天生活有著密切聯繫”的學科一樣,生態觀也應該成為每一位地球村民自覺的自然觀。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態觀"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