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生態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種群生態學是指側重於研究某一類種群組織中組織形式的多樣性及其適應環境的過程的理論。種群生態學理論的創始人是邁克爾·漢南和約翰·佛里曼。種群是指進行類似活動的一系列組織,它們利用資源的方式相似,而且取得的結果也相似。同一種群內的組織會為了爭奪類似的資源或相近的顧客而競爭。
種群生態學的相關研究[1]
(一)種群內新形態組織產生的原因
為什麼某一種群內新形態的組織不斷產生,以致形成千姿百態的組織?
因為,與環境需要的變化性比較,各組織的適應能力是極其有限的。在特定種群組織中所發生的創新和變革,與其說歸因於現有組織的改革和變化,毋寧說要歸因於新形式的組織的誕生。舊有組織一般變化遲緩,新的組織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出現的新需求。
(二)已成功的公司難以適應新環境的原因
為什麼已經成功的原有公司難以適應迅速變化的環境呢?
有許多因素限制著組織的變化能力,這些限制來自於對廠房、設備的巨額投資,人員的專業化,有限的信息,決策者的固有視角,組織自身成功的歷史對現行程式的固化,以及改變公司文化的困難等。
(三)組織生態變化的過程
組織生態變化的過程是怎樣的?一定的種群內,新的組織形態總是不斷地出現,因此組織的種群一直是處在變化中的,種群的變化經歷變異、選擇、保留三個階段。
1.變異
變異是指組織的種群中不斷有新的組織形態出現。
組織的變異與生物的變種類似,它增大了環境中組織形式的種類和複雜性。
2.選擇
某些變異可能比另一些變異更能適應外部環境。
有些變異出來的組織由於處於有利的環境中,因此能找到合適的經營位置,並從環境中取得生存所需要的資源。另一些變異後的組織則因為不能滿足環境的需要而消亡。如果一個組織的產品沒有足夠的銷路,或者所需要的資源沒有充分的保障,那麼這個組織就會被淘汰。只有少數變異組織會為環境“選中”而長時期生存下去。
3.保留
保留是指經環境選擇後的組織形態留存下來,並站穩腳跟。有些技術、產品和服務為環境所高度重視,這種形態的組織因而留存下來,成為環境的主要部分。
根據組織生態學的觀點,環境是組織成敗的決定性因素。組織必須滿足環境的需要,否則就會被淘汰出局。變異、選擇、保留的過程,導致了一個組織種群內新的組織形態的不斷建立。
- ↑ 毛文靜,唐麗穎編.《組織設計》.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12).第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