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服務全球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全球化服务)

目錄

服務全球化概述

  服務全球化是指服務生產消費和相關生產要素的配置跨越國家邊界,形成一體化的國際網路,各國服務業相互滲透、融合和依存,國際化的服務供給和消費不斷增加。

  服務全球化不是一個新現象。早在19世紀初期,隨著造船、航海、通訊等技術發展,洲際貿易空前活躍,國際貿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引導力量和主要載體,但從貿易對象看主要還是初級產品和製造業產品。此後,商品貿易和初級產業、製造業領域的跨國投資,一直是全球化的主要內容。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服務貿易僅占全球出口總額的1/10,服務業跨國投資僅占全球跨國投資總額的1/4。

  此後服務全球化快速推進,服務貿易和服務業跨國投資的增長速度快於全球貿易和投資總額的增長。1993年,服務貿易占全球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了 20.9%,但此後又有所緩慢下降,目前約占18%。2Q06年,世界服務出口總額達2.74萬億美元,進口總額達2.62萬億美元。

服務全球化加速的推動因素[1]

  (一) 信息技術發展和服務業“可貿易性革命”

  以往服務業全球化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與服務業的傳統性質直接相關。無形性、非標準化、同步性和不可儲存性等特征,決定了服務的不可貿易性。近些年來,隨技術進步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服務業的上述特征發生了根本變化。

  1、信息服務自身“可貿易”。

  信息服務業包括電信運營、軟體與系統集成信息傳輸、網路與數字增值業務等。信息服務與傳統意義的“服務”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不僅可以遠距離提供,而且成本極低,可貿易性甚至超過許多製造業產品。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OECD各國服務業中與信息相關部分的比重就已超過與商品相關部分的比重,表明服務業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服務業的增長(Castells and Aoyama1994)。目前OECD國家每年購置電腦的支出約為4000—5000億美元,其中用於硬體即商品的支出約占40%,用於軟體即服務的支出約占60%。美國企業在IT硬體和軟體服務上的支出比例,上世紀90年代中期約為1∶114,到2003年已達到1∶2。隨著信息服務在服務業中比重上升,服務業中一個日益增長的部分具備了可貿易性。

  2、信息技術使更多的服務可貿易。

  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還使其它許多服務具備了可貿易性。一是遠距離連結服務生產和消費。信息技術使離岸服務成本大大降低,組織管理大為簡化。信息技術還創造出網上交易遠程教育和醫療、視頻會議等新的跨境服務消費方式。二是信息技術使知識能夠編碼化和標準化。研發、設計、編程等以知識為基礎的服務可以分解為模塊或片斷分散進行,同時通過網路即時連結和同步推進。三是信息技術為無形、不可儲存的服務提供了有形載體,例如以往必須“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到場的音樂會,可以通過數字技術音像製品變為有形和可儲存產品,從而具備了可貿易性。特別要強調,信息服務的出現是服務業和服務全球化發展中一個非邊際性的革命變化,依據歷史數據預測未來變化的研究方法可能因此而失效,研究此類問題時要充分估計其影響。

  (二)“貿易”定義的擴展: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的不可比性

  “服務貿易”是一個存在僅有30多年的辭彙,其含義與人們對“貿易”一詞的通常理解不盡相同。從國際貿易的標准定義看,當一國勞動力向另一國消費者提供產品並獲得外匯收益時,就發生了國際貿易。這個定義適用於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從具體方式上看,商品貿易主要通過商品跨境交易的方式進行。與商品貿易不同的是,服務本身的特點,使得符合“一國勞動力向另一國消費者提供服務並獲得外匯收益”的行為,有相當一部分並不通過“服務跨境交易”這種形式實現,而是通過生產要素、服務提供者或服務消費者中某一項跨境移動來完成。這些形式都符合國際貿易的定義。因此,服務貿易包括與服務提供和消費相關的各種跨境移動行為,最簡潔的定義就是以服務提供或消費為目的而產生的“人和物的國際流動”(Grubel,1987)。服務貿易概念拓展帶來對服務貿易進行分類的需要。有助於理解服務貿易特征、廣泛使用的一種分類,是按跨境移動的主體,將服務貿易劃分為消費者移動、服務者移動、兩者都不移動和兩者都移動這四類。

  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將服務貿易劃分為以下四類:①過境貿易,即從一國Π地區境內向他國Π地區境內提供服務,這類似於商品貿易,例如影視產品貿易;②當地貿易,即在一國Π地區境內向其它國家Π地區的消費者提供服務,這是由服務消費者跨境實現的,例如入境旅游、留學生教育等;③商業存在,即一國Π地區的生產要素通過在他國Π地區設立機構向當地提供服務,這是由生產要素跨境流動並設立實體機構而實現的,例如設立外資服務企業;④自然人過境服務,即一國Π地區的自然人在他國Π地區提供服務,這是由人員流動完成的,例如從國外聘請教師、醫生護士等。

  上述定義和分類雖然較好地反映出服務貿易全貌,卻給服務貿易統計帶來困難,有學者認為《服務貿易總協定》對統計學家來講是“形如惡夢”。

  現實統計並沒有按上述口徑進行,經常使用的統計體系有以下兩類。一是國際收支統計體系。服務貿易大都不經過海關,但從貿易本身的定義看,有貿易就必然產生國際收支,這在實踐中是一個較易把握的統計角度,也符合貿易應有外匯收益的傳統定義。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期公佈140多個國家國際收支項下的服務貿易統計數據,是當前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服務貿易統計體系。二是國外分支機構服務貿易統計體系(FATS),這個體系是對服務貿易定義拓展和分類模式的呼應,直接反映商業存在模式下的服務貿易,即一國通過設在外國的分支機構實現的服務貿易。目前,只有25個國家開展了FATS的統計工作,這個體系的建立對於更為準確地評估服務貿易具有重要意義,受到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重視與推動。分析表明,與商品貿易相比,服務貿易包含的內容更多更廣泛,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在一定程度上不可比。例如不少發達國家以商業存在方式實現的服務貿易額超過了跨境貿易額,而且前者增長更快,然而,製造類跨國公司通過設立分支機構在東道國實現的商品銷售額卻不被計入商品貿易。統計口徑不同是進行比較研究時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服務消費:收入彈性大、結構趨同和需求多樣化

  服務消費需求的特殊性是服務全球化發展的一個長期推動力。第一,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後,服務消費的收入彈性增大,中等和高收入國家的彈性繫數普遍大於1,服務消費在居民支出中比例提高。第二,隨著收入提高,各國居民服務消費結構趨同。例如金融服務,低收入時僅需要儲蓄信用卡、助學貸款等基本服務;其後增加住房、購車貸款需求,再其後又需要個人理財業務等。“服務消費口味”趨同使跨國公司可以採用標準化的技術給全球客戶提供同樣服務。第三,消費需求具有偏好多樣性特征。在文化、旅游、餐飲、教育、醫療等領域,消費者對差異性服務的要求強於對製造業產品如汽車、電腦等的要求。

  從這個角度看,服務全球化的長期潛在需求可能超過製造全球化。

  (四)服務中間需求:新增需求還是“內部服務外移”

  服務需求可以被劃分為服務最終需求服務和服務中間需求。服務中間需求是指“為其他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者用作中間投入的服務”,也被稱為生產者服務。服務中間需求在服務需求和服務貿易中占有較大比重,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間服務需求在服務存量中的比重已達到一半左右(格魯伯和沃克,1993),從增量中的比重估計在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

  服務中間需求由於可貿易性較強,在服務貿易中占有較高比重,信息、金融物流商務服務等中間服務在世界服務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三分之二。

  服務中間需求增長和服務最終需求增長的性質不同。服務中間需求增長可以區分為新增需求和“內部服務外移”兩種情形:前者指服務中間需求增長導致社會總產出中服務含量的增加,因此是“實質”增長;後者是指原本處於製造業生產過程中或企業內部、未被獨立統計的服務供給被分割出去,轉為外部供給並被獨立統計。後一類服務中間需求的增長並沒有為總產出提供增量,只是生產組織方式變化:服務提供從企業的內部環節轉變為外部市場關係,從內部分工轉為社會分工。這類增長不能表明服務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上升,僅是“名義”增長。與服務中間需求比,服務最終需求增長是“實質”增長,即提供了需求增量。

  (五)服務和服務貿易價格上升相對較快

  這是服務業比重上升是“實質性”還是“名義性”爭論的另外一個角度。這種觀點認為,服務業在總產出中比重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服務價格上升相對較快,如果以不變價格計算,服務業比重上升要緩慢得多。

  上世紀60、70年代,一些學者對“服務經濟來臨”的觀點提出質疑。鮑莫爾提出了“非均衡增長”的概念,認為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上升慢於製造業,甚至處於停滯狀況,但行業間工資水平要求趨同,單位服務成本不斷上升,因此服務價格相對於商品價格上升更快,導致產出價值鏈中服務部分所占比重愈來愈大,但以不變價格衡量的服務量並沒有多少增長,這也被稱為“成本病”。服務業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源於兩個因素,一是服務過程需要服務提供者直接參与,因此勞動力節約型的生產率提高幾乎沒有可能;二是服務無法標準化,因此,規模經濟效應無法實現。此後該思路上有不少研究(Kravisetal,1983;Baumoletal,1991)。

  但是,許多研究者對服務業勞動生產率停滯的觀點提出質疑。過去幾十年,人類知識存量迅速積累,“知識”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主要體現在服務業中。一是大量信息技術投入提高了服務效率和水平,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本身都能切實體會到信息技術帶來的巨大變化,但統計卻不能顯示服務產出的相應增長,這被稱為“電腦悖論”或“信息技術悖論”。二是大量服務投入提高了人力資本長期產出能力,最典型的是教育投入持續增長,使人力資本中包含的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等不斷提高,但卻並不能被統計在當期服務產出中。服務價格上漲反映了提供服務的投入和服務產出的知識含量在增長。

  所謂服務業勞動生產率停滯的判斷,表明現行統計體系無法反映知識的投入和產出,體現不出來技術進步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

  國際貿易中是否存在服務貿易價格上升較快的現象?服務貿易比重上升中的一部分是否可以用服務價格上漲更快來解釋?一些研究支持這個假設:收入水平低的國家,服務價格相對於商品價格的低估更明顯,因此進口服務對國內服務價格的影響要高於進口商品對國內商品價格的影響(Kravis,1983;Falvey,1996)。有研究表明,服務業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子公司的相對工資水平,要明顯高出製造業的相對水平,2000年美國服務業公司在發展中國家子公司的工資水平為其在發達國家子公司的63%,而製造業中的相應數字僅為31%(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2006)。筆者的兩項調研也反映出同樣趨勢:外商投資服務企業的相對工資水平明顯高出製造業,美資在華企業工資水平與其母公司相比,製造企業為7%—8%左右,服務企業為15%—20%左右。

  這表明服務業開放對工資和價格水平上升的影響要高於製造業開放的影響。

  (六)服務業跨境配置資源成本下降

  最近幾十年,國際通訊和交通運輸能力顯著提高,成本迅速下降。目前覆蓋全球的衛星通訊系統同步連接著全球180個以上的國家,價格不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十分之一。OECD國家國際旅行機票相對於人均收入的價格,比二戰後下降了95%以上,比1980年下降了60%以上。藉助全球高效的通訊和交通系統,大量服務特別是信息為載體的服務以極低成本在全球範圍內交易。與此同時,各國擴大服務業開放顯著減少了體制障礙和成本。最近十多年,許多以往管制較多的敏感行業如金融業、傳媒業、通訊業、房地產業等都擴大開放。以銀行為例,據IMF的一項研究,外資銀行資產占銀行業資產的比重,北美地區從1995年的10%提高到2005年的21%,西歐從23%上升到29%,東歐從25%到58%,拉美從18%到38%,東亞和大洋洲從5%到6%,全球總計從15%上升到23%(IMF,2007)。跨境交易成本的降低帶來顯著收益,一項針對美國的研究表明,交易成本每降低1%,生產率就提高1%(Bernard,2003)。

  (七)若幹不利和限制因素

  阻礙服務全球化發展的因素仍有許多。一是許多傳統服務業的性質沒有根本改變。非實物性、同步性和不可儲存性這些特點仍然存在,將服務限制在局部市場上。即使一些可以遠距離提供的服務,當地提供獲得的貼近市場、與顧客互動、可控性好等益處,可能超出全球分工帶來的低成本利益。二是服務價格差異約束需求。不同收入水平國家之間服務價格差距遠大於商品價格差距,約束了發展中國家的進口服務需求。三是部分服務業具有社會和政治敏感性。國外企業對進入諸如文化、傳媒、通訊、網路等具有“戰略意義”、經常受“非經濟因素”影響的行業有顧慮,東道國政府對開放這些行業也相對謹慎。這些因素制約著服務全球化的發展,一個突出表現是近10多年來服務貿易的發展不如人們預期的那樣快,貿易額雖然持續增長,但在國際貿易總額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接近22%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總體上看,與製造業普遍而深化的國際分工相比,服務業全球分工總體上還是有限和不平衡的。

  上述分析表明,服務業增長包含實質增長和名義增長兩種情形。實質增長是指以不變價格衡量的新增服務產出,名義增長是指由於服務價格上升和“內部服務外移”導致的服務產值增長。相應地,服務全球化的發展即基於全球分工的服務產出在世界服務總產出中比重的提高,也可以分為實質提高和名義提高兩種情形。前者指利用全球市場和資源帶來新增服務產出對比重提高的影響,後者指全球化中服務價格上升相對較快產生的影響。不同的是,“內部服務外移”帶來的服務產出從本土向國外轉移,雖然對世界服務業總體來講只是產出地點變化,沒有帶來產出增量,因此從增長角度看只是“名義增長”,但卻提高了“基於全球分工的服務產出在服務總產出中的比重”,因此是服務全球化的實質進展。

服務全球化與國際分工理論的適用性[1]

  國際分工的一般理論能否有效解釋服務全球化現象?長期以來,新古典貿易理論(主要是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用於解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商品貿易。

  (一)傳統分工理論適用性辨析

  比較優勢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都認為,不同國家之間商品相對價格不同是發生貿易的基礎,但對相對價格差異的來源解釋不同,前者認為源於技術差異,後者認為源於生產要素比率差異。由於比較優勢理論的假設和分析過於簡單,進一步的深化研究較多圍繞要素稟賦理論展開。總體上看,在分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商品貿易時,要素稟賦理論沒有受到嚴重挑戰。

  貿易結構可以用雙方各自在資本技術和勞動力方面的相對優勢給予解釋。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理論能否解釋服務貿易?質疑觀點主要來自兩個角度。一是要素稟賦理論有嚴格的假設條件,包括兩國之間要素不流動、技術水平相同、需求偏好相同、市場完全競爭規模報酬不變等,這些要求不符合服務貿易的現實狀況。二是服務有許多獨特性質,決定服務貿易的因素必然不同於商品貿易。

  針對上述質疑,學者們不斷嘗試修正、完善理論模型:包括放鬆假設條件,論證商品貿易和要素貿易的互補作用或相關性,將分析變數從僅為商品擴展到商品和服務,提出新的要素概念如“缺失要素”(absentfactors)並加入分析框架中,在供給結構之外考慮需求層面特征等。努力的方向是使理論分析框架更符合現實狀況。

  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理論對問題本質理解深刻,闡述簡明,適應性廣泛,用之分析服務貿易問題沒有實質障礙。雖然其締造者使用“商品”(Goods)一詞來定義交易對象,但這隻是對當時國際貿易主要為商品貿易這個現實的反映,並非有意表明此理論僅適用於商品貿易。關鍵一點是,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都會導致貿易雙方的相對價格差異,這個差異促使貿易發生,這是理論的“核”。大量研究表明,收入水平愈低的國家,服務價格相對於商品價格的低估就愈明顯,即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服務的相對價格差異比商品的相對價格差異更顯著,

  因此從相對價格差異這個決定貿易發生的核心因素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服務貿易的獲利空間更大。在質疑觀點中,要素流動會改變貿易雙方要素稟賦的觀點最有挑戰性。設定要素不流動的前提,是因為要素流動會導致雙方要素稟賦差距消失,理論失去存在條件。但是,要素流動卻是服務貿易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其組成部分。質疑者據此認為這個理論不適用於解釋服務貿易。然而,現實變化是漸進的,雖然服務貿易含有要素流動,但要達到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要素稟賦差距顯著縮小、要素價格趨同的程度,需要較長時期。如果嚴格要求,商品貿易也不滿足“要素不流動”的假設。近些年國際貿易總額中一個日益增加的部分是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的進出口,與此相聯繫的是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兩者密不可分。實際上這個前提只是靜態條件,即使沒有要素直接流動,貿易導致兩國生產要素報酬趨同即要素價格均等化,本來就是要素稟賦理論的一個重要命題。

  放鬆要素不流動前提不影響理論的現實適用性。中國的情況很有代表性,過去30年中我國貿易發展和要素流動速度名列全球前茅,但並沒有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要素稟賦特征,理論依然有效。

  各國要素稟賦特征在服務業中表現的更穩定持久。商品生產中大量存在“要素結構逆轉”現象: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和技術進步,許多發達國家採用勞動節約型技術,不斷減少勞動使用,使得在發展中國家為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在其國內轉為資本、技術密集行業。OECD國家製造業中工資的開支已經占到企業總成本的13%以下,在一些大企業中已經降到7%以下。甚至紡織行業也已經成為資本密集、高度自動化的行業,德國全自動棉紡織廠的用工水平已經降到22人Π萬錠以下,不到發展中國家的十分之一。這些變化使發達國家在一些傳統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中重新獲得競爭優勢。同樣現象在服務業中較少發生,因為許多服務過程必須有生產者直接參与,設備替代人工的可能性較小,長期保持勞動密集的特征。從這個角度看,要素稟賦理論更適合分析全球服務分工問題。

  (二)還原為要素集合:尋求統一分析框架

  為了使分工理論更具有一般性,本文提出一個觀點:商品和服務都可以還原為一組要素集合,商品和服務貿易都是要素集合的貿易,因此立足要素稟賦差異的分工理論對商品和服務貿易都適用。下麵作幾點闡釋和分析。

  1、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都是一組要素集合的貿易從生產角度看,生產商品和生產服務都需要組合使用生產要素,各類要素持有者以獲得報酬為目的,分別表現為利潤租金和工資。至於獲利手段是生產商品還是生產服務無關緊要。從消費角度看,商品和服務都可以還原為一組效用,對消費者來說可以相互替代:消費者通過購買洗衣機、汽車、家庭影院等商品消費行為,與去洗衣店洗衣、搭乘計程車、去影院看電影等服務消費行為,獲得了同等“效用”,即商品和服務對消費者產生的效用等價。從貿易角度看,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往往混在一起,商品貿易中內含研發、設計、金融、管理、信息、分銷等服務內容。特別是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信息製造和信息服務高度融合,難分主輔,例如已經載入了軟體的電腦出口,統攬設備提供和軟體設計的電信服務出口等,區別不同類型信息產品的屬性是一個難題。因此,將商品和服務貿易都歸為要素集合的貿易,易於解釋和理解貿易現狀。

  2、要素集合的概念有著廣泛適用性

  當今國際上的許多交易,既非商品貿易又非傳統意義上的服務貿易,而是一組要素或權益的交易,包括企業產權交易、管理權交易、證券交易、探礦權交易、污染排放權交易等,交易的實質是一組要素的使用權和收益權處置權等。以要素組合作為分析對象,有助於理解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中這個日益增大的部分。

  3、突出要素流動性差異的重要性

  各類生產要素跨境流動能力有顯著差異。資金、技術等要素流動性好,普通勞動力流動性較差。要素流動性差異決定著要素流向和要素集成地點:流動性強的要素流向流動性差的要素所在地,集成為生產能力。這是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大量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與當地勞動力結合形成生產能力的重要原因。要素流動性差異直接影響著全球產業分工和重組格局,從“要素集合”的角度觀察貿易和資金流向有重要意義。

  分析表明,比較優勢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可以有效解釋服務貿易。雖然服務貿易有許多特點,但其發展仍然遵循理論所揭示的一般規律,邏輯推斷的變化大都出現,服務本身特點的影響也能從理論上給予解釋。如果將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都還原為一組要素集合,能夠進一步簡化理論框架,拓寬適用性,增強解釋力。

參考文獻

  1. 1.0 1.1 江小涓.服務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理論分析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服務全球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