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成本管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倉儲成本管理[1]
倉儲成本管理是指企業在倉儲管理方面對任何必要的倉儲作業方法所採取的控制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儲存成本達到預先規定的儲存質量和倉儲數量,包括一切降低儲存成本的努力。
倉儲成本管理的原則[2]
- (一)節約的原則
節約就是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節省,它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核心,是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辦事的要求,也是控製成本的一項基本原則。在這個原則指導下,我們對倉儲成本管理必須樹立新的觀念:它絕不應只是消極的限制與監督,而應是積極的指導和干預。
過去的成本管理,最早只是強調事後的分析和檢查,主要側重於嚴格執行成本開支範圍和各項規章制度,這實際上屬於“亡羊補牢”性質的防護性控制;後來發展到側重於日常的成本控制,當發現實際脫離標準或預算時,立即反饋給有關部門進行干預或調節,糾正缺點,鞏固成績,這實質上屬於反饋控制。但今後為了深入地貫徹節約原則,成本控制的重點必須轉移到成本發生前的事前控制,做好經濟預測,充分挖掘倉儲企業內部的節約潛力,處處精打細算,在雙增雙節方面狠下工夫。只有這樣,才能把損失和浪費消滅在事前,做到“防患於未然”,有效地發揮前饋控制的作用。
- (二)全面性的原則
在倉儲成本管理中實行全面性原則,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含義。
- 1.全員的成本管理
成本是綜合性很強的經濟指標,它涉及企業的所有部門和全體職工的工作實績。要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必須充分調動每個部門和每位職工關註控製成本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當然,發動群眾參加成本管理,並不是要取消或削弱管理成本的專職機構和專業人員,而是在專業成本管理的基礎上,要求人人、事事、時時都要按照定額標準或預算進行成本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從各方面堵塞漏洞,杜絕浪費。
- 2.全過程的成本管理
在現代社會中,應充分發揮物流的整合作用,在涉及倉儲及其他各環節中都要加強成本管理。換句話說,成本管理的範圍應貫穿成本形成的全過程。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整個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而且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節約成本。
- (三)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
要使倉儲成本管理真正發揮效益,必須嚴格按照經濟責任制的要求,貫徹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應該指出,在經濟責任制中,控制責任成本是每個成員應盡的職責,同時也是一種權力。很明顯,如果責任單位沒有這種權力,就無法進行控制。譬如任何一個成本責任中心都制訂有一定的標準或預算,若要求他們完成控製成本的職責,就必須賦予他們在規定範圍內有權決定某項費用是否能開支的權力。如果沒有這種權力,當然就談不上什麼成本控制了。此外,為了充分調動各個成本責任中心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必須定期對他們的實績進行評價與考核,並同職工本身的經濟利益緊密掛鉤,做到獎罰分明。
- (四)目標管理的原則
目標管理是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產生的,它是指企業管理層以既定的目標作為管理人力、物力、財力和各項重要經濟指標的基礎。成本管理是目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必須以目標成本為根據,作為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限制和指導的準繩,力求做到以最少的成本開支,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既然目標成本是作為奮鬥目標所要努力實現的成本,那麼制定目標成本就既要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如現有設備條件、業務能力、技術水平、歷史成本資料等),也要考慮到企業的外部條件(如國家的財經政策、市場供需情況,國內外同行業同類部門的成本信息等),然後採用成本管理的專門方法與策略,制定出最佳的目標成本。
- (五)例外管理的原則
“例外管理”是西方國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進行日常控制所採用的一種專門方法,特別是在對成本指標的日常控制方面應用得更多。
日常成本控制主要是通過對各種成本差異進行分析研究,從而發現問題,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提出改進工作或糾正缺點的具體措施。但實際上,每個物流企業日常出現的成本差異,往往是頭緒紛繁,管不勝管。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管理人員不應把精力和時間分散在全部成本差異上,使用平均力量;而是應該突出重點,把註意力集中在那些屬於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規的關鍵性差異上,對它們要追根求源,查明發生差異的原因,並及時反饋給有關成本責任中心,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把它們很好地管起來,其他的則放棄不問。所有這些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規的關鍵性差異,就叫做“例外”。
倉儲成本管理的任務[3]
倉儲成本管理就是用最經濟的辦法實現儲存的功能,即在保證儲存功能實現的前提下,如何儘量減少投人。倉儲成本管理的任務是對企業物流運作進行經濟分析,瞭解物流過程中的經濟現象,以期以最低的物流成本創造最大的物流效益。在許多企業中,倉儲成本是物流總成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物流成本的高低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企業物流系統所保持的庫存水平對於企業為生產或客戶提供服務的水平起著重要作用,倉儲成本管理一定以保證服務水平為前提。
倉儲成本管理的內容[3]
倉儲成本管理的實質,是在保證儲存功能實現的前提下,儘量減少投人。這是一個投入產出的關係問題,也是一個追求倉儲成本投入的合理性問題。
“效益背反”是物流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規律。不可否認,倉儲作為一種必要活動,由其自身特點決定,經常有沖減物流系統效益、惡化物流系統運行的趨勢,所以有著對社會經濟活動的“逆”作用。這種作用主要由於不合理儲存和被儲物在儲存期間所發生的質量變化和價值損失造成的。
不合理儲存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儲存技術不合理;二是儲存管理、組織不合理。其表現形式主要為:
①儲存時間過長;
②儲存數量過大;
③儲存數量過低;
④儲存條件不足或過剩;
⑤儲存結構失衡。
貨物在儲存期間可能發生的質量變化主要是由於儲存時間、環境、操作等因素引起。質量變化的形式主要有物理和機械變化(物理存在狀態、滲漏、串味、破損、變形等)、化學變化(分解和水解、水化、鏽蝕、老化、化合、聚合等)、生化變化、各種生物侵人(鼠類、害蟲、蟻類)等。
各種貨物在儲存期間也可能發生價值損失,比如呆滯損失、時間價值損失、過高的儲存成本等。
這些不合理儲存和被儲物在儲存期間所發生的質量變化和價值損失,必然造成倉儲成本的升高,使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從各方面加強倉儲的成本管理。
倉儲成本管理的意義[4]
作為物流成本管理的一部分,倉儲成本管理在物流領域也存在著廣闊的降低成本的空間,因此,倉儲成本管理物流問題引起了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普遍重視。
- 1.倉儲成本管理是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
降低倉儲成本與提高倉儲服務水平構成企業倉儲管理最基本的課題。倉儲成本管理的意義在於:通過對倉儲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倉儲以及物流各要素之間的效益背反關係,科學、合理地組織倉儲活動,加強對倉儲活動過程中費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倉儲活動中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從而達到降低倉儲總成本,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目的。
- 2.通過倉儲控制降低存貨風險
除了在現場裝配的大型設備、建築物外,絕大多數通用產品實現生產完全無存貨的目標甚難達到,一般商品的生產原材料需要進行適量的安全儲備,這是保證生產穩定和促進銷售的重要手段,也是對抗偶發事件對物流產生破壞的重要應急手段,如交通阻塞、發生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等;但存貨就意味著資金運轉停滯的資金成本增加,並會產生損耗、浪費等風險。通過存貨控制來降低風險,存貨控制通常包括存量控制、倉儲點的安排、補充控制、出活安排等工作。利用存貨控制降低成本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 3.倉儲活動有助於降低系統物流成本
系統物流成本分攤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之中,分為倉儲成本、運輸成本、作業成本、風險成本等。倉儲成本不僅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體上對物流成本實施管理的控制環節。倉儲成本的控制和降低直接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產品在倉儲中的組合、妥善配載和流通包裝、成組等流通加工就是為了提高裝卸效率、充分利用運輸工具,從而降低運輸成本的支出。合理和準確的倉儲會減少商品的換裝、流動,減少作業次數;採用機械化和自動化倉儲作業,有利於降低作業成本。優良的倉儲管理可以對商品實施有效的保管和養護、準確的數量控制,大大減少風險成本。
- 4.通過倉儲活動實現物流增值服務
優秀的物流管理不僅要做到滿足產品銷售、降低產品成本,而且更應該進行增值服務,提高產品銷售的收益。產品銷售的價值主要來源於產品質量的提高、功能的擴展、及時性的時間價值、削峰平谷的市場價值、個性化服務增值等。眾多的物流增值服務在倉儲環節進行,通過流通加工提高產品質量、改變功能、實現產品個性化,通過倉儲的時間控制,使生產節奏與消費節奏同步,實現物流管理的時間效用的價值;通過倉儲的商品整合,開展消費個性化的服務。
- 5.通過倉儲活動平衡企業流通資金的占用
工業企業的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商業企業的商品是流動資金的主要占用部分,庫存量控制實際是對流動資金的控制,控制庫存量是在平衡企業流動資金總體占用最優。因為,通過加大訂貨批量可以降低訂貨費用和運輸費用,保持一定再生產和原材料會減少生產交換次數,提高工作效率,倉儲物流成本管理是尋求上述兩者之間的最佳匹配,以求達到降低物流資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