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產業佈局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产业配置)

目錄

什麼是產業佈局

  產業佈局是指產業在一國或一地區範圍內的空間分佈和組合的經濟現象。

  產業佈局在靜態上看是指形成產業的各部門、各要素、各鏈環在空間上的分佈態勢和地域上的組合。

  在動態上,產業佈局則表現為各種資源、各生產要素甚至各產業和各企業為選擇最佳區位而形成的在空間地域上的流動、轉移或重新組合的配置與再配置過程。

產業佈局理論的形成[1]

  產業佈局理論的形成期—19世紀初~20世紀中葉

  1、杜能的《孤立園》。1926年,法國經濟學家杜能撰寫了著名的《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國同農業圈層理論。他認為:在農業佈局上,並不是哪個地方適合種什麼就種什麼,在這方面起決定作用的是級差地租,首先是特定農場(或地域)距離城市(農產品消費市場)的運近,亦即集中化程度與中心城市的距離成反比,為此,他設計了孤立國六層農業圈。

  儘管杜能的理論忽視了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也沒有研究其他產業的佈局,但他的農業區位理論給西方許多工業區位理論的研究者以深刻的啟發,杜能也因第一個研究區位問題,被譽為產業佈局學的鼻祖。

  2、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阿爾弗雷德·韋伯(Alfred Weber)認為,運輸費用工業佈局起決定作用,工業的最優區位通常應選擇運費最低點上。韋伯還考慮了其他兩個影響工業佈局的因素(勞動費、運費)

  ①對勞動費在生產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業而言,運費最低點不一定是生產成本最低點。當存在一個勞動費最低點時,它同樣會對工業區位產生影響。

  ②聚集力是指企業規模擴大和工廠在一地集中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和企業外部經濟效益的增長。

二次大戰後產業佈局理論的發展[1]

  1、成本學派理論,核心是以生產成本最低為準則來確定產業的最優區位,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爾弗雷德·韋伯(Alfred Weber),阿爾弗雷德·韋伯之後是德加·M.胡佛。胡佛提出運輸成本由兩部分構成:線路運營費用、是距離的函數;站場費用、則不一定。在此基礎上他對阿爾弗雷德·韋伯的理論作了修改:

  第一,若企業用一種原料生產一種產品,在一個市場出售, 在原料與市場之間有直達運輸,則企業佈局在交通線的起點最佳。因為在中間設廠將增加站場費用。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場之間無法直達運輸線,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則港口或其他轉運點是最小運輸成本區位。

  2、市場學派理論成本最低並不是全意味著利潤最大化,市場因素對產品價格影響越來越重要,是產業佈局必須充分考慮市場因素,儘量將企業佈局在利潤最大區位。 瓦爾特·克裡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創立了“中心地理論”,他認為高效的組織物質生產和流通的空間結構,必然是以城市這一大市場為中心,並由相應的多數市場構成相應的網路體系。

  3、成本—市場學派理論,在前兩者基礎上形成

  ⑴俄林的一般區位理論。認為:運輸方便的區域經濟能夠吸引到大量的資本和勞動力,並能成為重要市場,因此可專門生產面向市場、規模經濟優勢明顯和難以運輸的產品。而運輸不方便的地方則應專門生產易於運輸、小規模生產可以獲利的產品

  ⑵ 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第一,處於創新期的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一般趨向於科研信息與市場信息集中,人才較多,配套設施齊全,銷售渠道暢通的發達城市。

  第二,處於成熟期的產業會出現波浪擴展效應,開始向周邊地區擴散,(因為生產定型化使技術普及化,同時大城市的成本費用一般比較高)。

  第三,衰退期的產業淪為勞動密集型,技術完全定型化,產品需求已趨於飽和,生產發展潛力不大,於是從發達地區向落後地區轉移。

  4、以後起國家為出發點的西方產業佈局理論

  ⑴增長板理論(法)。在一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由於某些主導部門或者有創新力的企業在特定區域或者城市聚集,從而形成一種資本和技術高度集中,增長迅速並且有顯著經濟效益的經濟發展機制。由於其對臨近地區經濟發展同時有著強大的輻射作用,因此被稱為“增長極”。根據增長極理論,後起國家在進行產業佈局時,首先可通過政府計劃和重點吸引投資的形式,有選擇地在特定 地區和城市形成增長極,然後憑藉市場機制的引導,使增長極的經濟輻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並從其臨近地區開始逐步帶動增長極以外地區經濟的共同發展。

  ⑵點軸理論——增長極理論的延伸。從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過程看,產業、特別是工業等集中於少數點,即增長極。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增多,點與點之間由於經濟聯繫的加強,必然會建設各種形成的交通 線路使之相聯繫,這一線路即為軸。軸線一經形成,對人口和產業就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吸引企業和人口向軸線兩側聚集,並產生新的增長點。從而由點到軸,由軸帶面,最終促進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產業佈局內容[1]

  (1)產業佈局層次(全國性產業佈局和地區性產業佈局);

  (2)產業佈局機制(產業佈局的市場機制,產業佈局的計劃機制);

  (3)區域產業結構(產業構成和各個產業之間的聯繫,各個產業構成的比例關係的總和)。

產業佈局的特點[1]

  1、各個產業由於自身的技術經濟要求不同,而在佈局上呈現出不同特征;

  2、各地區根據自身條件,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形成不同的產業結構

產業佈局的影響因素[1]

  一、原材料市場運輸

  對於使用大量原材料的製造產業來說,特別是那些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將大大減低原材料的重量、體積及使用易變質的原材料,將此類產業建於原材料產地附近會大大降低運輸成本。在生產製造過程中,最終產品的重量,體積將大大增加,或產品易變質的情況下,將該類產業建在消費市場附近就比較有利。如今,隨著原材料處理,運輸方式的改進,以及製造業的構成由重工業轉向高附加值工業,原材料的運輸方式及成本不再是產業佈局中,非常重要因素,相反,接近消費市場日益重要。(更快地瞭解顧客偏好、服務要求、競爭者信息等)

  二、勞動力

  勞動力因素對產業佈局的影響包括兩個方面:勞動力成本和勞動力質量。不同地區間的勞動力成本往往差異很大,這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生活費用要求,社會保障鍵全與否,工業化水平等都有關係。雇佣勞動力的難易程度也是產業佈局中需要考慮因素。一般來說,在城市原有大量的勞動力儲畜,雇用成本相對較低;反之,企業可能會有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地區擁有大量勞動力是吸引某些廠商(勞動密集型)選址於該地區的重要因素,然而要素質量上的差異,如勞動者的技能、工作態度和道德水平都很可能會抵消這優勢。研究發現,由於發展中國家地區間(特別是主要城市與其他地區間)要素質量上存在差異,使廠商在選址時,往往首先從中心城市逐漸移到鄰近地區。

  三、外部規模經濟性

  城市化規模經濟性指由於建立在大城市,(而非中小型城市)中而對經營的好處,如更接近市場和消費者,運輸成本低,較大的勞動力儲畜,獲得多種商業服務本地化規模性指與其他同類或相關行業的廠商集中於同一區域經濟而帶來的好處:

  ⑴利用已成的某種產品的市場;

  ⑵擁有高度產業化的勞動力隊伍;

  ⑶利用區內高度專業化的銷售、研發及勞動力培訓服務;

  ⑷形成地區的專業化分工,存在大量的主要專業性廠商進行配套服務。

  四、政府職能政府干預

  政府對產業佈局的影響有三種不同方式:

  1、直接劃定產業佈局政策,是一種由國家政府為刺激特定區域的經濟發展(以某種激勵或補貼形式),自上而下制定實施的政策。

  2、產業佈局政策,包括貿易政策關稅政策、國際政策

  3、導出的佈局政策,由於各地方政策對於吸引投資、開發本地經濟的意願,方法和政策 存在不同,這種差異實際上造成了是空間佈局政策的效果。

產業佈局的原則[2]

  1)全局原則

  產業佈局應該以一個國家的地域為界限,因為它是國家干預本國經濟的一種方式,而這種方式涉及領土問題,因此必須以國家的領土主權為基礎,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在別國的領土上進行自己的產業佈局的。產業佈局的目標是使產業分佈合理化,實現國家整體綜合利益的最優,而不是局部地區利益的最優,因此一個國家的產業佈局必須統籌兼顧,全面考慮。一方面,國家必鬚根據各地區的不同條件,通過分析和比較,確定各地區的專業化方向,明確各地區在全國經濟的角色和地位;另一方面,國家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在不同時期確定若幹重點發展的地區。在此全國規劃的基礎上,各地區再根據本地區的特點,安排好本地區的產業佈局,而不能不顧國家整體利益,一味地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

  2)分工協作、因地制宜原則

  社會化大生產要求勞動必須在廣闊地域上進行分工和協作。各地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形成專門化的產業部門,形成規模優勢。當然,各地區的產業佈局在重點佈局專門化生產部門的基礎上,還要圍繞專門化生產部門佈局一些相關的輔助性產業部門和生活配套服務部門,以形成合理的地區產業結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專業門化生產部門的良好運行。隨著部門分工的深化,地區生產專門化的提高,地區之間的協作自然也就越發重要,因此在進行產業佈局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地區間的協作條件。我國“三線”建設時就把一些企業佈局在交通不便的山區,致使企業間協作困難,也影響了國家整體的經濟效率

  由於不同地域的自然、經濟和社會條件的不同,因此不同地域適合不同產業的發展,在確定地區專門化生產部門時,應該從地區區情出發,根據地區的綜合具體條件,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發展地區優勢產業。如在擁有技術和人才優勢的地區,應優先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產業;在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應優先發展採掘和礦產加工業;在地勢乎坦、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應加強水利建設,應優先發展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如此等等。

  3)效率優先、協調發展原則

  產業的空間發展過程總是先在某一地域聚集,然後再向其他地域擴散。在發展的低級階段,經濟一般表現出集中發展的極核發展形態;在發展的高級階段,經濟一般表現出縮小地區間經濟發展差距的全面發展形態。一個國家在進行產業佈局時應該以產業空間發展的自然規律為基礎。因此,當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處於低級階段時,其產業佈局應該考慮優先發展某些具有自然、經濟和杜會條件優勢的地區;而當國家的經濟發展到高級階段時,其佈局應考慮重點發展那些經濟落後的地區,縮小地區間的經濟差距。任何時候效率和協調都是產業佈局所必須考慮的問題,他們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其目的都是為了保證一個國家整體的持續穩定的發展,只不過在不同時期重點確“所不同而已。在優先發展某些優勢地區時,必須把地區間經濟發展的差距保持在一定的合理範圍之內,不要使貧困差距過大而引發過多的社會經濟問題。但是產業空間發展不平衡是絕對的規律,因此在重點發展落後地區時,也要保持發達地區的繼續穩定發展,使其產業結構向更高的層次升級,而不要追求地區間發展的絕對平衡。

  4)可持續發展原則

  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依賴的環境所能承載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其中許多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人類的生活和生產不可避免地要從自然攫取資源,不可避免地向自然界排放廢物,從而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損害。雖然自然環境有一定的自我恢復能力,但其所受的損害必須控制在一定限度內,否則就無法自我恢復。另外人工對自然生態進行恢復所耗費的成本將是巨大的,可能遠遠大於人類生產所獲得的收益。所以在進行產業佈局時必須註意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防止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對環境的過度破壞。要註意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再殖,註意發展相關的環保產業,等等。許多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就經歷過先破壞後治理的過程,現在人類對於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不用再走彎路。我國現在正在進行的西部大開發過程中就比較註重環境保護問題,採取了退耕還林還草、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種草等措施。

  5)政治和國防安全原則

  上面都是從經濟角度出發考慮的產業佈局原則。而從國家大局出發,首先所要考慮的是政治和國防安全因素。產業佈局中政治和國防安全原則高於經濟原則的最高原則。例如我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雖然自然和經濟社會條件都比較差,不適合許多產業的發展,但為了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以及邊境的國防安全,國家每年依然對這些地區進行大量的援助,並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以支持這些地區的發展。

產業佈局模式[3]

  產業佈局是在一定的地域內展開的,地域的具體條件是決定佈局的依據。同一時期不同地域和同一地域不同發展階段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相應的必須採取不同的產業佈局模式。根據產業空間發展不問階段的不同特點,產業佈局的理論模式可以分為增長極佈局模式點軸佈局模式網路佈局模式地域產業綜合體模式以及梯度開發模式。其中前三種開發模式從產業分佈結構角度出發,處理在時間上依次繼起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產業佈局問題,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系統的佈局過程。

  1.增長極佈局模式

  增長極理論是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提出的,其思想是:一國經濟增長過程中,不同產業的增長速度不同,其中增長較快的是主導產業和創新企業,這些產業和企業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區域或城市集聚,優先發展,然後對其周圍地區進行擴散,形成強大的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這種集聚了主導產業和創新企業的區域和城市就被稱之為“增長極”。

  2.點軸佈局模式

  點軸佈局模式是增長極佈局模式的延伸。從產業發展的空間過程來看,產業,特別是工業,總是首先集中在少數條件較好的城市發展,呈點狀分佈。這種產業(工業)點,就是區域增長極,也就是點軸開發模式中的點。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工業)點逐漸增多,點和點之間,由於生產要素流動的需要,需要建立各種流動管道將點和點相互連接起來,因此各種管道,包括各種交通道路,動力供應線、水源供應線等就發展起來,這就是軸。這種軸線,雖然其主要目的是為產業(工業)點服務的,但是軸線一經形成,其兩側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就會得到改善,從而吸引其周邊地區的人口、產業向軸線兩側集聚,並產生出新的產業(工業)點。點軸貫通,就形成了點軸系統。實際上,中心城市與其吸引範圍內的次級城市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已經形成了一個有機的城市系統,這一系統已經有效地帶動著區域經濟的發展。

  3.網路(或塊狀)佈局模式

  網路佈局是點軸佈局模式的延伸。一個現代化的經濟區域,其空間結構必須同時具備三大要素:一是“節點”,即各級各類城鎮;二是“域面”,即節點的吸引範圍;三是“網路”,即商品、資金、技術、信息、勞動力等各種生產要素的流動網。網路式開發,就是強化並延伸已有的點軸系統。通過增強和深化本區域的網路系統,提高區域內各節點間、各域面間,特別是節點與域面之間生產要素交流的廣度和密度,使“點”、“線”、“面”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使整個區域得到有效的開發,使本區域經濟向一體化方向發展。同時通過網路的向外延伸,加強與區域外其他區域經濟網路的聯繫,並將本區域的經濟技術優勢向四周區域擴散,從而在更大的空間範圍內調動更多的生產要素進行優化組合。這是一種比較完備的區域開發模式,它標志著區域經濟開始走向成熟階段。

  4.地域生產綜合體開發模式

  地域生產綜合體開發模式是前蘇聯廣泛採用的一種產業佈局模式。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到前蘇聯解體以前,前蘇聯在西伯利亞地區通過對水利、煤炭、油漆、鐵礦、木材等資源的開發,建立了10多個大型的工業地域生產綜合體。受前蘇聯的影響,我國也曾經廣泛採用過這種佈局模式。我國國土規劃綱要中提出的19個重點開發區中有很大一部分就屬於這種開發模式。

  地域生產綜合體開發模式的理論基礎是前蘇聯學者科洛索夫斯基的生產迴圈理論。該理論認為:生產都是在某種原料和燃料動力資源相互結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每個迴圈都包括過程的全部綜合,即從原料的採選到獲得某種成品的全過程;某個產品之所以能在某個地域生產,是因為擁有原料和燃料動力來源並能夠對它們進行合理利用。也就是說,該理論認為生產是按照生產工藝的“鏈”所組成的穩定的、反覆進行的生產體系進行的。H.H。科洛索夫斯基將地域生產綜合體定義為“在一個工業點或一個完整的地區內,根據地區的自然條件、運輸和經濟地理位置,恰當地安置各個企業,從而獲得特定的經濟效果的這樣一種各企業間的經濟結合體。

  5.區域梯度開發與轉移模式

  該佈局模式的理論基礎是梯度推移理論。梯度推移理論認為,由於經濟技術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不同地區客觀上存在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的差異,即經濟技術梯度,而產業的空間發展規律是從高梯度地區向低梯度地區推移。二戰後加速發展的國際產業轉移就是從發達的歐美國家向新型工業國或地區再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梯度轉移的。根據梯度推移理論,在進行產業開發時,要從各區域的現實梯度佈局出發,優先發展高梯度地區,讓有條件的高梯度地區優先發展新技術、新產品和新產業,然後再逐步從高梯度地區向中梯度和低梯度地區推移,從而逐步實現經濟發展的相對均衡。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曾按照經濟技術發展水平把全國劃分為高梯度的東部沿海地帶、中梯度的中部地帶和低梯度的西部地帶,以此作為產業空間發展的依據。

中國的產業佈局政策與實踐[1]

  我國產業佈局的歷史軌跡,表現為“均衡發展—非均衡發展”,逐漸演變的過程,並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

  一、1949—1978年:均衡產業佈局政策

  建國初,占國土面積不到12%的東部沿海地帶,聚集了全國70%以上的工業,上海、天津、青島、廣州、北京、南京、無錫化市的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產值的94%,內陸地區近代工業幾乎一片空白。所以,採取大規模向內地推行工業化模式,以求均衡發展,均衡產業佈局政策選擇的評價:

  1、比較優勢判斷。在1978年前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大前提下,我國區域產業佈局在本質上不具有依據比較優勢佈局的特征,資本和勞動力資源不能自由流動,地區間的貿易方式以計劃和調拔為主。當時的產業佈局主要是以政策導向為主,重工業不僅在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繼續發展,而且在中西部也大規模推進重工業化過程,選擇的佈局地點也以戰備為需要。因此,我國重工業化佈局不具有比較優勢特征,是缺乏效率和效益的重工業化。同時,這種又 調生產力的均衡佈局和地方工業自成體系,違背比較優勢原則的政策,造成了我國工業體系“遍地開花”

  2、公平與效率取捨。改革前我國政府對空間公平的追求基於對效率的提高,用整體的效率損失換取區域的均衡發展,表現為近30年時間全國收入水平及消費水平都處於增長緩緩乃至停滯狀態,而錶面較高的增長速度是在扭曲的產業結構和績效較低的情況下實現的。

  二、改革開放後的非均衡產業佈局政策

  1978年以後,在對傳統計劃體制進行改革和實行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佈局的主導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側重公平轉向側重效率,一改過去的均衡發展,實施區域經濟傾斜發展戰略,把建設的重點轉向東部沿海地區。無論是引進外資、國家投資、優惠政策方面,產業佈局政策都傾向於東部。

  (一)非均衡產業政策對我國的積極的影響

  1、產業佈局經歷了從均衡到非均衡較轉變後,在全國範圍內呈現出自東向西梯度分佈,由南向北展開的佈局。

  2、根據各地域的優勢,初步形成了產業佈局的地域分工

  東部地帶的12個省、市、區經濟發達,工業結構偏向於加工工業,較輕工業比重較高,技術和資金密集度較高。中部九個省區,工業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原料工業和重加工工業較突出。西部九個省區,區內經濟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較差,但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工業結構以採掘業為特色。

  3、一批中心城市的輻射力增強,有效帶動了周圍區域經濟的增長,東部地區的大中型城市,對周圍地區的輻射和勞動作用增強,形成了工業密集區域,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環渤海地區,珠江三角洲。

  (二)非均衡產業佈局的負面影響

  1、地區經濟差距距擴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1980~1992年群間,中部同東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相對差距由31.2%擴大到了43.1%,西部同東部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相對差距43.8%擴大到50.5%。

  2、區域經濟磨擦,地區封鎖日趨強化。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財稅實行“分竈吃飯”和分權體制改革以來,區域中的地方政府獲得了相當大的權力,區際關係開始按市場規則行事,由於轉軌時期新舊體制的磨擦,使區域經濟形成經濟活躍經濟紊亂並存的局面。

  3、產業佈局非區位化,引發區域產業結構趨同。在利潤動機的誘導下,各地區紛紛加速發展投資少、見效快的加工工業,忽視基礎產業,從而導致各地區產業結構雷同。 在加工工業上,一些擁有先進技術和設備,有條件發展深加工和高技術產業的發達地區未能較快改造傳統產業,振興新興產業,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固守原有的一般加工水平,產業升級換代緩慢。而一些設備技術差的落後地區限制原材料流出,自搞加工,刻意追求高附加值,又往往依靠外匯進口原器件來支撐耐用消費品加工工業。結果是資源產區和加工地區的產業結構從不同的起點出發,走向趨同。這種不合理的趨同,直接產生以下不利後果:

  一是區域分工弱化,分工利益減弱;

  二是佈局中重覆引進,浪費現象嚴重;

  三是產業間的空間組織缺乏專業化協作,企業規模在低效率基礎上趨向小型化及空間分佈均衡化,造成分工效益和規模效益雙重損失。

  4、註重地區經濟傾斜,忽視產業傾斜。從比較利益理論和非均衡理論出發,給基礎好的地區某些政策傾斜優惠是應該的可行的。但是必須把地區傾斜與產業傾斜結合起來,著力培訓地區增長點和產業增長點。我國在產業佈局實踐中對東部進行了全面傾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特別是中西部的農業、能源、原料和交通運輸等基礎產業。

未來中國的產業佈局戰略選擇[1]

  近幾年針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理論是關於我國產業佈局應採取何種戰略爭論一直沒有停息過,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學術觀點。

  1、梯度推移戰略(“七五”制中提出並實踐過的一種戰略

  從經濟技術水平看,中國客觀上存在著東、中、西部三級梯度差在地區經濟分工的基礎上,戰略重點逐步由東向西梯度推移,即按照東、中、西部的順序實施佈局,推行投資和建設項目的地區傾斜政策,近期把重點放在經濟技術水平高的東部地帶,中期將重點轉移到中部地帶,遠期則把重點放到不發達的西部地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戰略也暴露出重大缺陷,主要是進一步拉大了東、中、西部差距,過分傾斜於加工工業,使整個經濟發展缺乏後勁。

  2、反梯度推移戰略

  這種戰略與上述戰略正好相反,上述戰略是以經濟技術水平為梯度,這種戰略是以自然資源豐裕程度為梯度。該理論認為,中國客觀存在著與經濟技術水平梯度分佈方向相反的自然資源梯度分佈現象。在產業佈局政策上,充分利用資源分佈的梯度差,把投資和建設重點設在內地,向中西部地區實行傾斜政策,促進中、西部快速發展,從而縮小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的差異,這種主張由於對中西部地帶側重點不同,又具體分為兩種戰略:

  ⑴中部突破戰備。認為中部是能源,原材料的主要基地,這是產業正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主張建設重點應從中部突破,帶動東、西部兩地。

  ⑵西部躍進戰略。認為既然西部大大落後於東部,就應重點開發西部求導均衡發展,儘快消除地區差別,這種觀點認為,在新技術可以引進條件下,不存在梯度規律,西部可以直接引進和消化世界先進技術,實行跳躍式發展。

  3、點軸開發戰略均長極戰略

  點軸開發論認為,資源的分配和產業的佈局應按線狀基礎設施(主要是水陸空交通干涉)展開,因而強調已有的經濟技術基礎在產業佈局中的作用。

  增長極戰略主張,建立以增長極為中心的的空間發展矩陣,增長極的選擇一方面應發揮那些,的作用,另一方面新增長極開支與生產空間的擴大相適應

產業佈局與產業結構的關係[4]

  由於產業佈局是生產力在空間的分佈與組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區或一國的產業區域結構和規模,而產業結構的調整必須要有適應於它的產業佈局才能促使其合理。實際上,產業佈局的涉及面遠遠超出了產業的範圍。生產力水平分佈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到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的制約。正因為如此,產業佈局很難在短期內達到滿意的期望,即使形成較合理的機構,如果產業結構調整失誤,反會導致產業佈局的失調。由此看來,產業佈局是隨產業結構的調整而變化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演變對於產業佈局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會產生極大影響。

  另一方面,產業佈局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即依賴於產業的成長和產業結構的升級轉換,又將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因為產業結構的具體表現形態在於各部門之間的比例關係,而這種比例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可通過產業佈局而體現出來。因此,從廣義上看,產業佈局與產業結構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產業結構的總體根本上要受到產業分佈的影響。

  產業佈局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產業佈局直接影響產業結構的箔局。產業佈局重點要考察其生產力的分佈狀況,而生產力各要素的分佈在一定時期內是相對固定的。例如,在我國,人口流動幅度不是太大,勞動力相對固定於某些地區,資源,特別是自然資源固定於特定的地域;生產資料雖然有部分隨機可轉移性,但現實生產力不允許其盲目脫離其他生產要素而獨立生存3這就要求各地在產業佈局時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資源配置,而不能盲目為實現某些目標而不顧當地條件去搞“無米之飲”的產業。這也就要求產業結構的管理在確定發展什麼、如何發展時應根據自然資源的自然特性和經濟特性,因地制宜地組織生產。

  其次,產業佈局會影響產業結構水平。不同的生產力水平,產業部門會形成不同的結構水平。以農業為例,在生產力水平很低的情況下,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難以得到保障,食物生產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相應地農業生產以食用產品的生產作為主要的甚至是占絕對壟斷地位的生產部門,其他部門或者不存在,或者處於次要地位,形成了單一的農業生產結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勞動生產力不斷提高,食用農產品除了用於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外,有了大量剩餘,畜牧業漁業、林業等部門逐步得到發展,形成了一個部門多樣化的農業生產結構。

  另外,產業結構的水平也表現為產業結構高度化的層次。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則表現為資源在備產業間的分配比例,生產成果在備產業間的配置比例等。這些比例配置得越合理,產業結構的水平也較高。如在我國沿海地區,生產力水平較高,產業也明顯地具有相對的高層次結構水平;反之,生產力水平較低的西部地區,產業結構不可能達到普遍的高水平。如果通過行政方式,特大量高加工度化的產業投向於低生產力水平的地區,那就會受到產業生產不配套和生產方式落後的阻礙,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但是,我們並不排除在低生產力水平地區搞個別的高技術產業或主導產業作為先行產業,逐步帶動全地區備行業的發展。

  再次,產業佈局對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會產生重要影響。由於各地區的自然資源,氣候條件,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各地區備部門經濟發展出現不平衡的狀態。為了發揮地區經濟的優勢,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的資源,產業的發展應有的放矢。如有的地區資源富足,那就適宜發展資源開髮型產業;有的地方交通便利,發展以外貿為主體的產業更加有利可因;而對那些工業基礎和入口素質較高的地方,可著力發展高附加值和高技術的產業。

  從上述內容可看到,生產力佈局與產業結構的關係是十分緊密的。各個地域應從區情出發,優選區位,促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1.5 1.6 產業經濟學[M]
  2. 李悅 李平.第16章 產業佈局理論.《產業經濟學》
  3. 陳仲常.第七章 產業佈局與實證分析.《產業經濟理論與實證分析》
  4. 黨興華.《產業經濟學》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業佈局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