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領導素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個體領導素質的概述[1]
個體領導素質是指個人從事領導工作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是領導者內在諸要素的總和。
“素質”一詞最早是作為生理學的專業術語來使用的,是指人的解剖生理特點,即人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的先天特點。狹義的素質就是指人的體質,即人體的總體生理特點、條件和狀態,以及人體各個組成部分的生理基礎和質量。廣義的素質概念具有豐富的內涵。它不僅指一個人的體質狀況,而且還包含組成這個人的一切內在成分,如一個人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特點、質量、水平以及整體的質量和品位等。由此可知,社會科學中的素質應是指一個人進行一般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自身內在條件的總稱。它對於一個人活動的成敗得失以及他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的優劣強弱具有決定性意義。現在,人們已經把素質看做是各種社會角色內在構成的最基本概念。
由於個體領導承擔著決策、組織、協調和指揮等重要職能,因而其內在素質必然有別於普通成員的基本素質,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個體領導的素質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綜合性。領導者的素質是由諸多因素組成的一個有機的結構體系。由於領導活動是涉及組織、決策、協調、指揮和溝通等各個方面的複雜過程,因而就必然產生對領導者素質的綜合性要求。儘管不同的組織對領導者素質的要求不盡相同,但是作為現代組織的領導者,應該具有較好的政治、文化、智能、道德和身體等多方面的素質。我們黨對領導幹部“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素質要求,就直接體現著領導者素質的綜合性特征,即它是一個由多種要素構成的有機綜合體。
第二,階級性。領導活動的社會屬性決定了領導活動的內容和方式。不同的社會形態和社會制度會對領導者的素質提出不同要求,從而使領導者的素質必然要烙上不同性質的階級印記。而領導者本身也總是處於某一特定社會中,歸屬於某一階級,代表著一定的階級利益。由於領導者所承擔的重要而特殊的社會角色,以及權力運行所產生的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影響,使得各個階級都加倍重視對領導者的素質塑造,努力按照本階級的意志和要求,培養和造就本階級利益的忠實維護者。
第三,層次性。領導者素質的層次性是指不同層次的領導者有著不同的職責,因而領導者的素質要求也有高有低。在現代社會的大型組織當中,領導者一般可分為高、中、低三層。通常情況下,高層領導者的素質重點是分析、綜合和決策的能力,中層領導者的素質重點是組織和協調各種關係的能力,而基層領導者的素質重點則是專業技術水平和技術能力。
第四,動態性。這是指領導者的素質會隨著領導環境的不斷變化而產生相應的變化。領導者的素質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經常處在不斷變化之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影響領導者素質的環境因素在內容和性質上也會不斷地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壓力迫使領導者必須不斷改善和調整自身的素質結構,才能完成領導目標。因此,領導者素質是一個動態的體系,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另外,不同的領導職位對領導者素質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在適應領導職位變化的過程中,領導者的素質會不斷地得到增益或損減。其中,增益就是優化,是一種正面的演化,而損減則是退化,是一種負面的演化。這兩種方向的變化運動始終存在,隨時影響領導者的人格、行為和能力,並最終影響領導活動60的效能。
個體領導素質的內容[1]
素質是領導者履行領導職能的基礎,是有效領導活動開展的主體性要素。雖然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並不完全相同,但總體看來,領導者一般應具備如下幾方面的素質:
- (一)政治素質
領導者的政治素質是指作為一個政治角色的領導者,對自己的政治權利和政治義務的理解、把握和反應以及見諸於行動等能力的總和,是領導者長期在政治關係和政治生活中接受培養和熏陶而形成的個體特質。
政治素質對於從事行政領導活動的領導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它在領導者的日常領導工作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直接影響著領導活動的方向和績效。而對於其他領導者而言,政治素質在日常領導活動中並沒有直接明顯地表現出來,而是作為一種隱性素質內化到領導者的意識當中,間接地影響著領導活動。
一般而言,領導者的政治素質主要包括如下內容:第一,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領導者處理領導事務的根本目標和基本思想。領導者離開了正確的政治方向,領導活動的性質就會出現偏差。領導者必須維護國家和黨的根本利益,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和國家保持一致。在領導活動中首先要考慮全局利益,服從大局,正確處理好整體和局部、長遠與眼前的關係,為組織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第二,鮮明的政治觀點。政治觀點是領導者觀察和處理問題的基本看法,是領導活動的政治指導思想。現代領導者的基本政治觀點應該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領導者應當系統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不斷增強領導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第三,高度的政治覺悟。政治覺悟是領導者政治思想水平的重要標誌,是領導者戰勝一切困難、取得工作成績的動力。領導者的高度政治覺悟,一方面表現在時刻關心國際社會的風雲變幻,關心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另一方面表現在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勇於創新,頑強拼搏,不斷開創組織發展的新局面。
- (二)道德素質
領導者的道德素質是指領導者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用以調節同他人相互關係的、充滿價值取向的精神品質,是領導者人格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動力功能、調節功能、控制功能、引導功能、塑造功能以及示範功能。
領導者道德素質的內容具有層次性的特點,一般而言,領導者的道德素質主要有三個層次:最高層次是領導者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層面的道德,即領導者基本的人生態度、人生理想、奮鬥目標和為實現崇高理想而獻身的無畏精神、犧牲精神及服務精神;中間層次是領導者個人的倫理道德,如領導者具有的公正性、誠實性、容忍性、同情心、義務感、責任感、信義感和謙遜感等;第三層次是領導者的職業道德,是指領導者在領導工作中表現出的責任性、服務性、敬業性和自律性等品質。這三個層次的道德內容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對較低層次道德素質的培養和塑造,是進一步提升高層次道德素質的基礎和前提;而高層次道德素質的形成又對低層次道德素質的完善產生指導和支配作用。
加強領導者道德素質建設是現實生活和領導活動的實際要求。這是因為:首先,領導者的道德素質直接影響著領導者的決策心理和決策行為。由於非程式化決策是領導決策的重要內容,越往高層比重越大,且非程式化決策具有無章可循、結果難測的特點,因此,領導者的領導決策首先會受到領導者本人素質,尤其是道德素質的直接影響。是以權謀私還是為國為民、是明哲保身還是勇於探索,都在很大程度上導引著決策活動。其次,領導者的道德品質直接影響著下屬執行心理和執行活動,影響著領導者推動下屬實施決策的現實效果。正如孔子所講:“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令而不從。”領導者的一言一行,道德素質高低都是一種無形的暗示和引導,並會成為下屬效仿的對象,影響下屬的心理和活動。最後,領導者的道德素質還會影響和制約其他領導素質。道德素質不僅決定著其他素質發揮效能的方向和性質,也決定著領導者整體素質的品位和價值。正因為如此,領導者的道德素質已經超越了普通道德素質的範疇,不僅是規範個人行為的價值準則,更是一種控制權力和利益、保證公平與公正、為社會樹立良好示範和導向的特殊手段和基本尺度。
- (三)知識素質
對現代領導者而言,完善的知識素質是領導活動成敗的關鍵因素。知識素質是領導者進行領導活動的技術保障,是領導者觀察世界、認識生活、為組織發展確定方向的技能要素。由於領導者身處特殊地位,承擔重要責任,面對複雜局勢,因此,領導者的知識素質應當是一個複雜而完備的知識體系,其中包含著多層面、多領域的知識內容。
第一,文化知識。由於領導活動是一項具有高度綜合性的社會活動,因而領導者要成功地駕馭領導工作,就必須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雖然要求領導者精通各門學科的知識是不現實的,但是要求領導者廣泛涉獵科學文化知識,則無疑是駕馭領導全局,實現有效領導的知識基礎。正如列寧所言:“只有用全人類的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才能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所以,領導者不僅要廣泛學習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文學、歷史、地理、法律、邏輯學等社會科學知識,還應該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生態學以及電子電腦等基礎理論知識,特別要掌握現代自然科學的新成果——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的基本原理,並儘可能把它們運用到領導工作中去。這些文化知識不但有助於領導者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而且可以培養領導者廣闊的知識視野和較高的思維能力,為做好現代領導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第二,專業知識。領導者除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外,還應努力學習和掌握各自領導範圍內的專業知識,這是領導實踐及領導者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每一種行業和部門都有各自的專業理論知識,這是行業部門從業活動規律的歷史積累和科學總結。只有深刻地掌握了專業知識,才能夠全面深刻地認識和掌握本行業的內部活動規律和運作模式,從而能夠根據行業特點和需要進行科學決策,實現領導目標。可以說,領導者的專業知識越豐富、越扎實,領導能力就越強,領導目標就越有保障。
第三,領導知識。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組織規模的不斷擴大,都對領導工作的科學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領導者僅憑過去的領導經驗進行領導,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在實踐中,一些領導者決策失誤,工作效率不高,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科學的領導知識。而正是適應現代領導工作需要而產生的一門綜合科學,它是現代領導經驗的整合和提煉,是領導工作中合乎規律的方式、方法、技術和經驗的總結和概括。就其社會功效來說,領導科學可以幫助領導者超越個人的局限,系統地吸收前人和他人領導經驗中的精華,進而全面地認識和掌握領導活動的規律、程式和方法,實現領導工作的科學化。因此,要實現領導活動的有效運行,領導者就必須掌握領導科學的相關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領導工作合乎領導活動的基本規律,從而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創造高效的領導業績。
- (四)能力素質
能力素質是指領導者所具備的能夠使領導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行為能力的總和,是領導素質中所有能動成分的精華聚合。領導者能否勝任領導工作,不僅看領導者知識素質高低,更要看他的知識素質以及其他素質能否轉化為工作實踐,即要看領導者的能力素質如何。領導者的能力素質主要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兩部分。
一般能力是領導者從事領導活動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它是領導者綜合素質的總稱,也是一個領導者成功實現“統領各方”的必然要求。一般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內容:其一,信息獲取能力。受信息技術革命的影響,人類社會信息化趨勢日益明顯。在一定意義上講,信息是領導者開展領導活動的基礎,是領導者進行科學決策的依據,是領導者進行有效組織的手段,是領導現代化的重要資源。所以,作為一個組織的領導者必須具備出色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其二,利益整合能力。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特別是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利益多元化將愈發明顯,這對領導活動的統一性和整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領導者必須有能力整合各種分散的,甚至是相互衝突的利益,以使組織更具有凝聚力。其三,知識綜合能力。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要順應這一趨勢,領導者就必須在掌握多種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把握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繫。也只有如此,領導者才能統領和引導好高度專業化的組織機構及其活動。其四,組織協調能力。保證組織內部各要素的協調統一是領導者的一項重要工作。領導者通過一系列的組織協調活動,可以提高組織的凝聚力,使組織獲得更高層次的整體合力。現代社會組織尤其是規模龐大的社會組織,對於領導者的組織協調能力都有著更高的要求。
特殊能力是領導者在從事領導活動過程中所應具備的特有能力,它是提高領導績效、實現領導目標的根本條件,也是領導者區別於管理者和被領導者的基本標誌。實踐證明,領導者的創新能力集中了領導者的拼搏精神和開拓意識,是領導者區別於管理者和被領導者的鮮明特質,是其特殊能力的集中表現。
創新能力表現為領導者不僅善於敏銳觀察舊事物的缺陷,還能準確捕捉新事物的萌芽,並提出大膽新穎的推測和設想,繼而進行周密的論證,最終拿出可行的方案來付諸實施。具體說來,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內容:其一,洞察力。洞‘。察力是指一種迅速地敏銳地準確地抓住問題要害的直覺能力。這種能力對於尋求和發現創新切入點有著關鍵作用。培養和鍛煉領導者的洞察力,需要其不斷參與領導實踐活動,併在實踐活動中勤於思考。其二,預見力。預見就是能發現萌芽中的事情並判斷萌芽的發展趨勢。領導者需要依靠預見力對事態發展做出超前性的把握和判斷,這對於領導者的有效創新至關重要。預見力不能憑空獲得,它需要以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以及對現實與可能關係的辯證分析為前提和基礎。其三,決斷力。決斷力是一種迅速做出選擇並形成方案的意志力,它是領導者進行創新所必需的一種基礎性能力。缺乏果斷的意志力,領導者不可能有任何創新。其四,推動力。推動力是一種上級激勵下級實現創新意圖的能力。通常情況下,領導者的推動力主要有如下表現形式:領導者的影響力、號召力、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等。其五,應變力。應變力是指領導者在事物發展的偶然性面前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快速反應能力。應變力表現出領導者超常的靈敏性和適應力,是其創新能力的重要表現,也是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進行創新的實踐前提。
- (五)作風素質
作風是人們思想、工作和生活態度的集中反映,是個人品格、修養與德行的充分體現。領導作風實質上是領導者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綜合表徵,是領導者工作宗旨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體現。領導作風貫穿並影響著領導活動的全過程,是領導者的一種積極有效的影響力,它對於調動被領導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領導決策的形成與實施、領導者能力的高低以及領導目標的實現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階段,領導的作風素質主要包括:
第一,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理論聯繫實際是馬克思主義領導科學的基本原則,是賦予領導者旺盛創造力的關鍵所在。大力弘揚這一作風,不斷提高領導幹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加強和改進領導作風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首先,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要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其次,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必須善於運用理論來分析解決領導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再次,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還要大力加強調查研究工作,增強理論聯繫實際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防止並剋服領導工作的盲目性。
第二,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和政治優勢。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的根本保障。堅持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要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各項工作和各個環節都要細心研究群眾利益,關心群眾生活疾苦。堅持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還要堅決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要害是:貪圖虛名、不務實效、勞民傷財。
第三,艱苦奮鬥的作風。堅持艱苦奮鬥,就要發揚不畏艱難、奮力拼搏、克己奉公、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領導幹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帶領群眾創造美好生活。辦一切事情都要遵循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原則,量力而行,精打細算,講求實效,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和鋪張浪費。必須樹立革命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始終保持高尚情操和革命氣節。領導幹部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自覺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以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人格力量影響並帶領群眾。
第四,民主決策的作風。充分發揚民主作風是加強領導作風建設的重要環節,民主作風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群眾路線在領導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民主決策作風集中表現為:重大事項決定、重要幹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必須經集體討論作出決定。“三重一大”制度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民主決策的高度重視,是民主決策作風的制度表現。民主決策作風的基本點是,領導者與群眾建立正確的關係,領導者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對待群眾,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領導活動提供集體智慧,從而為領導活動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增強領導活動的合法性。堅持民主決策的作風,不僅領導者要牢固樹立民主意識,增強民主觀念,還要註重發揮被領導者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正確處理民主與集中的關係。
第五,清正廉潔的作風。清正廉潔是領導幹部自身素質和品質的外在表現,是實現黨風和社會風氣好轉的關鍵,直接關係到人心向背和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我們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必須緊緊圍繞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這個根本問題,克己奉公,廉潔自律。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堅持清正廉潔的作風,領導者必須加強理想信念的教育,牢固樹立廉潔從政的領導意識。領導者不僅要自覺遵紀守法,還要積極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 (六)身心素質
由於領導者肩負著複雜而繁重的工作任務,因此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適應領導工作的基本要求。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不管你的見解多麼高明,如果沒有精力,要做好工作是很困難的。”①通常情況下,良好的身體素質主要包括如下內容: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巨大的體能潛力,強大的生理適應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等。領導者的心理素質是指領導者的個性特征,它主要包括性格、氣質、意志等方面。在性格方面,現代領導者一般都要具有競爭開放的性格。這是因為當今社會是一個迅速多變的社會,組織所面臨的環境挑戰將會更加嚴峻。凡是不能迅速適應客觀環境和外部變化的組織與領導,都將不可避免地被淘汰。此外,不論擔負哪一種具體職責,領導者都必須要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並要隨時準備介入到各種矛盾之中去。因此,領導者必須以開放的心態積極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在氣質方面,領導者要具有敢於決斷的氣質。這是因為任何決策都有時效要求,領導者要在對客觀事物充分調查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果敢地處置問題。在意志方面,領導者應能做到堅韌不拔。由於領導活動中的挫折與失敗總是在所難免,因此領導者只有具備百折不撓的毅力,才能經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
個體領導素質主要是在後天培養的基礎上形成和完善的,領導者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因此,領導素質的培養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它對於領導主體自身的完善和領導活動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個體領導素質的培養需要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是個體自覺,二是制度建設。
- (一)個體自覺是領導素質培養的內在動力
領導素質作為領導者個體自身內在條件的總稱,與領導者本人的意志和活動67密切聯繫。領導者對自身素質的認識、理解和定位將對領導素質的狀況產生直接影響。領導者的自覺努力是培養領導素質的內在動力,是領導素質提升的根本性前提。它表徵著領導者追求進步的主觀願望和內心要求,為領導素質的培養提供不竭動力。
第一,通過學習積累素質。通過不斷學習積累素質,是提高領導者素質的基本方法和途徑。新時期的領導幹部必須講學習、會學習,努力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領悟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內涵,不斷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加強自身修養,使個人素質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領導者通過加強學習來提高素質,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學習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論素質。領導者只有加強學習,才能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才能打下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二是通過學習可以豐富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文化專業水平,不斷擴展思維空間,為領導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轉變奠定基礎。三是通過學習可以改進領導方法,提高領導藝術。領導者通過認真學習,可以開闊視野、瞭解社會、洞察世事、認識人生並陶冶性情,不斷汲取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的營養。
第二,通過實踐提升素質。實踐是提升領導素質的重要途徑。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人們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它是社會性的活動,其基本形式是生產活動,除生產活動外,還包括政治活動、教育活動、文化藝術活動和科學實驗等。實踐是人們認識的基礎,它不斷地推動人的認識發展,並作為唯一標準檢驗人的認識正確與否。這些觀點為我們探討領導者成長的基本規律、研究提高領導素質的途徑和方法提供了基本思路。領導者素質的提高離不開實踐。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向各級領導幹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他們充分施展才智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領導者只有積極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經受鍛煉,積累經驗,才能不斷提高素質,增長才幹。要特別提倡到改革和建設的第一線去,到基層去,到艱苦的和困難多的地方去,到黨和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誰能在這些地方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團結奮鬥,做出成績,他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就會不斷提高。貪圖安逸,經不起艱苦環境的考驗,不能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繫,不能在實踐中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幹部,就不是黨和人民需要的幹部。領導幹部如果不在實踐中經過一番扎實的磨煉,是無法。。承擔起改革和建設的歷史重任的。
- (二)制度建設是領導素質培養的外部保障
制度建設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相應制度的設立與完善為領導者的活動提供運行規則和體制保障,有利於規範領導主體的社會活動。完善的制度為領導活動提供空間,使領導活動明確自身的活動範圍和活動標準,也必然為領導者的素質建設提供必要的參考和依據,從而在外部為領導素質的完善提供標準。此外,也可為領導者素質的發展奠定發展軌跡和前進方向,用制度力量規範並塑造領導者的素質結構。簡言之,相應的制度建設是培養領導素質的外部保障,是社會力量對個人發展的有效影響和主動控制。
第一,確立領導幹部培訓制度。領導幹部培訓制度是領導系統對領導主體素質主動塑造的具體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建立和健全領導幹部的教育培訓制度。三十年來,按照幹部“四化”方針和幹部教育培訓正規化、經常化、制度化的要求,黨和政府大力培訓各級領導幹部,使幹部隊伍較好地適應了改革開放和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但也必須看到,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制度化程度還不高,主要表現在:有些制度不夠完善,已有的制度還不配套,制度的堅持力度還不夠。這種狀況不解決,就會妨礙我國領導幹部素質的提高。從目前來看,教育和培訓領導幹部要建立健全四項制度: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根底的理論培訓制度;全面提高領導者素質的崗位培訓制度;完善領導者素質的定期輪訓制度和領導幹部的在職學習制度。在對領導幹部進行教育和培訓中,還要充分發揮好黨校、高等院校、研究所等教學科研單位的作用,利用好現有的教育設施和智力資源。對於企業領導者的培訓,應註意與世界先進國家接軌。在培訓機制上,應以企業為主,圍繞企業自身發展和外部環境變化,組織建立起不同規模和形式的培訓中心,將它們作為企業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訓內容上,應更加註重適應時代發展和企業發展的人格素質教育。在培訓形式上,要引入一些專業化的訓練措施。例如,通過敏感性的訓練,培養領導者的人際協調能力,其目的在於讓缺乏人際關係經驗的領導者參與到無結構的群體活動中,從而獲得有效的領導法則。
第二,加強領導幹部監督制度。為了實現領導幹部素質的正向提升,社會系統應當建立並完善監督制度,對領導活動進行必要的監督,從而實現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社會效果。我國現行的監督體系包括政黨監督、行政監督和社會監督等若幹相對獨立的監督系統。它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其中政黨監督包括執政黨監督和參政黨監督。執政黨監督具有很大的權威性和廣泛性,由對領導幹部從下至上、自上而下以及黨委內部的多維監督系統組成;參政黨監督平臺主要是政協會議,通過獻計獻策、質詢提案來履行監督職能。行政監督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內部的監督,它分為一般監督和特種監督。一般監督主要包括上級對下級的監督,下級對上級的監督和同級部門之間的監督。特種監督包括審計監督、人事監督以及衛生監督、環境監督、工商行政監督等等。社會監督包括群眾監督、社會組織監督和輿論監督等。社會監督有利於拓寬監督渠道,充分發揮群眾和輿論監督的積極作用,是現代社會重要的監督體系。總之,加強領導幹部監督制度將為領導活動提供明確的制度範圍,有利於糾正不良的領導認知,矯治錯誤的領導行為,從而樹立健康的領導形象,保證正確的領導方向。
第三,完善領導幹部考核制度。對領導素質進行測試和評定是衡量領導素質狀況的基本手段,這就必然要求完善相應的領導幹部考核制度。只有定期或不定期地瞭解領導幹部的政治表現和工作表現,並對他們做出必要的鑒定,才能對領導素質做出量化的評定,才能準確瞭解素質培養的效果,明確進一步提高的方向。通過領導幹部考核制度的測評,不僅可以衡量領導幹部的業績成果,還可以掌握領導幹部在重大問題上的立場、觀點和態度,從而對領導幹部出現的思想政治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處理,對其不正確的思想認識進行及時的教育引導。此外,通過建立健全幹部升降獎懲制度,對政治表現差、業務能力弱的幹部,該調的堅決調,該降的堅決降,該撤的堅決撤,決不能有絲毫猶豫。對於違反黨紀國法的領導幹部,更要嚴加查辦,絕不可姑息養姦。要認真貫徹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註重在改革和建設的實踐中考察和識別幹部,把那些德才兼備、實績突出和群眾公認的領導幹部及時提拔到相應領導崗位上,以實現領導幹部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最大成效地發揮領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