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6个条目

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Taylor,F.W.)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放大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

  一個在死後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人;一個影響了流水線生產方式產生的人;一個被社會主義偉大導師列寧推崇備至的人;一個影響了人類工業化進程的人。

  一個由於視力被迫輟學的人;一個被工人稱為野獸般殘忍的人;一個與工會水火不容,被迫在國會上作證的人;一個被現代管理學者不斷批判的人。

  這個人就是泰勒,管理思想發展史中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富有爭議的人。

目錄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生平簡歷

  1856年,3月20日,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生於美國費城傑曼頓一個富有的律師家庭。在接受中學教育後,進入埃克塞特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專科學校學習。

  1874年,考入哈佛大學法律系,不久,因眼疾輟學。

  1875年,進入費城恩特普裡斯水壓工廠當模具工和機工學徒。

  1878年,轉入費城米德維爾鋼鐵公司(Midvale steel Works)工作。從機械工人做起,歷任車間管理員、小組長、工長、技師等職,他在該廠一直乾到1890年。

  1881年,泰勒開始在米德維爾鋼鐵廠進行勞動時間和工作方法的研究,為以後創建科學管理奠定了基礎。同年,在米德瓦爾開始進行著名的“金屬切削試驗”,經過兩年初步試驗之後,給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標準米德瓦爾的試驗是工時研究的開端。

影響世界進程的100位管理大師
1.亞當·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2.羅伯特·歐文
(Robert Owen,1771-1858)
3.查爾斯·巴貝奇
(Charles Babbage,1792-1871)
4.弗雷德里克·W·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5.卡爾·巴思
(Carl G. Barth,1860-1939)
6.亨利·甘特
(Henry L. Gantt,1861-1919)
7.弗蘭克·吉爾佈雷斯
(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8.莉蓮·吉爾佈雷斯
(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9.哈林頓·埃默森
(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10.莫裡斯·庫克
(Morris Cooke,1872-1960)
11.亨利·法約爾
(Henry Fayol,1841-1925)
12.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1864-1920)
13.林德爾·厄威克
(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14.盧瑟·古利克
(Luther H. Gulick,1892-1993)
15.瑪麗·帕克·福萊特
(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16.雨果·孟斯特伯格
(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17.喬治·埃爾頓·梅奧
(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18.弗里茨·羅特利斯伯格
(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19.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20.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1908-l970)
21.克萊頓·阿爾德佛
(Clayton Alderfer)
22.戴維·麥克利蘭
(David McClelland)
23.道格拉斯·麥克雷戈
(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24.約翰·莫爾斯
(John Morse)
25.威廉·奧奇
(William G. Ouchi)
26.克瑞斯·阿吉裡斯
(Chris Argyris)
27.庫爾特·勒溫
(Kurt Lewin,1890 - 1947)
28.利蘭·佈雷德福
(Leland Bradfurd)
29.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B. F. Skinner)
30.阿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31.萊曼·波特
(Lyman Porter)
32.維克托·弗魯姆
(Victor H. Vroom)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34.斯塔西·亞當斯
(J. Stacy. Adams)
35.哈羅德·凱利
(Harold H. Kelley)
36.哈羅德·孔茨
(Harold koontz,1908-1984)
37.切斯特·巴納德
(Chester Barnard,1886-1961)
38.斯坦利·西肖爾
(Stanley E. Seashore)
39.羅伯特·坦南鮑姆
(Robert Tannenbaum)
40.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小組
41.倫西斯·利克特
(Rensis Likert)(密執安研究)
42.羅伯特·布萊克
(Robert R. Blake)
43.弗雷德·菲德勒
(Fred E. Fiedler)
44.羅伯特·豪斯
(Robert J House)
45.保羅·赫塞
(Paul Hersey)
46.理查德·約翰遜
(Richard A. Johnson)
47.弗里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 Kast)
48.詹姆斯·羅森茨韋克
(James E. Rosenzweig)
49.詹姆斯·格黑爾·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
50.梅薩·羅維奇
(M. Mesarovie)
51.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
52.歐內斯特·戴爾
(Ernest Dale)
53.威廉·紐曼
(William Newman)
54.艾爾弗雷德·P·斯隆
(Alfred P.Sloan)
55.保羅·勞倫斯
(Paul R. Lawrence)
56.弗雷德·盧桑斯
(Fred Luthars)
57.瓊·伍德沃德
(英國,Joan Woodward)
58.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59.埃爾伍德·斯潘塞·伯法
(Elwood Spencer Buffa)
60.W·愛德華茲·戴明
(W. Edwards Deming)
61.約瑟夫·朱蘭
(Joseph Juran)
62.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
63.詹姆士·錢皮
(James Champy)
64.馬文·鮑爾
(Marvin Bower)
65.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66.湯姆·彼得斯
(Tom Peters)
67.布魯斯·亨德森
(Bruce Henderson)
68.亨利·福特
(Henry Ford)
69.小托馬斯·沃森
(Thomas Watson Jr.)
70.戴維·帕卡德
(David Packard)
71.盛田昭夫
(Akito Morita)
72.松下幸之助
(Konosuke Matsushita)
73.羅伯特·湯賽德
(Robert Townsend)
74.哈羅德·傑寧
(Harold Geneen)
75.伊戈爾·安索夫
(Igor Ansoff)
76.邁克爾·波特
(Michael Porter)
77.加里·哈默爾
(Gary Hamel)
78.理查德·帕斯卡爾
(RiChard Pascale)
79.羅莎貝斯·莫斯·坎特
(Rosabeth Moss kanter)
80.查爾斯·漢迪
(Charles Handy)
81.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
(Alfred Chandler)
82.蘇曼特拉·戈沙爾
(Sumantra Ghoshal)
83.彼得·聖吉
(Peter Senge)
84.吉爾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
85.馮斯·瓊潘納斯
(Fons Trompenaars)
86.艾德佳·沙因
(Edgar Schein)
87.埃里奧特·傑奎斯
(Elliott Jaques)
88.阿爾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89.約翰·奈斯比特
(John Naisitt)
90.瑪麗·帕克·福列特
(Mary Parker Follett)
91.沃倫·本尼斯
(Warren Bennis)
92.勞倫斯·彼得
(Laurence Peter)
93.西奧多·萊維特
(Theodore Levitt)
94.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95.傑伊·洛希
(Jay W. Lorsch)
96.愛德華·勞勒
(Edward Lawler)
97.沃倫·施密特
(Warren H. Schmidt)
98.簡·莫頓
(Jane S. Mouton)
99.特倫斯·米切爾
(Terence R. Mitchell)
100.肯尼斯·布蘭查德
(Kenneth Blanchard)
[編輯]

  1883年,通過業餘學習,獲得新澤西州霍肯博的史蒂文斯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位。

  1884年,擔任米德維爾鋼鐵公司的總工程師。同年結婚。

  1886年,加入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1890年,離開米德維爾,到費城一家造紙業投資公司任總經理

  1893年,辭去投資公司職務,獨立從事工廠管理咨詢工作。此後,他在多家公司進行科學管理的實驗。在斯蒂爾公司,泰勒創立成本會計法。在西蒙德滾軋機公司,泰勒改革了滾珠軸承的檢驗程式。

  1895年,在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發表《計件工資制》。

  1898年,在伯利恆鋼鐵公司大股東沃頓(Joseph Wharton)的鼓動下,以顧問身份進入伯利恆鋼鐵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此後在伯利恆進行了著名的“搬運生鐵塊試驗”和“鐵鍬試驗”,搬運生鐵塊試驗,是在這家公司的五座高爐的產品搬運班組大約75名工人中進行的。這一研究改進了操作方法,訓練了工人,結果使生鐵塊的搬運量提高3倍。鐵鍬試驗是系統地研究鏟上負載後,研究各種材料能夠達到標準負載的鍬的形狀、規格,以及各種原料裝鍬的最好方法的問題。此外泰羅還對每一套動作的精確時間作了研究,從而得出了一個“一流工人”每天應該完成的工作量。這一研究的結果是非常傑出的,堆料場的勞動力從400-600人減少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從16噸提高到59噸,每個工人的日工資從1.15美元提高到 1.88美元。。

  1898年,與懷特(Munsell Wright)共同發明高速鋼。

  1901年,離開伯利恆鋼鐵公司,不再同任何工業公司來往,只從事不收取報酬的管理咨詢、寫作和演講工作,推廣科學管理。

  1903年,正式出版《工廠管理》。同年,在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的年會上宣講《車間管理》(Shop Management)。

  1906年,正式出版《論金屬切削技術》。同年,當選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主席,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名譽科學博士學位。

  1909年,發表《製造業者為什麼不喜歡大學生》。在伊利諾斯大學演講《論成功之道》。這年冬天,泰勒受哈佛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生院院長蓋伊(EdwinF.Gay)的邀請,到哈佛講授科學管理,一直持續到他去世。

  1910年,洲際貿易委員會舉行東部鐵路公司運費聽證會,科學管理開始廣為傳播。

  1911年,發表《效率的福音》,同年正式出版《科學管理原理》。在陸軍軍械部部長克羅澤的支持下,泰勒在馬薩諸塞的沃特頓兵工廠和伊利諾斯的羅克艾蘭兵工廠進行科學管理實驗。具體實施科學管理的梅里克在沃特頓兵工廠解雇拒絕配合的工會會員引起罷工,國會眾議院組成特別委員會展開調查。 1911年10月至1912年2月,美國國會舉行關於泰勒制和其他工場管理制度的聽證會,泰勒出庭作證。

  1912年,正式出版《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的證詞》。

  1915年,3月21日因患肺炎在費城逝世,終年59歲。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背景簡介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主要倡導人。出生於1856年3月20日,他去世的日期是1915年3月21日。他的墓碑位於一座能俯視費城鋼鐵廠煙囪的小山上,墓碑上刻著:“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泰勒是帶著鬱悶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的。他生前殫精竭慮研究的科學管理原理和方法,由於受到曲解而推行舉步維艱。國會聽證會上國會議員和調查人員無休止的盤問,特別是幾次發生的針對推行泰勒制的工人罷工風潮,更是傷透了這位骨子裡同情工人並付出了艱巨勞動的思想者的心。為了排除人們的疑慮,這位不善言辭的人不得不屢屢長途履行,為其理論和方法進行說明和辯護。而正是一次外出發表演講的歸途中,他在通風的卧鋪車廂感染了肺炎,不久被奪去了59歲的生命。

  泰勒所處的時代,特別是19世紀的最後數10年中,美國工業出現前所未有的資本積累和工業技術進步。但是,如何發展、組織、控制和管理這些工業資源的低劣方式嚴重阻礙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另一個問題是如何使勞動者發揮潛力。當時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關係嚴重激化:資本家對工人態度蠻橫,工人生活艱苦,而資本家個人卻過著奢侈的生活;工人則不斷用搗毀機器和加入工會組織領導的大罷工來爭取自己的權利。勞資關係的對立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對於如何解決發揮勞動力潛力的問題,有人主張使用優良機器替代勞動力,有人主張試行分享利潤計劃,還有一些人主張改進生產的程式、方法和體制。泰勒當時是一位年輕的管理人員和工程師,是美國工程師協會的成員,因而很瞭解人們提出的上述一些解決辦法,併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他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管理理論和方法。

  泰勒出生於美國費城一個富有的律師家庭,中學畢業後考上哈佛大學法律系,但因眼疾而不得不輟學。1875年,他進入一家小機械廠當徒工,1878年轉入費城米德瓦爾鋼鐵廠(Midvale Steel Works)當機械工人,他在該廠一直乾到1897年。在此期間,由於工作努力,表現突出,很快先後被提升為車間管理員、小組長、工長、技師、製圖主任和總工程師,併在業餘學習的基礎上獲得了機械工程學士學位。泰勒的這些經歷,使他有充分的機會去直接瞭解工人的種種問題和態度,並看到提高管理水平的極大的可能性。

  泰勒一生大部分的時間所關註的,就是如何提高生產效率。這不但要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而且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工人的工資。泰勒對工人在工作中的 “磨洋工”問題深有感觸。他認為“磨洋工”的主要原因在於工人擔心工作乾多了,可能會使自己失業,因而他們寧願少生產而不願意多乾。泰勒認為,生產率是勞資雙方都忽視的問題,部分原因是管理人員和工人都不瞭解什麼是“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和“一天合理的報酬”。此外,泰勒認為管理人員和工人都過分關心如何在工資和利潤之間的分配,而對如何提高生產效率而使勞資雙方都能獲得更多報酬則幾乎無知。概而言之,泰勒把生產率看作取得較高工資和較高利潤的保證。他相信,應用科學方法來代替慣例和經驗,可以不必多費人們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就能取得較高的生產率。

  1898-1901年間,泰勒受雇於伯利恆鋼鐵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取得了一種高速工具鋼的專利。1901年後,他更以大部分時間從事咨詢、寫作和演講等工作,來宣傳他的一套管理理論--“科學管理”。從1881年開始,他進行了一項“金屬切削試驗”,由此研究出每個金屬切削工人工作日的合理工作量。經過兩年的初步試驗之後,給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標準。米德瓦爾的試驗是工時研究的開端。1898年,泰勒受雇於伯利恆鋼鐵公司期間,進行了著名的“搬運生鐵塊試驗”和“鐵鍬試驗”。搬運生鐵塊試驗,是在這家公司的五座高爐的產品搬運班組大約75名工人中進行的。這一研究改進了操作方法,訓練了工人,結果使生鐵塊的搬運量提高3倍。鐵鍬試驗是系統地研究鏟上負載後,研究各種材料能夠達到標準負載的鍬的形狀、規格,以及各種原料裝鍬的最好方法的問題。此外泰勒還對每一套動作的精確時間作了研究,從而得出了一個“一流工人”每天應該完成的工作量。這一研究的結果是非常傑出的,堆料場的勞動力從400-600人減少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從16噸提高到59噸,每個工人的日工資從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金屬切削試驗延續了26年,進行的各項試驗超過了3萬次,80萬磅的鋼鐵被試驗用的工具削成切屑,總共耗費約15萬美元。試驗結果發現了能大大提高金屬切削機工產量的高速工具鋼,並取得了各種機床適當的轉速和進刀量以及切削用量標準等資料。

  泰勒一生致力於科學管理,他的著作包括《計件工資制》(1895年)、《車間管理》(1903年)、《科學管理原理》(其中包括在國會上的證詞, 1912年)。但泰勒的做法和主張並非一開始就被人們所接受,相反還受到包括工會組織在內的人們的抗議。例如一位名叫辛克萊的年輕的社會主義者寫信給《美國雜誌》主編,指責泰勒“把工資提高了61%,而工作量卻提高了362%”。泰勒也遇到了來自管理部門以及伯利恆公民的反對。美國國會於1912年舉行對泰勒制和其他工場管理制的聽證會。在那裡,泰勒面對多半懷有敵意的國會議員們,不得不捍衛自己的觀點。泰勒在眾議院的委員會作的精彩的證詞,向公眾宣傳了科學管理的原理及其具體的方法、技術,成為他對其科學管理原理所做的最好說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關於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學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了科學管理理論。20世紀以來,科學管理在美國和歐洲大受歡迎。90多年來,科學管理思想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科學管理理論的核心:

  • 管理要科學化、標準化;
  • 要倡導精神革命,勞資雙方利益一致。

  實施科學管理的結果是提高了生產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員和雇主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因此,泰勒認為只有用科學化. 標準化的管理替代傳統的經驗管理,才是實現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科學管理理論的內容:

  • 進行動作研究,確定操作規程和動作規範,確定勞動時間定額,完善科學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 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工人使用標準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崗位上成長。
  • 制定科學的工藝流程,使機器、設備、工藝、工具、材料工作環境儘量標準化。
  • 實行計件工資,超額勞動,超額報酬。
  • 管理和勞動分離。

科學管理理論應用的成功案例

  利用甘特圖表進行計劃控制,創建了世界第一條福特汽車流水生產線 ,實現了機械化的大工業,大幅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出現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資和高利潤的局面。

泰勒的影響

  美國(United States)
  • Carl Barth helped Taylor to develop speed-and-feed-calculating slide rules to a previously unknown level of usefulness. Similar aids are still used in machine shops today. Barth became an early consultant 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later taught at Harvard.
  • H. L. Gantt developed the Gantt chart, a visual aid for scheduling tasks and displaying the flow of work.
  • Harrington Emerson introduced scientific management to the railroad industry, and proposed the dichotomy of staff versus line employees, with the former advising the latter.
  • Morris Cooke adapted scientific management to educational and municipal organizations.
  • Frank Gilbreth (husband of Lillian) discovered scientific management while working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ventually developing motion studies independently of Taylor. These logically complemented Taylor's time studies, as time and motion are two sides of th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coin. The two fields eventually became time and motion study.
  • Harvard University, one of the first American universities to offer a graduate degree in business management in 1908, based its first-year curriculum on Taylor's scientific management.
  • Harlow S. Person, as dean of Dartmouth's Amos Tuck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nd Finance, promoted the teaching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 James O. McKinsey, professor of accoun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founder of the consulting firm bearing his name, advocated budgets as a means of assuring accountability and of measuring performance.
  法國(France)

  In France, Le Chatelier translated Taylor's work and introduced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roughout government owned plants during World War I. This influenced the French theorist Henri Fayol, whose 1916 Administration Industrielle et Générale emphasize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management. In the classic General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 Fayol wrote that "Taylor's approach differs from the one we have outlined in that he examines the firm from the "bottom up." he starts with the most elemental units of activity – the workers' actions – then studies the effects of their actions on productivity, devises new methods for making them more efficient, and applies what he learns at lower levels to the hierarchy..."[1] He suggests that Taylor has staff analysts and advisors working with individuals at lower levels of the organization to identify the ways to improve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Fayol, the approach results in a "neg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unity of command."[2] Fayol criticized Taylor's functional management in this way: In Shop Management, Taylor said[3] ? ... the most marked outward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 management lies in the fact that each workman, instead of com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management at one point only, ... receives his daily orders and help from eight different bosses... these eight were (1) route clerks, (2) instruction card men, (3) cost and time clerks, (4) gang bosses, (5) speed bosses, (6) inspectors, (7) repair bosses, and the (8) shop disciplinarian. ?[3]This, Fayol said, was an unworkable situation, and that Taylor must have somehow reconciled the dichotomy in some way not described in Taylor's works.

  瑞士(Switzerland)

  In Switzerland, the American Edward Albert Filene established th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Institute to spread information about management techniques.

  蘇聯(USSR)

  In the USSR, Lenin was very impressed by Taylorism, which he and Stalin sought to incorporate into Soviet manufacturing. Taylorism and the mass production methods of Henry Ford thus became highly influential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the Soviet Union. Nevertheless "[...] Frederick Taylor's methods have never really taken root in the Soviet Union."[4]The voluntaristic approach of the Stakhanovite movement in the 1930s of setting individual records was diametrically opposed to Taylor's systematic approach and proved to be counter-productive.[5]The stop-and-go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 workers having nothing to do at the beginning of a month and 'storming' during illegal extra shifts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 which prevailed even in the 1980s had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uccessfully taylorized plants e.g. of Toyota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es (heijunka) which are continuously improved (kaizen).[6]

  "The easy availability of replacement labor, which allowed Taylor to choose only 'first-class men,' wa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his system's success."[7] The situation in the Soviet Union was very different. "Because work is so unrythmic, the rational manager will hire more workers than he would need if supplies were even in order to have enough for storming. Because of the continuing labor shortage, managers are happy to pay needed workers more than the norm, either by issuing false job orders, assigning them to higher skill grades than they deserve on merit criteria, giving them 'loose' piece rates, or making what is supposed to be 'incentive' pay, premia for good work, effectively part of the normal wage. As Mary Mc Auley has suggested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piece rates are not an incentive wage, but a way of justifying giving workers whatever they 'should' be getting, no matter what their pay is supposed to be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norms."[8]

  Taylor and his theories are also referenced (and put to practice) in the 1921 dystopian novel We by Yevgeny Zamyatin.

  批判泰勒

  Management theorist Henry Mintzberg is highly critical of Taylor’s methods. Mintzberg states that an obsession with efficiency allows measureable benefits to overshadow less quantifiable social benefits completely, and social values get left behind.[9]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Fayol, 1987, p. 43
  2. Fayol, 1987,p. 44
  3. 3.0 3.1 Fayol, 1949, p. 68
  4. Atta 1986: 335
  5. Atta 1986: 331
  6. Head 2005: 38-59
  7. Atta 1986: 329
  8. Atta 1986: 333
  9. Mintzberg 1989:333
  • 《最經典的管理思想》,陳莞 倪德玲,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3年7月版
  • 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羅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曹建海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0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26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0.189.190.* 在 2007年11月21日 12:22 發表

多謝,看過~~~

回複評論
222.173.219.* 在 2008年3月11日 22:57 發表

xiexie

回複評論
222.90.192.* 在 2008年9月7日 09:26 發表

xiele

回複評論
211.89.34.* 在 2008年9月14日 10:57 發表

看過,介紹的還是太少! 比如典型案例沒怎麼深入介紹

回複評論
211.89.34.* 在 2008年9月14日 10:59 發表

否則又成了大路貨了,沒什麼新意

回複評論
61.163.231.* 在 2008年11月23日 21:55 發表

呵呵 謝謝 很好的材料

回複評論
58.242.21.* 在 2009年2月14日 14:01 發表

致敬!

回複評論
121.237.15.* 在 2009年3月3日 21:34 發表

太感謝了

回複評論
92.24.80.* 在 2009年3月21日 07:48 發表

shop management 翻譯成《商店管理》?究竟看沒看過這本書的原文?這裡的shop是工廠的車間!

回複評論
Vulture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3月21日 16:55 發表

92.24.80.* 在 2009年3月21日 07:48 發表

shop management 翻譯成《商店管理》?究竟看沒看過這本書的原文?這裡的shop是工廠的車間!

謝謝您的指正,錯誤已糾正,MBA智庫百科是可以自由編輯的,您有發現錯誤或需完善之處,可以參與編輯.

回複評論
128.240.229.* 在 2011年2月2日 07:10 發表

謝謝~~不錯!

回複評論
122.195.71.* 在 2012年5月8日 22:45 發表

謝謝!很好!

回複評論
211.137.59.* 在 2012年10月17日 20:52 發表

請問有中文版的不?

回複評論
180.166.10.* 在 2012年12月26日 15:29 發表

謝謝,很好的資料

回複評論
120.44.39.* 在 2013年1月26日 08:38 發表

作為一名勞動定額員,泰勒的思想和方法仍然是指導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

回複評論
刘强 (討論 | 貢獻) 在 2013年9月7日 13:23 發表

太少了,不足以概括泰勒的成就,這位管理學界的超級大師,有太多需要人們學習的地方!

回複評論
221.232.89.* 在 2015年10月12日 19:42 發表

不錯

回複評論
188.166.208.* 在 2016年2月10日 13:31 發表

為什麼泰勒被國會喊去喝茶?

回複評論
112.0.13.* 在 2017年3月30日 18:42 發表

偉人的成就讓人敬佩,經歷也讓人唏噓

回複評論
二度千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10月30日 14:25 發表

科學管理四原則:1.對工人工作的每一個要素開發出科學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經驗方法

回複評論
223.104.185.* 在 2018年2月9日 20:25 發表

挺好的點贊

回複評論
101.206.170.* 在 2020年12月25日 10:58 發表

贊贊贊

回複評論
112.65.21.* 在 2021年7月20日 21:59 發表

所以簡歷的描述里,他到底是1897年離開的還是1890?

回複評論
112.65.21.* 在 2021年7月20日 22:00 發表

所以,他到底是1897年離開米德維爾還是1890?

回複評論
Llyn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7月21日 09:51 發表

112.65.21.* 在 2021年7月20日 22:00 發表

所以,他到底是1897年離開米德維爾還是1890?

已修改,上面那個時間是1890年

回複評論
223.91.141.* 在 2022年7月14日 19:17 發表

看書時看到這個人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