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財務管理原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財務管理原則(Financial Management Principle)

目錄

什麼是財務管理原則[1]

  財務管理原則也稱理財原則,是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和協調處理財務關係的基本準則,是體現理財活動規律性的行為規範,是對財務管理的基本要求。

財務管理原則的主要內容[1]

  1.系統原則

  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本身又由籌資管理投資管理、分配管理等子系統構成。在財務管理中堅持系統原則,是理財工作的首要出發點,具體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整體優化只有整體最優的系統才是最優系統。理財必須從企業整體戰略出發,不是為財務而財務;各財務管理子系統必須圍繞整個企業理財目標進行,不能“各自為政”;實行分權管理企業,各部門的利益應服從企業的整體利益。

  (2)結構優化任何系統都是有一定層次結構的層級系統。在企業資源配置方面,應註意結構比例優化,從而保證整體優化,如進行資金結構資產結構、分配結構(比例)優化。

  (3)環境適應能力強財務管理系統處於理財環境之中,必須保持適當的彈性,以適應環境的變化,達到“知已知被,百戰不殆”的境界。

  2.現金收支平衡原則

  在財務管理中,貫徹的是收付實現制,而非權責發生制,客觀上要求在理財過程中做到現金收入(流入)與現金支出(流出)在數量上、時間上達到動態平衡,即現金流轉平衡。企業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發生,是因營業收入與營業支出產生的,同時又受企業籌資與投資活動的影響。獲取收入以發生支出為前提,投資以融資為前提,負債本息的償還支付及紅利分配要求企業經營獲利或獲得新的資金來源。企業就是要在這一系列的複雜業務關係中保持現金的收支平衡,而保持現金收支平衡的基本方法是現金預算控制。現金預算可以說是籌資計劃投資計劃、分配計劃的綜合平衡,因而現金預算是進行現金流轉控制的有效工具。

  3.成本、收益、風險權衡原則

  在理財過程中,要獲取收益,總得付出成本,同時面臨風險,因此成本、收益、風險之間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理財人員必須牢固樹立成本、收益、風險三位一體的觀念,以指導各項具體財務管理活動。具體要求如下:

  (1)成本、收益權衡在財務管理中,時時刻刻都需要進行成本與收益的權衡。在籌資管理中,要進行籌資成本與籌資收益的權衡;在長期投資管理中,要進行投資成本與投資收益的權衡;在運營資金管理中,收益難以量化,但應追求成本最低化;在分配管理中,應在追求分配管理成本最小的前提下,妥善處理各種財務關係

  (2)收益、風險權衡收益與風險的基本關係是一個對等關係,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但應註意的是,高風險並不必然帶來高收益,有時甚至是高損失。可見,認真權衡收益與風險是很重要但也是很困難的。在籌資管理中,要權衡財務杠桿收益與財務風險;在投資管理中,要比較投資收益投資風險;在分配管理中,要考慮再投資收益與再投資風險;在分配管理中,要考慮再投資收益與再投資風險。在整個理財中,收益與風險權衡的問題無處不在。一般情況下,風險與收益總是相互矛盾的,為追求較大利益,往往要冒較大風險,如果風險過大會減弱企業未來獲利能力,如果收益過小也會增加企業未來風險。因此,財務管理的原則是: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使收益達到較高的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況下,將風險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3)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綜合權衡在理財過程中,不能割裂成本、收益權衡與收益、風險權衡,而應該將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綜合權衡,用以指導各項財務決策與計劃。權衡即優化,決策的過程即優化的過程。財務管理中,各種方案的優選、整體(總量)優化、結構優化等,都體現了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的綜合權衡。

  4.管理原則

  在全面協調、統一的前提下,按照管理物資與管理資金相結合、使用資金與管理資金相結合、管理責任與管理許可權相結合的要求,實行各級、各部門共同承擔責任的財務管理,以調動全體員工管理的積極性,將各項管理措施落到實處,務求有效。

  5.委托代理關係原則

  現代企業的委托代理關係一般包括顧客公司、債權人與股東、股東與經理以及經理與雇員等多種關係。企業和這些關係人之間的關係,大部分居於委托代理關係。這種既相互依賴又相互衝突的利益關係,需要通過“合約”來協調。在組成合約集的眾多關係中,都會出現代理難題和代理成本。由於委托人代理人之間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會有多次利益背離,委托人為了確保代理人的行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有必要進行激勵、約束、懲罰和監督,而這些強制措施都會帶來代理成本。為了提高企業的財務價值,可以預見,企業將採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激勵機制,如員工持股、利潤分成、高層管理人員股票期權以及靈活的福利制度等,來降低企業的代理成本,同時也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另外,對於財務合約中的債務合約、管理合約等的執行情況要進行監督,建立健全完善的約束機制

構建財務管理原則體系[2]

  (一)財務管理原則應當構成一個完備的體系

  財務管理原則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兩大類,一是財務管理一般原則,二是財務管理專用原則。財務管理原則的體系是指由眾多財務管理原則所組成的、具有一定組合方式的、有助於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完備的管理原則系統。每一個財務管理原則至少應在某一個側面反映財務管理活動的本質,有助於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有助於指導財務管理活動。眾多財務管理原則加在一起必須能夠全面反映財務管理主體所有財務活動的本質,能夠指導所有財務管理事項,也就是說這些財務管理原則所構成的體系必須是完備的。

  同時,還要註意不同的財務管理原則之間在邏輯上的關聯性,在內容上的非重覆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證構建的財務管理原則體系的科學性,從而有助於確保我們在應用財務管理原則時,游刃有餘。

  (二)財務管理原則體系應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財務管理原則屬於財務管理理論範疇。從財務管理原則體系的理論定位來看,人們對於財務管理原則的認識是對財務管理學本質的認識,而本質的東西是事物內在的,具有一定穩定性的東西。因此,財務管理原則體系也應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三)財務管理原則體系應當有助於實現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原則是指導財務管理活動的行動指南,反映了財務管理活動的本質。它是連接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橋梁,財務管理原則體系應當有助於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因此在構建財務管理原則體系時應當自覺參照財務管理目標,這樣做有助於保證財務管理原則體系的質量。

  (四)財務管理原則體系應當體現主觀需要和客觀條件的內在統一。

  財務管理主體在實施財務管理行為時,一方面必須尊重客觀經濟規律,按照經濟運行的本來面目開展財務管理活動,另一方面,還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發現並利用財務活動規律,實現財務管理活動的目標。只有財務管理活動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構建的財務管理原則體系才能發揮其對財務管理活動的指導作用。

財務管理原則體系的內容[2]

  (一)財務管理一般原則

  1.科學性原則。財務管理活動是財務管理主體從事管理活動的內容之一,財務管理的對象是資金及其流轉,財務管理的主體是一定的組織或個人。財務管理的對象及財務管理所面臨的環境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這就要求人們在開展財務管理活動、處理財務關係時應當遵守財務活動的規律;而財務管理主體的意志又具有主觀性,在開展財務管理活動時應當在尊重財務管理活動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科學性原則,就是要科學理財,要尊重客觀經濟規律,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科學性原則不僅是開展財務管理活動的行為規則,也是我們從事其他一切實踐活動時必須遵循的原則。

  2.成本——效益原則。成本——效益原則要求財務管理主體在開展財務管理活動時講求投入和產出的比較,要求以儘可能少的智力資源財務資源,創造出儘可能多的財富。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資金的籌措、運用和分配,其中每一項都要充分考慮成本和效益的權衡。財務管理就是要在講求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節約資金的占用和降低費用,不斷增加產出,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提高經濟效益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目的,而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3風險——收益平衡原則。風險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所導致財務成果不確定性。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人們無法消滅它,但是可以通過技術分析、規範操作,達到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對財務決策負面影響的目的。由此可見,在財務管理活動中,權衡風險與收益是每個財務管理主體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通常企業為了獲得較多的收益,往往不得不冒較大的風險;相反,不想冒風險,則收益必然較小。風險與收益平衡原則要求企業不能只顧收益最大而不顧風險,應當在風險與收益的比較中作出正確而謹慎的抉擇,趨利弊害,確保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4.依法理財原則市場經濟法治經濟,財務管理必須依法辦事,貫徹依法理財原則。就我國當前的財務管理環境而言,各類企業必須以《企業財務通則》財務制度為依據,根據生產經營的特點合理組織財務活動,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做好財務管理基礎工作;依法合理籌集資金並有效使用資金,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各項財務收支範圍和標準,做好各項財務收支的計劃預測、控制核算和分析考核;正確計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依法計算和繳納稅金;按照規定順序和要求分配利潤,保證投資者的權益不受侵犯。

  5.誠信原則。所謂“誠信”就是誠實不欺,恪守信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的含義已經超出個人品德修養的範疇,而是市場微觀主體從事各種活動的行為規則。因此,財務管理主體從事財務管理活動時必須恪守誠信原則,這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理論意義。

  (二)財務管理專用原則

  1.貨幣時間價值原則

  貨幣時間價值,是指貨幣資金在投資和再投資過程中所發生的價值增加。在財務管理活動過程中,長期投資項目時間跨度大,等量的貨幣在不同時點的價值量不具有可比性,這就需要將不同時點的資金按照一定的方法折算到相同時點。

  因此,在對待長期項目時,財務管理主體必須堅持貨幣時間價值原則。

  2.現金流原則

  現金流是投資項目在其計算期內可能或應該發生的各項現金流出的統稱。在財務管理活動中,應當採用現金流概念,不能直接按會計利潤進行項目決策。貫徹現金流原則的優點體現在:首先,現金流量揭示的未來期間投資項目貨幣資金的收支運動,可以序時和動態地反映資金的流向與回收的投入產出關係,便於決策者更完整全面地反映投資效益;其次,可以擺脫在貫徹財務會計權責發生制時面臨現金流量不足等闌境,有利於提高信息的相關性、透明度和可比性。

  3.適當利用財務杠桿原則

  在企業全部資金的息稅前利潤率高於同期負債的成本率時,負債比率提高,財務杠桿利益增加:負債比率降低,財務杠桿利益減少。當企業的全部資金的息稅前利潤率低於同期的負債成本率時,財務杠桿的作用將會給企業帶來損失。由此可見,財務管理人員不能盲目運用財務杠桿,運用財務杠桿原則要適度。

  4.效組合原則

  根據現代理財學的資產投資組合理論,不同類型資產的收益和風險是不同的。如果我們能夠科學地選擇資產併科學地確定各項資產在投資組合當中的比重,能夠有效地消除部分風險,達到儘可能提高收益的目的。堅持有效組合原則對於開展多種經營的大公司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公司事先無法確知某個或某些經營項目所在行業的好壞,無法預先確知項目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經營的好壞,採用投資組合這種類似於賭博的方式可減少風險。

  5.變現能力與盈利能力平衡原則

  變現能力是指企業支付到期債務的能力,而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提高變現能力和盈利能力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兩個子目標,這兩個子目標作用的方向有時一致,有時相互矛盾。例如,增加資金資產有利於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但現金是非盈利資產,現金增加又必須導致盈利能力某種程度的降低,所以在財務管理活動中,必須合理安排各種資金的比例以實現變現能力與盈利能力的平衡,達到既能提高盈利能力,又能確保償還各種到期債務的目的。

  6.合理配比原則

  合理配比原則是指企業資產的配置要與資金的來源相一致,用於購置流動資產的資金可通過舉借短期債務來獲得,用於購置長期資產的資金應該通過長期資金渠道獲得。這樣一方面能夠有效地降低企業總的資金成本,另一方面能夠有效地防止不能按期償還債務的風險。

  7.權責結構和利益關係協調原則

  正確處理財務關係是現代財務管理學的基本內容之一。要恰當地處理好財務關係應當從權利與責任的安排和利益分配兩個方面著手。權利與責任的安排體現在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職能的劃分上和由現代產權制度引發的財產權經營權的劃分上。利益分配主要體現在財務成果的分配上,實現財務成果在國家、企業、投資者、勞動者等相關利益主體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

參考文獻

  1. 1.0 1.1 梁建民主編.財務管理[M].ISBN:7-81089-584-2/F275.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07
  2. 2.0 2.1 劉曉東.淺析財務管理原則體系[J].北方經貿,2008,(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鲈鱼,刘必必,泡芙小姐,Dan.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財務管理原則"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3.106.186.* 在 2013年4月3日 17:37 發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