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源監控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稅源監控是指稅務機關通過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掌握應徵稅源的規模和發展方向,通過稅源監控,可對稅源進行跟蹤,瞭解稅源的活動過程,掌握稅金狀況並分析影響稅金數量變化的因素。
稅源監控存在的問題[1]
1.稅源監控乏力,造成稅款流失。偷逃稅是指納稅人為謀取單位和私人利益,採取各種虛假手段,不繳、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我國目前徵管模式,取消了專管員管戶制度,實現了由管戶向管事的轉變,主要依靠納稅人自行上門申報納稅。在這種方式下,申報的真偽、虛實難以核查,稅務人員深入基層少,難以瞭解納稅人的真實信息,使零散稅源、隱蔽稅源、非正常納稅戶出現了真空地帶,存在稅源底數不清和漏徵漏管等問題。
2.稅收監控手段落後,信息渠道不暢。目前我國稅源監控手段基本還停留在手工操作和人工管理上,電腦運用的網路化水平較低,沒有與銀行、財政、工商、企業等部門做到橫向聯網,未能實現信息共用;電腦的智能化水平也較低,多數為單機運行,信息處理分散,徵管信息來源渠道少,無法準確、廣泛、深入地監控納稅人的收入狀況,各部門所掌握的納稅人的信息不能及時傳遞給稅源管理責任人;納稅人識別號碼不夠規範、統一,有的根本無法利用微機監控,增加了稅務機關監控和稽查的難度。
3.稅源監控範圍窄,監控方法單調。國家稅務部門根據近年對稅源情況的調查分析,確定重點稅源戶的監控標準為:年繳納“兩稅”在1 000萬元以上的增值稅納稅人和年繳納營業稅在300萬元以上的營業稅納稅人,均為監控的重點對象,這類企業為7 502戶。直到2002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直接監控的企業才達到10 400戶,顯然監控的面比較窄。對中小型企業的稅源管理則出現了“空擋”,更是一個漏洞。而且稅源的監控也多側重於對事後靜態信息的分析、評價,缺乏前瞻性和預見性信息資料。
4.對稅源監控的認識存在偏差。稅務幹部通常認為稅源監控就是簡單的收入分析,各征收單位依收入任務監控稅源而不依法監控稅源的現象很普遍,具體表現為:稅源沒有專人管理,稅源檔案資料不全,稅源收入不明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稅務人員崗位職責不夠明確,責任淡化,對於稅務登記管理、納稅評估、稅務檢查、稅源監控等業務實行多人多崗共同負責,有了成績是大家的,出了問題誰也不負責任。
強化稅源監控的建議[1]
1.加強日常管理是完善稅源監控的基礎。
稅源監控的日常工作主要有兩方面:首先要重視稅務登記管理。稅務登記是稅收信息資料的重要來源,它直接反映稅源單位的基本狀況和稅收收入規模。據2000年底的統計數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工商戶為3 300多萬,全國稅務登記的工商戶只有1 410多萬,這一數據說明工商登記與稅務登記差異很大,因此,應重視並加大力度統一稅務登記管轄,擴大稅源的監控範圍,逐步將小企業也納入稅收監控的範疇,並統一稅收識別號碼,實行稅務部門與工商部門的登記聯管制。其次要加強賬簿、憑證的管理。在賬簿管理上,大部分個體、私營業主認為建賬是為稅務部門提供材料,寧願按定額納稅也不願建賬;稅務部門也認為個體私營經濟規模小,經營分散,實行查賬征收會造成稅收成本的增加和工作量的加重,從而也傾向定額征收。因此,應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和法律意識,加強稅務幹部的管理責任心和專業知識水平,認真檢查賬簿、憑證資料,挖掘掩藏的稅基,並配以完備的處罰措施,用法律手段約束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責。
2.進一步完善稅收檢查體系,加大執法力度。
稅務檢查是稅務機關依據稅法,對納稅人遵守稅收法規情況的監督審核活動。一方面它可以督促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另一方面在檢查中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也是對稅源監控的強化和補充。應建立一支素質高、執法嚴明的稅務稽查隊伍,建立健全稽查組織與稅務檢查相關的各項工作制度,規範檢查行為,一旦查出偷逃行為,應加大懲罰力度,以增強稅法的威懾力。同時也要註意改進和完善檢查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不斷拓寬檢查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檢查的水平和效率。
3.運用現代化稅源監控手段。
(1)依靠科技手段,建立覆蓋式的監控體系。當前我國的稅率不低,但稅收占GDP比例並不高,這說明有相當一部分稅款流失。因此,應藉助CTAIS軟體,廣泛採集各方面的信息,解決管理信息零散、信息流失量大、信息交流難度大等問題。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儘快與銀行、工商行政管理、審計、海關、地稅等部門實行電腦聯網,獲取最新數據,並對稅務人員細化崗位職責,明確分工,加快稅收信息收集,隨時掌握企業的經營動態,瞭解並掌握納稅人的資金結算、資金周轉情況,嚴格控制現金結算範圍和數量。
(2)藉助納稅評估,推行納稅信譽等級評定。納稅評估是稅務機關運用一定的技術和方法,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履行納稅義務情況按A、B、C三級做出評價,並對不同信譽等級的納稅人分別採取不同稅收的管理辦法。應對依法自覺納稅的納稅人予以表彰和鼓勵,對納稅信譽差的納稅人實行重點監控。可仿效日本為鼓勵誠實納稅,建立藍色申報表制度,凡符合條件的申報者在稅收政策和征收手續方面可享受一定的優惠。同時也要重視群眾和其他部門的協稅護稅作用,完善涉稅舉報系統,真正實現對稅源的全面監控。
稅源監控信息化建設[2]
稅源監控信息化是稅務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電腦技術、通訊技術、管理科學等現代技術,並將這些技術應用於稅務活動之中,以稅務信息專門技術研發和專門人才培養為支撐,實現稅源監控信息資源的綜合利用。
一、我國稅源監控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國稅源監控信息化得到了迅猛發展,稅源監控取得了顯著成果。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佈的資料顯示,2007年我國稅收收入累計完成49449億元,比上年增收11813tL元,增長31.4%。稅收流失率由1 995年的42.56%下降~J2007年的12.11%。但這僅僅是簡單、初步地將信息化應用於稅源監控,稅源監控和信息化還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並存在諸多問題:1、體制問題目前,財稅體制中的某些弊端成為稅源監控信息化建設的障礙。
財稅體制存在差異影響稅源監控信息化建設。實行信息管理後,解決異地電子申報、納稅主體定性、稅款入庫等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而我國目前的財稅體制還不可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2、硬軟體問題一是硬體投入多利用率低。
基層分局電腦只限於打字報表功浙江省稅務幹部學校 肖坤林能,大多用於征收台前的登記、申報、征收、發票管理等方面,稽查稽核、稅源監控和稅務行政管理等領域在電腦應用還不夠深入,功能沒有得到全部的開發利用。二是軟體不統一,造成財力和資源的浪費。各省市自行開發的徵管、辦公、管理等軟體數量眾多,各自為政,影響了稅源監控信息化的質量和效率。三是網路功能不健全。由於稅務部門與工商、海關、銀行的網路還未真正實現聯通,制約了稅務系統廣域網路作用的發揮,造成資源的浪費。
3、安全問題一是稅務機關內部的廣域網和區域網安全性差,缺乏必要的安全軟體保護,容易被非法用戶侵入。
二是網路安全技術落後,還沒有真正開始研究稅務機關與銀行等部門網路以及網際網路對接後的安全保護問題。三是存在泄密隱患。稅務機關與政府、企業、銀行等網路實現信息共用,如果缺乏必要的保護,開放性的網路就會受到來自多方的惡意攻擊和發生泄密現象。
4、人員素質問題科技加管理是對每個稅務幹部的要求,再好的設備和先進的信息庫,也要高素質的人員去操作,但是目前的人員素質現狀不容樂觀。
一是信息化素質普遍較低,稅務機關已基本上對所有人員進行了電腦知識輪訓,但是仍有相當人員不能操作電腦。二是缺少高精尖的系統管理人員,據調查,現在每個縣市區局只有1至2名能夠進行資料庫管理和網路維護的高層管理人員,一旦出現嚴重故障就會束手無策,難以應對。
二、完善稅源監控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稅源監控信息化建設是一個不斷積累的動態過程。為了完善我國稅源監控信息化建設,更好地完成我國的稅源監控任務,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弱化計劃職能,強化監督作用從理論角度考慮,應該是有多少稅收多少稅,但在實際工作中,稅收收入計劃任務指標的制定是以“上年基數+規定增長比例+最低確保數增長比例” 為基礎。由此,必然會造成稅源監控與稅收任務脫節——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無論如何監控都無法完成任務,常常會出現“收過頭稅” 的情況;而在經濟發達地區, 由於稅源情況好,即便不實行稅源監控,也不影響稅收任務的完成。因此, 我們應該弱化計劃職能,強化監督作用。以現代技術為手段,利用經過全面採集、長期積累、集中存放的大量稅源信息,通過監控系統實現全方位的稅收管理,真正做到應收盡收。
2、優化稅源監控信息系統軟體一般來說,稅源監控信息系統可分為目標考核模塊、預警模塊、監控模塊、日誌模塊等四個主要模塊。為了強化稅源監控,我們可在模塊設計時加強各模塊的獨立性和各模塊之間的耦合度, 以達到強化稅源監控的目的。 (1)目標考核模塊。通過日常查詢,及時掌握全局徵管質量現狀,監督和指導各地徵管工作。考核指標主要有:準期申報率、當期稅款入庫率、處罰率等多項徵管指標。 (2)預警模塊。該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從源頭上防範違法違規現象的發生,隨時發現和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3)監控模塊。該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對重要執法環節的過程式控制制, 防止失職、瀆職、侵權行為和執法隨意性。 (4)日誌模塊。可自動記錄、備份每個操作人員全部的操作內容和過程,利用它可以使系統管理員快速地對潛在的系統入侵做出記錄和預測,以便對過錯行為進行責任追究。
3、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實現信息共用
(1)提高現有設備資源利用率。部分基層稅務部門在實施稅源監控過程中, 片面理解“以電腦網路為依托” 的涵義,重設備配置,輕推廣應用,電腦強大的信息採集、處理、稅源分析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為了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和效率的最大化,電腦硬體設備、應用軟體、信息資源等方面都應該進行合理調整,不要片面追求高檔次配置,要切實做到拓寬電腦的運用範圍,能在網上共用的設備、軟體、數據儘量採用共用方式,以降低資金成本、減少設備或軟體的閑置和低效率使用現象,真正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率。
(2)實現信息資源共用。國家應在統一規範的前提下,抓緊研究制定和完善稅收信息的法律法規, 建立起相應的法律體系,以保證稅務機關獲得真實可靠的數據資料和聯網後所建立的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在此基礎上實現稅收信息與金融、海關、外匯管理、工商管理以及企業等各種信息資源的自動交換, 實現信息共用。第一, 與工商、技術監督部門聯網,實現對納稅人辦理工商登記、全國企事業單位機構編碼證的信息交流,從源頭上解決工商登記戶數與稅務登記戶數不一致的問題和漏徵漏管戶問題;第二,與金融、國庫、海關和外匯部門聯網,實現對納稅人資金活動、出口報關和外匯資金結算等情況的信息交流,解決納稅人多頭開戶、假報關、騙取出口退稅,稅務部門無法監控納稅人資金活動的問題;第三, 國、地稅部門聯網,實現對納稅人的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征收、發票管理、會統核算等信息交流,解決共同監控納稅人的問題; 第四, 與公安部門聯網,實現對納稅法人、從業人員戶籍的信息交流,解決稅務部門查找“非正常戶” 和打擊漏稅、偷稅、逃稅、騙稅和抗稅的問題。
4、強化稅源監控信息化建設中的安全意識電腦在給我們稅源監控工作帶來方便與效率的同時,也給新時期的稅務系統電腦信息網路的安全保密工作帶來新情況和新問題。
為此我們提出採用專網與互聯網的隔離、防火牆技術、訪問控制技術、防病毒技術、入侵檢測技術等五項措施,嚴防信息安全問題的發生。
5、建立一支複合型的稅源監控幹部隊伍
(1)更新幹部隊伍的思想觀念。稅源監控人員要牢固樹立信息技術培訓學習是形勢發展的需要,是通過電腦獨立完成本職崗位工作的需要,是實現上下級之間以及各部門之間數據信息共用的需要。
(2)加強幹部隊伍素質建設。要造就一批高效、務實的信息化隊伍,就要採取“請進來、送出去” 的方法。 “請進來”就是通過招考、聘用精通稅源管理和電腦的人才到稅源監控部門工作。 “送出去” 就是把熱愛稅源監控工作的人員輸送到相關學校進行再教育。對長期從事電腦工作的人員也應送到徵管第一線去熟悉稅源監控業務,以利於電腦管理更貼近稅收徵管,更好地為稅源監控服務。
目前,我國稅源監控信息化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我國的稅源監控信息化理論還很不完善,為使我國的稅源監控信息化能夠迅速、穩步、健康發展,最終形成一個監控嚴密、協調高效、安全穩定、具有中國特色的稅源監控信息化體系,為此我們將做出不懈地努力。